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中药多糖及胸腺肽对U14宫颈癌荷瘤鼠脾脏和瘤内免疫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罗惠娟 徐建平 +2 位作者 黎清 谢杏美 陈瑞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95-1900,共6页
目的:比较4种中药多糖及胸腺肽对U14宫颈癌荷瘤鼠肿瘤生长、脾增生、脾内T淋巴细胞(TLC)、自然杀伤细胞(NK)及瘤组织内Th1/Th2的影响,试图找到对宫颈癌有相对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方法:建立U14宫颈癌荷瘤鼠模型,用生理盐水、中药多糖或... 目的:比较4种中药多糖及胸腺肽对U14宫颈癌荷瘤鼠肿瘤生长、脾增生、脾内T淋巴细胞(TLC)、自然杀伤细胞(NK)及瘤组织内Th1/Th2的影响,试图找到对宫颈癌有相对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方法:建立U14宫颈癌荷瘤鼠模型,用生理盐水、中药多糖或胸腺肽连续21 d灌胃,处死后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抑瘤率和脾脏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法分析脾内TLC和NK细胞亚群以及瘤组织内IFN-γ和IL-10含量。结果:肿瘤抑制率排序:当归多糖(ASP)<人参多糖(PGP)<胸腺肽<枸杞多糖(LBP)<灵芝多糖(GLP),GLP、LBP和胸腺肽组与肿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P和ASP组与肿瘤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脾脏指数:ASP<肿瘤对照组<胸腺肽组<GLP<PGP<LBP;CD4/CD8增强排序:PGP<ASP<GLP<胸腺肽组<LBP;CD49b+NK增生排序:ASP<胸腺肽组<LBP<GLP<PGP,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瘤组织内IFN-γ和IL-10检测显示:胸腺肽、LBP、GLP组Th1/Th2均向Th1漂移,程度依次减弱,PGP和ASP组无明显Th1漂移。结论:LBP、GLP和胸腺肽对U14宫颈荷瘤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增强荷瘤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中草药 胸腺肽
下载PDF
人早孕蜕膜组织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高绿芬 高雪松 +5 位作者 麦浩山 张翼婷 施重任 宋泓 杨一 田雨可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早孕蜕膜组织分离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及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向子宫内膜分化的方法.方法:胶原酶Ⅰ法消化早孕人流子宫蜕膜组织,贴壁法分离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传代纯化至第2代,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目的:探讨早孕蜕膜组织分离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及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向子宫内膜分化的方法.方法:胶原酶Ⅰ法消化早孕人流子宫蜕膜组织,贴壁法分离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传代纯化至第2代,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的表达.取第2代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爬片.实验分两组:单纯培养基组,细胞因子组即分别加入质量浓度均为10 ng/mL TGF-β、EGF与PDGF-BB.培养至第6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上皮标记物CK18和间质标记物VIM的表达.结果:胶原酶Ⅰ酶消化后贴壁培养法能稳定从人早孕蜕膜组织中分离出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不表达CD34、CD45、CK,强表达CD73、CD90、HLA-I;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干细胞CK阴性,VIM阳性.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提示生长因子组CK阳性,VIM阳性,而对照组CK阴性,VIM阳性.结论:胶原酶法能有效从早孕蜕膜组织中分离出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且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能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 子宫内膜干细胞 子宫内膜 蜕膜组织 分离 定向分化
下载PDF
CD3ζ链基因在脐带血T细胞及其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少华 李扬秋 +2 位作者 杨力建 陈思 林锦绒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了解脐带血T细胞及其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信号传导分子CD3ζ基因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60例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和12例纯化脐带血CD4+及CD8+T细胞的CD3ζ基因的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 目的了解脐带血T细胞及其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信号传导分子CD3ζ基因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60例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和12例纯化脐带血CD4+及CD8+T细胞的CD3ζ基因的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采用相对定量公式:2-△Ct×100%,计算CD3ζ基因相对mRNA表达量,6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并根据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特点和序列分析了解CD3ζ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全部脐带血和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均表达CD3ζ基因,不同个体CD3ζ基因表达量有所差异,脐带血T细胞CD3ζ基因相对mRNA表达量为6.7%±5.56%,CD4+和CD8+T细胞的CD3ζ基因相对mRNA表达量分别为6.74%±2.0%和6.88%±1.76%,三者CD3ζ基因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健康成人(P=0.000,P=0.034,P=0.000)。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尚未发现国外文献所报道的ζ链剪接异构体。结论本研究率先报道了脐带血T细胞及其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CD3ζ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了解脐带血T细胞免疫学特点提供新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ζ基因 脐带血 T细胞
