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气候政策扩散路径与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何裕捷 郑石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37,共12页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依托完善的气候政策体系,良好的气候政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抓手。中国气候政策扩散十分迅速,但地区不均衡性突出,这意味着气候政策扩散遵循着多元路径与多元机理。为探究中国气候政策扩散路径与机理,该研究吸收...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依托完善的气候政策体系,良好的气候政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抓手。中国气候政策扩散十分迅速,但地区不均衡性突出,这意味着气候政策扩散遵循着多元路径与多元机理。为探究中国气候政策扩散路径与机理,该研究吸收垂直影响模型、水平影响模型、内部决定模型等政策扩散理论成果,结合中国实践,提出中国气候政策扩散模型,并使用2007—2019年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中国气候政策扩散受到“自上而下路径”与“水平扩散路径”的影响,“自下而上路径”的影响并不存在。自上而下路径与水平扩散路径还存在共同作用,但作用方向视中央政府的干预手段与同级政府间的互动关系而定。②试点推广、地理扩散与竞争扩散构成了中国气候政策的扩散机理。中央政府通过引导性的“试点推广”驱动气候政策扩散,而非强制性的“政策压力”。“地理扩散”和“竞争扩散”可以推动气候政策在同级政府间的传播。③不同扩散路径对应不同的扩散机理。自上而下路径通过“试点推广”发挥作用,而非“政策压力”。气候议程顺位较低、气候政策推行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政策压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水平扩散路径的作用机理包括“地理扩散”和“竞争扩散”,地理扩散的实质是相似环境下的政策学习与模仿。该研究揭示了中国气候政策扩散的一般规律,不仅丰富了政策扩散理论,还为中国气候政策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此外,该研究将政策扩散的分析对象由单项政策拓展为多项同类政策,为政策扩散的研究提供新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政策 政策扩散 自上而下路径 水平扩散路径 空间效应
下载PDF
低碳试点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应——基于多维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要蓉蓉 郑石明 邹克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9,共19页
低碳试点政策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提出低碳试点政策“目标—资源—信息”传导机制分析框架,利用城市层面的多维数据实证检验了低碳试点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 低碳试点政策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提出低碳试点政策“目标—资源—信息”传导机制分析框架,利用城市层面的多维数据实证检验了低碳试点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通过“目标—资源—信息”传导机制,低碳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省市的碳排放强度,不同类型数据的检验表明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在目标导向传导机制下,目标通过层级压力实现传导,使得两批试点均取得显著降碳成效,且第一批试点的降碳成效优于第二批试点;在资源驱动传导机制下,碳排放交易试点与环境政策资源均在低碳试点政策的基础上产生了显著的叠加或交互效应,体现出政策资源的协同增效;在信息互动传导机制下,中央的有效指导与地方的积极反馈,实现了信息“传递-反馈”良性互动,产生试点政策长期增强效应。本研究对于优化低碳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低碳政策降碳效应,支持“双碳”目标实现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试点 试点政策 碳排放强度 动态效应 传导机制
原文传递
气候政策协同:机制与效应 被引量:23
3
作者 郑石明 何裕捷 邹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共12页
全球气候变化愈演愈烈,造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和森林火灾频发等风险加剧。尽管各国为此付出诸多努力,但全球变暖趋势并未遏止,解决气候问题已刻不容缓。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 全球气候变化愈演愈烈,造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和森林火灾频发等风险加剧。尽管各国为此付出诸多努力,但全球变暖趋势并未遏止,解决气候问题已刻不容缓。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探究中国气候政策协同机制及其效应,推动碳减排,文章提出"部门联合体"概念,认为由于部门分工专业化特性,单一部门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气候问题,多部门间的气候政策协同势在必行。气候政策协同贯穿于政策目标制定、政策细则确定与政策实施过程之中,可以通过优化政策目标、完善政策细则、强化政策实施的方式,充分动员各部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提升气候治理能力。研究表明,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气候政策协同程度存在明显的层级差异,中央政府的气候政策协同程度更高,省级政府的气候政策协同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文章使用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气候政策协同可以降低碳排放,但这种影响以间接效应体现出来。气候政策协同不会对碳排放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四类交互效应机制发挥作用:气候政策协同与加强财政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源强度等措施相配套,可以更为有效地减少碳排放。中国的气候政策协同经验对构建全球碳减排机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提出,以气候政策协同的有效性为现实基础,依据"部门联合体"行为逻辑,建立全球性的气候治理协同机制,高效推进全球碳减排,减缓气候变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 气候政策协同 部门联合体 交互效应机制
