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出藏品优势 彰显展陈风采——谈谈晋城博物馆的琉璃陈列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洁 《收藏与投资》 2020年第10期42-45,共4页
晋城是琉璃的故乡,因此琉璃类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晋城博物馆的特色藏品就是建筑琉璃、琉璃明器和侍俑。为了突出这一藏品特色,在基本陈列中利用好这些藏品是极为重要的。在《晋城古代建筑》与《晋城古代文明》陈列中展现博物馆琉璃藏... 晋城是琉璃的故乡,因此琉璃类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晋城博物馆的特色藏品就是建筑琉璃、琉璃明器和侍俑。为了突出这一藏品特色,在基本陈列中利用好这些藏品是极为重要的。在《晋城古代建筑》与《晋城古代文明》陈列中展现博物馆琉璃藏品的独特优势,既突出了晋城博物馆的收藏特点,同时也强化了陈展的特色,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这样的研究与探索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博物馆 特色收藏 琉璃陈列展览
下载PDF
太行浩气映千古——晋城博物馆简介
2
作者 安建峰 《文物世界》 2005年第4期3-5,共3页
关键词 晋城博物馆 中国 建筑风格 陈列艺术 精神文化需求 综合管理模式
下载PDF
晋城博物馆“晋城古代建筑艺术陈列”数字化展示构想
3
作者 张晋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9期97-99,共3页
晋城地上文物众多,特别是古建筑类文物,时代延续性好,种类齐全,有的是法式孤例,有的是海内孤品,有的还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晋城博物馆在2014年改陈时依据本馆的特长和地方资源,全新推出“晋城古代建筑艺术”基本陈列,系统展示晋城古建筑... 晋城地上文物众多,特别是古建筑类文物,时代延续性好,种类齐全,有的是法式孤例,有的是海内孤品,有的还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晋城博物馆在2014年改陈时依据本馆的特长和地方资源,全新推出“晋城古代建筑艺术”基本陈列,系统展示晋城古建筑的风貌,收获专家和普通观众的好评。但由于博物馆室内展览的局限性,部分内容展示效果不佳。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展示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展示内容和效果的不足,文章对此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博物馆 古建筑 数字化 展示
下载PDF
晋城博物馆馆藏省油灯赏析
4
作者 张晋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3期30-31,共2页
省油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独特的发明创造,是朴素的节约节能意识体现。晋城博物馆馆藏有两种形制的省油瓷灯,文章从其造型特征以及省油原理进行赏析,为省油灯的研究提供资料。
关键词 晋城博物馆 省油灯 赏析
下载PDF
浅析晋城博物馆“晋城古建筑艺术”展中的文物活化问题
5
作者 张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9期107-109,共3页
晋城古建筑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晋城博物馆利用这些优势,设计、陈列了"晋城古建筑艺术"展。陈展过程充分利用了文物活化的手段,用模型介绍建筑的结构与外形,用实物展示建筑的局部与功能,用辅图、3D影像... 晋城古建筑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晋城博物馆利用这些优势,设计、陈列了"晋城古建筑艺术"展。陈展过程充分利用了文物活化的手段,用模型介绍建筑的结构与外形,用实物展示建筑的局部与功能,用辅图、3D影像方式活化建筑的核心区位、建筑构件的位置与功能,从而让整个陈展变得充实和生动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博物馆 古建筑陈列 文物活化
下载PDF
试论地方博物馆如何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晋城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利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9期137-139,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所有中华儿女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所有中华儿女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这些珍贵的文物承载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当代生活已成为趋势。博物馆应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为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文章结合作者在晋城博物馆的工作经验,对地方博物馆如何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一些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博物馆 活化 传承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晋城博物馆展陈金墓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淑平 《文物世界》 2019年第5期50-51,共2页
2014年晋城博物馆进行改陈,在《晋城古代文明》展厅的宋金部分就对整体搬迁保护的晋城城区郝匠金墓进行了展陈。这座砖室墓葬保存完好,装饰采用砖雕和壁画互为补充的手法,文化信息浓厚,具有典型金代墓葬特征。本文从墓葬的基本信息和蕴... 2014年晋城博物馆进行改陈,在《晋城古代文明》展厅的宋金部分就对整体搬迁保护的晋城城区郝匠金墓进行了展陈。这座砖室墓葬保存完好,装饰采用砖雕和壁画互为补充的手法,文化信息浓厚,具有典型金代墓葬特征。本文从墓葬的基本信息和蕴含的文化两个方面简要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 金墓
下载PDF
新形势下博物馆宣教工作再认识——以晋城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利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3期150-152,共3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这场疫情中中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这样的形势下,也对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作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评估博物馆工作的基础指标,正面临如何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这场疫情中中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这样的形势下,也对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作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评估博物馆工作的基础指标,正面临如何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的形势,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的问题。文章结合当前社会形势,结合作者在晋城博物馆的宣教工作经验,对新形势下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再认识进行阐述。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应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此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宣教工作 再认识
