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0mm和>20m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9
1
作者 施华娟 耿和 +4 位作者 吴宗林 张涛 刘翔 唐炯 朱洪炜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2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资料,结石最长径6~40(17.2±7.5)mm,其中小结石组(≤20mm)和大结石组(>20...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2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资料,结石最长径6~40(17.2±7.5)mm,其中小结石组(≤20mm)和大结石组(>20mm)患者分别为97例和28例,分别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SFR)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石大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125例患者手术时间(73.3±34.5)min,术后住院时间(2.5±0.9)d。单次碎石术后SFR为89.6%。小结石组和大结石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3.7±28.5)min和(106.4±33.3)min,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3±0.7)d和(3.4±1.3)d,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小结石组均优于大结石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6%(7/125),小结石组术后尿脓毒血症1例,腰痛3例;大结石组术后发热1例,腰痛2例,均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缓解,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复查腹部X线平片(KUB)或CT:小结石组5例结石残留,其中2例再次软镜碎石手术、1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2例保守排石治疗;大结石组有6例结石残留,其中5例再次软镜下碎石、1例石街形成2周后行输尿管硬镜碎石术。一次碎石术后小结石组的结石消除率(SFR)(94.8%)明显高于大结石组(78.6%,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势,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可靠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直径≤20mm上尿路结石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碎石术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多期低剂量CT尿路造影在输尿管梗阻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静 丁景峰 +3 位作者 耿和 敖炜群 胡金文 徐良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多期低剂量CT尿路造影扫描模式在输尿管梗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临床怀疑有输尿管梗阻病变行CTU检查的患者427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其中低剂量组分3组,每组患者按体重指...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多期低剂量CT尿路造影扫描模式在输尿管梗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临床怀疑有输尿管梗阻病变行CTU检查的患者427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其中低剂量组分3组,每组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组,其中BMI值<18.5(A组),18.5≤BMI<24(B组),BMI值≥24(C组)。低剂量组平扫、皮质期、髓质期开启CARE Dose 4D低剂量自动管电流扫描模式扫描;分泌期分别给予瘦型、标准、肥胖病人不同程度低剂量管电流模式扫描(105m As、126m As、147m As);常规剂量组4期扫描管电流为210 m As。扫描完成后记录有效m As值、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剂量(ED)及剂量减低比值(DR),并比较两组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A、B、C三组,分别较常规组(D组)扫描期总辐射剂量平均下降约35.9%、29.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名放射科医师在对图像质量综合评分结果有很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4和0.61)。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得分相近,低剂量组中未发现影响诊断和有大量噪声的图像。结论:多期低剂量CTU扫描模式在不同体型患者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同时能较大幅度减低辐射剂量。扫描更加个体化、人性化,是一项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CT尿路造影 输尿管梗阻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宗林 陈伟杰 +1 位作者 耿和 唐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plasma kinetic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5月~2006年6月51例PKRP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膀胱痉挛27例,其中有2例合并出血,6例合并急...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plasma kinetic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5月~2006年6月51例PKRP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膀胱痉挛27例,其中有2例合并出血,6例合并急迫性尿失禁,使用微量静脉自控镇痛泵及M-受体阻滞剂后症状消失。出血6例,3例进行一般处理,3例行开放性手术止血后治愈。急迫性尿失禁13例,经盆底肌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后全愈。压力性性尿失禁1例,一直使用阴茎夹。术后尿潴留7例,5例通过药物治疗,2例再次行PKRP,均能正常排尿。尿道狭窄5例,3例行尿道扩张术,2例行尿道内切开术,均能正常排尿。结论膀胱痉挛、出血、尿失禁、尿潴留、尿道狭窄是PKR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避免出现严重后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并发症
下载PDF
YY1基因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翔 耿和 +2 位作者 吴宗林 施华娟 张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675-3679,共5页
目的观察YY1基因在不同表达水平下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转染YY1的J82细胞设为YY1增强表达组,选用靶向YY1序列的shRNA导入J82细胞设为YY1沉默组,并设定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YY1转染效率。以MTT、... 目的观察YY1基因在不同表达水平下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转染YY1的J82细胞设为YY1增强表达组,选用靶向YY1序列的shRNA导入J82细胞设为YY1沉默组,并设定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YY1转染效率。以MTT、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增强组的YY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01),空白组YY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沉默组(P <0.05)。MTT实验结果显示YY1增强表达组在培养24 h、48 h和72 h后的吸光度均高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P <0.05)。24 h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的吸光度无明显区别(P>0.05)。