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狗枣猕猴桃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金永日 桂明玉 +4 位作者 李绪文 陆娟 马场正树 奥山徹 徐吉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60-2064,共5页
从狗枣猕猴桃叶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经1D NMR,2D NMR和MS等波谱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山柰甲黄素-3-O-芸香糖苷(Ⅰ)、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 从狗枣猕猴桃叶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经1D NMR,2D NMR和MS等波谱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山柰甲黄素-3-O-芸香糖苷(Ⅰ)、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芸香糖苷(Ⅲ)、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Ⅳ)、山柰酚-3-O-芸香糖苷(Ⅴ)、山柰甲黄素-3-O-β-D-葡萄糖苷(Ⅵ)和山柰甲黄素-7-O-鼠李糖基-3-O-芸香糖苷(Ⅶ).其中化合物Ⅰ,Ⅱ和Ⅲ为新化合物,Ⅳ,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枣猕猴桃 黄酮 化学成分 山柰甲黄素 山柰酚 乙酰基
下载PDF
手掌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帅 王栋 +2 位作者 匡海学 冈田嘉仁 奥山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18,38,共2页
关键词 手掌参 十八烷 丁香酚 Β-谷甾醇 5-羟甲基糖醛 正丁基-吡喃果糖苷 薯蓣皂苷 果糖
下载PDF
褐藻羊栖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威 李红岩 +3 位作者 王艳艳 夏雪 岡田嘉仁 奥山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7-661,共5页
目的研究褐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羊栖菜乙醇提取物正己烷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甾醇类化合物和2个糖脂类化合物,分别鉴定... 目的研究褐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羊栖菜乙醇提取物正己烷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甾醇类化合物和2个糖脂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岩藻甾醇(Ⅰ)、24R,28R-和24S,28S-环氧-24-乙基胆甾醇(Ⅱ)、24-氢过氧基-24-乙烯基胆甾醇(Ⅲ)、29-氢过氧基豆甾-5,24(28)-二烯-3β-醇(Ⅳ)、(24S)-5,28-豆甾二烯-3β,24-二醇(Ⅴ)、(24R)-5,28-豆甾二烯-3β,24-二醇(Ⅵ)、1-O-十四碳酰基-3-O-(6′-硫代-α-D-脱氧吡喃葡萄糖基)甘油(Ⅶ)、1-O-十六碳酰基-3-O-(6′-硫代-α-D-脱氧吡喃葡萄糖基)甘油(Ⅷ )。结论化合物Ⅳ、Ⅶ和Ⅷ为首次从马尾藻属海藻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和Ⅲ为首次从羊栖菜中分离得到;首次利用正相制备液相色谱技术从羊栖菜中分离得到马尾藻甾醇的24S(Ⅴ)和24R(Ⅵ)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甾醇类化合物 糖脂类化合物
下载PDF
高山红景天茎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建新 刘巨涛 +3 位作者 金永日 张宏桂 吴广宣 奥山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59-661,676,共4页
首次从长白山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linesisA.Bor.茎叶中分得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和理化方法鉴定6个:蒲公英赛酸乙酸酯(taraxerol-3β-acetate,Ⅰ),异莫替醇(isomotiol,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胡萝卜苷(... 首次从长白山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linesisA.Bor.茎叶中分得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和理化方法鉴定6个:蒲公英赛酸乙酸酯(taraxerol-3β-acetate,Ⅰ),异莫替醇(isomotiol,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Ⅳ),红景天苷(rhodioloside,Ⅵ),β-(E)-肉桂醇基-O-(6′-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D-吡喃葡萄糖苷(rosavin,Ⅶ)。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红景天 异莫替醇 吡喃葡萄 糖苷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板栗总苞中的抗糖尿病活性成分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琳 高慧媛 +3 位作者 马场正树 奥山徹 冈田嘉仁 吴立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0-532,538,共4页
