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减轻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关信民 郭壮波 +3 位作者 邓鹏程 汤穆浛 朱孟杰 赵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减轻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激活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有关。方法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并分组,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DMEM处理,Hcy...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减轻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激活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有关。方法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并分组,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DMEM处理,Hcy组用含有1 mmol/L Hcy的DMEM处理,MT组用含有1 mmol/L Hcy及500μmol/L MT的DMEM处理,MT+LY组用含有1 mmol/L Hcy、500μmol/L MT及10μmol/L LY294002(Akt抑制剂)的DMEM处理。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p-Akt、p-mTOR的含量。结果Hcy组的细胞活力、S期及G2/M期比例、细胞中Bcl-2、CyclinD1、p-Akt、p-mTOR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G0/G1期比例、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的含量高于对照组;MT组的细胞活力、S期及G2/M期比例、细胞中Bcl-2、CyclinD1、p-Akt、p-mTOR的含量高于Hcy组,细胞凋亡率、G0/G1期比例、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的含量低于Hcy组;MT+LY组的细胞活力、S期及G2/M期比例、细胞中Bcl-2、CyclinD1、p-Akt、p-mTOR的含量低于MT组,细胞凋亡率、G0/G1期比例、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的含量高于MT组。结论MT能够减轻Hcy诱导的HCAEC损伤,调控Akt/mTOR通路是MT减轻HCAEC损伤的相关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同型半胱氨酸 细胞凋亡 Akt/mTOR通路
下载PDF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晓碧 王芳 陈扬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408例行PCI的患者(ACS-PCI)进行登记。患者平均年龄71岁,记录患者体检和生化指标基线特征、合并症、治疗和...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408例行PCI的患者(ACS-PCI)进行登记。患者平均年龄71岁,记录患者体检和生化指标基线特征、合并症、治疗和干预方法;随访30d,记录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研究终点:全因死亡。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向后逐步删除法:似然比统计量(backward:likelihood Ratio)分析进行纳入研究的参数作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ACS-PC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PCI患者,高龄(平均年龄75岁)、高的泵功能分级、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OR:1.1、2.9、10.4;P值:0.001、〈0.01、〈0.01)是其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NSTEACS-PCI患者,高龄(80岁以上)、合并糖尿病、高的泵功能分级(3级以上)及入院时存在肾功能不全(OR:6.6、4.3、3.4,5.6;P值:0.002、0.019、〈0.01、0.003)是其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ACS-PCI患者,3级以上泵功能、使用IABP、合并糖尿病、入院时肾功能不全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这些患者应仔细评估PCI治疗的获益和风险,慎重选择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微小RNA-1与心房重构
3
作者 宋华锋 赵强 黄伟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0期1812-1815,共4页
心房重构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维持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心房重构包括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微小RNA(miRNA)是一类由约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以mRNA为靶分子,通过切割降解mRNA或者抑制翻译来实现其重要的生物学调节功能。miRN... 心房重构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维持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心房重构包括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微小RNA(miRNA)是一类由约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以mRNA为靶分子,通过切割降解mRNA或者抑制翻译来实现其重要的生物学调节功能。miRNA-1是心脏特异性的和含量最丰富的miRNA,参与了心脏重构的发生、发展。本文拟针对房颤患者miRNA-1与心房重构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心房颤动 心房重构
原文传递
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心力衰竭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月柳 赵强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2期279-283,共5页
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β_3-AR)是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一个亚型,与β_1-AR和β_2-AR同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与β_1-AR和β_2-AR不同,β_3-AR激动对心室肌产生负性肌力作用,并在衰竭心室肌中表达上调。近些年有不同的研究表明β_3-AR... 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β_3-AR)是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一个亚型,与β_1-AR和β_2-AR同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与β_1-AR和β_2-AR不同,β_3-AR激动对心室肌产生负性肌力作用,并在衰竭心室肌中表达上调。近些年有不同的研究表明β_3-AR可能对心房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且在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中,β_3-AR对心房肌的作用可能比对心室肌更复杂。由于β_3-AR在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β_3-AR也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拟对β_3-AR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3
原文传递
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糖脂代谢指标和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关信民 邹月柳 +2 位作者 吕嘉春 赵强 杨尚珂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2期4261-4264,4289,共5页
目的:研究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糖脂代谢指标和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200例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 目的:研究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糖脂代谢指标和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200例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值分为正常FMD组(FMD≥6%)48例与异常FMD组(FMD<6%)152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糖脂代谢指标以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并分析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FMD与糖脂代谢和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异常FMD组年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正常FMD组(P<0.05),而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FMD组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水平均高于正常FMD组(P<0.05)。经Prea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FMD值与空腹血糖、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24h收缩压、24h舒张压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越严重,其空腹血糖、血压就越高,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查上述指标水平,有助于评估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藏族 糖脂代谢 血压变异性 血管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