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7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基、光照强度和初始氮浓度对克里藻生长及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
1
作者 洪建 戴晨明 +2 位作者 张虎 高保燕 张成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126,共9页
为利用克里藻JNU41高效生产油脂、亚油酸和叶黄素等重要代谢产物,对其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代谢产物积累的评估。采用改良的BG-11(mBG-11)和BBM(mBBM)培养基,设置3组光照强度[单侧100μmol/(m^(2)·s)、单侧300μmol/(m^(2)·s... 为利用克里藻JNU41高效生产油脂、亚油酸和叶黄素等重要代谢产物,对其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代谢产物积累的评估。采用改良的BG-11(mBG-11)和BBM(mBBM)培养基,设置3组光照强度[单侧100μmol/(m^(2)·s)、单侧300μmol/(m^(2)·s)和双侧300μmol/(m^(2)·s)]和6种初始氮浓度(3、6、9、12、15、18 mmol/L)对克里藻JNU41进行培养,并测定其生长曲线、生化组成、总脂产率、脂肪酸组成及叶黄素含量。结果表明:克里藻JNU41在mBBM培养基、双侧光照强度300μmol/(m^(2)·s)、初始氮浓度6 mmol/L条件下,生物量和总脂产率最高,分别为8.38 g/L和281.71mg/(L·d);在mBG-11培养基、双侧光照强度300μmol/(m^(2)·s)、初始氮浓度3 mmol/L条件下,总脂和总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55.12%和47.10%。克里藻JNU41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亚油酸最高相对含量为65.87%。此外,克里藻JNU41还积累一定量叶黄素,最高含量可达1.64 mg/g。因此,克里藻JNU41是一株可用于生产多种高附加值产物的潜力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藻 培养基 光照强度 氮浓度 油脂 脂肪酸 叶黄素
下载PDF
丙烯酸及丙烯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朝晖 尹伊伟 +3 位作者 陈善文 付翔 颉小勇 段舜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5-80,共6页
 目的:研究了丙烯酸及3种丙烯酸酯类物质对鱼类、藻类及水生甲壳类的毒性,以探讨有毒赤潮藻类棕囊藻所产生的这类物质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物质分别对不同水生生物进行半静止的96h或48h急性毒性试验...  目的:研究了丙烯酸及3种丙烯酸酯类物质对鱼类、藻类及水生甲壳类的毒性,以探讨有毒赤潮藻类棕囊藻所产生的这类物质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物质分别对不同水生生物进行半静止的96h或48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对食蚊鱼(Gambusiaaffinis)96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5 30、14 56、15 61、19 88mg/L;丙烯酸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扁藻(Platymonasellipti ca)、小球藻(Chlorellaminutissima)3种海洋微藻96h生长潜力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60 34、72 41、50 73mg/L;丙烯酸对丰年虫(Artemiasalina)、网纹氵蚤(Ceriodaphniareticulata)48h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143 50、135 41mg/L.结论:研究得出的丙烯酸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虽大于赤潮期间海水中丙烯酸的质量浓度,但远小于棕囊藻囊内质量浓度,说明棕囊藻产生的丙烯酸类物质对其他水生生物具有一定毒性,丙烯酸的产生与棕囊藻占据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绝对优势及赤潮期间鱼类的大量死亡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丙烯酸 丙烯酯 急性毒性 棕囊藻 藻类毒素 赤潮 海洋生态环境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滤池水生动物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小伟 刘丽君 +1 位作者 杨宇峰 乔铁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12,共6页
研究了生物活性炭(BAC)滤池中的水生动物种类组成、干池对其生长的影响和干池后各类水生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BAC滤池炭滤后水体中轮虫种类和数量最多,优势种为单趾腔轮属(Monostyla),桡足类优势种为完美美丽猛水蚤(Nitocra piet... 研究了生物活性炭(BAC)滤池中的水生动物种类组成、干池对其生长的影响和干池后各类水生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BAC滤池炭滤后水体中轮虫种类和数量最多,优势种为单趾腔轮属(Monostyla),桡足类优势种为完美美丽猛水蚤(Nitocra pietschmanni),寡毛类为颗体虫(Aeolosoma);炭层附着水生生物中轮虫占59%~100%,线虫占0~41%。②干池4 d后炭滤后水和炭层附着水生动物密度明显低于干池前,炭滤后水中水生动物总数、轮虫、桡足类及炭层附着水生动物总数分别减少了83.8%、85%和67%、69%。③干池后不同水生动物的生长规律不尽相同。轮虫增长最为明显,其次为桡足类、寡毛类和线虫,炭层附着生物在44 d内增长均不明显。④干池能够提高BAC滤池对COD_(Mn)的去除率。因此干池是一种控制BAC滤池水生动物密度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滤池 无脊椎动物 水蚤 轮虫 干池
