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检测及其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介华 苏丹 +1 位作者 梁金水 袁春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0-282,303,共4页
目的 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美国DADE产MicroScanAutoScan 4型微生物分析仪及其NC2 1鉴定板检测 12 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 2 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用符合NCCLS标准的Version ... 目的 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美国DADE产MicroScanAutoScan 4型微生物分析仪及其NC2 1鉴定板检测 12 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 2 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用符合NCCLS标准的Version 2 2分析软件对 12 8株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 β 内酰胺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 1)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达 62 6%~ 80 0 %之间 ,妥布霉素、哌拉西林、庆大霉素次之 ,而其他头孢菌素敏感性低下 ;( 2 ) 12 8株铜绿假单胞菌产 β 内酰胺酶者 115株 ( 89 8% ) ,在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菌株中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氨曲南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的出现率为 64 3 %~ 86 1% ;( 3 )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株对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等抗生素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不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株 ,而氨苄西林 /舒巴坦、SMZ/TMP的敏感性则完全相反 (P <0 0 5或 0 0 0 5 )。结论 本地区抗生素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率较高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氨曲南是强诱导剂 ,对于产酶菌株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诱导型Β-内酰胺酶 抗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耐药监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介华 袁春雷 +2 位作者 肖伟民 肖正儒 邱文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 观察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变迁和门诊(社区)、住院病人的不同耐药特点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情况。方法 应用MicroScanAutoScan - 4专用NC鉴定板检测2 4 4株大肠埃希菌对2 0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根据仪器专家... 目的 观察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变迁和门诊(社区)、住院病人的不同耐药特点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情况。方法 应用MicroScanAutoScan - 4专用NC鉴定板检测2 4 4株大肠埃希菌对2 0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根据仪器专家系统筛选产可疑ESBLs菌株,用表型确认试验进行确认。结果 3年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敏感性稳定在90 %以上,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的敏感性稳定在70 %以上;2 0 0 1年与2 0 0 3年相比,头孢噻肟的耐药性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 86 ,P <0 .0 5 ) ;来源于门诊、一般住院病人和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逐渐增高(P <0. 0 5或0 . 0 1)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第4代头孢菌素中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高达72 .2 % ,明显高于头孢他啶耐药率(40 . 7% ,χ2 =2 1. 77,P <0 .0 1)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其他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70 % ;门诊、一般住院病人和ICU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分别为30 .8% ,4 6. 5 % ,85 . 7% (χ2 =9.0 8,P <0 . 0 5 )。结论 门诊、一般住院病人和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递次增高与产ESBLs大肠埃菌分离率增加有关;产ESBLs大肠埃希菌已对头孢吡肟呈高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生素 耐药性 社区感染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介华 苏丹 袁春雷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27,共2页
目的 了解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产诱导型 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 方法 采用美国德灵DADE产MicroScanAutoScan - 4型微生物分析仪及其NC2 1鉴定板和符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标准的VerSion 2 2分析软件对 1 0 3株阴沟... 目的 了解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产诱导型 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 方法 采用美国德灵DADE产MicroScanAutoScan - 4型微生物分析仪及其NC2 1鉴定板和符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标准的VerSion 2 2分析软件对 1 0 3株阴沟肠杆菌检测产诱导型 β内酰胺酶 (IB)和对 2 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 以亚胺培南对阴沟肠杆菌的敏感性最高 (89 3%)。其次为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6 3 1 %) ,其他 1 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 <5 0 %。1 0 3株阴沟肠杆菌中产IB者 70株 (6 8 0 %)。阴沟肠杆菌产IB株对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抗生素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不产IB株 (P <0 0 0 5 )。结论 抗生素诱导阴沟肠杆菌产IB率较高 ,且耐药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诱导型β内酰胺酶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介华 李伟明 +2 位作者 徐国祥 冯建容 徐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4期7850-7852,共3页