下载PDF
小柴胡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文举 王自能 +1 位作者 郑佩娥 郑辉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 EM)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 - 8( IL - 8)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 E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 ( U)、小柴胡汤组 ( XCHT)、丹那唑组 ( D)和联合用药组 ( S) ,设假手术组( C)为...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 EM)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 - 8( IL - 8)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 E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 ( U)、小柴胡汤组 ( XCHT)、丹那唑组 ( D)和联合用药组 ( S) ,设假手术组( C)为对照。四周后观察各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和形态学的变化 ,计数腹腔液巨噬细胞 ,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IL - 8、TNF-α的含量。结果 XCHT组、D组和 S组异位内膜呈现不同程度萎缩 ,腺体明显减少 ,腹腔液巨噬细胞计数减少 ,XCHT组、D组及 S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 IL - 8、TNF-α含量降低 ,其中以 S组最为明显。结论 :小柴胡汤和丹那唑可以调节 EM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 ,使异位内膜萎缩 ,当二者联合用药时 ,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中医药疗法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中期至孕足月胰岛素抵抗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耿蔷 肖小敏 潘观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860-1862,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患者孕中期至孕足月胰岛素抵抗(IR)的程度及其变化。方法选择孕期经饮食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的A1级GDM患者36例(A组),GIGT患者37例(B组),同期糖耐量正常的孕妇90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患者孕中期至孕足月胰岛素抵抗(IR)的程度及其变化。方法选择孕期经饮食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的A1级GDM患者36例(A组),GIGT患者37例(B组),同期糖耐量正常的孕妇90例为对照组(C组)。监测各组孕24~28周和孕足月时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浓度,评价各孕期IR程度及孕24~28周时胰岛β细胞功能和妊娠结局。结果孕24~28周,A组患者的IR水平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孕足月,B组患者的IR程度加重,高于C组(P〈0.05),而A组患者IR水平呈下降趋势。从正常妊娠、GIGT到GDM孕妇,其胰岛β细胞功能依次下降(P〈0.05)。经饮食控制,GDM和GIGT患者妊娠结局与正常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在孕24~28周甚至更早出现明显的IR,到足月妊娠呈异常下降趋势,这可能提示GDM患者存在胎盘功能的下降。GIGT患者在孕足月呈现明显的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小柴胡汤联合丹那唑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自能 张文举 +3 位作者 郑辉 郑佩娥 马宝锋 左连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2-865,共4页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丹那唑及二者联合用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M)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和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 :E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 (U)、小柴胡汤 (XCH)、丹那唑组 (D)和联合用药组(S) ,设假手术组 (C)为对照。四...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丹那唑及二者联合用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M)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和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 :E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 (U)、小柴胡汤 (XCH)、丹那唑组 (D)和联合用药组(S) ,设假手术组 (C)为对照。四周后观察各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和形态学的变化 ,计数腹腔液巨噬细胞 ,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白细胞介素 - 8(IL - 8)、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含量 ,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并通过CD34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 ,测定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XCH组、D组和S组异位内膜呈现不同程度萎缩 ,腺体明显减少 ,腹腔液巨噬细胞计数减少 ,XCH组、D组及S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IL - 8、TNF -α含量降低 ,异位内膜VEGF表达减弱 ,MVD明显减少 ,其中以S组最为明显。结论 :小柴胡汤和丹那唑可以抑制EM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血管生成 ,使异位内膜萎缩 ,当二者联合用药时 ,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草药