下载PDF
常见拟除虫菊酯(原药、商品)及助溶剂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比较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朝晖 尹伊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98-103,共6页
为了研究拟除虫菊酯对水环境的危害,为制订安全的水质标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7种常见拟除虫菊酯对4种鱼类、水蚤和藻类的毒性,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对所有试验生物均属剧毒,其中水蚤最为敏感,藻类较不敏感,而鱼类(除泥鳅)的敏... 为了研究拟除虫菊酯对水环境的危害,为制订安全的水质标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7种常见拟除虫菊酯对4种鱼类、水蚤和藻类的毒性,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对所有试验生物均属剧毒,其中水蚤最为敏感,藻类较不敏感,而鱼类(除泥鳅)的敏感性相近.α-氰基和卤族元素会增加拟除是菊酯对水生生物的毒怀,由于发药商品中性含液剂二甲苯的毒性比试验中农药原药所用济剂丙酮的毒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拟除虫菊酯 水生生物 水环境 农药
下载PDF
广州城市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翔 聂湘平 +2 位作者 黄卓尔 朱大明 李凯彬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研究了广州市石井河、澳口涌、沙河涌、东朗涌、车陂涌、花地涌6条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小球藻、大型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6条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水生生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其中石井河和澳口涌毒性较大.对于河涌沉积物污... 研究了广州市石井河、澳口涌、沙河涌、东朗涌、车陂涌、花地涌6条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小球藻、大型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6条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水生生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其中石井河和澳口涌毒性较大.对于河涌沉积物污染的生物检测,小球藻生长抑制率指标比大型和斑马鱼存活率指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指示性,其顺序表现为小球藻>斑马鱼>大型.沉积物会构成河流的一个持久性污染源而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在治理河涌的过程中,河涌沉积物的二次污染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涌 沉积物浸出液 急性毒性 水生生物
下载PDF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和诺氟沙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鹿金雁 李潇 +1 位作者 聂湘平 杨永涛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55-58,共4页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BHA)和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对水生生物斜生栅藻和大型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大型溞在BHA和NFLX暴露下48h的LC50分别为3.15mg·L-1和194.98mg...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BHA)和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对水生生物斜生栅藻和大型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大型溞在BHA和NFLX暴露下48h的LC50分别为3.15mg·L-1和194.98mg·L-1。BHA和NFLX对斜生栅藻也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96h的EC50分别为6.19mg·L-1和50.18mg·L-1。大型蚤对BHA暴露的敏感性强于斜生栅藻,而斜生栅藻对NFLX的敏感性比大型溞强。根据化学物质对鱼类和溞类的毒性评价标准,BHA和NFLX分别属于中等和低等毒性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uty1ated hydroxyanisole) 诺氟沙星(Nomoxacin) 水生生物
下载PDF
养虾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营养负荷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林继辉 许忠能 +4 位作者 林小涛 周小壮 于赫男 廖志洪 潘本兴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133-137,共5页
本文研究了几种方法对养虾废水的处理效果。在水体自净作用及投加翡翠贻贝、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活菌制剂和混合投加上述三种生物等5种处理条件下,测定了养殖废水中的氨、亚硝酸盐、硝酸盐、总氮、磷酸盐、总磷、溶解态COD、颗粒态COD、... 本文研究了几种方法对养虾废水的处理效果。在水体自净作用及投加翡翠贻贝、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活菌制剂和混合投加上述三种生物等5种处理条件下,测定了养殖废水中的氨、亚硝酸盐、硝酸盐、总氮、磷酸盐、总磷、溶解态COD、颗粒态COD、总COD、浮游植物总数、浮游动物总数和细菌总数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处理过程中各营养负荷变化趋势不同且相互之间有联系;各种处理对无机氮的减少有一定效果,并都使细菌总数明显下降;各处理不能降低COD含量,但可以改变COD形态;投加贻贝能明显抑制浮游植物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虾废水 生物处理 营养负荷 水体自净 活菌制剂
