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人民医院连续13年真菌血症病原谱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娟 吴伟元 刘雪燕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目的调查深圳市人民医院真菌血症病原谱。方法收集2004-2016年深圳市人民医院真菌血症患者血液分离的真菌,使用VITEK-2、VITEK-MS系统并结合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2004-2016年共发生真菌血症295例,分离296... 目的调查深圳市人民医院真菌血症病原谱。方法收集2004-2016年深圳市人民医院真菌血症患者血液分离的真菌,使用VITEK-2、VITEK-MS系统并结合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2004-2016年共发生真菌血症295例,分离296株真菌,假丝酵母菌占89.9%(266/296)。最常见前5位真菌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36.1%,107/296)、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种复合群(19.3%,57/296)、热带假丝酵母菌(13.9%,41/296)、光滑假丝酵母菌种复合群(11.8%,35/296)和菌膜假丝酵母菌(4.7%,14/296);非白假丝酵母菌占53.7%(159/296)。69.8%(206/295)真菌血症来自重症医学科(ICU)(89例)、新生儿科(33例)、血液科(30例)、胃肠外科(29例)和呼吸科(25例)。结论假丝酵母菌是真菌血症最重要的病原菌,其中非白假丝酵母菌占比过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血症 白假丝酵母菌 非白假丝酵母菌
原文传递
肾脏替代治疗滤器膜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雪燕 刘晓君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12期847-849,共3页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滤器膜材料是整个CRRT体外循环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是体外循环中与血液接触最广泛的部分,也是决定整个体外循环生物相容性最重要的环节。此外,膜材料的特性决定了滤器...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滤器膜材料是整个CRRT体外循环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是体外循环中与血液接触最广泛的部分,也是决定整个体外循环生物相容性最重要的环节。此外,膜材料的特性决定了滤器对溶质和水分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膜材料 滤器 体外循环 生物相容性 CRRT 血液接触 清除能力
下载PDF
氢化可的松对中暑大鼠去甲肾上腺素低反应性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张明 陈怀生 +4 位作者 李悦 杨经文 施学智 梁泳欣 童华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5-690,共6页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对中暑大鼠去甲肾上腺素低反应性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接受中暑造模和氢化可的松干预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中暑组、氢化可的松对照组和氢化可的松中暑组。4组大鼠均在麻醉状态下监测颈动脉血...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对中暑大鼠去甲肾上腺素低反应性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接受中暑造模和氢化可的松干预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中暑组、氢化可的松对照组和氢化可的松中暑组。4组大鼠均在麻醉状态下监测颈动脉血压,并分别完成下列3部分实验,每部分实验中各组大鼠的样本量均为8只。(1)两次负荷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1μg/kg)静脉推注实验:观察4组大鼠接受两次负荷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后平均动脉压(MAP)升幅及回落至基线的时间;(2)恒定低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25μg/(kg.h)]持续泵注实验:观察4组大鼠MAP维持水平及总体生存时间;(3)血管反应性相关生化指标检测:接受恒定低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注的4组大鼠被处死后,留取血清和主动脉组织,检测血管扩张因子(血清NO、前列腺素E2)、激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炎因子[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以及主动脉组织α1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1)生理盐水中暑组大鼠接受负荷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后MAP升幅和持续时间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尤以第2次注射后明显。氢化可的松中暑组MAP升幅和持续时间高于生理盐水中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接受恒定低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注后,生理盐水中暑组MAP维持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与生理盐水中暑组比较,氢化可的松中暑组大鼠MAP增加,生存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理盐水中暑组大鼠血清NO、前列腺素E2、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促炎因子水平明显增加,主动脉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相较于生理盐水中暑组,氢化可的松中暑组的促炎因子水平下降,主动脉α1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衰竭的中暑大鼠存在对去甲肾上腺素的低反应性,氢化可的松能增加MAP和存活时间,改善低反应性,抑制炎性因子水平并增加主动脉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低反应性 缩血管药 氢化可的松
下载PDF
危重型COVID-19患者血清cTnI、CK-MB、NT-proBNP与心功能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许小泽 林正豪 刘雪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0-526,共7页
目的:探求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危重型COVID-19患者5例,采用发光法检测5例患者血清c... 目的:探求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危重型COVID-19患者5例,采用发光法检测5例患者血清cTnI、CK-MB、NT-proBNP质量浓度,同时对应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内径(L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采用SPSS 26.0的Pearson检验分析cTnI、CK-MB、NT-proBNP质量浓度与LV、LVEF、PASP的相关性.结果:危重型COVID-19患者cTnI、CK-MB、NT-proBNP均与LVEF呈负相关(r=-0.574,-0.758,-0.590,P<0.05);CK-MB、NT-proBNP均与PASP呈正相关(r=0.513,0.469,P<0.05),且与LV呈正相关(r=0.651,0.380,P<0.05).