下载PDF
环境与经济目标设置何以影响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红霞 郑石明 要蓉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120,共12页
中国已进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对实现中国“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有重要意义。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协同效应一直是学... 中国已进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对实现中国“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有重要意义。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协同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较少有针对城市层面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为此,该研究收集中国278个城市2004—2020年PM_(2.5)/PM_(10)浓度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数据,以PM_(2.5)与CO_(2)为代表测算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通过构建“目标设置-结构效应-协同管理绩效”分析框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与经济目标设置对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检验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所产生的中介效应,并采用不同污染物测算协同管理绩效,对回归结果进行敏感性检验。结果显示:①环境与经济目标设置对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有显著影响,PM_(2.5)/PM_(10)浓度目标与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正相关,而经济增长目标与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负相关。②区域异质性上,中部地区环境目标对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东、西部不显著;东、西部地区经济目标对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的负向影响显著,中部不显著。③环境目标可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但交通运输结构的中介效应不显著。④采用不同污染物测算协同管理绩效,发现前述回归结果对不同污染物是敏感的。研究结果表明,目标设置是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管理的重要驱动力,要将空间异质性、重点管控污染物考虑在内,识别高效协同的结构减排路径,提升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应从强化目标协同、引导经济质量竞争、实施差异化协同治理、加强考核协同等方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 减污降碳 协同管理 绩效评估
下载PDF
科学、政治与政策:解释全球气候危机治理的多重逻辑 被引量:5
5
作者 郑石明 何裕捷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53,共13页
为解释全球气候危机治理的过程与内在机制,梳理了重大气候治理事件,划分为前期治理阶段、协同共治阶段、合作受挫阶段、治理停滞阶段与谈判突破阶段,从科学、政治、政策三维视角分析全球气候危机治理的逻辑。研究发现,气候危机治理既是... 为解释全球气候危机治理的过程与内在机制,梳理了重大气候治理事件,划分为前期治理阶段、协同共治阶段、合作受挫阶段、治理停滞阶段与谈判突破阶段,从科学、政治、政策三维视角分析全球气候危机治理的逻辑。研究发现,气候危机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还是政策问题,全球气候危机治理先后经历了科学主导、政策主导、政治主导,再回归政策主导的治理历程;科学、政治与政策三种逻辑存在有规可循的产生及作用机理,既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危机治理 科学逻辑 政治逻辑 政策逻辑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网络分析——以西安光机所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玮 郑石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9-47,共9页
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为典型案例探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机理和网络治理的路径。研究表明,结构完整的网络关系能提升政策实施效果,良性互动的网络关系则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因此,提出... 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为典型案例探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机理和网络治理的路径。研究表明,结构完整的网络关系能提升政策实施效果,良性互动的网络关系则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因此,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网络的治理路径,推动更加广泛的行动者参与政策网络;重视网络的构建,促进政策行动者之间充分交流;加强政策社群与其他网络行动者的交流;发挥专业网络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作用。这对于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以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政策实施 社会网络分析 政策网络
下载PDF
气候政策采纳的影响机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4
7
作者 郑石明 何裕捷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9-182,共14页