目的分离鉴定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总苞中抗糖尿病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经理化常数测定、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 目的分离鉴定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总苞中抗糖尿病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经理化常数测定、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抑制活性实验。结果从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kaempferol,1)、没食子酸(gallic acid,2)、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3)、鞣花酸(ellagic acid,4)、苯甲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benzyl-O-β-D-glucopyranoside,5)、没食子酸正丁酯(n-butyl gallate,6)、2,4,6-三羟基苯甲酸(2,4,6-trihydroxy-benzoic acid,7)、没食子酸甲酯(methyl-gallate,8)、豆甾烷-4-烯-3,6-二酮(stig-mast-4-en-3,6-dione,9)。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结果显示9个化合物均显示不同程度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5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总苞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糖尿病活性
下载PDF
鬼针草有效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47
6
作者 李帅 匡海学 +1 位作者 冈田嘉仁 奥山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72-975,共4页
目的研究鬼针草Bidensbipinnata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色谱分离并结合SephadexLH-20和HPLC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鬼针草的正丁醇部位得到6-O-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 目的研究鬼针草Bidensbipinnata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色谱分离并结合SephadexLH-20和HPLC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鬼针草的正丁醇部位得到6-O-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噢(海生菊苷)()、6-O-(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噢()、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异奥卡宁-7-O-β-D-吡喃葡萄糖苷()、七叶苷()、(E)2-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正己烷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异戊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正丁基O-α-D-呋喃果糖苷()、正丁基O-β-D-呋喃果糖苷()、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结论以上12个化合物中除海生菊苷和异奥卡宁-7-O-β-D-吡喃葡萄糖苷外,其他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黄酮苷
下载PDF
鬼针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帅 匡海学 +1 位作者 冈田嘉仁 奥山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82-785,共4页
目的 研究鬼针草 Bidens bipinn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柱色谱并结合 HPL C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鬼针草的醋酸乙酯部位得到水杨酸 ( )、9,12 ,13 -三羟基 -10 ,15-十八碳二烯... 目的 研究鬼针草 Bidens bipinn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柱色谱并结合 HPL C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鬼针草的醋酸乙酯部位得到水杨酸 ( )、9,12 ,13 -三羟基 -10 ,15-十八碳二烯酸 ( )  9,12 ,13 -三羟基 -10 -十八烯酸 ( )、苄基 -O-β-D-吡喃葡萄糖苷 ( )、苯乙基 -O-β-D-吡喃葡萄糖苷 ( )、(Z) -3 -己烯基 -O-β-D-吡喃葡萄糖苷 ( )、丁香酚苷 ( )、3 -甲基 -2 -(2 -戊烯基 ) -4-O-β-D-吡喃葡萄糖基 -△ 2 -环戊烯酮 ( )。结论 以上 8个化合物中除水杨酸外 ,其余 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有机酸
下载PDF
鬼针草不同提取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帅 王秋红 +2 位作者 匡海学 冈田嘉仁 奥山彻 《中医药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39-39,共1页
为了从鬼针草中发现治疗糖尿病合并症的天然物质 ,对鬼针草 5种不同提取物对人醛糖还原酶筛选实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 鬼针草 醛糖还原酶 糖尿病合并症 抑制作用 实验研究 糖尿病 治疗
下载PDF
东风菜根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匡海学 张鹏 +4 位作者 杨炳友 张宁 郭向红 奥山彻 冈田嘉仁 《中医药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54-55,共2页