结论:危重型COVID-19患者可发生心脏损伤,cTnI、CK-MB、NT-proBNP质量浓度与心功能指标密切相关,其中CK-MB相关性最高;cTnI、CK-MB、NT-proBNP的异常升高可提示危重型COVID-19患者心脏功能或结构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危重型 心脏损伤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影响脓毒症大鼠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南川川 李楠 +3 位作者 李威 洪澄英 陈怀生 刘雪燕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524-528,532,共6页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化酶-1 (heme oxygenase-1,HO-1)对脓毒症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观察肾脏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EPCR)表达的变化以及血红素氧合酶-1对其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化酶-1 (heme oxygenase-1,HO-1)对脓毒症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观察肾脏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EPCR)表达的变化以及血红素氧合酶-1对其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erforation,CLP)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72只脓毒症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LP组、HO-1促进剂(CLP+hemin)组、HO-1抑制剂(CLP+ZnPP)组,每组18只,后3组大鼠分别于腹腔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hemin和ZnPP,12 h后在大鼠腹白线做正中切口约1.5cm,分离盲肠,在盲肠的近端和末端各穿一个孔,挤出少许粪便于腹腔内,回纳盲肠,分层缝合腹腔,造成腹腔感染脓毒症模型。分时相处死大鼠,留取血浆、肾脏组织,分析各组之间肌酐(Cr)、胱抑素C(Cys-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差别,ELISA法检测血浆EP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肾脏组织经马休黄/猩红/天青石蓝染色法(MSB)对比各组之间病理变化,并应用Western Blot分析肾脏组织EPCR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脓毒症组中大鼠肾脏微血栓形成明显,凝血功能障碍,炎症反应明显,肾脏功能受损;在HO-1促进剂组中大鼠肾脏微血栓及炎症反应较脓毒症组显著减轻(P<0. 05),肾脏功能得到改善,EPCR表达较脓毒症组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O-1抑制剂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结论血红素氧合酶-1能够增加脓毒症大鼠肾脏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的表达,发挥抗凝血及抗炎作用,从而改善脓毒症大鼠的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合酶-1 脓毒症 肾脏功能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智坤 郑标林 +1 位作者 许小泽 刘雪燕 《内科》 2020年第6期711-715,共5页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高度异质蛋白颗粒,可介导胆固醇的流出和逆向转运,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还具有调节免疫反应、中和内毒素、抗氧化、抗凋亡、抗血栓形成、抗黏附分子...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高度异质蛋白颗粒,可介导胆固醇的流出和逆向转运,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还具有调节免疫反应、中和内毒素、抗氧化、抗凋亡、抗血栓形成、抗黏附分子表达以及保护内皮细胞等作用。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显著降低,而且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可能在脓毒症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密度脂蛋白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脓毒症 内毒素 高密度脂蛋白亚型 综述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泽伟 刘雪燕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6期43-49,共7页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7月深圳市人民医重症医学科并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所有患者均给予无创血流动力学...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7月深圳市人民医重症医学科并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所有患者均给予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监测入重症医学科时(0h)、入科6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量变异率(SVV)等指标;两组患者均按脓毒性休克指南进行休克复苏,试验组还根据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指导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早期液体复苏及血管性药物使用)。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包括HR、MAP、CO、CI、SV、SVV)和治疗6h后血乳酸、6h后血乳酸清除率、6h尿量变化及住ICU时间、28d病死率。结果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入院时血乳酸、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HR、MAP、CO、CI、SV、SVV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6h后,两组患者在HR、MAP、CO、CI、SV、SV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的MAP、CO、CI、SV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试验组的HR、SVV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③治疗6h后,两组患者在血乳酸、血乳酸清除率、尿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血乳酸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试验组血乳酸清除率、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④两组预后比较、其中试验组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8d病死率在两组中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动态监测可指导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改善循环灌注、提高乳酸清除率、促进肾功能恢复、缩短ICU住院时间,同时有易操作、能无创持续监测、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脓毒性休克 早期复苏
下载PDF
内毒素对大鼠心肌肌质网功能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怀生 刘雪燕 +3 位作者 郭晓静 洪澄英 李威 曹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7-701,共5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致大鼠心肌肌质网相关酶学变化,评价内毒素对大鼠心肌肌质网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0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与内毒素注射组。内毒素注射组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即从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0.7 mg/kg),1次/d,共2 ... 目的观察内毒素致大鼠心肌肌质网相关酶学变化,评价内毒素对大鼠心肌肌质网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0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与内毒素注射组。内毒素注射组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即从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0.7 mg/kg),1次/d,共2 d。检测两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心室肌细胞肌质网钙调节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毒素注射组大鼠心率增快[首日(204±18)次/min vs.(139±10)次/min,次日(199±22)次/min vs.(143±17)次/min,P<0.05],首日平均动脉压(MAP)降低[(87±12)mmHg vs.(102±7)mmHg,P<0.05]。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内毒素注射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断裂,线粒体、肌质网形态辨认困难。反转录实时定量PCR(PT-qPCR)结果显示,注射内毒素后大鼠心室肌肌钙集蛋白(CASQ1)、钠-钙交换体(NCX)、钙调蛋白磷酸酶1(ppplCa)、受磷蛋白(PLN)、肌质网Ca^2+-ATP酶(SERCA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内毒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肌质网钙调节蛋白的作用,抑制心肌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心肌细胞 肌质网Ca^2+-ATP酶 肌钙集蛋白 钠-钙交换体