下载PDF
Smad4蛋白及mRNA在卵巢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苗竹林 王自能 +1 位作者 章韵 程龙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探讨Smad4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卵巢中蛋白及mRNA的表达。方法选择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卵巢,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中Smad4蛋白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mad4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结果免疫... 目的探讨Smad4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卵巢中蛋白及mRNA的表达。方法选择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卵巢,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中Smad4蛋白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mad4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mad4主要表达在各级卵泡中,在卵巢发育早期,Smad4主要在原始卵泡和窦前卵泡中表达;随着卵巢的发育成熟,Smad4在窦状及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的表达与间质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mad4在卵泡中的表达强度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卵泡的发育,Smad4在窦状及成熟卵泡卵母细胞的表达与窦前卵泡卵母细胞比较明显减弱(P<0.05,P<0.01);在卵泡膜细胞的表达逐渐增强(P<0.01),而在各级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各阶段卵巢均有mRNA的表达,从第3周起Smad4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与生后1d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卵巢内存在Smad4,提示TGF-β家族对卵泡发育的调节很可能是通过Smad信号转导模式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大鼠 蛋白质Smad4 免疫化学
下载PDF
亚铁螯合酶抑制诱导细胞内原卟啉IX积聚的肿瘤荧光成像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前尹 林绍强 +4 位作者 李囡 陶良阔 孙见薇 温嘉耀 王晓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FECH的siRNA在肿瘤荧光成像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FECH的siRNA,用脂质体转染剂Lipofectamine2000携带后转染H08910PM细胞,用RT—PCR半定量检测细胞中FECHmRNA的表达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体外检测H0891... 目的:探讨靶向FECH的siRNA在肿瘤荧光成像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FECH的siRNA,用脂质体转染剂Lipofectamine2000携带后转染H08910PM细胞,用RT—PCR半定量检测细胞中FECHmRNA的表达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体外检测H08910PM细胞的荧光强度。结果:siRNA转染后H08910PM细胞的FECH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与转染剂组比敲减效率为70.1%。荧光显微镜成像图显示:随氨基酮戊酸(ALA)浓度的增高,红色荧光逐渐增强;同一ALA浓度下siRNA干扰后,其红色荧光增强。结论:化学合成的靶向FECH的siRNA能够下调H08910PM细胞中FECH基因的表达,增加肿瘤细胞内的PplX积聚,siRNA与小浓度ALA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减少ALA系统毒性,并提高肿瘤细胞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亚铁螯合酶 氨基酮戊酸(ALA) 原卟啉X 荧光成像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内分泌分化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卢晓晔 王自能 +1 位作者 覃莉 黄中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内分泌分化及意义。方法 临床手术切除或活检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5 0例 ,另取 2 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 1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标本作对照。采用嗜铬素 A( chrom ogranin A,Cg A)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内分泌细胞 ( e...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内分泌分化及意义。方法 临床手术切除或活检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5 0例 ,另取 2 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 1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标本作对照。采用嗜铬素 A( chrom ogranin A,Cg A)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内分泌细胞 ( endocrine cell,EC) ,采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计算 EC密度 (个 / mm2 )。