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洱市冬红茶品质及其生产潜力
1
作者 李光涛 侯建荣 +1 位作者 梁涛 王乐观 《热带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0-21,46,共3页
云南冬季气温低,茶树休眠,一般不采茶,茶树顶端的芽叶被人为修剪。但部分低海拔茶区的茶树冬季不休眠,仍然生长。为解决冬季红茶加工中因气温低、空气干燥对发酵不利的影响,通过对云南红茶加工工艺中的揉捻、发酵工艺环节作改进及试验,... 云南冬季气温低,茶树休眠,一般不采茶,茶树顶端的芽叶被人为修剪。但部分低海拔茶区的茶树冬季不休眠,仍然生长。为解决冬季红茶加工中因气温低、空气干燥对发酵不利的影响,通过对云南红茶加工工艺中的揉捻、发酵工艺环节作改进及试验,制作出品质较好的冬红茶产品。同时,对普洱市茶区中海拔在1 000 m以下、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茶园面积作估测,估算出普洱市冬红茶的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品质 生产潜力 普洱
下载PDF
云南特有茶树品种——紫娟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光涛 梁名志 +4 位作者 汪云刚 梁涛 王乐观 姜东华 陈保 《中国茶叶》 2013年第9期10-12,共3页
紫娟茶树最早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职工周鹏举,于1954年在勐海县南糯山该所当时所在地的茶园中发现,1958年移至该所现址勐海乡的茶园。当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特意去繁殖和研究。1985年,科技人员在该所由南糯山引种的群体茶... 紫娟茶树最早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职工周鹏举,于1954年在勐海县南糯山该所当时所在地的茶园中发现,1958年移至该所现址勐海乡的茶园。当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特意去繁殖和研究。1985年,科技人员在该所由南糯山引种的群体茶园中发现了一株紫茎、紫叶、紫芽的茶树,经十多年的选育成为一个无性系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11月28日由国家林业局授权保护,品种权号为20050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无性系品种 茶树 茶叶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 科技人员 茶园 勐海县
下载PDF
嫁接紫娟品种提升老品种茶园产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光涛 王乐观 盛军 《中国茶叶》 2015年第3期22-23,共2页
紫娟茶树最早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云南茶叶研究所)职工周鹏举,于1954年在勐海县南糯山本所当时所在地的茶园中发现,至今南糯山母本茶树仍然存在。1958年移至该所现址勐海乡的茶园。1985年以来,经相关科技人员20... 紫娟茶树最早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云南茶叶研究所)职工周鹏举,于1954年在勐海县南糯山本所当时所在地的茶园中发现,至今南糯山母本茶树仍然存在。1958年移至该所现址勐海乡的茶园。1985年以来,经相关科技人员20多年的系统选育研究成为一个无性系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 茶叶研究所 产值 嫁接 无性系良种 系统选育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下‘紫娟’茶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时鸿迪 王邦政 +5 位作者 李乾 王康 范书臣 刘琳 王乐观 刘丹丹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34期142-147,共6页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茶品质的影响,以‘紫娟’鲜叶为原料,分别利用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红茶、白茶及黑茶的加工工艺制作成5种‘紫娟’茶,检测其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下,同一品种‘紫娟’...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茶品质的影响,以‘紫娟’鲜叶为原料,分别利用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红茶、白茶及黑茶的加工工艺制作成5种‘紫娟’茶,检测其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下,同一品种‘紫娟’鲜叶制得的茶样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紫娟’烘青绿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晒青绿茶次之;儿茶素的含量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而降低。此外,在黑茶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在白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而咖啡碱在红茶中的含量最高。由此可见,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茶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其中‘紫娟’烘青绿茶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最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 加工工艺 品质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