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侧上肢康复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易亮 赵喜 玉丙 《当代医学》 2015年第4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健侧上肢康复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3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n=19)。A组着重于健侧上肢的功能、精细协调、控制能力、传统康复等治疗,对患侧上肢主要予以保护,注意体位... 目的探讨健侧上肢康复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3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n=19)。A组着重于健侧上肢的功能、精细协调、控制能力、传统康复等治疗,对患侧上肢主要予以保护,注意体位的摆放和感觉的输入。B组重点予患侧上肢治疗训练。2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及患侧上肢Brunnstrom分级。结果治疗后A、B组的FI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A组P<0.001,B组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患侧上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后均有提高,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训练方法均能改善早期偏瘫患者的功能,健侧上肢康复治疗对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疗效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侧上肢 康复 脑卒中 功能
下载PDF
针刺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海松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4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偏瘫 针刺疗法 运动康复治疗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强制性使用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易亮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17期70-72,共3页
强制性使用疗法(CIT)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由美国Alabama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而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一种训练方法。其基本概念是在生活环境中限制患者使用健侧肢体,强制反复... 强制性使用疗法(CIT)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由美国Alabama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而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一种训练方法。其基本概念是在生活环境中限制患者使用健侧肢体,强制反复使用患肢的方法。是将行为学因素应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中,通过塑形技术、行为技术和限制技术等行为学因素,改变患者以往形成的"习得性废用",最先应用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即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使患者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得到恢复。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方面,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CIT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使用疗法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作用于偏瘫上肢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易亮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5期1-3,共3页
本文将总结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作用于偏瘫上肢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 偏瘫 上肢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