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仅见极少量的 EC,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 EC的数量及染色强度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及子宫内膜增生症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 Cg A阳性率为 4 4 .0 % ,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 ( 15 .0 % ,P<0 .0 5 )。高分化的内膜样腺癌组织中 Cg A阳性率及 EC密度高于中、低分化的内膜癌组织。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内分泌分化是肿瘤异质性的表现 ,EC可能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腔分泌的方式 ,调节肿瘤的生长及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内分泌分化 肠嗜铬细胞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兔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及丹那唑对其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保锋 郑辉 +3 位作者 王自能 何斯纯 柏志全 王跃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参照Jones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在建模后第6周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丹那唑组大鼠分别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在位内膜相...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参照Jones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在建模后第6周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丹那唑组大鼠分别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在位内膜相比,模型组异位内膜的基底膜不完整,线粒体有空泡,偶见坏死细胞;丹那唑治疗后,内质网扩张,空泡的线粒体和自噬体多见,细胞坏死较多。结论:子宫内膜移植到腹壁后超微结构发生了变化,丹那唑的治疗常使内膜细胞细胞器改变,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鼠 超微结构 丹那唑
下载PDF
T-bet和Gata-3基因在脐带血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锦绒 陈少华 +2 位作者 李萡 杨力建 李扬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了解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在脐带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21例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中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的表达水平,21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对照。结果:T-bet基因和Gata-3基因... 目的:了解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在脐带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21例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中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的表达水平,21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对照。结果:T-bet基因和Gata-3基因在CBMC和PBMC中均存在一定表达,Gata-3基因在CBMC中的表达水平(0.43±0.35)%与PBMC(0.42±0.27)%相比无明显差异(P=0.925),而T-bet基因在CBMC中的表达水平(0.47±0.48)%则明显低于健康成人组(2.12±1.48)%(P=0.000)。结论:CBMC中T-bet基因表达低下,可能与脐带血移植后GVHD发生率低下以及发生程度较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ET基因 Gata-3基因 脐带血 实时定量RT-PCR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内分泌细胞及其增殖与凋亡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晓晔 覃莉 +2 位作者 黄华梅 王自能 程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子宫内膜肿瘤 内分泌腺 细胞分裂 脱噬作用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大鼠卵巢发育过程中Smad4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苗竹林 王自能 +1 位作者 程龙球 章韵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TGF-βs)在调节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信号转导模式,以探讨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卵巢中Smad4蛋白及mRNA的表达。方法选择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卵巢,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中Smad4蛋白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采用半...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TGF-βs)在调节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信号转导模式,以探讨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卵巢中Smad4蛋白及mRNA的表达。方法选择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卵巢,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中Smad4蛋白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mad4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以GAPDH作为内对照与特异性Smad4同时进行扩增,并计算Smad4和GAPDH的RT-PCR产物积分吸光度比值来表示Smad4mRNA的含量。结果Smad4广泛表达于卵巢组织,但主要表达在卵泡中,其表达部位和强度随卵巢的成熟度不同而变化;在卵巢发育早期,Smad4主要在原始卵泡和窦前卵泡中表达,而在间质中的表达较弱;随着卵巢的发育成熟,Smad4在间质中的表达逐渐增强,性成熟后,在窦状及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的表达与间质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mad4在卵泡中的表达强度也发生了变化,即随着卵泡的发育,Smad4在窦状及成熟卵泡卵母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弱,与窦前卵泡卵母细胞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与窦前卵泡比较,Smad4在卵泡膜细胞的表达逐渐增强(P<0.01),而在各级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各阶段卵巢均有mRNA的表达,从第3周起Smad4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Smad4和GAPDH积分吸光度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SD大鼠 SMAD4 免疫组化 RT—PCR
