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宁县荷兰豆标准化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亮 杨顺安 《长江蔬菜》 2016年第6期62-63,共2页
昆明市晋宁县利用标准化种植技术开展荷兰豆高产栽培,优选高产品种,科学安排播种,合理进行田间管理,采取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获得优质高产。豌豆因其幼苗柔弱宛宛而得名,别名荷兰豆、寒豆、麦豆,其耐寒力居豆类蔬菜之首,凡能栽培麦类的... 昆明市晋宁县利用标准化种植技术开展荷兰豆高产栽培,优选高产品种,科学安排播种,合理进行田间管理,采取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获得优质高产。豌豆因其幼苗柔弱宛宛而得名,别名荷兰豆、寒豆、麦豆,其耐寒力居豆类蔬菜之首,凡能栽培麦类的地区几乎都可种植。豌豆属半耐寒性蔬菜,喜欢温暖的气候和湿润的空气、土壤环境,不耐干旱和雨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对土质也不甚苛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豆 种植技术 豌豆属 土壤环境 高产品种 微酸性 高产栽培 黏壤土 麦类 病虫害综合防治
下载PDF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稻瘟病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太一梅 袁琼芬 +3 位作者 杨从党 徐光辉 毕艳芳 金振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9-152,共4页
2009年至2010年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小区试验和多点对比试验,以当地常规栽培为对照,比较稻瘟病发病程度。结果表明,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叶瘟和穗瘟均有控制作用,在发病前期、中期较明显,并可推迟1... 2009年至2010年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小区试验和多点对比试验,以当地常规栽培为对照,比较稻瘟病发病程度。结果表明,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叶瘟和穗瘟均有控制作用,在发病前期、中期较明显,并可推迟10 d左右发生叶瘟,其中在水肥调控的前提下,扩行处理(26.4 cm×9.9 cm、33 cm×16.5 cm、29.7 cm×13.2 cm、19.8 cm×19.8 cm)对穗瘟的控制率在36.04%~53.15%,与其他处理控制率差异显著;而到发病后期,尤其是在稻瘟病偏重发生年份和感病品种中,差异则不明显。生产上应用该技术作为控制稻瘟病的综合措施之一,对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安全稻米、保护环境等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水稻精确定量技术 控制
下载PDF
西兰花四季高产栽培技术
3
作者 张学英 丁付华 洪海英 《云南农业》 2009年第11期11-11,共1页
西兰花又叫青花,生长适温为15-20℃,昆明地区选择适宜的品种,加以配套的栽培技术,已实现四季栽培,为昆明外销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1.栽培季节 根据昆明地区气候特点,西兰花一年四季可露地栽培,也可保护地栽培。全年中通过早熟和... 西兰花又叫青花,生长适温为15-20℃,昆明地区选择适宜的品种,加以配套的栽培技术,已实现四季栽培,为昆明外销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1.栽培季节 根据昆明地区气候特点,西兰花一年四季可露地栽培,也可保护地栽培。全年中通过早熟和晚熟,抗高温和耐低温品种的搭配,实现四季播种,四季栽培,但以3-4月和8-9月播种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西兰花 耐低温品种 昆明地区 四季栽培 保护地栽培 栽培季节 气候特点
下载PDF
昆明晋宁蔬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时间动态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红梅 陈福寿 +4 位作者 王燕 徐兴才 袁琼芬 杨艳鲜 陈宗麒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2,共7页
应用物种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指数等测定分析了2014年昆明晋宁县蔬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时间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蔬菜园共收集到昆虫43442头,隶属8目23个类群,包括植食性13个类群、寄生性4个类群、捕食性4个类群和其他昆虫2个类群,其... 应用物种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指数等测定分析了2014年昆明晋宁县蔬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时间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蔬菜园共收集到昆虫43442头,隶属8目23个类群,包括植食性13个类群、寄生性4个类群、捕食性4个类群和其他昆虫2个类群,其中潜蝇类、苍蝇类、小蜂类、茧蜂类昆虫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数的32.94%、19.52%、17.63%和4.78%;潜蝇类发生高峰期在3-4月和10-11月,小蜂类发生高峰期在4-5月,茧蜂类发生高峰期在4-5月和7-11月;7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高为2.3273和0.7421,3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低,分别为0.9376、0.2992;优势集中性指数为0.1279~0.5005,3月最高,6月最低;Ss/Si稳定性指数为0.0011~0.1176,Sn/Sp稳定性指数为0.4000~0.7000,说明昆虫群落结构稳定性差;1月与4-11月昆虫群落中等不相似,其他月份之间昆虫群落表现为中等相似或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园 昆虫群落结构 时间动态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材料苗期抗旱相关基因的cDNA-AFLP差异显示 被引量:3
5
作者 俎峰 罗延青 +7 位作者 赵凯琴 马芳 董云松 符明联 陈苇 王敬乔 李根泽 李劲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49-2053,共5页