下载PDF
三氯异氰尿酸和环丙沙星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翔 聂湘平 李凯彬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55-157,161,共4页
研究了三氯异氰尿酸(TCCA)和盐酸环丙沙星(CPFX)对小球藻、大型溞和稀有鮈鲫的急性毒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TCCA和CPFX对小球藻的96hEC50分别为0.31mg·L-1和20.61mg·L-1、对大型溞48hLC50分别为0.19mg·L-1和135.15mg... 研究了三氯异氰尿酸(TCCA)和盐酸环丙沙星(CPFX)对小球藻、大型溞和稀有鮈鲫的急性毒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TCCA和CPFX对小球藻的96hEC50分别为0.31mg·L-1和20.61mg·L-1、对大型溞48hLC50分别为0.19mg·L-1和135.15mg·L-1,TCCA对稀有鮈鲫96hLC50为1.76为mg·L-1,CPFX对稀有鮈鲫不产生急性毒性。对于TCCA,大型溞最敏感,小球藻次之,稀有鮈鲫最不敏感;对于CPFX,小球藻最敏感,大型溞次之,稀有鮈鲫最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异氰尿酸 盐酸环丙沙星 急性毒性 水生生物
下载PDF
海洋生物礁类型、生态功能及其生态修复
9
作者 安鑫龙 顾继光 +2 位作者 李元超 张志敏 李雪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874-7885,共12页
海洋生物礁是由具有造礁能力的海洋生物聚集而成的一种三维礁体结构,其形成改变了海底地貌、增加了不同尺度上的地形复杂性,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并维持了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海洋生物礁受到了严重威... 海洋生物礁是由具有造礁能力的海洋生物聚集而成的一种三维礁体结构,其形成改变了海底地貌、增加了不同尺度上的地形复杂性,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并维持了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海洋生物礁受到了严重威胁,已成为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综述了海洋生物礁的类型、生态功能及其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根据形成海洋生物礁的优势造礁生物种类,将海洋生物礁分为海藻礁、海绵礁、刺胞动物礁、贝类礁和多毛类礁,其优势造礁生物分别是珊瑚藻和仙掌藻、钙质海绵和硅质海绵、造礁珊瑚、牡蛎、龙介虫。目前国内对海洋生物礁的全面了解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珊瑚礁和牡蛎礁。海洋生物礁的生态功能主要有海岸防护、提供栖息地、净化水体、固碳作用和能量耦合等。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等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海洋污染、破坏性渔业捕捞、海岸工程、水产养殖和敌害生物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海洋生物礁构成了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礁的生态修复方法分为两类:在退化生物礁区投放造礁生物逐渐成礁,投放人工礁体补充造礁生物逐渐成礁。针对海洋生物礁保护和修复的需要,提出下一步应加强海洋造礁生物生态特征、海洋造礁生物种群丧失因素和海洋生物礁保护与修复基础理论等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礁 类型 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光密度法测定微藻生物量 被引量:78
10
作者 沈萍萍 王朝晖 +2 位作者 齐雨藻 谢隆处 王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15-119,共5页
目的 :为准确而又快速的测量微藻生物量 .方法 :选用 15种不同微藻 ,在实验室中分别测定其细胞密度及光密度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 ,同时采用吸光系数来估算浮游植物生物量 .结果 :得出了浮游植物吸光系数与细胞碳含量 (即生物量 )的回归方... 目的 :为准确而又快速的测量微藻生物量 .方法 :选用 15种不同微藻 ,在实验室中分别测定其细胞密度及光密度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 ,同时采用吸光系数来估算浮游植物生物量 .结果 :得出了浮游植物吸光系数与细胞碳含量 (即生物量 )的回归方程 :lg(m) =- 1.0 4 65ln(x) +4.2 55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吸光系数 生物量 碳含量 光密度法 细胞密度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广东省大中型供水水库营养现状及浮游生物的响应 被引量:126
11
作者 林秋奇 胡韧 +1 位作者 段舜山 韩博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01-1108,共8页
