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莉萍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医院收治的6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常规组3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重症急性胰腺...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医院收治的6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常规组3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后的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效果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詹勇慧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收治的53例重症监护室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7例),接受规范化护理,对照组(26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收治的53例重症监护室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7例),接受规范化护理,对照组(26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IAD发生率为3.7%,对照组患者IAD发生率为46.15%,实验组IA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每天每例护理时间、护理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大便失禁患者中应用规范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减轻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大便失禁
下载PDF
RDW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刘增勇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根据预后情况分为两组,将存活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预后良好,n=6...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根据预后情况分为两组,将存活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预后良好,n=60),将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B组(预后不良,n=20)。比较两组入院后第3、5、7天时RDW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RDW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A组、B组入院后第1天时RD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第3、5、7天时,B组RDW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6、8.784、18.450,P=0.000、0.000、0.000);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RDW水平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预测价值均较好。结论预后不良的重症肺炎患者RDW水平随着病程的延长,呈逐渐上升的态势,而预后良好的患者RDW水平逐渐下降,因此,RDW水平能较好的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情况,评估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情况 评估价值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不同年龄段重症胰腺炎死亡预测中的价值
4
作者 刘增勇 林敏 +2 位作者 邓文 余静贵 陈露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不同年龄段重症胰腺炎(SP)死亡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青年组(18~34岁)、中年组(>34~59岁)、老年组(>59...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不同年龄段重症胰腺炎(SP)死亡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青年组(18~34岁)、中年组(>34~59岁)、老年组(>59岁),分别有27例、57例、16例。比较三组的RDW水平、死亡率,并分析RDW在不同年龄段SP死亡预测中的价值。结果老年组RDW水平高于中年组、青年组,且中年组RDW水平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年组死亡率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RDW用于预测不同年龄段SP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20,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RDW对不同年龄段SP死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随着患者年龄增加,RDW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死亡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渐进性运动训练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钟素萍 章宝云 万晓聚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20期3136-3141,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渐进性运动训练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类患者康复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渐进性运动训练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类患者康复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渐进性运动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方法,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获得性衰弱、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肌肉总含量、骨骼肌含量及巴氏评分(BI)。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肉总含量、骨骼肌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渐进性运动训练可提高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肌肉总含量和骨骼肌含量,降低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促进临床指标改善,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神经肌肉电刺激 渐进性运动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对脓毒血症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章宝云 倪世姣 林敏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5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究应激性高血糖对脓毒血症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接收的108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测定的空腹血糖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n=50)与血糖正常组(n=58)。比较两组心肌标志物与炎症指标、... 目的探究应激性高血糖对脓毒血症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接收的108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测定的空腹血糖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n=50)与血糖正常组(n=58)。比较两组心肌标志物与炎症指标、心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心肌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I(hs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肌红蛋白及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心力衰竭、心率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血症患者高血糖与心肌功能指标hsTnI、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234、0.361,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会导致脓毒血症患者心肌功能损伤加重,提高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心肌功能 应激性高血糖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与积极性液体复苏对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8
7
作者 林敏 戴峥嵘 +1 位作者 刘方 余小云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3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与积极性液体复苏对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43)。两组均予以... 目的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与积极性液体复苏对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43)。两组均予以脓毒症伴休克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指标及治疗前、治疗3 h后炎症指标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补液量较少,ICU住院时间较短,利尿剂用量及升压药用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h后,两组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h后,两组凝血指标水平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伴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效果优于积极性液体复苏,可缩短ICU住院时间,缓解炎症反应并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伴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积极性液体复苏 炎症指标 凝血指标
下载PDF
不同鼻饲法在ICU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詹勇慧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法在ICU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医院ICU9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常规组46例ICU患者实施注射器分次鼻饲护理,治疗组47例ICU患者实施营养泵持续鼻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法在ICU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医院ICU9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常规组46例ICU患者实施注射器分次鼻饲护理,治疗组47例ICU患者实施营养泵持续鼻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ICU患者护理后的鼻饲并发症发生率(8.51%)明显低于常规组ICU患者(32.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ICU患者护理后的血清总蛋白水平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营养泵持续鼻饲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促进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鼻饲法 ICU患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治疗颅脑外伤术后躁动的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敏 戴峥嵘 余小云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治疗颅脑外伤术后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颅脑外伤术后躁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治疗,研究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治疗颅脑外伤术后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颅脑外伤术后躁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治疗,研究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疼痛度[非语言成人疼痛(NVP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结果:研究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NVP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水平、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能更为显著缓解颅脑外伤术后躁动患者的疼痛度,提高镇静效果,稳定生命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咪达唑仑 瑞芬太尼 颅脑外伤 术后躁动 疼痛 镇静
下载PDF
