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侨华人民间文献的收藏与利用——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华 罗发龙 《八桂侨刊》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开展华侨华人民间文献收藏与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暨南大学图书馆民间文献收集途径主要是广东、福建等地的文物市场,加强纸质文物的特殊保护、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揭示是做好收藏与利用工作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民间文献 特色资源 华侨华人 暨大图书馆
下载PDF
中国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被引量:9
2
作者 徐云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4年第4期7-17,共11页
为了如实、客观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的宏观水平和微观绩效,本文依托“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专题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对1980-2003年在大陆发表的华侨华人研究论文,从年代、主题、期刊、地区、作者等方... 为了如实、客观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的宏观水平和微观绩效,本文依托“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专题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对1980-2003年在大陆发表的华侨华人研究论文,从年代、主题、期刊、地区、作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990年代中期论文数量最多,之后处于平稳期;研究主题上,“经济”、“文化”一直是研究热点,华侨史研究数量减少,侨务研究数量增加;研究地区以东南亚和北美为主;载文期刊分布广泛,核心期刊载文率较低;活跃作者群已经形成。由此得出结论,华侨华人研究经历起步、发展、高峰,现处于成熟平稳阶段,其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扩大,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势凸显。但论文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偏食现象”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华人研究 文献评价 文献计量 专题数据库
下载PDF
华侨华人民间文献多重价值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云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22,共11页
论文对华侨华人民间文献的定义、种类、特点、价值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华侨华人民间文献是中国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世界性、多样性、分散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并具有历史凭证价值、学术研究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等... 论文对华侨华人民间文献的定义、种类、特点、价值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华侨华人民间文献是中国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世界性、多样性、分散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并具有历史凭证价值、学术研究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等多重研究和利用价值。目前除了侨批、侨乡族谱、公馆档案等进行了有序的收集整理外,绝大多数的华侨华人民间文献散落在私人或非官方组织手上。对华侨华人民间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研究 民间文献 文献学 侨批 族谱 契约文书
下载PDF
华侨华人网络论坛信息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华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5-137,共3页
文章介绍了华侨华人网络论坛信息资源的类型、特点及分布情况,并就华侨华人文献信息机构如何利用网络论坛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
关键词 华侨华人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开发 资源分布 网络论坛
下载PDF
华侨华人信息资源建设创新研究
5
作者 徐云 《八桂侨刊》 2012年第3期6-11,共6页
本文在分析华侨华人信息资源的种类、特点和作用,华侨华人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华侨华人信息资源建设的创新研究提出了:基于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理论研究;基于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基于LA理念的信息发布平台的构建的... 本文在分析华侨华人信息资源的种类、特点和作用,华侨华人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华侨华人信息资源建设的创新研究提出了:基于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理论研究;基于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基于LA理念的信息发布平台的构建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华人 信息资源 资源建设 资源共享
下载PDF
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易淑琼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71-80,共10页
论文以民国代表性华侨著述的序、跋为切入点,分析阐述了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的背景和民国南洋华侨文献的出版特征,进而对民国公众认知中的"南洋观"进行了辨析。认为经济因素是民国南洋华侨研究热和出版热的内趋动力,经济... 论文以民国代表性华侨著述的序、跋为切入点,分析阐述了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的背景和民国南洋华侨文献的出版特征,进而对民国公众认知中的"南洋观"进行了辨析。认为经济因素是民国南洋华侨研究热和出版热的内趋动力,经济话语贯穿南洋华侨研究文献始终。在"南洋作为常识"的出版热中,大众"南洋观"逐渐形成并呈现出流变性,即从我族中心主义转为基于经济互惠前提的平等合作、共存共荣的全新视角。目前呈散点分布状态的民国南洋华侨研究专题文献,亟待整合建构,由此发掘在大中国民族主义整一性视域下被遮蔽的辨证的"南洋"认知,有利于从源头破解历史上南洋华人与土著、中国与东南亚在各自的民族主义强势话语影响下形成的刻板成见,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史及华侨(华人)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 华侨研究 民国文献 专题文献 华侨文献 “南洋观” “一带一路”
下载PDF
从引文分析看大陆华侨华人研究——基于CSSCI(1998—2005)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徐云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7年第1期59-69,共11页
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操作平台,以核心作者群的被引论著为样本,对样本篇数、篇次、作者、机构、地域分布、主题分布、年代分布等因素进行了引文分析和量化的描述,并从文献的角度对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现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操作平台,以核心作者群的被引论著为样本,对样本篇数、篇次、作者、机构、地域分布、主题分布、年代分布等因素进行了引文分析和量化的描述,并从文献的角度对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现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陆华侨华人研究1993—2002年是高峰期,形成了以福建、北京、广东为主的核心作者群,高等院校仍是华侨华人研究的主要机构,研究主题以经济、社会、历史为主,学术论文的利用率不高,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多。华侨华人研究在学术界的整体影响力不大,某些不够科学和规范的引证态度和方法亟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华人研究 引文分析 学术评价 CSSCI
下载PDF
