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MR Dixon技术评价脊旁肌脂肪浸润,并探讨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患者Dixon脂肪和水图像手绘包含脊旁肌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ing,ROI)2次,测量脊旁肌的信号强度,计算脂肪信号分数(fat signal fraction,FSF),采...目的采用MR Dixon技术评价脊旁肌脂肪浸润,并探讨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患者Dixon脂肪和水图像手绘包含脊旁肌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ing,ROI)2次,测量脊旁肌的信号强度,计算脂肪信号分数(fat signal fraction,FSF),采用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ANCOVA)比较脊旁肌FSF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ences,ICCs)分析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可靠性。结果脊旁肌的FSF随年龄增加上升,校正性别后,与年龄呈正相关(R2=0.561,P=0.016)。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可靠性良好(ICCs分别为0.83和0.86)。结论 MR Dixon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脊旁肌随年龄增长发生的退行性变,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桡骨接近完全融合时与融合遗迹的影像学鉴别方法。方法 18岁以下研究组31例,每1例均有同日同次2张左手腕部正位片和分别倾斜30°和45°2张斜位 X 线片,共124次曝光片。18.0岁以上对照组,每例有1张手腕部正位片,其中6例...目的探讨桡骨接近完全融合时与融合遗迹的影像学鉴别方法。方法 18岁以下研究组31例,每1例均有同日同次2张左手腕部正位片和分别倾斜30°和45°2张斜位 X 线片,共124次曝光片。18.0岁以上对照组,每例有1张手腕部正位片,其中6例另有1张手腕部斜位片,共17次曝光片。合计42例141次曝光片。对比分析两组间桡骨远端缺口形态、与桡骨关系、低密度骺线是否存在及尺骨融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桡骨未完全融合者其缺口均深入桡骨轮廓之内,尺骨茎突基底部均存在低密度骺线及缺口,多位置和多角度观察发现低密度骺线者8例。对照组桡骨远端缺口位于桡骨轮廓之外并能未深入桡骨轮廓之内,且缺口内缘为正常骨皮质封闭。桡骨致密融合线未见显示7例(64%),尺骨已完全融合。结论与融合遗迹不同,在多位置和多角度片中如能发现桡骨低密度骺线存在、明确缺口位于桡骨轮廓之内和尺骨茎突基底部尚未完全融合,即可确定桡骨尚未完全融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采用MR Dixon技术评价脊旁肌脂肪浸润,并探讨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患者Dixon脂肪和水图像手绘包含脊旁肌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ing,ROI)2次,测量脊旁肌的信号强度,计算脂肪信号分数(fat signal fraction,FSF),采用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ANCOVA)比较脊旁肌FSF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ences,ICCs)分析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可靠性。结果脊旁肌的FSF随年龄增加上升,校正性别后,与年龄呈正相关(R2=0.561,P=0.016)。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可靠性良好(ICCs分别为0.83和0.86)。结论 MR Dixon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脊旁肌随年龄增长发生的退行性变,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文摘目的探讨桡骨接近完全融合时与融合遗迹的影像学鉴别方法。方法 18岁以下研究组31例,每1例均有同日同次2张左手腕部正位片和分别倾斜30°和45°2张斜位 X 线片,共124次曝光片。18.0岁以上对照组,每例有1张手腕部正位片,其中6例另有1张手腕部斜位片,共17次曝光片。合计42例141次曝光片。对比分析两组间桡骨远端缺口形态、与桡骨关系、低密度骺线是否存在及尺骨融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桡骨未完全融合者其缺口均深入桡骨轮廓之内,尺骨茎突基底部均存在低密度骺线及缺口,多位置和多角度观察发现低密度骺线者8例。对照组桡骨远端缺口位于桡骨轮廓之外并能未深入桡骨轮廓之内,且缺口内缘为正常骨皮质封闭。桡骨致密融合线未见显示7例(64%),尺骨已完全融合。结论与融合遗迹不同,在多位置和多角度片中如能发现桡骨低密度骺线存在、明确缺口位于桡骨轮廓之内和尺骨茎突基底部尚未完全融合,即可确定桡骨尚未完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