替考拉宁与利奈唑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气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敏 戴峥嵘 +1 位作者 刘方 余小云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4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与利奈唑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血气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VAP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替考拉宁治疗的患者作为T组(n=40),将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作为L组(...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与利奈唑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血气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VAP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替考拉宁治疗的患者作为T组(n=40),将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作为L组(n=40),比较两组带机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4 d后,L组带机时间(10.22±1.31)d和住院时间(14.36±1.08)d均明显低于T组(13.30±1.42)d、(18.34±1.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分别为(74.88±7.75)mm Hg、(289.15±30.68)均高于T组(66.16±8.24)mmHg、(240.73±32.46),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41.22±5.76)mm Hg低于T组(47.39±6.6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水平分别为(6.20±1.26)×109/L、(0.31±0.03)ng/m L均低于T组(7.84±1.13)×109/L、(0.45±0.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替拉考宁比较,利奈唑胺在改善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效果更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利奈唑胺 替考拉宁 血气指标 炎症指标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方法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建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5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方法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使用呼吸机时间、低氧血症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方法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使用呼吸机时间、低氧血症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溃疡、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时间、低氧血症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溃疡、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方法 预防
下载PDF
改变ICU病房结构对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晓珍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6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改变ICU病房结构对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查阅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ICU病房收治的1241例病例资料,按照入院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5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8... 目的探讨改变ICU病房结构对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查阅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ICU病房收治的1241例病例资料,按照入院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5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ICU病房结构进行布局,研究组对ICU病房结构进行适当调整,目的在于有效降低ICU病房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记录两组ICU病房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因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所致死亡率、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仅为1.69%、因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致死率仅为0.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9%、2.89%(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改变ICU病房结构可显著降低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病房结构 鲍曼不动杆菌 院内感染
下载PDF
RDW和APACHEⅡ评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刘增勇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1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 目的分析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52)与病死组(n=28)。患者入院后,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等;检测患者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采用APACHEⅡ评分、序贯性脏器衰竭评分(SOFA)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RDW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RDW≤15%)和异常组(RDW>15%),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病死率。记录患者RDW、PDW、WBC、PLT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分析各指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病死组APACHEⅡ评分、RDW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FA评分、PDW、WBC、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51例,3个月内病死率为33.33%,异常组23例,3个月内病死率为79.31%,异常组病死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般线性回归检验结果显示,RDW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呈正相关(r>0,P<0.05),线性回归方程为Y=11.496+2.564X;APACHEⅡ评分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呈正相关(r>0,P<0.05),线性回归方程为Y=-0.045+19.389X。RDW、APACHEⅡ评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有一定影响;RDW、APACHEⅡ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5、0.964。结论RDW、APACHEⅡ评分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呈正相关,RDW水平、APACHEⅡ评分越高,患者的病死风险越高,两者在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 病死率
下载PDF
乳酸清除率评估血必净治疗脓毒症休克效果的价值
14
作者 林敏 戴峥嵘 余小云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769-1771,共3页
目的 探讨乳酸清除率评估血必净治疗脓毒症休克效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患者资料,根据住院7d是否存活把上述研究对象分为有效组(n=51)和无效组(n=29),比... 目的 探讨乳酸清除率评估血必净治疗脓毒症休克效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患者资料,根据住院7d是否存活把上述研究对象分为有效组(n=51)和无效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6 h乳酸清除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 Ⅱ)评分,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乳酸清除率评估疗效的效能。以6 h乳酸清除率最佳截断值为界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n=49)和低乳酸清除率组(n=31),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有效组的6 h乳酸清除率高于无效组(P﹤0.05),APACHE 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6h乳酸清除率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0.622,P<0.05);乳酸清除率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4,截断值为19.711%;高乳酸清除率组的机械通气率、MODS发生率、病死率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结论 乳酸清除率可作为临床评估血必净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效果的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清除率 血必净注射液 应用价值 脓毒症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死率预测的价值
15
作者 刘增勇 吴峰 周正钱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2期46-48,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手术治疗STEMI 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住院期发生病...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手术治疗STEMI 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住院期发生病死的18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将住院期存活62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均测定两组的RDW、白细胞计数(WBC)、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RDW水平对STEMI患者PCI术后病死率的影响,并使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RDW、cTn-Ⅰ对STEMI患者PCI术后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的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DW、cTn-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DW、cTn-Ⅰ水平是STEMI患者PCI术后病死率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RDW的AUC为0.711(95%CI:0.572~0.851),≥0.7,预测价值较好,最佳截断取值:11.180,可以获得理想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40%、85.50%。cTn-Ⅰ的AUC为0.657(95%CI:0.520~0.794),0.5≤AUC<0.7,预测价值较低,最佳截断取值:2.555,可以获得理想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40%、58.10%。结论RDW、cTn-Ⅰ水平升高是导致STEMI患者PCI术后病死的危险因素,RDW、cTn-Ⅰ水平越高STEMI患者PCI术后的病死率风险越大,临床应高度重视该情况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病死率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急性呼吸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雷涌 江利黎 +4 位作者 朱建明 余小云 高燕 刘增勇 林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577-2580,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急性呼吸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经支气管滴入脂多糖(LPS)5.0 mg·kg^-1构建急性呼吸衰竭大鼠模型,正常组则予以等量...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急性呼吸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经支气管滴入脂多糖(LPS)5.0 mg·kg^-1构建急性呼吸衰竭大鼠模型,正常组则予以等量0.9%氯化钠。待大鼠出现呼吸衰竭时,实验组腹腔注射TanⅡA 10.0 mg·kg^-1,阳性对照组予以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 m L·kg^-1,模型组和正常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用比色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p53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MDA含量分别为(9.67±2.41),(20.23±2.63),(14.11±2.27),(15.42±6.27)nmol·mg^-1;SOD含量分别为(105.36±8.34),(54.35±5.43),(83.94±5.95),(84.57±1.96)U·mg^-1protein^-1;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3±0.12,1.59±0.12,1.25±0.17,1.23±0.09。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分别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nⅡA可调控氧化应激,下调肺组织中p53表达,从而起到较好的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丹参酮ⅡA 氧化应激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