在云南本地芥菜型油菜文山大脚黄(母本)与甘蓝型油菜品种花油5号(父本)杂交F1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群体中分离出双主茎材料,其田间表现具有良好的抗旱性。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七叶期甘蓝型油菜双主茎材料在干旱和对照条件下基因差异表... 在云南本地芥菜型油菜文山大脚黄(母本)与甘蓝型油菜品种花油5号(父本)杂交F1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群体中分离出双主茎材料,其田间表现具有良好的抗旱性。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七叶期甘蓝型油菜双主茎材料在干旱和对照条件下基因差异表达情况。共筛选了512对引物组合,获得56个干旱诱导上调表达的差异片段。对36个大于100 bp的片段克隆测序、同源比对、结果归并为30个非重复的TDFs,对已知功能的18个TDFs功能预测表明这些片段参与了细胞形态建成与降解、代谢、能量、细胞周期、蛋白质合成、蛋白质修饰、蛋白质结合、运输途径等相关过程。本试验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对于了解油菜苗期抗旱性形成的调控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主茎 抗旱 差异表达 CDNA-AFLP
下载PDF
昆明地区耕地土壤电导率和水溶性盐的关系及土壤盐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谭海燕 周文星 +3 位作者 童江云 杨丛林 包涛 马芳 《云南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4-6,共3页
为了研究昆明地区耕地土壤电导率和水溶性盐的关系,掌握昆明地区耕地土壤盐分含量情况,文章对晋宁县40个耕地土壤进行电导率和水溶性盐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晋宁县、嵩明县蔬菜花卉产区214个耕地土壤进行农户调查和电导率检测... 为了研究昆明地区耕地土壤电导率和水溶性盐的关系,掌握昆明地区耕地土壤盐分含量情况,文章对晋宁县40个耕地土壤进行电导率和水溶性盐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晋宁县、嵩明县蔬菜花卉产区214个耕地土壤进行农户调查和电导率检测。结果表明,昆明地区耕地土壤电导率和水溶性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关系方程式为EC=243.03x,蔬菜花卉产区部分耕地土壤存在明显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情况。该研究为昆明地区土壤电导率换算成土壤含盐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电导率 水溶性盐 土壤盐化
下载PDF
昆明地区甜菜夜蛾种群动态与成灾原因初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宗麒 李志敏 +5 位作者 袁琼芬 徐光辉 金振华 毕艳芳 陈福寿 王燕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8期72-75,共4页
利用昆虫信息素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甜菜夜蛾发生从3月下旬开始上升,10月下旬下降,最高峰值出现在4~6月,冬季发生量小。大棚蔬菜作物幼虫发生高峰期为5~6月,露地蔬菜幼虫发生高峰期为6月;大棚切花... 利用昆虫信息素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甜菜夜蛾发生从3月下旬开始上升,10月下旬下降,最高峰值出现在4~6月,冬季发生量小。大棚蔬菜作物幼虫发生高峰期为5~6月,露地蔬菜幼虫发生高峰期为6月;大棚切花作物上甜菜夜蛾幼虫周年发生,为害高峰期为6~9月。并根据种群动态分析得出,昆明地区甜菜夜蛾成灾原因除了甜菜夜蛾种群变化的扩散特点外,认为与昆明适宜的气候条件、栽培习惯和作物布局及防治措施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种群动态 成灾原因
下载PDF
配方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荣波 魏明 丁付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7-18,共2页
通过不同配方施肥对水稻生长情况、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处理1(尿素375 kg/hm2,磷肥600 kg/hm2,硫酸钾159 kg/hm2,硫酸锌18 kg/hm2,硼酸13.5kg/hm2)使水稻明显增产... 通过不同配方施肥对水稻生长情况、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处理1(尿素375 kg/hm2,磷肥600 kg/hm2,硫酸钾159 kg/hm2,硫酸锌18 kg/hm2,硼酸13.5kg/hm2)使水稻明显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配方施肥 产量
下载PDF
荷兰豆施肥效应及施肥指标研究
9
作者 刘振国 杨顺安 +3 位作者 陆峻波 马芳 童江云 谭海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4-1071,共8页
【目的】摸清昆明地区荷兰豆氮、磷、钾的肥料效应及施肥指标,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方法】对2013年以来昆明市晋宁县开展的5组荷兰豆"3414"田间试验进行肥料效应和肥料利用率分析。同时,结合昆明市当前土壤养分含量情况,对土... 【目的】摸清昆明地区荷兰豆氮、磷、钾的肥料效应及施肥指标,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方法】对2013年以来昆明市晋宁县开展的5组荷兰豆"3414"田间试验进行肥料效应和肥料利用率分析。同时,结合昆明市当前土壤养分含量情况,对土壤养分含量与荷兰豆的施肥量、空白产量、相对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昆明地区荷兰豆的最大施肥量为氮25~47 kg/667m^2,磷10.9~21 kg/667m^2,钾20~33 kg/667 m^2,平均施肥配比为1.4∶0.7∶1,推荐最佳施肥量为氮16~22 kg/667 m^2,磷8~11 kg/667m^2,钾11~16 kg/667 m^2。研究同时表明:土壤养分测试值和荷兰豆相对产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土壤碱解氮同荷兰豆的最大氮肥施肥量有较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在昆明地区可以用土壤碱解氮的测试值来建立氮的施肥指标,并根据氮、磷、钾的施肥配比来指导生产上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豆 肥料效应 施肥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