48 h和72 h后空白组吸光度明显高于YY1沉默组(P <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YY1沉默组的细胞计数明显小于空白组和YY1增强组(P <0.05),空白组和YY1增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沉默YY1基因后可明显减弱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以YY1为靶点的RNA干扰技术有望成为针对该肿瘤的基因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1 膀胱尿路上皮癌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伴息肉35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施华娟 耿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伴息肉的疗效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钬激光经输尿管镜治疗35例输尿管结石伴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患者1次碎石成功率为85.7%(30/35),1次输尿管息肉切除成功率10...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伴息肉的疗效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钬激光经输尿管镜治疗35例输尿管结石伴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患者1次碎石成功率为85.7%(30/35),1次输尿管息肉切除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42±5.3)min,术后平均住院(4±1.2)d。上段结石治愈14例,中段结石治愈6例,下段结石治愈10例,成功率分别为77.8%(14/18)、85.7%(6/7)和100.0%(10/10)。在碎石过程中,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因术中切割息肉过程中结石碎片上移至肾孟,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1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有长径约0.6cm碎片,拔除DJ管后自行排出。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35例患者术后拔除I)_J管后随访3个月至1.5年,腹部平片(KUB)显示结石均已排净;B超显示24例肾积水消失,另11例患者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减轻。1例患者息肉伴结石于术后11个月后复发,再次行输尿管钬激光治疗。【结论】对于输尿管结石伴息肉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除息肉和碎石,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并发症 息肉 治疗 输尿管镜检查 激光
下载PDF
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被引量:3
6
作者 耿和 关超 +1 位作者 常睿 朱永献 《解剖与临床》 2004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手术效果。方法 :利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 ,对 38例尿道下裂 (阴茎型 33例 ,阴茎阴囊型 5例 )进行一期修复手术 ,同时作膀胱造瘘 2 3例 ,另 15例仅留置导尿管。结果 :一次手术成功 33例 ... 目的 :探讨应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手术效果。方法 :利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 ,对 38例尿道下裂 (阴茎型 33例 ,阴茎阴囊型 5例 )进行一期修复手术 ,同时作膀胱造瘘 2 3例 ,另 15例仅留置导尿管。结果 :一次手术成功 33例 ,占 86 .8% ;术后并发尿瘘 5例 ,其中 1例术后 2周瘘口自愈、3例术后 6个月再手术修补成功、1例两次手术修补后成功 ;尿道狭窄 6例 ,占 15 .8% ,经尿道扩张 4~ 9次痊愈 ;阴茎旋转 4例 ,获随访 2例 ,分别于术后 11个月和 15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手术治疗尿道下裂 ,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形包皮岛状皮瓣 一期修复手术 尿道下裂 小儿 并发症
下载PDF
B超定位低能量ESWL治疗尿路结石4512例报告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思泉 朱洪炜 +4 位作者 张祖豹 周华设 孔迪生 卓骏华 谭凤珍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153-154,共2页
目的 :探讨 B超定位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治疗尿路结石的优势、技术特点、治疗效果与副作用。方法 :采用 WD- ESWL - 91型 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尿路结石 45 12例 ,冲击电压 10~ 12k V,平均冲击次数 2 5 0 0次。结果 ... 目的 :探讨 B超定位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治疗尿路结石的优势、技术特点、治疗效果与副作用。方法 :采用 WD- ESWL - 91型 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尿路结石 45 12例 ,冲击电压 10~ 12k V,平均冲击次数 2 5 0 0次。结果 :总碎石成功率为 98.8% ,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 83.5 %。结论 :B超定位低能量ESWL具有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组织损伤小、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 ,特别是尿路阴性结石患者 ,B超定位更具有独到之处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术 尿路结石 B超定位 低能量 ESWL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明震 唐炯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泌尿外科的收治的12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下...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泌尿外科的收治的12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使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2种管理方式的治疗效果及对体内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2±14)min与(54±12)min]及住院时间[(6.5±1.9)d与(9.4±2.3)d]明显缩短(P<0.05)。在机体应激方面,术前2组患者的应激指标[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2组患者的Cor、CRP、MDA及SOD升高,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指标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SOD下降,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指标明显升高(P<0.05),术后5 d,2组患者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主要并发症均为术后感染,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20.0%(12/60)与38.3%(23/6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长及术前尿培养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及术前尿培养培养。结论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疗效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术后体内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且对于不同术式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碎石术 手术后并发症 应激 生理学
下载PDF
上尿路取石术后超声监测输尿管支架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刘海波 李国伟 +2 位作者 张信祥 陈文艳 孙棣棣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589-590,共2页