下载PDF
生育年龄妇女早期卵泡细胞凋亡和Bcl-2/BAX蛋白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忠香 王自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08-1911,共4页
目的 :研究生育年龄妇女早期卵泡的细胞凋亡和Bcl- 2 /BAX蛋白表达。方法 :12例卵巢组织标本来自进行妇科手术的生育年龄妇女 (年龄 2 3- 38岁 ) ,并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无明显形态异常。利用末端标记法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 :研究生育年龄妇女早期卵泡的细胞凋亡和Bcl- 2 /BAX蛋白表达。方法 :12例卵巢组织标本来自进行妇科手术的生育年龄妇女 (年龄 2 3- 38岁 ) ,并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无明显形态异常。利用末端标记法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早期卵泡 (包括始基卵泡、间期和初级卵泡 )细胞凋亡和Bcl- 2 /BAX蛋白表达。结果 :早期卵泡内 18 75 %卵细胞表现TUNEL阳性 ,但是卵泡内未见TUNEL阳性颗粒细胞。BAX在早期卵泡的卵细胞内表达 ,阳性表达率 76 0 7% ;相反未见Bcl- 2在卵细胞表达。另外 ,早期卵泡内颗粒细胞也没有表达Bcl- 2和BAX。结论 :生育年龄妇女早期卵泡的卵细胞发生凋亡 ,促凋亡蛋白BAX在卵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闭锁 卵母细胞 细胞凋亡 蛋白质 BCL-2/BAX
下载PDF
二维超声、多普勒联合三维超声血管模式对胎儿肾缺如的诊断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玮璟 吴珍生 石晓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903-2904,共2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多普勒联合三维超声血管模式对胎儿肾缺如的诊断。方法:对5264例胎儿肾脏进行二维、多普勒和三维超声扫描并跟踪妊娠结局。结果:三种方法联合诊断胎儿肾缺如84例(单侧68例,双侧16例),检出率1.59%,单侧1.29%,双侧0.30...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多普勒联合三维超声血管模式对胎儿肾缺如的诊断。方法:对5264例胎儿肾脏进行二维、多普勒和三维超声扫描并跟踪妊娠结局。结果:三种方法联合诊断胎儿肾缺如84例(单侧68例,双侧16例),检出率1.59%,单侧1.29%,双侧0.30%。其中二维超声联合多普勒检查诊断肾缺如67例(单侧51例,双侧16例),检出率1.27%(单侧0.97%,双侧0.30%),应用三维血管模式,漏诊的17例单侧肾缺如病例得以诊断。漏诊7例,其中单侧肾缺如5例,双侧2例,5例单侧肾缺如均未进行三维血管模式的检查。结论:二维超声是胎儿肾缺如筛查的基本方法,多普勒检查明确大部分诊断,血管模式明确显示肾血管走行和分布。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肾缺如 多普勒超声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分泌分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晓晔 王自能 +1 位作者 覃莉 黄中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9,T001,共5页
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分泌分化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状况、雌激素受体 (ER)与孕激素受体 (PR)表达 ,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手术切除或活检的子宫内膜癌标本 5 0例。采用嗜铬素A(CgA)作为内分泌分化的标记 ,进行CgA PCNA及CgA TUNEL双... 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分泌分化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状况、雌激素受体 (ER)与孕激素受体 (PR)表达 ,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手术切除或活检的子宫内膜癌标本 5 0例。采用嗜铬素A(CgA)作为内分泌分化的标记 ,进行CgA PCNA及CgA TUNEL双重染色 ,观察内分泌分化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状况 ;并进行CgA与生存素 (Survivin)双重免疫组化染色 ,探讨生存素与内分泌分化细胞凋亡的关系。通过CgA ER及CgA PR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内分泌分化细胞的ER、PR表达。结果显示CgA阳性细胞呈PCNA及TUNEL染色阴性。CgA阳性细胞多表达Survivin。CgA阳性细胞密集的区域ER或PR减少明显。大多数CgA阳性细胞不表达ER或PR。结果提示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内分泌分化细胞属暂不增殖细胞群 ,亦极少发生凋亡 ,是较稳定的细胞群。内分泌分化细胞高表达Survivin可能是其逃避凋亡的分子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细胞分化 生物学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rhNDPK-A对其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秋英 张美英 +4 位作者 罗新 李耘 邢少璟 王一飞 胡红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57-258,26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初步探讨rhNDPK-A蛋白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对新生儿脐带静脉血管进行消化,从中分离出血管内皮细胞,体外传代培养,通过MTS/PMS法测定不同浓度的rhNDPK-A蛋白对HUVEC体...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初步探讨rhNDPK-A蛋白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对新生儿脐带静脉血管进行消化,从中分离出血管内皮细胞,体外传代培养,通过MTS/PMS法测定不同浓度的rhNDPK-A蛋白对HUVEC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从0 0610μg/ml到250μg/ml的rhNDPK-A蛋白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既没有抑制也没有促进作用。结论建立了分离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rhNDPK-A蛋白不是通过抑制内皮血管细胞的增殖而抑制血管新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培养 增殖 蛋白 HUVEC 内皮细胞生长 脐带静脉 消化 分离培养 浓度
