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昌邑市博物馆馆藏乡规民约碑探析
1
作者 徐晓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5期6-9,共4页
乡规民约是封建王朝时期统治阶层为加强基层乡村治理,在基层乡村推行的一种经县级政府衙门批准的由乡村里长首事或宗族首人带领全体村民议定的民间行事准则。它的制定依据是国家法律,将法治与宗治相结合,用以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从而使... 乡规民约是封建王朝时期统治阶层为加强基层乡村治理,在基层乡村推行的一种经县级政府衙门批准的由乡村里长首事或宗族首人带领全体村民议定的民间行事准则。它的制定依据是国家法律,将法治与宗治相结合,用以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从而使基层乡村首事具有行政处罚权力。它的核心规则是“约定”与“惩罚”。乡规民约碑则是宣传乡规民约的工具,在当时对维护社会稳定、邻里和谐相处、扬善惩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更多宣传工具的出现,乡规民约碑悄然销声匿迹,远离民众视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规民约 约定 惩罚
下载PDF
昌邑市博物馆馆藏出土瓦当鉴赏
2
作者 徐晓宁 徐凡 《东方收藏》 2023年第8期22-25,共4页
昌邑历史悠久,是东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商周时期,昌邑就是我国重要的海盐基地,为齐国盐文化的源头之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昌邑市北部沿海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盐业遗址。为进一步了解昌邑盐业遗址的性质与文化内涵,昌邑市博... 昌邑历史悠久,是东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商周时期,昌邑就是我国重要的海盐基地,为齐国盐文化的源头之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昌邑市北部沿海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盐业遗址。为进一步了解昌邑盐业遗址的性质与文化内涵,昌邑市博物馆从2009年起先后开展了昌邑盐业遗址考古调查、火道廒里盐业遗址群唐央一号盐业遗址发掘、东利渔盐业遗址群鄑邑故城盐业遗址发掘、昌邑古代盐业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四个项目,陆续发现大型盐业遗址、建筑遗迹、陶窑、灰坑、沟、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战国及汉代瓦当、筒瓦、板瓦等遗物,且出土的许多残板瓦上都盖有印章,现均藏于昌邑市博物馆。其中,盐业遗址古窑内出土的瓦当形制、纹饰,许多为首次发现,纹饰题材丰富、多样、广泛,风格独特,相当数量的瓦当取材现实、表现现实,对当时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反映,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业遗址 瓦当
原文传递
昌邑市博物馆藏明代孙垦墓出土滑石器
3
作者 王君卫 徐晓宁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96,共12页
1987年3月,山东省昌邑县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两座明代墓葬。潍坊市博物馆和昌邑县图书馆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M1为孙昂墓,M2为孙垦墓,M1孙昂墓材料已刊发于《考古》1989年第11期[1],此不赘述。现将M2孙垦墓的发掘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 明代墓葬 滑石器 昌邑市 出土 馆藏 基本建设 县图书馆 《考古》
原文传递
山东昌邑市盐业遗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6
4
作者 党浩 王守功 +3 位作者 刘乃贤 王伟波 王君玮 李水城 《南方文物》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昌邑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莱州湾南岸。该县北部沿海滩涂辽阔,地下卤水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产盐区域。2009年底至2010年4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昌邑市博物馆联合组成多支普查队伍,在第二。
关键词 遗址 盐灶 盔形器 调查简报 火道 遗址群 昌邑市 山东
下载PDF
山东昌邑孙玉芳行述碑考略
5
作者 王伟涛 王睿 《潍坊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7-40,共4页
山东昌邑人孙玉芳是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顺天乡试举人,曾执教于吉林伯都讷厅于氏家塾与种榆书院,开创了吉林理学。新发现的孙玉芳行述碑详细记录了其生平和主要门生,为研究清末吉林文教发展提供了新资料。另外,孙玉芳家族与碑文涉及的... 山东昌邑人孙玉芳是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顺天乡试举人,曾执教于吉林伯都讷厅于氏家塾与种榆书院,开创了吉林理学。新发现的孙玉芳行述碑详细记录了其生平和主要门生,为研究清末吉林文教发展提供了新资料。另外,孙玉芳家族与碑文涉及的吉林于氏家族、王氏家族均是潍坊地区早期闯关东的代表,该碑的发现,对于研究相关历史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玉芳 种榆书院 理学 闯关东
下载PDF