下载PDF
精准扶贫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张华东 刘国东 张观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5期2302-2305,共4页
现阶段医疗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中国医疗体系,提升县域及以下人民的就医环境,精准扶贫下提升县域及以下医疗服务能力是现阶段我国医疗改革重点任务之一。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医疗... 现阶段医疗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中国医疗体系,提升县域及以下人民的就医环境,精准扶贫下提升县域及以下医疗服务能力是现阶段我国医疗改革重点任务之一。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显然已不能满足人民的就医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亟需提升。本文中我们将从基层医疗卫生现状、精准扶贫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路径以及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具体意义3方面对精准扶贫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应用研究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精准扶贫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基层医疗 卫生服务能力 提升 应用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创伤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温隽珉 陈怀生 +1 位作者 孙育欣 潘晓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6-740,共5页
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使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LMW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7例我院ICU收治、APACHEII评分5~10分且并发DIC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26例)为LMWHs组(75-150U·kg^... 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使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LMW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7例我院ICU收治、APACHEII评分5~10分且并发DIC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26例)为LMWHs组(75-150U·kg^-1·d^-1,初始平均剂量4000U/d);B组(25例)为普通肝素组(100-250U·kg^-1·d^-1,初始平均剂量5000U/d),皮下注射根据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调整用量;对照组(26例)为单纯凝血因子补充组。比较各组在ICU28d内的病死率、住院天数、出血事件发生率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fr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FIT)、纤维蛋白原(Fg)、ATⅢ及D-二聚体。结果三组28d病死率比较:A组与对照组比较,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ICU住院天数: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长于对照组(P〈0.01),A组长于B组(P〈0.05);(3)凝血指标:除ATIU(P〈0.01)外,其他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4)出血率: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血浆ATⅢ与出血率相关明显(P〈0.01)。结论使用肝素或LMWHs有助控制外伤性DIC,采用与出血率具有明显相关性的ATⅢ来调整肝素的用法比LMWHs具有更低的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肝素 低分子量 病死率
原文传递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探索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旭昌 刘雪燕 +3 位作者 陈怀生 戴勇 王晓彬 范银强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37-744,共8页
目的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结合DNA pooling策略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寻找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基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及重症医学院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以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0名健康人分别建立DNA p... 目的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结合DNA pooling策略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寻找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基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及重症医学院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以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0名健康人分别建立DNA pooling,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使用BWA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别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缺失(InDel)、基因拷贝数变异(CNV)、单核苷酸变异(SNV)、结构变异(SV)等变异进行检测,应用ANNOVAR软件对所有的变异序列进行注释。针对检测到的基因变异位点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检验分析,检测达到统计学意义(P<0.01)的位点即推测为与疾病相关的变异位点,然后利用公共数据库进行过滤,统计突变类型,并且将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进行分布分析,利用基因本体功能注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突变基因相互作用分析对筛选出的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检验,推测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易感基因。结果分组检验分析得到33 919个SNP位点、18 594个插入缺失位点、352个结构变异位点和88 707个CNV位点。纤维连接蛋白1(FN1)、蛋白激酶N1(PKN1)、融合蛋白19(CD19)、细胞分裂周期蛋白5样蛋白抗体(CDC5L)这4个位点是互相作用网络通路流经数据量最大的几个节点。结论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获得了全基因组水平上原发性高血压多种基因突变,而且发现尚未报道过的FN1、PKN1、CD19、CDC5L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全基因组重测序 基因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