于 2 0 0 0年调查了广东省 1 8座大中型供水水库的水质现状并探讨了浮游生物对营养水平的响应。总氮、总磷、透明度和叶绿素 a分别为 0 .1 5~ 7.1 5 mg/L、0 .0 0 3~ 0 .387mg/L、0 .4~ 6.3m和 0 .6~ 32 .3ug/L。总氮、总磷、透明度均... 于 2 0 0 0年调查了广东省 1 8座大中型供水水库的水质现状并探讨了浮游生物对营养水平的响应。总氮、总磷、透明度和叶绿素 a分别为 0 .1 5~ 7.1 5 mg/L、0 .0 0 3~ 0 .387mg/L、0 .4~ 6.3m和 0 .6~ 32 .3ug/L。总氮、总磷、透明度均与叶绿素 a呈较高的相关性。根据这 4个因子的综合加权营养状态指数为 2 3.7~5 5 .1 ,季节差异不大 ,大多数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金藻在中 -富及富营养型水库中没有分布 ,而蓝藻、绿藻、硅藻和甲藻在调查水库中均有比较广的营养生态位 ,但它们的密度及相对优势度在各营养型水库中有一定的差异。高营养水平水库有较高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 a含量。营养水平较低的水库浮游植物以硅藻 -甲藻、硅藻 -绿藻或金藻 -硅藻为主 ;营养水平较高的水库以蓝藻 -硅藻或蓝藻 -绿藻为主 ,并有较高的裸藻密度。浮游动物基本上以桡足类为优势种群 ,但在中-富营养和富营养型水库中 ,哲水蚤种类比低营养型水库中少。枝角类优势种类在各营养型水库差别不大。轮虫对水体营养水平的响应相对比较显著。低营养水平水库的轮虫以广营养型、中营养型或寡中营养型种类为主 ,种类数目比较少 ;富营养和中 -富营养型水库的轮虫以喜在中营养到富营养条件下生长的种类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态 浮游生物 水库 广东
下载PDF
温度、光照和pH值对锥状斯氏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光暗周期对其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43
12
作者 邓光 李夜光 +3 位作者 胡鸿钧 齐雨藻 耿亚红 李中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光照和pH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光暗周期(L:D)条件下培养锥状斯氏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研究了光暗周期对生长繁殖... 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光照和pH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光暗周期(L:D)条件下培养锥状斯氏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研究了光暗周期对生长繁殖速率和生物量的影响。2种藻对温度的变化敏感,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7~25℃,最适温度20~22℃,低于10℃和高于30℃不能生长;锥状斯氏藻的光饱和点是400μmol·m-2·s-1,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光饱和点是650μmol·m-2·s-1,都属于喜高光强的微藻;2种藻对pH值的变化极其敏感,适宜的pH值范围很小,为7.0~9.0,最适pH值7.5~8.0,与其生活的海洋环境一致,pH值高于9.5时,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pH值10.0可致全部细胞死亡;在一定范围内,2种藻的生长速率(μ)和生物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呈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状斯氏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温度 光照 PH值 光合作用 生长速率 生物量
下载PDF
广东肇庆星湖浮游生物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菊芳 王朝晖 +3 位作者 江天久 章群 杞桑 齐雨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8-262,共5页
1996年4月至1997年8月对广东肇庆星湖5个子湖泊的浮游生物进行6次调查.观察到浮游藻类82种,浮游动物中轮虫56种,枝角类19种,桡足类19种.不同子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及其季节变动均有不同.对星湖水生生物的分析可以得出... 1996年4月至1997年8月对广东肇庆星湖5个子湖泊的浮游生物进行6次调查.观察到浮游藻类82种,浮游动物中轮虫56种,枝角类19种,桡足类19种.不同子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及其季节变动均有不同.对星湖水生生物的分析可以得出,各子湖水质优劣程度为中心湖>青莲湖>里湖>波海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湖 浮游生物 水质 生物类群 生态系统 采样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毒理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52
14
作者 王朝晖 尹伊伟 +3 位作者 林小涛 骆育敏 林秋奇 许忠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23-127,共5页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毒性 水生态毒理学 水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中国近海生物固碳强度与潜力 被引量:69
15
作者 宋金明 李学刚 +2 位作者 袁华茂 郑国侠 杨宇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51-558,共8页