苏州织造李煦的昌邑亲族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伟波 《曹雪芹研究》 2013年第2期1-16,共16页
在苏州织造李煦原籍山东省昌邑县(今昌邑市)发现的《虚白斋尺牍》抄件,共收录李煦书、启、文320篇。该抄件选辑内容侧重于"与山东亲串及雁行间有所关照者",并且"无论事之鄙细,语之寻常,与夫篇之长短而悉登之"。[1]... 在苏州织造李煦原籍山东省昌邑县(今昌邑市)发现的《虚白斋尺牍》抄件,共收录李煦书、启、文320篇。该抄件选辑内容侧重于"与山东亲串及雁行间有所关照者",并且"无论事之鄙细,语之寻常,与夫篇之长短而悉登之"。[1]所谓"山东亲串及雁行间",主要是指李煦的昌邑亲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邑 苏州织造 韩氏族谱 州同知 广东巡抚 右副都御史 归旗 山东巡抚 改葬 陈世倌
下载PDF
昌邑所见李士桢李煦父子史迹与文物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伟波 《曹雪芹研究》 2011年第2期85-106,共22页
本文对李煦老家山东昌邑发现的李士桢、李煦父子文物、史迹、文献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发掘了一大批不为学界所知的珍贵资料,如李氏墓园、李氏祠堂、《李士桢暨配王氏影像》《李煦射猎图》《李煦春游晚归图》《李煦四季行乐图》、康熙三十... 本文对李煦老家山东昌邑发现的李士桢、李煦父子文物、史迹、文献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发掘了一大批不为学界所知的珍贵资料,如李氏墓园、李氏祠堂、《李士桢暨配王氏影像》《李煦射猎图》《李煦春游晚归图》《李煦四季行乐图》、康熙三十六年(1 697)本《姜氏世谱》等,为李士桢、李煦父子研究,李氏与山东昌邑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邑 射猎图 姜氏 世谱 春游晚归图 氏族谱 士祯 右副都御史 赵执信 张大受
下载PDF
《种芹人曹霑画册》证伪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伟波 《曹雪芹研究》 2017年第3期14-21,共8页
书画鉴定是一项实证性研究。书画本身所包涵的用笔用墨的技法水平、结体构图技巧、画面内容以及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画家的个人风格,是从事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款识、装潢、著录、题跋等则为辅助依据。针对贵州省博物馆所藏《种芹人曹霑... 书画鉴定是一项实证性研究。书画本身所包涵的用笔用墨的技法水平、结体构图技巧、画面内容以及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画家的个人风格,是从事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款识、装潢、著录、题跋等则为辅助依据。针对贵州省博物馆所藏《种芹人曹霑画册》的真伪辨定,在主要依据方面,目前仍然没有公认的曹霑书画作品标准件以资对比,鉴真已然不能,而其辅助依据所展示出的疑点,则足以证其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芹人 曹霑 竹堂 书画鉴定
下载PDF
李煦与曹雪芹祖母李氏兄妹关系再探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伟波 《曹雪芹研究》 2014年第3期43-56,共14页
本文通过李国屏身份的确认,解决了李士桢义父李西泉名讳、家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李煦与曹雪芹祖母李氏的兄妹关系进行了再次考证。同时结合"联宗"、"结义"等社会民俗现象,重新梳理李煦、李氏、曹寅三家交往渊源,... 本文通过李国屏身份的确认,解决了李士桢义父李西泉名讳、家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李煦与曹雪芹祖母李氏的兄妹关系进行了再次考证。同时结合"联宗"、"结义"等社会民俗现象,重新梳理李煦、李氏、曹寅三家交往渊源,将李煦与李氏由"族兄妹"关系,修订为"义兄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有功 李国屏 李煦 李氏 曹寅
下载PDF
李氏为曹寅续妻说质疑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伟波 《曹雪芹研究》 2015年第1期134-141,共8页
本文在梳理李氏为曹寅续妻说提出与流变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立论依据——曹寅《吊亡》诗用典的考证,否定了李氏为曹寅续妻说;同时结合《虚白斋尺牍》提供的新资料及清代满族婚俗,确定李氏与曹寅婚期应在康熙十二年(1673),时年曹寅十六岁,... 本文在梳理李氏为曹寅续妻说提出与流变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立论依据——曹寅《吊亡》诗用典的考证,否定了李氏为曹寅续妻说;同时结合《虚白斋尺牍》提供的新资料及清代满族婚俗,确定李氏与曹寅婚期应在康熙十二年(1673),时年曹寅十六岁,李氏在十五至十七岁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氏 曹寅 续妻 虚白斋尺牍
下载PDF
潍坊商周盐业遗址考辨
11
作者 王伟波 《潍坊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来,文物考古部门在潍坊市昌邑、寒亭、寿光沿海发现商末至西周及东周时期的古代盐业遗址356处。对应相应时段的历史,可以证明潍坊盐区不仅是我国利用地下卤水资源最早的地区,还是齐国盐业的核心区域,在齐文化发展中曾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词 潍坊 盐业遗址 齐文化
下载PDF
山东昌邑傅廷勋墓志铭考释
12
作者 王伟涛 《东方收藏》 2023年第7期107-109,共3页
傅廷勋出身清代著名的武职世家——昌邑傅氏家族。傅廷勋墓志为昌邑市博物馆近年新入藏文物,由晚清著名学者张昭潜撰文,内容涉及傅氏家族诸多重要人物和部分历史事件,承载着较为丰富的史料信息。
关键词 傅廷勋 傅廷臣 傅振邦 昌邑傅氏家族