背景:在脑血管病脑损伤中有许多细胞因子的参与,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被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而脑出血急性期脑脊液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interleukin-6re-ceptor,sIL-6R)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 背景:在脑血管病脑损伤中有许多细胞因子的参与,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被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而脑出血急性期脑脊液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interleukin-6re-ceptor,sIL-6R)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脑脊液中sIL-6R变化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检验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对象:从1999-01/2003-12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27例中,选择经临床诊断和CT证实的自发性脑出血后48h内入院的患者,并排除创伤性脑出血和其他脑血管疾病,符合以上标准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脑出血组),其中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者23例,单纯脑实质出血者7例,单纯脑室出血2例。13例同期住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就诊者为对照组。方法:患者于入院后2d内腰穿取脑脊液2mL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放-80℃超低温冰箱保存待测,12例患者出血后第1,2,3,5,10~13天进行动态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对照组和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sIL-6R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对照组和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sIL-6R含量。结果:13例对照组和32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脑脊液中sIL-6R含量分别为(380.54±93.05)ng/L,(1220.18±878.71)ng/L,两者之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脊液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急性期 神经保护
下载PDF
不同病区和标本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介华 袁春雷 温伟洪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46-1949,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病区和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变化特别是ORSA的耐药情况。方法:应用MicroScanAutoScan-4专用PC12鉴定板检测2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8种的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根据仪器专家系统自动分析病原菌对抗生素的MI... 目的:了解不同病区和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变化特别是ORSA的耐药情况。方法:应用MicroScanAutoScan-4专用PC12鉴定板检测2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8种的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根据仪器专家系统自动分析病原菌对抗生素的MIC浓度和β内酰胺酶阳性结果。结果: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β内酰胺酶阳性,OR-SA菌株以白带最高(85·7%)、其次为精液(76·4%)、尿液(55·0%),伤口分泌物(31·2%)和脓液(5·3%)最低,门诊(标本主要为白带、精液等)、一般住院病人、ICU中ORSA菌株分离率分别为79·6、41·9、25·0%;ORSA菌株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耐药率99·2%,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OSSA)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耐药率也超过83·0%;ORSA菌株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OSSA菌株(P<0·001),并有耐万古霉素菌株的出现;不同病区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红霉素、诺氟沙星、四环素、苯唑西林耐药率高低出现门诊、一般住院病人、ICU依次递减的现象(P<0·05);来自精液、痰液标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和白带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明显高于脓液(P<0·05)。结论:来自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高ORSA分离率与标本来源有关,不同标本之间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性,ORSA与OSSA对抗生素耐药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 耐药性 社区感染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中IL-6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介华 徐辉 +3 位作者 冯建容 徐国祥 李二娟 罗小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 IL - 6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疾病脑脊液 (CSF)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10例脑梗死、14例脑出血、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细菌性脑膜炎、18例病毒性脑炎、14例脑外伤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者 CSF中 IL - 6水... 目的 探讨 IL - 6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疾病脑脊液 (CSF)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10例脑梗死、14例脑出血、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细菌性脑膜炎、18例病毒性脑炎、14例脑外伤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者 CSF中 IL - 6水平 ,对部分脑出血患者进行发病第 1、2、5、10天的动态观察。结果 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IL - 6含量分别为 6 40 .4pg/ ml± 5 5 7.8pg/ ml、96 6 .5 pg/ ml± 712 .2 pg/ ml、418.5 pg/ ml± 412 .5 pg/ ml,显著高于对照组(2 3.3pg/ ml± 10 .7pg/ ml) ,(P<0 .0 1~ 0 .0 0 1) ,脑出血组第 1天 IL - 6即达高峰 ,平均 1376 pg/ ml,出血破入脑室者显著高于未破入脑室者 (P<0 .0 5 ) ;各 CNS感染者 IL - 6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0 .0 0 1) ,病毒性脑炎 (2 96 .0 pg/ ml±337.7pg/ ml)显著低于化脓性脑膜炎 (16 6 3.5 pg/ ml± 6 44 .6 pg/ ml)和结核性脑膜炎 (10 33.6 pg/ ml± 5 19.8pg/ ml) ;脑外伤患者 IL - 6 (2 72 .3pg/ ml± 34 4.0 pg/ ml)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CNS患者 CSF中存在 IL - 6的过量表达 ,IL -6的检测可作为反映脑组织炎性反应和损伤程度的灵敏指标 ,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脊髓液 白细胞介素6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CNS CSF
