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张彦舫
冯敢生
梁惠民
郑传胜
窦永充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3-665,共3页
-
基金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
文摘
目的 分析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1992年7月至2005年6月,39例肾脏损伤性出血患者,其中肾脏外伤28例,医源性损伤11例,采用金属弹簧圈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 DSA证实损伤部位位于肾段或段以下肾动脉分支,全部患者术后1~4d肉眼血尿消失(除2例再次栓塞外),随访4个月~2年,无复发性血尿,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能避免肾脏外科手术。
-
关键词
损伤
肾脏
栓塞
治疗性
-
Keywords
Injury, kidney Embolization, therapeutic
-
分类号
R692.9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
-
题名肝门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动脉栓塞治疗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张彦舫
冯敢生
梁惠民
郑传胜
窦永充
冯晓波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湖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
出处
《腹部外科》
2006年第3期153-155,共3页
-
基金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
-
文摘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门部附近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和价值。方法14例肝门部海绵状血管瘤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明胶教海绵颗粒经肝动脉栓塞,术后随访3~36月,观察栓塞前、后瘤体的变化,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随访期间,14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在术后12月CT复查时,瘤体直径由术前7.33±1.8cm缩小至3.5±1.7cm(P<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肝门部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
Keywords
Hemangiomas, cavernous
Embolization, therapeutic
Treatment outcome
-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经股动脉右下腹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窦永充
孙国平
傅宁
曹满端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4期239-240,共2页
-
文摘
目的 :研究动脉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新方法。方法 :45例恶性肿瘤患者施行经股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 ,药盒植入右下腹壁下。结果 :45例均植入成功。结论 :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植入方法。
-
关键词
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
股动脉
肿瘤
介入疗法
-
Keywords
Implantation Port catheter system Femoral artery
-
分类号
R81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
-
题名功能磁共振成像与扩散张量成像融合技术初探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吴明祥
徐坚民
张景忠
饶梓彬
朱进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7-780,共4页
-
基金
2006年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200604)
-
文摘
目的实现功能磁共振成像与扩散张量成像的图像融合。方法运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10名健康志愿者手指运动过程中大脑皮层功能图像,运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获得初级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的下行纤维束的图像,采用AFNI、FSL和AMIDE三种国际上通用的免费磁共振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融合。结果采用该方法可获得脑激活、纤维束和脑解剖的融合图像,初级运动区、辅助运动区的激活模式及其下行的纤维束可同时在个体和成组脑结构上清晰显示。结论应用通用免费磁共振分析软件可以实现功能磁共振成像与扩散张量图像的融合,可望为临床诊断和脑功能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关键词
脑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扩散张量成像
图像融合
-
Keywords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unctional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Image fusion
-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 5
-
-
作者
袁红
张彦舫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5-767,共3页
-
文摘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3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在栓塞前、栓塞后5-9天、3-6个月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和肌瘤的大小、形态、声像图、肌瘤的血流变化,并分析栓塞后3-6个月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栓塞后3-6个月,月经异常改善达83%,肌瘤压迫症状缓解达78%;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缩小分别达65%和56%(P〈0.01)。栓塞后5-9天、3-6个月,肌瘤血流明显减少甚至消失(P〈0.01);肌瘤内部回声出现高回声并逐渐减低,演变为稍高回声、等回声或低回声,肌瘤周边可见高回声环。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是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评价其疗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
超声检查
-
Keywords
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Leiomyomata
Ultrasonography
-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1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张彦舫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6年第5期292-295,共4页
-
基金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
-
文摘
射频消融能使肿瘤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是一种新的有发展前景的热消融方法,近年来,作为肝脏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技术,射频消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就其现状、基本原理、电极针的发展、临床应用指征和疗效、术后影像学表现等方面作一综述。
-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脏
肿瘤
-
Keywords
Radiofrequeney ablation
Liver
Tumor
-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