近年来气候政策在中国快速扩散,在地方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为解释地方政府气候政策采纳的影响机制,本文收集2007—2018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行政压力、绩效竞争和公众诉求对地方政府气候政策采纳的影... 近年来气候政策在中国快速扩散,在地方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为解释地方政府气候政策采纳的影响机制,本文收集2007—2018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行政压力、绩效竞争和公众诉求对地方政府气候政策采纳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气候绩效压力、公众气候变化关注度可以推动地方政府采纳气候政策;府际气候政策绩效竞争程度与地方政府气候政策采纳数量呈现U型关系;中央经济绩效压力、府际经济绩效竞争对气候政策采纳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气候政策绩效的区域分化导致地方政府内部形成层次鲜明的绩效梯队.区别于事件史分析法,采用连续型指标测量政策采纳力度,对探究地方政府的政策行为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政策 政策采纳 行政压力 绩效竞争 公众诉求
下载PDF
互嵌式协同:跨区域政企协同治理模式创新及机理分析
8
作者 要蓉蓉 郑石明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0-75,共6页
“公地悲剧”在当今生态环境领域屡见不鲜,协同治理作为克服“公地悲剧”的有效途径被广泛使用,但如何实现跨行政区域的全方位协同、提高协同治理效能仍需探索。为此,本文以永定河流域跨行政区域政企协同治理为例,尝试提出政企“互嵌式... “公地悲剧”在当今生态环境领域屡见不鲜,协同治理作为克服“公地悲剧”的有效途径被广泛使用,但如何实现跨行政区域的全方位协同、提高协同治理效能仍需探索。为此,本文以永定河流域跨行政区域政企协同治理为例,尝试提出政企“互嵌式协同”这一创新治理模式,从“结构—制度”两个维度分析如何实现政企互嵌式协同并探索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互嵌式协同能有效破解政企协同治理过程中因集体行动和资源匮乏而产生的治理困境,提升跨行政区域政企协同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嵌式协同 政企协同 治理模式创新 嵌套治理
下载PDF
网络公共舆论与政府回应的互动逻辑——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领导留言板”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39
9
作者 郑石明 兰雨潇 黎枫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37,169,共15页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引发激烈的网络公共舆论。本研究以政治系统理论为视角,利用LDA主题模型对中国网络问政平台"领导留言板"进行数据分析,讨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公共舆论与政府回应的互动逻辑。研究发现:...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引发激烈的网络公共舆论。本研究以政治系统理论为视角,利用LDA主题模型对中国网络问政平台"领导留言板"进行数据分析,讨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公共舆论与政府回应的互动逻辑。研究发现:(1)政府有效回应了网络公共舆论议题框架中的主要议题,降低了多数网络公共舆论议题热度;(2)网络公共舆论与政府回应之间的互动表现为"杜鹃-鸳鸯模式",即从"民意先发,政府回应"向"政府主导,政民高度互动"转变;(3)网络公共舆论特定议题的热度峰值越高,政府回应速度越快;(4)通过回应特定议题、释放政治信号、前置回应三种方式,政府回应可对议题热度和议题框架等网络公共舆论特征产生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络公共舆论 政府回应 主题模型 政治系统理论
原文传递
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63
10
作者 郑石明 邹克 李红霞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65,M0004,M0005,共16页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2035年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是,以“两山论”为理论支撑,在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共同作用下,绿色发...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2035年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是,以“两山论”为理论支撑,在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共同作用下,绿色发展通过分工、要素分配、技术、就业与包容效应,提升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享发展,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对2010—2018年省级数据进行测度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绿色发展显著促进共同富裕,这种促进作用是由要素分配、绿色技术和就业中介效应等发挥的;绿色发展产生了持续增强的共同富裕效应,且能够缩小不同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差距。绿色产业升级引领、绿色技术应用推广、绿色共享发展将促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共同富裕 “两山论”
原文传递
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
11
作者 郑石明 邹克 李红霞 《新华文摘》 2022年第17期30-34,共5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绿色发展,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表明中央对绿色发展的定位已从局部向全局转变,进人新阶段。中央将共同富裕提到一个战略高度,明确把共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绿色发展,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表明中央对绿色发展的定位已从局部向全局转变,进人新阶段。中央将共同富裕提到一个战略高度,明确把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实证研究 理论阐释 突出位置 五中全会 战略高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