随着输尿管镜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输尿管支架已成为目前泌尿外科最常用的内引流方法,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一方面可以引流尿液,促进尿路上皮组织的修复,防止术后输尿管腔粘连、狭窄;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术后残石排出,... 随着输尿管镜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输尿管支架已成为目前泌尿外科最常用的内引流方法,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一方面可以引流尿液,促进尿路上皮组织的修复,防止术后输尿管腔粘连、狭窄;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术后残石排出,防止尿路堵塞,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超声检查是一种廉价并可实时监测输尿管支架状况的重要检查手段,能清晰显示支架的位置、形态、引流是否通畅及有无并发症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取石术 输尿管支架 临床意义 超声监测 辅助治疗作用 引流方法 结石治疗 输尿管镜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复合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雪萍 章丽洁 +8 位作者 陈燕君 朱乾雄 茅瑾瑜 丁赫 耿和 张涛 袁亚 张玉娜 胡海强 《肿瘤影像学》 2015年第2期134-137,14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法加可疑灶定点穿刺活检联合复合前列腺特异抗原(c 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7例临床拟诊前列腺癌患者在前列腺穿刺前行血清c PSA检测,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法加可疑灶定点穿刺活检联合复合前列腺特异抗原(c 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7例临床拟诊前列腺癌患者在前列腺穿刺前行血清c PSA检测,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法加可疑灶定点穿刺活检术。结果: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法加可疑灶定点穿刺活检取材准确率为100%。147例临床拟诊患者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阳性率为38.8%(57/147),其c PSA检测临界点为7.6 ng/m L。c PSA≥7.6 ng/m L 79例,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72.2%,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达68.4%(54/79),46.3%的患者(68/147)可避免穿刺活检。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法加可疑灶定点穿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技术,c PSA以7.6 ng/m L为临界点,可显著增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引导 前列腺穿刺活检 复合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3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炯 耿和 吴宗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343-344,共2页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双极等离子超脉冲前列腺电切镜治疗前列腺增生3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47min,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5d,平均住院时间8d...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双极等离子超脉冲前列腺电切镜治疗前列腺增生3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47min,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5d,平均住院时间8d,随访6~12个月。术前尿道外口切开15例,术后尿道外口狭窄6例,术后病检前列腺偶发癌3例,其余均为前列腺增生;术后2周内继发性出血7例;尿失禁1例;术中闭孔神经反射2例,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术后3个月内尿流率平均达17.4mL/s,I-PSS评分7分。[结论]双极等离子超脉冲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外科学 电外科手术
下载PDF
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伟杰 梁国庆 +1 位作者 陈春雷 唐炯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864-1865,共2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就诊时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PSA水平、Gleason评分与分级、免疫组化的结果及临床预后。结果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理可分为高分化、... 目的总结和探讨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就诊时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PSA水平、Gleason评分与分级、免疫组化的结果及临床预后。结果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理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未分化及特殊类型如黏液腺癌。其中3例病情凶险,短期内死亡。结论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当高分化时属于潜伏型,免疫组化PSA常多为阳性,预后良好;当中分化时,一种类似于高分化潜伏型,另一种为进展型,病情凶险,抗雄疗效差;而未分化型,是因为血清PSA正常是因为前列腺上皮细胞已失去分泌PSA的功能,病程短,预后凶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进展型
下载PDF
膀胱肠瘘的诊断与治疗(附4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思泉 朱洪炜 +4 位作者 刘南松 周华设 孔迪生 熊显华 汪忻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8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膀胱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皮肾镜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清风 李国伟 赵学根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0期8-9,共2页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136例肾结石患者,按碎石方法不同分为钬激光组71例和气压弹道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136例肾结石患者,按碎石方法不同分为钬激光组71例和气压弹道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液转清时间、住院时间、一次性结石清除率、1个月结石排尽率和1年后的结石复发率,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钬激光组手术时间较长,但一次性结石清除率、1个月结石排尽率均高于气压弹道组。两组术中出血量、尿液转清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接近。结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肾结石的治疗中均有较好效果,安全性接近,气压弹道碎石术手术时间较短,钬激光碎石术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较高,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钬激光 肾结石 气压弹道
下载PDF
原发性附睾恶性淋巴瘤1例
15
作者 李国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92-592,共1页
关键词 原发 附睾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6
作者 施华娟 耿和 +4 位作者 张涛 刘翔 唐炯 吴宗林 朱洪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0期1941-1944,共4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S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1例采用输尿管镜术治疗,44例采用后腹腔镜术...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S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1例采用输尿管镜术治疗,44例采用后腹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后腹腔镜组的手术成功率(97.7%)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组(83.1%)(P<0.05)。输尿管镜组和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3.2±14.7)min和(79.6±24.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0.8)ml和(36.4±3.7)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3.3±2.1)d和(6.7±1.3)d,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输尿管镜组均优于后腹腔镜组。输尿管镜组手术后并发症6例,后腹腔镜组5例,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X线平片(KUB),输尿管镜组17例有结石残留,后腹腔镜组均无结石残留,输尿管镜组的结石残留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各有其优缺点。RLU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而USL相对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石率低,需其他辅助方式治疗结石。因此,泌尿外科医师应根据结石大小、位置、有无炎性息肉包裹、梗阻程度、肾积水量等术前检查结果及所拥有的设备与技术熟练程度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钬激光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直径2~4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7