下载PDF
210例药疹的致敏药物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缪经纬 陈波 李爱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6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药疹的致敏药物种类、排序、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致敏药共67种,排列于前5位的分别为青霉素类(23.8%),中药及中成药(17.6%),解热镇痛类(13.8%),磺胺类(10.9%),头孢菌素... 目的:探讨药疹的致敏药物种类、排序、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致敏药共67种,排列于前5位的分别为青霉素类(23.8%),中药及中成药(17.6%),解热镇痛类(13.8%),磺胺类(10.9%),头孢菌素类(9.5%);发病年龄以中青年(53.7%)为主,小儿药疹(2.8%)少见,老年药疹(27.6%)增加明显;性别以男性占多数(60.0%);皮疹以麻疹样型(49.5%)、固定型(20.96%)、多形红斑型(12.9%)和荨麻疹型(11.9%)为主。结论:本地区致敏药物排序有了新的特点,致敏药物以青霉素类抗生素、中药及中成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致敏药物 药疹类型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变化在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小利 李介华 +1 位作者 林冬云 冯建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50-1751,1754,共3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者脑脊液(CSF)中表达及其在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12例结核性脑膜炎(结...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者脑脊液(CSF)中表达及其在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12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7例病毒性脑炎(病脑)和20例对照组CSF中IL-6、sIL-6R含量。结果化脑、结脑、病脑患者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虽然病脑患者IL-6含量增加,但显著低于化脑和结脑患者(P<0.01),若以大于250pg/mL为界限值,病脑仅有1例超过此界限(5.9%),而23例细菌性脑膜炎(化脑和结脑组)有22例高于界限值(95.7%),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χ2=32.2345,P<0.001)。各组脑膜炎患者sIL-6R浓度均高于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CSF中存在IL-6的过量表达,但升高幅度不同,观察CSF中IL-6含量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而sIL-6R变化则无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白细胞介素6 脑脊髓液
下载PDF
NO与GSH-PX在HIE的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利 江振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67-186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和脑脊液(CSF)中的一氧化氮(N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变化及其与HIE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间相关关系。方法对HIE患儿第3天的CSF和出生初入院(HIE2h内)、第1天、第2天、恢复期的血浆中ND...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和脑脊液(CSF)中的一氧化氮(N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变化及其与HIE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间相关关系。方法对HIE患儿第3天的CSF和出生初入院(HIE2h内)、第1天、第2天、恢复期的血浆中ND、GSH-PX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NO、GSH-PX的变化原因和意义。结果HIE患儿血浆中第1天的NO含量最高,而GSH-PX相反;初入院、第1天、第3天的血浆中NO、GSH-PX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浆和HIE第3天的CSF中和GSH-PX水平均呈负相关;病情越重NO浓度越高,GSH-PX越低。结论NO、GSH-PX均参与HIE的发病过程,在HIE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血浆和CSF中NO、GSH-PX含量有助于判断HIE患儿病变程度和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NO)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脑脊液(CSF)
下载PDF
207张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缪经纬 李爱光 《基层医学论坛(B版)》 2006年第7期659-661,共3页
目的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6~12月我院门诊所有科室处方9846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7张处方(2.1%)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抗生素滥用51例(24.6%);药物用法不... 目的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6~12月我院门诊所有科室处方9846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7张处方(2.1%)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抗生素滥用51例(24.6%);药物用法不当35例(16.9%);药物用量不当28例(13.5%);药物联用不当26例(12.6%);儿童用药不合理21例(10.1%);重复使用同类药物16例(7.7%);溶媒选择或合用不合理12例(5.8%);医嘱不清10例(4.8%)。结论合理用药是主流,但仍需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下载PDF
细菌性食物中毒诊疗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1
作者 夏明凯 关永东 +5 位作者 邓永坚 张小勇 李介华 袁春雷 钟金群 王平原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79-2180,共2页
[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诊疗中的有关问题。[方法]61例食物中毒病人及时住院行紧急救治,同时作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食物作化学检验;对可疑食品,病人的洗胃液及粪便作细菌学检验。[结果]经治疗后,61例病人全部痊愈出院,两个实验室细菌... [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诊疗中的有关问题。[方法]61例食物中毒病人及时住院行紧急救治,同时作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食物作化学检验;对可疑食品,病人的洗胃液及粪便作细菌学检验。[结果]经治疗后,61例病人全部痊愈出院,两个实验室细菌检验均分离到蜡样芽孢杆菌,且具同源性。[结论]只要按科学方法工作,食物中毒的原因可以查明,病人能抢救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脑脊液中sICAM-1含量分析
