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血管气管切面对胎儿大动脉异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
作者 熊奕 王慧芳 +5 位作者 吴瑛 佘志红 梁海南 林琳华 任景慧 刘鹏博(编校)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2270-2274,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3VT切面)对胎儿大动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5年12月我院产前超声筛查出的胎儿大动脉异常42例,取胎儿心脏检查的常规6个标准切面,然后在四腔心观的基础上缓慢平行向胎儿头... 目的:探讨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3VT切面)对胎儿大动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5年12月我院产前超声筛查出的胎儿大动脉异常42例,取胎儿心脏检查的常规6个标准切面,然后在四腔心观的基础上缓慢平行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即可显示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再叠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各房室及大动脉血流分布和血流方向。结果:42例胎儿大动脉异常中34例3VT切面有异常,包括大动脉内径异常、大动脉排列异常、大动脉位置异常、大动脉血流方向异常和大动脉数目异常。8例3VT切面无异常。结论:三血管气管切面对诊断胎儿大动脉异常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三血管气管平面
下载PDF
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在胎儿心室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慧芳 熊奕 +5 位作者 吴瑛 佘志红 梁海南 林琳华 任景慧 王晓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38-1740,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3V+T切面)在胎儿心室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5年1月在我院产前诊断门诊接受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孕妇1212例,年龄20~44岁,孕周为16~38周.取胎儿心脏检查的常规6个标准切面,然... 目的探讨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3V+T切面)在胎儿心室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5年1月在我院产前诊断门诊接受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孕妇1212例,年龄20~44岁,孕周为16~38周.取胎儿心脏检查的常规6个标准切面,然后在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缓慢平行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即可显示胎儿上纵隔横切面,即三血管气管平面,再叠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各房室及大动脉血流分布和血流方向.结果 1212例胎儿超声心动图均获得满意的3V+T切面,共检出胎儿心脏结构异常47例,其中心室发育不良11例(8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和3例右心发育不良),年龄23~42岁,平均(29.8±5.7)岁,孕周20~39周,平均(26.7±5.6)周.10例心室发育不良均已引产并有5例尸检,尸检结论与超声检查完全一致,1例胎死宫内.结论胎儿3V+T切面是一个简单、可靠的胎儿心脏大血管的筛查方法,能提高我们对涉及大动脉异常胎儿先心病的理解,是诊断胎儿心室发育不良的又一个重要切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心室发育不良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胎儿心脏三血管气管平面在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慧芳 熊奕 +7 位作者 吴瑛 佘志红 梁海南 卢峻 林琪 林琳华 任景慧 王晓玫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的声像图特点及其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5年4月1212例接受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孕妇资料,取胎儿心脏检查的常规6个标准切面,然后在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缓慢平行向胎儿头... 目的探讨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的声像图特点及其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5年4月1212例接受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孕妇资料,取胎儿心脏检查的常规6个标准切面,然后在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缓慢平行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即可显示上纵隔横切面,即三血管气管平面,再叠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各房室及大动脉血流分布和血流方向。结果1212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出胎儿心脏结构异常47例,22例合并心外畸形。33例在本院引产,20例尸检,其中18例尸检与产前超声诊断相符,1例单心房单心室并大动脉位置正常误诊为单心房单心室并大动脉转位,1例单心房单心室并永存动脉干误诊为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并永存动脉干。15例胎儿抽脐带血检查染色体,3例染色体异常。结论三血管气管平面在筛查胎儿大动脉和心室流出道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胎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