从东风菜根中分离出7种皂甙类成分(S-Ⅰ、Ⅱ……Ⅶ),经理化分析及各种光谱(1H-NMR、13C-NMR、和FAB-MS谱等)的解析,鉴定S-Ⅰ为东风菜皂甙B5(ScaberosideB5)、S-Ⅱ为东风菜皂甙A3(... 从东风菜根中分离出7种皂甙类成分(S-Ⅰ、Ⅱ……Ⅶ),经理化分析及各种光谱(1H-NMR、13C-NMR、和FAB-MS谱等)的解析,鉴定S-Ⅰ为东风菜皂甙B5(ScaberosideB5)、S-Ⅱ为东风菜皂甙A3(ScaberosideA3)、S-Ⅲ为foetidisimosideA。其中S-Ⅰ和S-Ⅱ具有明显的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菜根 生物活性成分 皂甙
下载PDF
薤白甙甲——一种新的甾体皂甙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雁 彭军鹏 +2 位作者 姚新生 奥山徹 成井孝雄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69-70,共2页
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的干燥鳞茎为中药薤白的主要来源之一,主产于东北、华北等地。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之功效,中医用于治疗胸痹、心痛彻背等症,大体上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症... 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的干燥鳞茎为中药薤白的主要来源之一,主产于东北、华北等地。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之功效,中医用于治疗胸痹、心痛彻背等症,大体上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症。截止目前,关于小根蒜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在系统研究活血药的过程中,我们对该植物的鳞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首次从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1-甲基-二十三烷酸(Ⅱ),β-谷甾醇(Ⅲ),胡萝卜甙(Ⅳ),Smilagen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薤白甙甲 甾体皂甙 中药
下载PDF
长梗薤白鳞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丽 匡海学 +2 位作者 庞满坤 冈田嘉仁 奥山彻 《中医药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研究长梗薤白 (AlliumnerinifoliumBaker .)鳞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长梗薤白鳞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了 5个化合物 ,即提果皂苷元 (ti gogenin ,... 目的 :研究长梗薤白 (AlliumnerinifoliumBaker .)鳞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长梗薤白鳞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了 5个化合物 ,即提果皂苷元 (ti gogenin ,Ⅰ )、吉托皂苷元 (gitogenin ,Ⅱ )、desgalactotigonin(Ⅲ )、2 5 (R) -2 6 -0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2 2 -甲氧基 -5α -呋甾 -3β、2 6 -二醇 -3 -0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 1→ 2 ) -[β -D -吡喃木糖基 ( 1→ 3) ]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 1→ 4) -β-D -吡喃半乳糖苷 ( 2 5 (R) -2 6 -O -β -D -glucopyranosyl -2 2 -methoxy -5α -furostan -3β、2 6 -diol -3 -O -β -D -glu copyranosyl( 1→ 2 ) -[β -D -xylopyranosyl( 1→ 3) ] -β -D -glucopyranosyl( 1→ 4) -β D -galactopyranoside ,Ⅳ )和蔗糖 (sucrose ,V)。结论 :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梗薤白鳞茎 化学成分 研究 理化常数 光谱分析
下载PDF
TLC和HPLC法测定小檗碱在黄柏中的分布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琳 王永奇 +1 位作者 奥山徹 高桥邦夫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黄柏 小檗碱 TLC HPLC
下载PDF
荧光衍生化试剂2-(4-羧基苯基)-4,5-萘并咪唑的合成及在HPLC测定醇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宏兵 向日良夫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3,共4页
合成了一种用于醇类分析的高灵敏度的荧光衍生化试剂2(4羧基苯基)4,5萘并咪唑(CNI),将其在二氯甲烷中于80℃条件下与醇缩合成酯,并采用RPHPLC法进行分离检测,色谱柱为ZorbaxBpC8柱(250mm×4.6mmi.d.),流动相为V(乙腈)∶V(甲醇)=90... 合成了一种用于醇类分析的高灵敏度的荧光衍生化试剂2(4羧基苯基)4,5萘并咪唑(CNI),将其在二氯甲烷中于80℃条件下与醇缩合成酯,并采用RPHPLC法进行分离检测,色谱柱为ZorbaxBpC8柱(250mm×4.6mmi.d.),流动相为V(乙腈)∶V(甲醇)=90∶10的溶液,荧光检测波长λex345nm,λem485nm。同时,测定了人血清中的胆固醇,其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1.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萘并咪唑 醇类测定
下载PDF
