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求“美政”之“偶”到丧俪之“骈”“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1
作者 张慧敏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47,共5页
本文截取了《吟诵与叙事——也来议议中国"史诗"问题》篇的一部分,试图从中国先秦到两汉的文体演变角度切入,透析"士"与权力关系的暧昧纠缠在文体发生中的折射。以文体作寓,从明君贤士的婚媾之"骈",超越... 本文截取了《吟诵与叙事——也来议议中国"史诗"问题》篇的一部分,试图从中国先秦到两汉的文体演变角度切入,透析"士"与权力关系的暧昧纠缠在文体发生中的折射。以文体作寓,从明君贤士的婚媾之"骈",超越到儒道双向心性"骈"境;即从审美境界中的"美政"诉求,经历沦丧主体为"娱"的炼狱,最后走向"避世求隐"。从而使汉语之文借仙气的"隐秀",涤濯掉"骈"娱之具的贱身,潜入进"神思"与"情采",且文人之士亦乘文之"风骨",否决掉优伶戏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政 政制 主体 阉割 骈俪
下载PDF
景德镇市生态旅游开发的初步构想
2
作者 高嘉诚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6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景德镇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其优势区域在浮梁县,瑶里尤为突出,拥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誉。另外,浮梁县水上生态旅游资源也值得大力开发。
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 瑶里 水上生态旅游 开发
下载PDF
发掘陶瓷文化遗产对景德镇城市发展的作用
3
作者 姜源傅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景德镇"以镇名市"体现了陶瓷文化遗产在景德镇市发展中的独特作用。陶瓷文化遗产在当下有以地域文化资源促进景德镇因地制宜地发展社会经济、以文化名片的作用增加景德镇的城市附加值、整合景德镇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作用。
关键词 陶瓷 文化遗产 景德镇 城市发展
下载PDF
景德镇传统陶瓷行业用语语源例析
4
作者 邹燕 肖其峰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8年第1期114-116,共3页
景德镇传统陶瓷行业用语是陶瓷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景德镇方言研究的重要内容,值得深入的探讨。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对景德镇传统行业用语的构成方式进行初步的例析,以期能对该课题的研究起一点推动作用。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 行业用语 语源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观照西方文论的新视角
5
作者 宁媛 方文龙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3年第3期50-52,共3页
借用美学中分享型审美态度和旁观型审美态度一组概念,融合成一种新的观照西方文论的视角——既入乎其内(分享),又出乎其外(旁观),认为西方文论面临着其中心地位受冲击以及文学批评泛文化化两大挑战,而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在立足中国古典... 借用美学中分享型审美态度和旁观型审美态度一组概念,融合成一种新的观照西方文论的视角——既入乎其内(分享),又出乎其外(旁观),认为西方文论面临着其中心地位受冲击以及文学批评泛文化化两大挑战,而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在立足中国古典文论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论,就必须采取合理的视角正视这两大挑战,从而做出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语境 西方文论 文学批评 中国 古典文论
下载PDF
杜甫律诗词类活用及其表达功能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 2000年第3期62-67,共6页
关键词 律诗 杜甫 诗意 语言 诗词 表达功能 形式化 语词 西方 逻辑
下载PDF
杜甫诗歌中的特殊名词词组及其表达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晓光 郑昕蒂 《杜甫研究学刊》 2006年第4期41-46,共6页
杜甫诗歌中常常运用一种较为特殊的名词词组。这种名词词组定中关系比较复杂,也比较灵活。它具有一种独特的表达功能,是形成“诗家语”审美特征的重要方式。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名词词组
下载PDF
浅谈修辞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邹燕 徐富平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2年第1期63-66,共4页
选词、协调音节、择取句式、运用辞格是广告语修辞的重要手段。选词讲求准确形象,对照鲜明,数据确凿,甚至别具新意。语音安排重在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叠音自然。疑问句、感叹句能强化宣传效果。比喻、拟人、夸张等辞格使广告语... 选词、协调音节、择取句式、运用辞格是广告语修辞的重要手段。选词讲求准确形象,对照鲜明,数据确凿,甚至别具新意。语音安排重在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叠音自然。疑问句、感叹句能强化宣传效果。比喻、拟人、夸张等辞格使广告语产生动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手段 广告语 词语选用 广告语言设计 语音配合 表达效果
下载PDF
从陶瓷仕女图纹看古代女性文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小萍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65,68,共3页
仕女艺术源远流长。纵观陶瓷仕女图纹,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一个个靓丽的仕女背后,实则浸染了几千年封建伦理道德意识对女性的观赏和消费价值的倾向,隐含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身体乃至精神的种种禁锢和束缚。这些凄美的仕女图纹深深折射出古... 仕女艺术源远流长。纵观陶瓷仕女图纹,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一个个靓丽的仕女背后,实则浸染了几千年封建伦理道德意识对女性的观赏和消费价值的倾向,隐含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身体乃至精神的种种禁锢和束缚。这些凄美的仕女图纹深深折射出古代女子的无尽怅惘和万般沉抑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仕女图 文化 审美
下载PDF
试论杜甫诗歌中的动词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晓光 《中国文学研究》 2000年第1期45-48,共4页
杜甫诗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艺术成就 ,主要是鉴于他对语言的精心锤炼。虽“一字之用 ,亦不率易。”这种创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对杜甫诗歌中的动词运用及其审美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杜甫 诗歌 动词运用 审美功能
下载PDF
绝句中的话语描写浅析
11
作者 彭怀松 韩晓光 《学语文》 2007年第2期43-43,38,共2页