12
作者 李介华 徐国祥 +1 位作者 冯建容 徐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 观察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ICAM -1 )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sICAM -1的含量。结果 正常人脑脊液中sICAM -1含量低微 ,而脑出血、蛛网... 目的 观察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ICAM -1 )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sICAM -1的含量。结果 正常人脑脊液中sICAM -1含量低微 ,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脊液中sICAM -1含量显著升高(P <0 .0 1 ) ,动态观察表明脑出血第 1天已达高峰 ,第 3天后开始下降 ,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脑脊液中sICAM -1含量显著升高可反映脑组织损伤后的炎性反应程度 ,脑出血后第 1天脑组织局部的炎症应激反应明显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脑脊液 SICAM-1 含量检测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车祸致闭合性膀胱破裂临床分析
13
作者 吴小伟 吕志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年第04B期55-56,共2页
目的 总结车祸致闭合性膀胱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30例车祸致闭合性膀胱破裂患者均行膀胱修补术及留置较大口径的Foley's导尿管和膀胱周围引流管。其中有13例同时行腹膜修补术,有3例行回肠部分切除端吻合术,有12例行膀胱... 目的 总结车祸致闭合性膀胱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30例车祸致闭合性膀胱破裂患者均行膀胱修补术及留置较大口径的Foley's导尿管和膀胱周围引流管。其中有13例同时行腹膜修补术,有3例行回肠部分切除端吻合术,有12例行膀胱造瘘术,有11例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均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 除2例术后切口感染外,占6.7%,其余2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排尿正常。结论 膀胱注水试验是诊断膀胱破裂的一种简便、安全、实用的诊断手段,而膀胱造影则是诊断膀胱破裂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术后保持尿管通畅及控制感染是治疗膀胱破裂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破裂 闭合性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精子顶体小泡蛋白-1(ACRV1)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4
14
作者 颜秋霞 唐爱发 +5 位作者 葛颂 余州 李文杰 陈静 蔡志明 桂耀庭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2-586,共5页
目的:研究精子顶体小泡蛋白-1(ACRV1)在小鼠睾丸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将4 d、9 d、18 d、35 d、54 d和6月龄小鼠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差异表达的ACRV1基因。采用RT-PCR方法检测ACRV1基... 目的:研究精子顶体小泡蛋白-1(ACRV1)在小鼠睾丸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将4 d、9 d、18 d、35 d、54 d和6月龄小鼠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差异表达的ACRV1基因。采用RT-PCR方法检测ACRV1基因在小鼠不同日龄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CRV1蛋白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定位。结果:对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杂交结果分析后,筛选得到1个差异表达杂交点,通过在NCBI网站与小鼠全基因组序列Blast分析可知该差异表达基因是ACRV1基因。RT-PCR结果表明ACRV1 mRNA呈小鼠睾丸特异性表达,在出生31 d小鼠睾丸开始高表达,在成年前达到高峰。ACRV1蛋白主要定位在睾丸圆形精子和长形精子细胞。结论:ACRV1基因存在发育的表达调控,为小鼠年龄依赖性表达基因,其表达与小鼠精子发生的过程有很强的一致性,且具有睾丸特异性表达的特征,因此推测该基因可能在精子发生中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ACRV1基因 精子发生
原文传递
高位胫骨内截骨并静脉移植治疗膝骨关节炎
15
作者 乔巨峰 谢道远 +2 位作者 梁志敏 朱江 许勐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 探索高位胫骨内截骨并静脉移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 于胫骨平台下 1.5~2 .0 cm水平内侧面做松质骨内截骨 ,选一组胫内侧大隐静脉分支 ,远端切断结扎 ,近侧反转移植到胫骨截骨间隙内展平、固定。 结果 术后 ... 目的 探索高位胫骨内截骨并静脉移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 于胫骨平台下 1.5~2 .0 cm水平内侧面做松质骨内截骨 ,选一组胫内侧大隐静脉分支 ,远端切断结扎 ,近侧反转移植到胫骨截骨间隙内展平、固定。 结果 术后 3个月按优良差标准进行评分 ,随访 1~ 3年 ,2 6例中 10例 12膝优 ,13例 15膝良 ,优良率84.4%。 3例 5膝差 ,占 15 .6%。 结论 将胫骨平台下内截骨术和静脉移植联合应用治疗膝骨关节炎 ,具备了新骨重塑、静脉植入的双重目的 ,达到降低胫骨骨内静脉压的作用 ,手术损伤小 ,操作简单 ,应用得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 高位胫骨内 截骨 静脉移植 治疗
原文传递
精子顶体相关蛋白Dkkll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16
作者 颜秋霞 郭晓燕 +3 位作者 陈彩蓉 李介华 蔡志明 唐爱发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7,共5页
目的:研究顶体相关蛋白Dkkl1在小鼠睾丸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将4d、9d、18d、35d、54d和6月龄小鼠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差异表达的Dkkl1基因。采用RT-PCR方法检测Dkkl1基因在小鼠不同... 目的:研究顶体相关蛋白Dkkl1在小鼠睾丸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将4d、9d、18d、35d、54d和6月龄小鼠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差异表达的Dkkl1基因。采用RT-PCR方法检测Dkkl1基因在小鼠不同日龄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kkl1蛋白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定位。结果对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杂交结果分析后,筛选得到1个差异表达杂交点,通过在NCBI网站与小鼠全基因组序列Blast分析可知该差异表达基因是Dkkl1基因。RT-PCR结果表明Dkkl1 mRNA呈小鼠睾丸特异性表达,在出生31d小鼠睾丸开始高表达,在成年前达到高峰。Dkkl1蛋白主要定位在睾丸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结论 Dkkl1基因存在发育的表达调控,为小鼠年龄依赖性表达基因,其表达与小鼠精子发生的过程有很强的一致性,且具有睾丸特异性表达的特征,因此我们推测该基因可能在精子发生中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Dkkl1基因 精子发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