原文传递
大汶口文化特殊习俗管见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乃贤 何德亮 李凤琴 《海岱考古》 2012年第1期361-381,共21页
大汶口文化主要是分布在海岱地区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其发现与确立,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收获之一。50多年来,大汶口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都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大批墓葬的发掘,对于深入研究大汶口文化的面貌特征、埋葬制... 大汶口文化主要是分布在海岱地区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其发现与确立,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收获之一。50多年来,大汶口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都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大批墓葬的发掘,对于深入研究大汶口文化的面貌特征、埋葬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墓葬中一些特殊习俗的发现,则为探讨大汶口文化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一度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大墩子遗址 猪下颌骨 随葬品
原文传递
山东昌邑保垓寺故址出土石造像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君卫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2-85,共4页
1996年12月,昌邑市塔尔堡镇高阳村保垓寺故址发现一古井,并于井内清理出一批佛教残石造像。古井位于塔尔堡镇高阳村西南0.5公里的高埠上,这里到处是陶片、瓦当、砖砾、碎瓷片,据县志记载为保垓寺故址。经过一个月的清理,探明井深约25、... 1996年12月,昌邑市塔尔堡镇高阳村保垓寺故址发现一古井,并于井内清理出一批佛教残石造像。古井位于塔尔堡镇高阳村西南0.5公里的高埠上,这里到处是陶片、瓦当、砖砾、碎瓷片,据县志记载为保垓寺故址。经过一个月的清理,探明井深约25、井口直径2.4米。从井口以下4米处为青砖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像 残石 山东 清理 井口直径 古井 佛教 天保 花座 高阳
原文传递
山东昌邑所见康熙帝御书刻石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伟波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山东昌邑陆续发现6件康熙帝赐江西巡抚张志栋御书刻石,集中反映了康熙帝书法成熟期的基本面貌,同时发现的张志栋《谢恩表》拓本,详细记载了相关御书的颁赐经过,可补文献之不足。
关键词 昌邑 康熙帝 御书 石刻
原文传递
昌邑辛置——2010~2013年墓葬发掘报告
16
作者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39,共1页
昌邑辛置墓地位于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辛置村西侧,墓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2011~201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昌邑市博物馆联合对辛置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964座,其中周墓26座、汉墓791座、明墓30座、清墓117座。这批墓葬出... 昌邑辛置墓地位于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辛置村西侧,墓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2011~201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昌邑市博物馆联合对辛置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964座,其中周墓26座、汉墓791座、明墓30座、清墓117座。这批墓葬出土了大量的古代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青铜器等。本次发掘为深入研究昌邑地区两周、汉代及明清时期的物质文化遗存和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 墓葬发掘 物质文化遗存 汉墓 实物资料 丧葬习俗 昌邑市 墓地
原文传递
昌邑高怀芳墓碑考略
17
作者 刘洪波 《海岱考古》 2015年第1期515-523,共9页
高怀芳墓位于昌邑市高家道昭村西南,北向。其西侧为其父汝仁墓,南侧为其子思行、思正墓。高杯芳墓碑分碑头、碑身、碑座三部分,外建砖木结构门楼式碑亭,四周围有木栅栏。1966年,墓地被毁,该碑被用作桥面,后弃置。2009年4月,高怀芳后裔... 高怀芳墓位于昌邑市高家道昭村西南,北向。其西侧为其父汝仁墓,南侧为其子思行、思正墓。高杯芳墓碑分碑头、碑身、碑座三部分,外建砖木结构门楼式碑亭,四周围有木栅栏。1966年,墓地被毁,该碑被用作桥面,后弃置。2009年4月,高怀芳后裔高百强及族人高乃钦先生[1]发现后,捐赠昌邑市博物馆保存。一、墓碑概况该碑碑头、碑座已失。碑身长1.63、宽0.65、厚0.23米。青石质,右下角有残损。碑阳上边及两侧饰浅浮雕双龙戏珠纹,下边饰水波纹,中部托八卦图,寓'河出图'的典故。碑阳楷书竖题'皇清敕授修职郎、汶上县训导、廪贡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身 昌邑市 部分 竖题 墓碑 碑阳 汶上县 碑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