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华语电影诗学的整体建构 被引量:2
1
作者 蒋述卓 郑焕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75,83,共7页
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近30年的华语电影研究存在主体性和审美性的不足。因而,华语电影诗学应坚持以审美为中心,从美学、文化和产业跨学科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华语电影的独特类型、主题模式、文化传统、身份意识、审美传统、产业模式等进行... 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近30年的华语电影研究存在主体性和审美性的不足。因而,华语电影诗学应坚持以审美为中心,从美学、文化和产业跨学科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华语电影的独特类型、主题模式、文化传统、身份意识、审美传统、产业模式等进行总体的和整体的研究。因为存在迎合西方、片面追求票房和偏重散点运作等方面的问题,华语电影产业进军海外市场并不理想。我们应立足华语社群,重点发掘泛亚电影市场;积极培育产业链;成立"华语电影产业集群"。讨论李安等的武侠电影的成功之处,是一个关乎全球化时代华语电影发展的重要问题。《卧》等影片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叙事策略的转变。它们不再满足于刀光剑影生活的奇观化呈现,而是通过叙事主旨的"去江湖化"、叙事方式的个性化和叙事内容的人文化,策动了一场华语武侠电影叙事策略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电影诗学 比较文学 华语电影产业 海外市场 武侠电影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启蒙视野中的梁启超情感诗学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述卓 郑焕钊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3,共5页
欧游经历促使梁启超对欧洲现代性文明展开反思,并促使他改变早期政治公民的启蒙目标而转向个体的德性人格启蒙,为此他回归传统,在对儒家"尽性主义"与孔子"仁"的阐释中,通过"情感教育"实现个体性与社会性... 欧游经历促使梁启超对欧洲现代性文明展开反思,并促使他改变早期政治公民的启蒙目标而转向个体的德性人格启蒙,为此他回归传统,在对儒家"尽性主义"与孔子"仁"的阐释中,通过"情感教育"实现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调和。他后期的诗学研究,正与他个体启蒙的思路相一致,这就形成其后期以"情感"为中心的德性审美的诗学形态。梁启超试图以此克服现代性的精神危机,并重新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启蒙 情感 审美 德性
下载PDF
艺道合一:中国美学品格的现代建构——叶维廉阐释道家自然论的历史语境
3
作者 闫月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86,共6页
自王国维以来,宗白华、徐复观、唐君毅、刘若愚等现代学者往往赋予中国美学以非形而上的意义。海外华人诗学家叶维廉对道家美学自然品格的彰显正处于这样一个历史语境——在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对比中突出中国美学的精神实质和人文价值... 自王国维以来,宗白华、徐复观、唐君毅、刘若愚等现代学者往往赋予中国美学以非形而上的意义。海外华人诗学家叶维廉对道家美学自然品格的彰显正处于这样一个历史语境——在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对比中突出中国美学的精神实质和人文价值,因而道家的自然论成为了最为恰适的表述。形而上理论作为西方古典哲学的典型,它为发掘中国美学"艺道合一"的美学精神和现代价值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但将中国美学的异质性普遍化,则容易忽视中西哲学和文学本身的历史脉络而陷入悖论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自然 形而上学 叶维廉 现代美学
下载PDF
艺道合一:宗白华比较诗学的探源之路
4
作者 郑焕钊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7期10-16,共7页
宗白华是中国比较诗学史上真正能够博通中西、融汇古今,并做到圆融无碍的少数学者之一。他独辟"散步"之学术灵境,在"以大观小"而又"曲尽幽微"中臻于比较诗学的胜境。首先,他从中西哲学的整体出发,将中西哲学形而上学进行比较,辨... 宗白华是中国比较诗学史上真正能够博通中西、融汇古今,并做到圆融无碍的少数学者之一。他独辟"散步"之学术灵境,在"以大观小"而又"曲尽幽微"中臻于比较诗学的胜境。首先,他从中西哲学的整体出发,将中西哲学形而上学进行比较,辨析中西文化之差异,在此基础上,呈现并建构中国文化、哲学、美学的基本精神;其次,他将中西美学的形而上沉思与形而下的艺术实践进行相互观照、相互印证、相互阐释、相互发明以求取中西艺术的本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诗学 宗白华 中西哲学 形而上学 中国文化 中西美学 圆融无碍 以大观小
下载PDF
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观关系初议 被引量:17
5
作者 蒋述卓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135,共6页
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观并不存在天然的鸿沟,相反,流行文艺在发展实践中还在个体精神的表达方式、表现主题与内容以及思想的探索、表达姿态和艺术形式的创新方面都为主流价值观提供了积极因素。主流价值观与流行文艺可以形成良性的互动关... 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观并不存在天然的鸿沟,相反,流行文艺在发展实践中还在个体精神的表达方式、表现主题与内容以及思想的探索、表达姿态和艺术形式的创新方面都为主流价值观提供了积极因素。主流价值观与流行文艺可以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并最终形成合流之态,这一方面取决于主流文艺应取的姿态与观念,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流行文艺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价值观 文艺 个体精神 表现主题 艺术形式 姿态
原文传递
群体心理与梁启超启蒙小说理论的形态 被引量:2
6
作者 蒋述卓 郑焕钊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2-62,共11页
社会心理是晚清知识分子考量社会的重要维度。深谙群体心理学的梁启超,正是根据他对群体心理的理解,明确而有目的地构建小说理论:(一)借助现代报刊传媒的舆论感染,他将传统小说的弊端推至极致,引起改造小说的紧迫感;(二)选择中层知识分... 社会心理是晚清知识分子考量社会的重要维度。深谙群体心理学的梁启超,正是根据他对群体心理的理解,明确而有目的地构建小说理论:(一)借助现代报刊传媒的舆论感染,他将传统小说的弊端推至极致,引起改造小说的紧迫感;(二)选择中层知识分子群体作为启蒙对象,通过政治小说这一中介,消除传统士人鄙视小说创作的心理障碍;(三)引起国族共同体想象,从而试图实现民族国家的独立,完成启蒙任务。群体心理学深深地应用在梁启超的小说理论形态之中。考察文学运动理论形态的群体心理学维度,对我们把握理论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心理学 小说理论 梁启超 形态 知识分子群体 社会心理 传统小说 报刊传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