17
作者 耿和 施华娟 +4 位作者 吴宗林 朱洪炜 唐炯 张涛 刘翔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8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pere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eope,FUSL)治疗2~4cm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直径2—4cm肾结石6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pere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eope,FUSL)治疗2~4cm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直径2—4cm肾结石65例的患者,其中MPCNL31例,FUSL34例,比较两者结石清除率(stone free rate,SFR)、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MPCNL组和FURS组的SFR分别为90.3%(28/31)和79.4%(27/34),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和FUSL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6.8±25.3)min和(103.8±3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6.5±1.6)d和(3.2±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CNL组术后感染性休克2例,出血1例,尿外渗1例,3周后肾自发性破裂出血1例;FUSL组术后发热1例,均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缓解。MPCN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1)较高,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与FUSL均是治疗2~4cm肾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FUSL具有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I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碎石术 输尿管镜 肾造口术 经皮
原文传递
商环在糖尿病患者包皮环切术中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刘翔 耿和 +4 位作者 吴宗林 施华娟 朱洪炜 唐炯 张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7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评估商环在糖尿病患者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拟行包皮环切术的糖尿病合并包茎的患者,其中26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对照组),28例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术(商环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评估商环在糖尿病患者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拟行包皮环切术的糖尿病合并包茎的患者,其中26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对照组),28例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术(商环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时间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商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8±7)和(9±2)分钟(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2.0)和(0.4±0.5)m(lP<0.05),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5.3±1.5)和(3.9±1.3)分(P<0.05),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12±4)和(19±5)天(P<0.05),术后感染率分别为7.7%和10.7%(P>0.05)。与传统组相比,商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显著减少,术后疼痛显著减轻,术后恢复时间显著延长,但术后感染率无明显增加。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商环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但护理方便,术后感染率无明显增加,是一项便捷、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茎 糖尿病 商环 包皮环切术
原文传递
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宗林 奚金成 +1 位作者 陈伟杰 唐炯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5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行尿流率检查和膀胱镜检查,对其中17例行等离子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PK-TURBN),8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17例行PK-TURBN治疗者术后无明显剩余尿,15例临床症状消失。8例...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5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行尿流率检查和膀胱镜检查,对其中17例行等离子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PK-TURBN),8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17例行PK-TURBN治疗者术后无明显剩余尿,15例临床症状消失。8例非手术治疗者经定期尿道扩张及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尿流率检查是客观评价女性膀胱颈排尿状况的有效指标,PK-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颈梗阻 女性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
原文传递
可多华、戴芬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宗林 夏术阶 +4 位作者 耿和 朱洪炜 唐炯 张涛 冯矗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20-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可多华和戴芬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3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可多华组、戴芬组和可多华+戴芬联合治疗组,每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以及在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 目的探讨可多华和戴芬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3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可多华组、戴芬组和可多华+戴芬联合治疗组,每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以及在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结果有115名患者完成了12周的治疗并最终接受评估,可多华组39例,NIH-CPSI总分由治疗前的24.1±2.2下降到治疗后的18.51±1.67,平均下降5.59分(23%)(P<0.001);戴芬组37例,NIH-CPSI总分由治疗前的23.95±2.17下降到治疗后的18.14±1.69,平均下降5.81(24%)(P<0.001);可多华+戴芬组39例,NIH-CPSI总分由治疗前的23.82±1.72下降到治疗后的16.77±1.37,平均下降7.05分(30%)(P<0.001)。结论可多华、戴芬均能有效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可多华+戴芬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疼痛 前列腺炎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