下载PDF
关于博物馆引进临时展览的思考——以晋城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艳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第12期106-107,共2页
引进临时展览是丰富博物馆陈展、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从临时展览的引进、布置、宣传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关键词 博物馆 临时展览
下载PDF
晋城明清古建筑的木雕装饰艺术探析——以晋城博物馆馆藏古建筑木雕构件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乐 《收藏与投资》 2021年第8期41-44,共4页
晋城历史文化悠久,古代建筑众多。明清时期,古建筑的木雕装饰艺术发展到了顶峰,我们可以在门窗、雀替、额枋、斗拱等古建筑构件上看到精美的木雕,其雕刻题材丰富,雕刻技法多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本文通过探析晋城博物馆馆藏... 晋城历史文化悠久,古代建筑众多。明清时期,古建筑的木雕装饰艺术发展到了顶峰,我们可以在门窗、雀替、额枋、斗拱等古建筑构件上看到精美的木雕,其雕刻题材丰富,雕刻技法多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本文通过探析晋城博物馆馆藏的古建筑木雕构件,展现晋城古建筑木雕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刻 寓意 装饰艺术
下载PDF
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创新发展博物馆社会教育——以晋城博物馆“古建密码”系列教育活动项目为例
11
作者 郭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22期66-69,共4页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晋城博物馆发挥地域优势,策划“古建密码”系列教育活动项目,开发符合青少年教育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的教学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法,开展形式丰富的特色活动。文章以“古建密码”系列教育活动项目为...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晋城博物馆发挥地域优势,策划“古建密码”系列教育活动项目,开发符合青少年教育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的教学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法,开展形式丰富的特色活动。文章以“古建密码”系列教育活动项目为例,为中小博物馆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社会教育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古建筑 教育活动
下载PDF
晋城博物馆藏石柱础鉴赏
12
作者 张晋锋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21期61-63,共3页
晋城,古称泽州,位于山西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居太行之南端,扼三晋之门户,这里山川壮美,历史悠久。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置晋君于高都奉祀,迁晋静公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晋城”由此得名。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越的气候条... 晋城,古称泽州,位于山西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居太行之南端,扼三晋之门户,这里山川壮美,历史悠久。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置晋君于高都奉祀,迁晋静公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晋城”由此得名。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越的气候条件,合适的人文氛围,使大量的古代建筑在这里得以留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分晋 博物馆藏 人文氛围 地理环境 沁水县 晋城市
下载PDF
晋城博物馆藏龙文物赏析
13
作者 李利霞 《文物天地》 2024年第10期58-60,共3页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它的身上凝聚了兽的野性、人的悟性和神的灵性,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文化象征。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即一天早上的七时至九时,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间。本文以晋城博物馆...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它的身上凝聚了兽的野性、人的悟性和神的灵性,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文化象征。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即一天早上的七时至九时,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间。本文以晋城博物馆馆藏与龙有关的部分文物为例,来探析龙的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博物馆 内涵 寓意
原文传递
新时代博物馆总分馆制的案例研究——以晋城博物馆为例
14
作者 于飞 《博物馆管理》 2023年第3期11-20,共10页
2016年国家文物局《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了“总分馆制”的概念和适应形式。2019年起,晋城博物馆打破行政壁垒和体制束缚,在借鉴国内图书馆、文化馆和各级博物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经过三年多时... 2016年国家文物局《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了“总分馆制”的概念和适应形式。2019年起,晋城博物馆打破行政壁垒和体制束缚,在借鉴国内图书馆、文化馆和各级博物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运行实践,与晋城地区六县(市区)百余家不同归属、不同类型博物馆(纪念馆)在总分馆推行上沟通协作,在优化布局、分类指导、统筹协调和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基本形成了以对口帮扶和联点共建、总分馆集群和“1+N”特色博物馆联盟合作为代表的三种建设模式。同时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不均衡的制约,在推行过程中面临着制度体系不完善、运行机制和配套设施落后、绩效评价和考核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亟需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博物馆 总分馆制