广西1990年蛇伤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乃平 李其斌 +7 位作者 李炳一 黎肇炎 李怀鹏 汤圣希 泽井芳男 川村善治 鸟羽通久 小林照幸 《蛇志》 1993年第1期10-17,共8页
为摸清广西1990年蛇伤发病情况,对广西东、南、西、北、中的5市16个县的13家医院以及18个乡进行了蛇伤流行病学调查。蛇伤人数为993例,其中男性732例(73.7%),女性261例(26.3%),死亡率为2.7%,致残或留有后遗症者73例(7.4%).致伤蛇种按发... 为摸清广西1990年蛇伤发病情况,对广西东、南、西、北、中的5市16个县的13家医院以及18个乡进行了蛇伤流行病学调查。蛇伤人数为993例,其中男性732例(73.7%),女性261例(26.3%),死亡率为2.7%,致残或留有后遗症者73例(7.4%).致伤蛇种按发生率依次为眼镜蛇(30.5%)、竹叶青(20.2%)、烙铁头(13.3%)、银环蛇(11.6%)、五步蛇(6.9%)、蝰蛇(4.9%)、金环蛇(2.9%)、眼镜王蛇(1.4%)、海蛇(0.7%)、以及白头蝰(0.3%)。致死率最高为银环蛇和眼镜王蛇,在27例死亡病例中分别占33.3%和29.6%。经推算结果广西每年有蛇伤3万余例,其中死亡一千多例.伤者绝大多数为青壮年,其中多数是农民,越是偏僻的山区,发病率越高.调查结果提示如何在农村建立有效的蛇伤防治网络,推广使用抗蛇毒血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灯盏细辛等8种中药对人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惠芬 王威 奥山徹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第3期42-42,共1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等8种中药对人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模型下用酶法对8种中药的AR活性抑制率进行了测定。结果:8种中药对人AR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灯盏细辛有较强的活性,强于阳性对照药槲皮...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等8种中药对人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模型下用酶法对8种中药的AR活性抑制率进行了测定。结果:8种中药对人AR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灯盏细辛有较强的活性,强于阳性对照药槲皮素。结论:从中药中寻找高效低毒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具有很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 抑制作用 灯盏细辛
下载PDF
关于药学教育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
16
作者 段金廒 金东哲 新井俊彦 《药学教育》 1995年第2期47-48,共2页
最近日本厚生省药务局传达了关于药科大学向六年制过渡及改进医药教育内容的迫切期望。此举对于患者及提高医疗水平无疑是有益的,但在推行中必然会存在诸多问题,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药学教育 医疗水平 日本厚生省 临床药学专业 教育内容 制度改革 制药专业 专业技术教育 临床药师 药局
下载PDF
Cistus parviflorus叶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房芯羽 王蓉蓉 +5 位作者 孙世伟 刘晓晓 刘小红 王炜 岡田嘉仁 王威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0-50,共11页
研究Cistus parviflorus叶的化学成分。采用溶剂提取和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质谱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Cistus parviflorus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奈酚3-O-(3′′,6′′-双-O-E-p-香豆酰基)-β... 研究Cistus parviflorus叶的化学成分。采用溶剂提取和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质谱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Cistus parviflorus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奈酚3-O-(3′′,6′′-双-O-E-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东莨菪素(2),山奈酚3-O-(3′′-O-E-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3-O-(6′′-O-E-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3-O-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6′′-O-E-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methyl flavogallonate(7),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9),对苯二酚(10),熊果素(11),甲基β-吡喃葡萄糖(12),莽草酸(13),(S)-1,2-丙二醇-1-O-β-D-吡喃葡萄糖苷(14),苯甲基-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5),2-苯乙基-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6),corchoionoside C(17),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18)。化合物1~2,6~7,10~12和14~16为首次从Cistus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日花科 CISTUS parviflorus 黄酮醇 糖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