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首次探讨了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与潜力以及近海人工养殖大型藻类的固碳能力。结果表明,渤、黄、东海的浮游植物固碳强度约为2.22亿t a^-1,固碳量的季节变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首次探讨了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与潜力以及近海人工养殖大型藻类的固碳能力。结果表明,渤、黄、东海的浮游植物固碳强度约为2.22亿t a^-1,固碳量的季节变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其中春夏季的固碳量占全年的65.3%。南黄海1999-2005年10-11月间浮游植物固碳强度有较大的年际变化,10-11月份7 a间其浮游植物最低固碳量为3.54万t d^-1,最高为16.58万t d^-1,平均为10.50万t d^-1,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趋势,磷对浮游植物固碳强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次之的影响因素是Chl a和亚硝氮(NO2-N)的含量。南海的固碳能力约为渤黄东海的2倍,为4.16亿t a^-1,其季节变化和渤黄东海不同,南海浮游植物在冬季的固碳能力最强,在夏季最弱。整个中国近海浮游植物年固碳量达6.38亿t,可占全球近海区域浮游植物年固碳量的5.77%。实际外海龙须菜的养殖发现,龙须菜每年固定的碳为8.18 t,养殖密度与方式对其产量和固碳量影响巨大。近几年,我国大型经济藻类养殖产量每年在120-150万t左右,换算为固碳量为36-45万t,平均每年40万t,如果海藻养殖产量每年增加5%,到2010年,我国大型经济藻类养殖的固碳量可达57万t a^-1,海藻养殖是海洋增加碳汇有多重价值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 浮游植物 海藻养殖 中国近海
下载PDF
广东沿海几种赤潮生物的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朝晖 吕颂辉 +2 位作者 陈菊芳 徐宁 齐雨藻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0-314,共5页
对1997年秋~1998年春广东沿海多次赤潮发生期间的几种优势赤潮藻类进行了形态学和分类学研究。1种为我国首次报道引发赤潮的定鞭金藻类(Prymnesiophytes)--球状棕囊藻(Phaeocystiscf.globosa)。另有甲藻类7种,其中裸甲藻目(Gymno... 对1997年秋~1998年春广东沿海多次赤潮发生期间的几种优势赤潮藻类进行了形态学和分类学研究。1种为我国首次报道引发赤潮的定鞭金藻类(Prymnesiophytes)--球状棕囊藻(Phaeocystiscf.globosa)。另有甲藻类7种,其中裸甲藻目(Gymnodiniales)3种:米氏裸甲藻(Gymnodiniumcf.mikimotoi)、环节环沟藻(Gyrodimiuminstriatum)及PhaePolyk-rikoshartmanii;鳍藻目(Dinophysiales)1种:具尾鳍藻(Dinophysiscaudata);原甲藻目(Pro-rocentrales)2种: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lima);多甲藻目(Peridiniales)1种: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umcatenella)。以上几种藻类引发的赤潮均为有害赤潮,其中球状棕囊藻、米氏裸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能产生毒素,形成有毒赤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藻 甲藻 赤潮 分类 广东沿海 有毒藻
下载PDF
城市湖泊退化过程中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演变评估——以肇庆仙女湖为例 被引量:47
17
作者 张修峰 刘正文 +1 位作者 谢贻发 陈光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49-2354,共6页
运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以及价格替代等方法,以肇庆仙女湖为例,对城市湖泊水生态系统自然资产价值部分的演变进行了评估。结果得出,仙女湖水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导致水生态系统有些服务功... 运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以及价格替代等方法,以肇庆仙女湖为例,对城市湖泊水生态系统自然资产价值部分的演变进行了评估。结果得出,仙女湖水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导致水生态系统有些服务功能的大幅度降低,如大气调节功能价值由1999年的460124元降低到2004年的8元、水质净化功能价值由1999年的11480元降到2004年的904元等;但并非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都降低,有些项目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保持不变,如水资源调节功能价值;甚至升高,如物质生产价值由1999年的152400元增加到2004年的241200元。该研究给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带来很大启示,即在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中要针对性的就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总体服务功能价值,而并非退化生态系统的各项服务均需提高,有些项目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以保持不变,甚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水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下载PDF
1997年底中国东南沿海大规模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与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66
18
作者 黄长江 董巧香 郑磊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1-590,共10页