原文传递
浅谈基层博物馆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兆 《文物世界》 2011年第4期79-80,共2页
在整个博物馆事业中,基层博物馆不仅占有比重较大,同时也有较大的社会影响与文化效应。基层博物馆置身于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的最前沿,如何进二步发挥基层博物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当地文化建设,成为摆在每一个博物馆人面... 在整个博物馆事业中,基层博物馆不仅占有比重较大,同时也有较大的社会影响与文化效应。基层博物馆置身于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的最前沿,如何进二步发挥基层博物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当地文化建设,成为摆在每一个博物馆人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基层博物馆管理的研究与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发展 城市文化建设 基层博物馆 社会影响 博物馆事业 研究与发展 博物馆管理 文化效应
下载PDF
文物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胜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3期113-115,共3页
文章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思想,先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入手,分析了文化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划模式与建构思想。结合当前我国文物博物馆的基本现状,以"文物匮乏"作为指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1]),继而阐... 文章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思想,先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入手,分析了文化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划模式与建构思想。结合当前我国文物博物馆的基本现状,以"文物匮乏"作为指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1]),继而阐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紧接着剖析文物开发与共享的战略路线。在此基础上,文章以"价值意识"作为文物博物馆的文物收藏与使用的新理念,也是作为文物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的指导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博物馆 事业 可持续发展 战略 分析
下载PDF
探究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晋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9期154-156,共3页
文物保护工作是文物工作的重点,近二十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预防性保护逐渐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工作。通过了解我国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发展进程,增强对预防性保护的理解,梳理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工作内容,提出基层博物馆... 文物保护工作是文物工作的重点,近二十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预防性保护逐渐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工作。通过了解我国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发展进程,增强对预防性保护的理解,梳理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工作内容,提出基层博物馆在预防性保护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保护 博物馆 藏品 环境
下载PDF
完善传统教育功能,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新时代地方博物馆的新使命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涛 《文物世界》 2020年第2期66-68,共3页
本文主要以山西晋城博物馆为例,论述了地方博物馆在文化交流与传承方面的创新空间。在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展示地方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地方博物馆要致力于探索完善教育模式,创设互动体验的空间,不断完善传统教育功能。此外,要扩大教育对... 本文主要以山西晋城博物馆为例,论述了地方博物馆在文化交流与传承方面的创新空间。在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展示地方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地方博物馆要致力于探索完善教育模式,创设互动体验的空间,不断完善传统教育功能。此外,要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为特殊和弱势群体提供亲近博物馆的机会,从而为传统文化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教育功能 文化传承 交流平台
下载PDF
基层博物馆藏品在信息时代的运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19期88-90,共3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基层博物馆因编制、预算的限制而形成的弱势有了突破瓶颈的机遇。完善信息软件、打通信息渠道、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即可实现基层博物馆藏品利用的最大化。文章介绍了晋城博物馆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与心得。
关键词 基层博物馆 藏品 信息时代
下载PDF
博物馆藏品展示与文化属性的挖掘 被引量:2
20
作者 燕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13期146-147,共2页
文章以晋城博物馆展出的玉皇庙二十八宿琉璃捏塑为例,阐述了文物的展示与属性之间存在的错位与本土文化等关系。文物展示不能仅作为器物留存来进行陈设,还要挖掘文物的文化属性,润之以各种相关的地方文化,走近观众,从而盘活文物展示。
关键词 藏品 文化属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