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血清ET、PCT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程度、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牛俊杰 姬文娟 于拽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血清内毒素(ET)、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病情程度、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晋城大医院373例脓毒症患者,根据脓毒症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261)、脓毒症休克组(n=112)。比较2组一般资...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血清内毒素(ET)、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病情程度、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晋城大医院373例脓毒症患者,根据脓毒症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261)、脓毒症休克组(n=112)。比较2组一般资料、肠道菌群、血清ET、PCT水平,并比较不同肠道菌群紊乱程度患者血清ET和PCT水平,分析血清PCT、ET水平与脓毒症肠道菌群紊乱程度的关系。统计患者28 d预后,比较死亡与存活患者入院时肠道菌群、血清ET、PCT水平,分析肠道菌群、血清ET、PCT水平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脓毒症休克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计数低于脓毒症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计数及血清ET、PCT水平高于脓毒症组(P<0.05);肠道菌群紊乱程度Ⅲ度患者血清ET、PCT水平高于Ⅱ度、Ⅰ度患者,Ⅱ度患者高于Ⅰ度患者(P<0.05);脓毒症患者血清ET、PCT水平与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呈正相关(P<0.05);死亡患者入院时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计数低于存活患者,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计数及血清ET、PCT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0.05);双歧杆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血清ET、PCT预测预后为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8、0.782、0.787、0.768、0.791、0.776,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28(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血清ET、PCT水平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且在预测预后方面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道菌群 内毒素 降钙素原 预后
下载PDF
消灭乙肝,预防是“主战场”
2
作者 姬文娟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第9期55-55,共1页
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病毒性肝炎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指出,目前我国一般人群乙肝流行率约为6.1%,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2000万~3000万例。近年来,我国采取完善顶层设... 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病毒性肝炎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指出,目前我国一般人群乙肝流行率约为6.1%,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2000万~3000万例。近年来,我国采取完善顶层设计、持续优化防控措施、提高抗病毒药物可及性等手段,乙型肝炎防控工作成效显著。那么该如何进一步做好乙肝的防控呢?业内专家一致认为,预防仍然是“主战场”,进一步减少新发感染,是消除乙型肝炎危害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防治指南 新发感染 乙肝 防控措施 防控工作
下载PDF
胃癌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预后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
作者 姚雪婷 王辰飞 +1 位作者 王丹 苏明 《癌症》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524-532,共9页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之一,其预后较差。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失调影响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构建了胃癌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预后风险模型,并分析了胃癌自噬相关lncRNA潜在的临床预后价值。方...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之一,其预后较差。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失调影响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构建了胃癌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预后风险模型,并分析了胃癌自噬相关lncRNA潜在的临床预后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443例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生存时间、生存状态、肿瘤分期以及分级等临床相关资料,及其中375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32例癌旁组织对照样本的转录组数据(mRNA和lncRNA)。从人类自噬数据库(Human Autophagy Database,HADb)下载自噬相关基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胃癌中与自噬基因相关的LncRNA。通过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具有独立临床预后价值的胃癌自噬相关LncRNA,并构建预后模型。然后,通过多因素Cox回归系数计算风险评分,将胃癌患者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分析风险评分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总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和鉴定出26个具有临床预后价值的胃癌自噬相关LncRNA(P<0.05)。计算26个LncRNA的风险评分,构建了4个自噬相关LncRNA(LINC01980、AL355574.1、AC087286.2、AP000695.2)的胃癌预后风险模型。低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高风险组(P<0.05)。4个自噬相关LncRNA的预后模型评分与患者的年龄、病理学分期及N分期相关(P<0.05)。结论胃癌自噬相关lncRNA预后模型对胃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CGA LncRNA 预后
下载PDF
线粒体DNA突变在高血压中的作用
4
作者 徐伟东 孟燕子 张丽丽 《生命的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占高血压的95%,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接近27%。高血压的发生增加了大脑、心脏和肾脏的发病风险,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因复杂,遗传因素是其发病机制之一,目前已知的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占高血压的95%,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接近27%。高血压的发生增加了大脑、心脏和肾脏的发病风险,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因复杂,遗传因素是其发病机制之一,目前已知的高血压相关基因多为细胞核DN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维持血管稳态的重要参与者,线粒体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实现对血管细胞的调节。由于结构中缺乏组蛋白和有效的修复机制,mtDNA特别容易受到某些应激诱导的损伤而发生突变。这些mtDNA突变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造成氧化磷酸化缺陷,减少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triphosphate,ATP)的合成,增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引起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对血管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mtDNA突变在高血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母系遗传 MTDNA突变 线粒体tRNA 氧化应激 血管重塑
