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曹君剑 李富荣 +2 位作者 唐渝 张渊明 周汉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4-696,70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beads,IMB)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方法:用FeC纳米磁粉为内核,用反相乳液法制备壳聚糖磁性复合微球,用戊二醛活化复合微球并交联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制备出人CD3纳米免疫磁性微球,用人CD3...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beads,IMB)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方法:用FeC纳米磁粉为内核,用反相乳液法制备壳聚糖磁性复合微球,用戊二醛活化复合微球并交联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制备出人CD3纳米免疫磁性微球,用人CD3纳米磁性免疫微球富集人外周血中CD3+细胞,并检测富集细胞的效果。结果:壳聚糖磁性复合微球平均粒径为560nm,粒径分布在409~710nm之间,用此微球制备的人CD3免疫磁性微球蛋白联接率达93.8%,流式细胞术检测人CD3纳米免疫磁性微球分离CD3+细胞纯度达到94.8%。结论:制备的人CD3纳米免疫磁性微球具有分离细胞纯度高,细胞损伤小,不用解离磁球即可检测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 免疫磁性微球 CD3^+细胞 富集
下载PDF
IL-6、IL-18和TPO等指标对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慧 傅应云 齐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3期544-545,共2页
目的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通过测定和比较脓毒症存活和死亡患者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浓度,探讨简单、准确的无创伤性指标,准确地预测病情发展。方法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法和... 目的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通过测定和比较脓毒症存活和死亡患者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浓度,探讨简单、准确的无创伤性指标,准确地预测病情发展。方法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法和ELISA法测定脓毒症患者血中FITC-CD14阳性细胞比率、IL-6、IL-18、PLT和TPO等指标,记录患者的预后。结果脓毒症死亡组的FITC-CD14阳性细胞(%)显着高于存活组(44.19±2.59)vs(33.71±8.54),P<0.01,存活组也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33.71±8.54)vs(16.27±2.25),P<0.01。死亡组的IL-6明显高于对照组(25.65±3.34)vs(17.3±4.05),P<0.01,存活组高于对照组(24.78±6.01)vs(17.3±4.05),P<0.01,但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68)。脓毒症患者IL-18浓度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脓毒症患者PLT低于对照组,TPO显着高于对照组,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PO则存在显着差异。结论脓毒症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晚期失代偿表现,常导致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测定脓毒症患者血中FITC-CD14阳性细胞、IL-18和TPO等指标可以早期、准确地进行预后判断,有助于建立正确的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TC-CD14细胞 IL-6 IL-18 TPO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血中树突状细胞数量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文学 戴勇 +3 位作者 齐晖 李富荣 王新根 刘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10期576-579,共4页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血中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及活性。方法:取正常人23例和尿毒症患者21例外周血,患者分为未透析和腹膜透析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血中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及活性。方法:取正常人23例和尿毒症患者21例外周血,患者分为未透析和腹膜透析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体外诱导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DC分泌白介素12(IL-12)的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评价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尿毒症患者血中DC表达CD1a、CD11c、CD123、CD40、CD80、CD83较低,腹膜透析组DC表达CD1a、CD11c、CD123接近正常,但表达CD40、CD80、CD83仍较低(P<0.05);尿毒症患者DC分泌IL-12减少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减低(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血中DC数量减少且不成熟,抗原递呈功能缺陷,腹膜透析患者DC数量正常,但DC抗原递呈活性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树突状细胞 细胞数量 细胞活性 淋巴细胞 尿毒症
下载PDF
广东籍2型糖尿病患者1型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4
作者 刘泽林 王玉磷 +4 位作者 李路 吴炎 徐丹 王沙燕 石之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776-777,共2页
目的探讨1型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基因多态性与广东籍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73例广东籍2型糖尿病患者和102名健康人(NT)GLUT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GLUT1基因多态性XbaⅠ(+/+)型、XbaⅠ(+/-)... 目的探讨1型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基因多态性与广东籍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73例广东籍2型糖尿病患者和102名健康人(NT)GLUT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GLUT1基因多态性XbaⅠ(+/+)型、XbaⅠ(+/-)型、XbaⅠ(-/-)型在正常人群和广东籍2型DM患者中的分布频率有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UT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广东籍2型DM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糖转运蛋白质类 基因 多态性 糖尿病 2型 广东