下载PDF
米非司酮(RU486)对人子宫肌瘤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自能 唐福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86-97,共12页
子宫肌瘤经米非司酮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小。为解释此现象,我们研究肌瘤组织经米非司酮治疗后的超微结构。方法:将有子宫肌瘤症状的妇女22人随意分成2组(对照组12人,米非司酮组10人)。患者年龄为30~50岁,平均为42... 子宫肌瘤经米非司酮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小。为解释此现象,我们研究肌瘤组织经米非司酮治疗后的超微结构。方法:将有子宫肌瘤症状的妇女22人随意分成2组(对照组12人,米非司酮组10人)。患者年龄为30~50岁,平均为4209岁。米非司酮组患者在手术前一周,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切除子宫后,立即取一块肌瘤组织用于制备电镜样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米非司酮组的肌瘤组织有下列形态改变:(1)肌瘤细胞水肿,部分质膜破裂;(2)肌丝排列紊乱;(3)线粒体水肿,粗面内质网渠明显扩张;(4)胞核内陷,染色质浓缩并聚集于核膜;(5)血管腔变狭,部分内皮细胞突出上皮层或脱离上皮层。结论:上述形态改变提示,在米非司酮作用下,肌瘤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其原因可能与米非司酮的抗孕酮作用有关,因为孕酮可抑制子宫动脉及子宫肌层的肌细胞收缩。内皮损伤或缺氧将增强血管收缩物(内皮素-1)的释放,这将使肌瘤组织的血供应变得更差,并造成肌瘤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此外,有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可降低子宫肌瘤组织生长因子(例如EGF,IGF,FGF)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超微结构 治疗
下载PDF
传统药物流产终止宫内早孕疗效的重新评估——附141例报告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玲 王志新 《新医学》 2009年第12期807-809,共3页
目的:重新评估传统药物流产方案(米非司酮150mg配伍米索前列醇600μg)终止宫内早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愿选择药物流产且具适应证的141例早孕患者,接受米非司酮150mg配伍米索前列醇600μg的传统药物流产方案,观察患者服药后1周、... 目的:重新评估传统药物流产方案(米非司酮150mg配伍米索前列醇600μg)终止宫内早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愿选择药物流产且具适应证的141例早孕患者,接受米非司酮150mg配伍米索前列醇600μg的传统药物流产方案,观察患者服药后1周、2周的临床疗效,阴道出血时间及行清宫术的人数,并比较孕囊直径小于10mm者及10~20mm者的疗效差异。结果:用药后1周,B超示完全流产77例(55%)。用药后2周复查,B超示完全流产增至92例(65%),不全流产48例(34%),流产失败1例(1%),行清宫术44例(31%)。阴道流血时间7~13d123例(87%),14~18d18例(13%)。月经复潮时间为药物流产后或清宫术后36~49(中位数45)d。孕囊直径5~10mm者的完全流产率为77%,孕囊直径11~20mm者则为60%,前者的完全流产率高于后者(P<0.05)。结论:尽管传统药物流产方案用于终止孕囊直径在10mm以内的早孕疗效优于孕囊直径11~20mm者,但其清宫率较高,故该方案亟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药物流产 早孕 清宫术 阴道流血 并发症
下载PDF
脐带血和成人外周血TCR Vγ和Vδ亚家族的分布和克隆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少华 李扬秋 +1 位作者 杨力建 林锦绒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脐带血和健康成人外周血TCR Vγ和Vδ基因谱系的分布情况及克隆性特点。方法利用RT-PCR法检测16例脐带血和1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CRVγ(Ⅰ~Ⅲ)和Vδ(1~8)各亚家族的表达,了解各亚家族的分布和利用情况;阳性的PCR产物... 目的探讨脐带血和健康成人外周血TCR Vγ和Vδ基因谱系的分布情况及克隆性特点。方法利用RT-PCR法检测16例脐带血和1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CRVγ(Ⅰ~Ⅲ)和Vδ(1~8)各亚家族的表达,了解各亚家族的分布和利用情况;阳性的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素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其CDR3长度,了解T细胞的克隆性。2例成人胸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脐带血T细胞的Vγ基因表达主要集中在VγⅠ和VγⅡ,而Vδ基因则平均表达(4.63±1.03)个亚家族,主要集中在Vδ1、2、3、8中表达。健康成人外周血T细胞除了1例不表达VγⅢ之外,其余均表达全部Vγ基因,而在Vδ基因中则平均表达(3.6±0.52)个亚家族,并以Vδ1、2和3为多见,Vδ4和Vδ5未能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而Vδ5和Vδ8的表达则明显低于脐带血(P=0.009,P=0.001);2例成人胸腺组织表达除Vδ4和Vδ6之外的其他Vγ和Vδ亚家族。基因扫描显示16例脐带血中有1例在VγⅠ和5例分别在Vδ2、Vδ4和Vδ6中出现寡克隆性,10例成人外周血中有9例在不同亚家族中出现克隆性T细胞,其余均呈多克隆性。结论脐带血TCRVγ和Vδ亚家族T细胞和健康成人外周血Vδ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均存在选择性,TCR Vδ亚家族在健康成人外周血中有一定的限制性,其出现克隆性T细胞的频率较脐带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外周血 T细胞受体 基因扫描 克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