1997年11月底和12月19—25日对同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发生于广东饶平县柘林湾及南澳岛周围海域的大规模赤潮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此次赤潮的原因生物是棕囊藻Phaeocystispouchetii。这种赤潮生物在其生活史中... 1997年11月底和12月19—25日对同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发生于广东饶平县柘林湾及南澳岛周围海域的大规模赤潮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此次赤潮的原因生物是棕囊藻Phaeocystispouchetii。这种赤潮生物在其生活史中有游泳单细胞和群体胶质囊2个生活阶段。游泳单细胞为球形或卵圆形,大小为6.0—7.2μm,有2根不等长的鞭毛和1根定鞭丝。群体胶质囊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为110μm—2.6cm。直径在150μm以下的小胶质囊呈略似实心的球体,细胞分布不均,大小只有3.1-5.2μm;当直径大于200μm后,胶质囊已呈中空状,细胞均匀地分布在胶质囊表面,细胞大小增至62-7.4μm,群体胶质囊细胞内的2个林状叶绿体沿着细胞周壁相向嵌合。在赤潮高峰期,棕囊藻胶质囊遍布柘林湾,湾外的赤潮带达十数公里长,细胞密度最高为25×108cells/L,占浮游植物总细胞数的99.7%。此次赤潮的诱因主要是受1997—1998年度史上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导致我国东南沿海冬季气候反常,气温升高,东南风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囊藻 有害赤潮 中国 东南沿海 生物学 生态学
下载PDF
高州水库水质与浮游生物动态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魏鹏 林秋奇 +4 位作者 胡韧 韩博平 林旭钿 杨浩文 钟秀英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5-170,共6页
为评价分析流域治理对水质的影响 ,于 2 0 0 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调查了高州水库 (石骨库区 )营养状态及浮游生物分布 ,并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从 2 0 0 0年的数据来看 ,水库营养水平属于寡中营养型 ;丰水期的营养水平、浮游植物丰度... 为评价分析流域治理对水质的影响 ,于 2 0 0 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调查了高州水库 (石骨库区 )营养状态及浮游生物分布 ,并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从 2 0 0 0年的数据来看 ,水库营养水平属于寡中营养型 ;丰水期的营养水平、浮游植物丰度及Chla含量均高于枯水期 ,丰水期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要优势种 ,而枯水期主要为蓝藻 .浮游动物丰度枯水期远高于丰水期 ,以桡足类的广布中剑水蚤 (Mesocyclopsleuckarti)、无节幼体、桡足幼体以及枝角类的角突网纹溞 (Ceriodaphniacornuta)和长额象鼻溞 (Bosminalongirostris)为主 .与 1988年的数据相比 ,总磷含量大幅度下降( 0 .0 2 1~ 0 .0 0 6mgL- 1 ) ,尽管总氮含量呈上升趋势 ( 0 .40 5~ 0 .82 0mgL- 1 ) ,但总的营养水平有所下降 ,浮游生物种类与丰度发生了较大变化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由蓝藻占绝对优势演变为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要优势种 ,浮游动物则由桡足类和枝角类取代原生动物和轮虫 ,成为主要的优势种群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均大幅度下降 .说明经过近十年的流域治理 ,水库水质得到一定的改善 .图 3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水库 水质 浮游生物 动态分析
下载PDF
几种环境因子对高生物量赤潮甲藻——东海原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邓光 耿亚洪 +4 位作者 胡鸿钧 齐雨藻 吕颂辉 李中奎 李夜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4-39,共6页
利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pH值和光照强度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光合作用的影响。东海原甲藻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30℃,最适温度22~28℃,低于9℃和高于33℃,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适宜的盐... 利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pH值和光照强度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光合作用的影响。东海原甲藻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30℃,最适温度22~28℃,低于9℃和高于33℃,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适宜的盐度范围为22~35,最适盐度28~30;适宜的pH范围较小,为6.0~9.0,最适pH值范围7.5~8.5,与所生活的海洋环境一致,pH高于9.5,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pH10.0可致死全部细胞;光饱和点在600μmol/(m^2·s)附近,在更高光强下没有发生光抑制。测定的对光合作用适宜的条件和最适条件与他人培养试验结果一致,与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现场的生态调查结果吻合。表明通过测定光合作用速率对主要生态因子变化的响应,可以掌握藻类生长繁殖对主要生态因子的要求以及对这些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了解赤潮藻的生理生态特性是认识赤潮发生机理的基础,本研究结果为认识赤潮发生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光合作用 温度 盐度 pH值 光照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