再从引文分析看大陆华侨华人研究——以1999—2008年《华侨华人历史研究》载文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徐云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1-13,共13页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2008年刊发的372篇论文的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年代、半衰期、普赖斯指数、期刊自引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反映华侨华人研究的现状和水平。得出结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平...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2008年刊发的372篇论文的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年代、半衰期、普赖斯指数、期刊自引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反映华侨华人研究的现状和水平。得出结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平均引文率高,研究的实力增强;引文涉猎范围广,但核心区效应不明显;引文类型多样,以图书为主;研究人员利用外文文献的能力需加强;文献知识更新速度慢,应引起文献收藏部门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文分析 论文分析 作者分析
下载PDF
马来西亚华文文献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华 李姝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1,108,共5页
调研马来西亚40多所华文文献机构,对馆藏华文文献的规模、种类、分类法以及网络资源建设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华文报刊、华人社团档案、华文学校文献资料以及华人宗教文献等资源的地域特色与发展趋势,就中马华文文献交流合作、资源共建... 调研马来西亚40多所华文文献机构,对馆藏华文文献的规模、种类、分类法以及网络资源建设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华文报刊、华人社团档案、华文学校文献资料以及华人宗教文献等资源的地域特色与发展趋势,就中马华文文献交流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等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献 文献调查 马来西亚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客家民系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晓燕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42,共3页
对客家民系文献资源的产生、特征以及如何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建数据库 。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客家民系文献资源 文献资源建设
下载PDF
早期报刊史料在华侨研究中的价值——以《申报》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云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82-91,共10页
论文对晚清时期(1872—1911)《申报》中的华侨史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申报》中蕴藏着丰富的华侨史料信息,这些史料信息可以归纳为晚清华侨移民的历史与现状、中国近代史中与华侨有关的重要事件两大方面。与同时期的报刊相比,《申... 论文对晚清时期(1872—1911)《申报》中的华侨史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申报》中蕴藏着丰富的华侨史料信息,这些史料信息可以归纳为晚清华侨移民的历史与现状、中国近代史中与华侨有关的重要事件两大方面。与同时期的报刊相比,《申报》无疑是研究晚清华侨问题的最好文献。但因为各种原因,目前这些史料信息绝大部分还沉睡在故纸堆里,没有引起华侨研究学者们的关注和利用。因此,对《申报》中的华侨史料进行有序的整理和开发,方便研究人员利用,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史料研究 华侨史料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明清初期华侨对促进东南亚文化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华 《八桂侨刊》 2008年第4期34-36,共3页
明清之初是东南亚华侨与侨居地人民一道开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时期。华侨通过从中国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学术文化的传播,为促进侨居地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华侨华人 东南亚 文化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美兰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6-77,共2页
随着我国资讯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图书馆的发展日趋网络化。本文就网络化环境中 。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图书馆 信息资源 开发利用 信息资源管理 安全保护措施 信息资源系统 访问控制系统
下载PDF
花踪文学奖在马华文学场域象征资本的确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易淑琼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始于1991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花踪文学奖"是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受关注的主流华文文学奖,更是马华文学生产及审美取向上一项不可忽略的公共认可机制。"花踪文学奖"主办方《星洲日报》以文化疗伤为起点,通... 始于1991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花踪文学奖"是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受关注的主流华文文学奖,更是马华文学生产及审美取向上一项不可忽略的公共认可机制。"花踪文学奖"主办方《星洲日报》以文化疗伤为起点,通过颇富国族寓意的文学奖命名、精制的华族文化结合文学盛典的颁奖礼及主办花踪讲座等系列文化包装,建构起花踪文学奖"文化传薪者"的形象;花踪文学奖同时挟《星洲日报》的影响力和传媒宣传之势,借力大众文化消费语境,通过文学奖与大众传媒相辅相成的路径,确立在马华文学权力场域中的象征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踪文学奖 马华文学场域 象征资本
下载PDF
从数据库的制作和管理看其产权保护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美兰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2期199-201,共3页
当前我国数据库产业发展较为滞后,普遍存在数据库建设无序等问题。在数据库的管理下,缺乏规范和健全的制度保证以及相应政策的支持。本文从数据库的制作、管理的实际运作中所涉及的产权、产权保护、数据库的使用权、署名权、接受奖励... 当前我国数据库产业发展较为滞后,普遍存在数据库建设无序等问题。在数据库的管理下,缺乏规范和健全的制度保证以及相应政策的支持。本文从数据库的制作、管理的实际运作中所涉及的产权、产权保护、数据库的使用权、署名权、接受奖励权以及其权益归属和它们所适用的相应法律法规,作了初浅的探讨,试图提高并加强数据库的产权保护意识,抓紧立法,给数据库建设以有效的法律规范和保证,从而使数据库建设得以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数据库制作和管理 产权保护 权益归属 立法
下载PDF
“经营”与“制作”——《星洲日报》青少年创作版与马华文学思潮嬗变
16
作者 易淑琼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5年第1期60-67,共8页
当代马华文学思潮的演绎呈现出从"马华文学"到"文学马华"或者说从传统审美范式向现代审美范式的转换。这种转换固然是由于马华文学精英的强力导引,但是由文学副刊长期"经营"与"制作"培养出来... 当代马华文学思潮的演绎呈现出从"马华文学"到"文学马华"或者说从传统审美范式向现代审美范式的转换。这种转换固然是由于马华文学精英的强力导引,但是由文学副刊长期"经营"与"制作"培养出来的马华文学新秀群体的创作是驱动马华文学思潮嬗变的强劲后浪。"茅草行动"后复刊的《星洲日报》副刊以分层梯度设置的形式培育这批同时是文学消费群体的文坛新生代。以青少年创作版位《梦想家》和《后浪》为样本观察,这群文学新客普遍使用笔名进行隐身、匿名书写,以大胆新锐的先锋姿态进行现代后现代美学实验,某种意义上酿成九十年代以来马华文学"辣味"论争的"民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洲日报》文艺副刊 青少年创作版 马华文学思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