原文传递
泌尿系统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感染分布、药物敏感性和细菌耐药性情况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姬文娟 牛俊杰 +3 位作者 于拽拽 聂卫静 李妮 徐春楠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究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发生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感染分布、药物敏感性和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晋城大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556例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发生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感染分布、药物敏感性和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晋城大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556例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行手术治疗、检测尿路感染,对泌尿系感染者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单因素分析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临床资料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发生UTI的影响因素,分析术后发生UTI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和构成,分析术后发生UTI患者的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吸烟(是)、合并恶性肿瘤(是)、合并基础疾病种类≥2种、留置导管时间≥5d是术后发生UTI的危险因素(OR=6.300、1.124、4.566、4.550、3.318,P<0.05);50例术后发生UTI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析,结果检出7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数量最多,占60.00%(45/75),其中大肠埃希菌最高,占22.67%(17/75);革兰阳性菌占33.33%(25/75);真菌感染占6.67%(5/7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保持高度敏感,但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也较高,耐药性和敏感性为36.36%~100.00%;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有一定差异性。结论泌尿系统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恶性肿瘤、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和留置导管时间,感染后致病菌种类较多、耐药性较高,临床医师应做好危险因素防控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提高良好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6
作者 程文文 路卯 +1 位作者 高艳 杨波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8期491-493,共3页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诊断及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L-M7)的认识,并探讨JAK2 V617F基因突变与疾病转化的关系.方法 报道1例PMF患者1.5年后转化为AML-M7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PMF诊断明确,...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诊断及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L-M7)的认识,并探讨JAK2 V617F基因突变与疾病转化的关系.方法 报道1例PMF患者1.5年后转化为AML-M7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PMF诊断明确,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确诊转化为AML-M7.结论 PMF转化为AML-M7病例较为罕见,JAK2 V617F基因突变与PMF的急变无关,JAK2 V617F基因阴性的PMF患者也可以转化为AML-M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纤维化 白血病 巨核细胞 急性 JAK2V617F基因
原文传递
血清CG及TBA水平预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早产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丽霞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1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甘胆酸(CG)与总胆汁酸(TBA)水平预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早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晋城大医院收治的82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发生早产的12例患者纳入发生早产组,其余70例患者纳入未... 目的分析血清甘胆酸(CG)与总胆汁酸(TBA)水平预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早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晋城大医院收治的82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发生早产的12例患者纳入发生早产组,其余70例患者纳入未发生早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血清CG、TBA水平预测ICP患者早产的价值。结果发生早产组血清CG、TBA水平分别为(66.65±3.05)μg/ml、(25.12±1.42)μmol/L,均高于未发生早产组的(35.62±4.03)μg/ml及(15.13±1.29)μmol/L,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CG、TBA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ICP患者早产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0.821、0.913,以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最好。结论血清CG、TBA水平与ICP患者早产的发生有关,二者高表达可增加ICP患者早产风险,对预测IPC患者早产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 早产 血清甘胆酸 总胆汁酸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免疫比浊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丽霞 路卯 都海霞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5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晋城大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晋城大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CKMB质量水平;用电化学发光法与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观察组患者的CKMB质量水平,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TnT、MYO、CKMB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的CKMB质量为(6.30±3.63)μg/L,经免疫比浊法检测的CKMB质量为(6.26±3.78)μg/L,两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电化学发光法与免疫比浊法检测CKMB质量阳性检出率[96.00%(144/150)比94.67%(142/15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CKMB质量对诊断AMI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免疫比浊法法检测CKMB质量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无差异,更适合于基层医院的发展,而且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 免疫比浊法 电化学发光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