在古代叙事诗中,话语描写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的对话,《石壕吏》中差吏与老妪的对话,《琵琶行》中诗人与琵琶女的对话等,都写得十分精彩。相对说来,在以抒情写景为主的绝句中话语描写则比... 在古代叙事诗中,话语描写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的对话,《石壕吏》中差吏与老妪的对话,《琵琶行》中诗人与琵琶女的对话等,都写得十分精彩。相对说来,在以抒情写景为主的绝句中话语描写则比较少见。这主要是因为绝句篇幅精短,字数有限,很难容纳话语描写的具体内容。但是也有不少诗人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极为有限的语言空间精心剪裁,巧妙穿插人物对话,以取得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写 话语 绝句 《孔雀东南飞》 《琵琶行》 人物对话 《石壕吏》 语言空间
下载PDF
整中求变 动夺天巧——杜甫律诗对仗句的变化例析
12
作者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 2003年第3期22-27,共6页
对仗是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的格律要素之一。它具有整饬凝重的美感 ,因此历来为诗人所看重。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对仗形式的整齐而缺乏变化 ,就会流于板滞 ,影响诗歌语义的表达。杜甫律诗的对仗善于寓变化于整齐 ,求灵动于规矩 ,充分体现了艺... 对仗是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的格律要素之一。它具有整饬凝重的美感 ,因此历来为诗人所看重。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对仗形式的整齐而缺乏变化 ,就会流于板滞 ,影响诗歌语义的表达。杜甫律诗的对仗善于寓变化于整齐 ,求灵动于规矩 ,充分体现了艺术辩证法 ,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 ,为律诗的定型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律诗 对仗句 艺术风格 语境 句法
下载PDF
杜甫近体诗中的重字运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 2004年第2期28-32,63,共6页
为求得诗句的凝炼 ,近体诗创作一般尽可能避用重字。但在杜甫近体诗中 ,重字运用却往往成为他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段 .不仅形式变化多样 ,而且还具有多方面的表达功能。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此试作探析。
关键词 杜甫 近体诗 重字 叙述方式 艺术风格
下载PDF
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与时间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26期226-226,共1页
所谓谈话节目,话题和谈话者是其中无法规避的重要因素,但在电视上谈话与寻常的谈话不同,话题与话题之间的关系该如何掌握,怎样控制话题的交接才能保证谈话的畅通,这些都是对电视谈话节目至关重要的因素。相比之下,电视上的谈话,时间精... 所谓谈话节目,话题和谈话者是其中无法规避的重要因素,但在电视上谈话与寻常的谈话不同,话题与话题之间的关系该如何掌握,怎样控制话题的交接才能保证谈话的畅通,这些都是对电视谈话节目至关重要的因素。相比之下,电视上的谈话,时间精确到每一帧的苛刻要求,如何掌控好谈话的时间,也成为一个需要谈话者乃至节目制作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 话题 时间
下载PDF
普通话表达中的不良心态分析及调控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绳媛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3年第3期58-59,共2页
掌握和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在职教师在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中存在着一些不良心态,分析其 表现形式,找到调控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方言区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关键词 普通话 不良心态 教师 语言规范
下载PDF
《还乡》的悲剧艺术魅力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慧春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2年第3期46-50,共5页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性作品。作者以一种凝重,忧郁而惆怅的笔调,描写了爱敦荒原上的“现代人”与亘古不变的荒原的激烈碰撞,演绎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悲剧,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还乡》 艺术魅力 荒原意象 悲剧意象 小说 哈代 英国
下载PDF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设计一例——大学新生适应能力训练小组辅导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忠华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开展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自我发现、自我指导,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问题 适应能力 教育心理学 辅导设计 能力训练小组
下载PDF
律诗对仗联之间的变化例析
18
作者 韩晓光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68-71,共4页
律诗中间对仗的两联之间存在着十分灵活的审美变化。这种变化有的侧重于情感内容;有的侧重于表现手法;有的侧重于语言形式。它能化权滞为灵动,变雷同为活泼,从而有效地拓展诗歌的审美空间,丰富诗歌的审美蕴含,充分体现出律诗“寓... 律诗中间对仗的两联之间存在着十分灵活的审美变化。这种变化有的侧重于情感内容;有的侧重于表现手法;有的侧重于语言形式。它能化权滞为灵动,变雷同为活泼,从而有效地拓展诗歌的审美空间,丰富诗歌的审美蕴含,充分体现出律诗“寓变化于整齐”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诗 对仗联 变化
下载PDF
杨万里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晓光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13,共3页
杨万里诗歌清新活泼,风趣自然,形成风格独具的“诚斋体”。本文通过对语言形式的分析,从雅俗、疏密、婉直、浅深等四个方面对杨诗语言的审美特征试作探讨。
关键词 杨万里 诗歌语言 审美
下载PDF
关于赣傩文化研究视野的综述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勇华 张庆勇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0年第1期24-26,47,共4页
赣傩文化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其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则肇始于90年代。而毛礼镁、余大喜等学者是赣傩文化研究的先期者,他们从不同的视野对赣傩文化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赣傩的起源、傩面具、傩神考辨、傩义、傩功能及傩文化保护等视野。
关键词 赣傩 傩神 功能 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