下载PDF
IL-6、IL-18和TPO等指标对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意义
5
作者 黄慧 傅应云 齐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4期230-231,共2页
目的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通过测定和比较脓毒症存活和死亡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探讨简单、准确的无创伤性指标,准确地预测病情发展。方法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法和... 目的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通过测定和比较脓毒症存活和死亡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探讨简单、准确的无创伤性指标,准确地预测病情发展。方法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法和ELISA法测定脓毒症患者血中FITC-CD14阳性细胞比率、IL-6、IL-18、PLT和TPO等指标,记录患者的预后。结果脓毒症死亡组的FITC-CD14阳性细胞(%)显着高于存活组(44.19±2.59 vs 33.71±8.54,P<0.01),存活组也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33.71±8.54 vs 16.27±2.25,P<0.01)。死亡组的IL-6明显高于对照组(25.65±3.34 vs 17.3±4.05,P<0.01),存活组高于对照组(24.78±6.01 vs 17.3±4.05,P<0.01),但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68)。脓毒症患者IL-18浓度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脓毒症患者PLT低于对照组,TPO显着高于对照组,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PO则存在显着差异。结论脓毒症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晚期失代偿表现,常导致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很高。测定脓毒症患者血中FITC-CD14阳性细胞、IL-18和TPO等指标可以早期、准确地进行预后判断,有助于建立正确的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TC—CD14细胞 IL-6 IL-18 TPO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阿霉素纳米微球靶向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韩涛 李富荣 周汉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10期737-740,共4页
关键词 阿霉素 靶向药物 制剂 超微粒子 细胞 研究进展 药物传输系统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小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树突状细胞亚型绝对数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齐晖 李富荣 +6 位作者 刘冬舟 肖学吕 任莉莉 王新根 文锦丽 黄瑞芳 戴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6-548,共3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亚型绝对数,分析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荧光染色标记DC,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DC亚型绝对数,并分析与SLEDAI、dsDNA、C3、C4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外周血MDC(13630.50±...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亚型绝对数,分析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荧光染色标记DC,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DC亚型绝对数,并分析与SLEDAI、dsDNA、C3、C4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外周血MDC(13630.50±2548.55)和PDC(9196.29±1837.75)较正常对照组(15859.18±2550.55和11362.5±2100.14)明显降低(P<0.05)。静止期MDC和PDC(14503.06±2165.74和9564.75±1748.62)较对照组无明显下降,活动期组两DC亚型(12466.33±2600.32和8514.67±1918.73)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SLE患者外周血MDC和PDC与SLEDAI、dsDNA明显负相关(P<0.01),与C3、C4呈正相关(P<0.05)。结论:DC参与疾病的发生,其绝对数可反映SLE疾病活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亚型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疾病活动指数
下载PDF
2a型磷酸钠协同转运子基因突变导致低磷血症的研究
8
作者 章道恒 肖克峰 +2 位作者 房杰群 李富荣 任莉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17-1017,共1页
我们对20个病例NPT2a基因的13个外显子和启动子区域进行检测,探讨研究该基因突变与低磷血症的发生和临床表型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组共选择20例病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7.00±2.33)岁.肾结石患者14例,其中男... 我们对20个病例NPT2a基因的13个外显子和启动子区域进行检测,探讨研究该基因突变与低磷血症的发生和临床表型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组共选择20例病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7.00±2.33)岁.肾结石患者14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骨质疏松患者6例,男女各3例.均伴有持续低磷血症,伴有降低的最大肾磷酸盐重吸收率,全部病例肾小球滤过率正常[(90±14)ml/min/1.73 m2体表面积].标准的离子血清钙浓度,正常血浆甲状旁腺浓度.均无佝偻病史.对照组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42.00±3.32)岁,其中,男性志愿者12例,女性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型磷酸钠 转运子基因突变 低磷血症 临床表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