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艳 曾旭文 +5 位作者 梁治平 刘斯润 王文 钟敏之 黄洁玲 陈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目的】探讨MRI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对158例符合条件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MRI扫描及膝关节临床稳定性检查,分析骨隧道、移植物及内固定装置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检查结果对比。依据临床检查将患... 【目的】探讨MRI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对158例符合条件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MRI扫描及膝关节临床稳定性检查,分析骨隧道、移植物及内固定装置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检查结果对比。依据临床检查将患者分为膝关节不稳组(26例)及稳定组(132例),比较两组胫骨、股骨骨隧道内径的变化,比较两组在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表现及内固定装置的MR征象阳性率;Kappa一致性检验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及固定装置的MR表现和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计算上述MR征象诊断膝关节稳定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胫骨、股骨隧道内径变化在不稳组及稳定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隧道内径变化不稳组大于稳定组。两组在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表现、内固定装置的M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组高于稳定组(P<0.001),与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99,0.744,0.285;P<0.001。【结论】MRI在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能为临床随访及二次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 磁共振成像 稳定性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结合钢缆治疗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 被引量:9
2
作者 董飞 李爱国 +2 位作者 王文 叶伟雄 陈鸿辉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6期718-719,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结合钢缆治疗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联合钢缆捆扎固定治疗21例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结果手术时间62-127 min,术中出血量150-420 ml,患者均骨折复...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结合钢缆治疗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联合钢缆捆扎固定治疗21例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结果手术时间62-127 min,术中出血量150-420 ml,患者均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2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9个月。患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9-93分,其中优15例,良5例,中1例。结论 PFNA结合钢缆是治疗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钢缆 股骨转子下骨折
下载PDF
体外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软骨方向诱导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爱国 陈鸿辉 +3 位作者 朱伟南 唐毅 沈雁 钟灿灿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 (bonemesenchymalstemcell ,BMSC)体外定向软骨样分化的有效诱导条件及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 选用 8周新西兰大白兔 ,于胫骨或股骨抽取骨髓 ,经梯度离心、培养、扩增 ,取第 3代BMSC按一定比例种植于 6孔板... 目的 探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 (bonemesenchymalstemcell ,BMSC)体外定向软骨样分化的有效诱导条件及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 选用 8周新西兰大白兔 ,于胫骨或股骨抽取骨髓 ,经梯度离心、培养、扩增 ,取第 3代BMSC按一定比例种植于 6孔板中 ,并加入含有转化生长因子 β1、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的培养液。于不同时间点取材固定 ,甲苯胺蓝染色和II型胶原免疫组化鉴别。结果 在诱导液作用下 ,BMSC增殖速度逐渐减慢 ,其形态由梭形变为圆形 ,但合成类软骨基质增多 ,细胞外基质呈甲苯胺蓝异染性和II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 ,获取的兔BMSC生长稳定 ,增殖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细胞分化 诱导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附28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瑞光 叶伟雄 +4 位作者 王文 范颂鸣 莫子丹 李爱国 董飞 《新医学》 2009年第8期541-542,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标准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28例,手术入路分为后外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于术后1年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2周内发...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标准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28例,手术入路分为后外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于术后1年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2周内发生髋关节后脱位2例,均为后外侧入路者,经手法复位,皮牵制动4~6周后痊愈出院。其余26例术后7~14d下地功能锻炼。于术后2~8周顺利出院。28例患者随访12~26个月,复查X线片,骨折均愈合,无假体松动、下沉。术后1年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23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2%。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前外侧入路的疗效优于后外侧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 转子 骨折 老年人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抗凝治疗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勋梦 孟庆奇 +3 位作者 王敏 唐盛辉 奉振成 李斯明 《广州医药》 2015年第3期19-22,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利伐沙班、依若肝素和非抗凝治疗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疗效,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154例,按治疗方式分成利伐沙班... 目的通过比较利伐沙班、依若肝素和非抗凝治疗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疗效,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154例,按治疗方式分成利伐沙班组(A组)、依若肝素钠组(B组)及非抗凝组(C组)。观察各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术前及用药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伤口情况;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 A组与B组术后无静脉栓塞症发生,C组出现静脉栓塞症3例;A、B、C三组术前与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显性失血量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回访时间点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药物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确切,利伐沙班与依若肝素疗效相当;抗凝治疗不会增加术后失血量及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对术后膝关节中期功能恢复无影响。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使用抗凝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疗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结合动力髁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劲风 叶冬平 +1 位作者 李锋生 梁伟国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动力髁螺钉(dynamiccondylarserew,DCS)治疗青壮年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手术治疗25例股骨...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动力髁螺钉(dynamiccondylarserew,DCS)治疗青壮年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手术治疗25例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25-40岁,平均35岁;左侧12例,右侧13例;车祸伤20例,坠落伤5例。骨折按照Seinsheimer分型:ⅢA型15例,ⅢB型4例,Ⅳ型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均采用MIPPO结合DCS进行治疗。术后采用Hams评分对患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平均3.5个月。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螺钉松动退出及切割、骨折延迟愈合、再骨折、髋内翻畸形、肢体短缩等并发症。采用Harris评分法对患髋功能进行评价,优14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结论运用MIPPO技术结合BO原理置人DCS可以有效减小手术创伤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利于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治疗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螺丝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高位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唐盛辉 李斯明 +2 位作者 周子强 王敏 张勋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601-1606,1604-1606,共6页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位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穿刺时的注意要点。[方法]在C型臂X线机透视监控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治疗35例高位胸椎骨质疏...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位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穿刺时的注意要点。[方法]在C型臂X线机透视监控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治疗35例高位胸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68~92岁,平均80岁,单节段新鲜压缩性骨折30例,合并多节段陈旧性骨折5例;T53例,T68例,T711例,T813例。以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术后活动能力、止痛药物的使用为评价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 d、1周,1、3、6、12个月疼痛程度、活动能力、止痛药物的使用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骨水泥渗漏至椎旁软组织;1例骨水泥渗漏至周围静脉丛,但均未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2例半年内出现相邻椎体骨折;无肺动脉栓塞、肋骨骨折、气胸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位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由于胸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及毗邻组织或器官的重要性,术者的操作经验以及对解剖结构的熟悉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高位胸椎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原文传递
单轴拉力刺激对人股薄肌腱干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秦胜男 王文 +3 位作者 傅世铨 程玉姗 陈启明 陈鸿辉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 观察单轴拉力刺激对肌腱干细胞(TDSCs)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胶原酶法和低密度接种法,从人的股薄肌腱中分离TD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分离出的TDSCs的表面标记因子;体外诱导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将细胞接种在体外细胞力学加载... 目的 观察单轴拉力刺激对肌腱干细胞(TDSCs)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胶原酶法和低密度接种法,从人的股薄肌腱中分离TD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分离出的TDSCs的表面标记因子;体外诱导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将细胞接种在体外细胞力学加载仪上,分别施加4%、8%和10%的单轴拉力.显微镜观察拉力刺激后的排列情况.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 观察拉力后TDSCs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从人股薄肌腱中分离出TDSCs,表达CD29、CD44和CD105阳性,CD45和CD14阴性.拉力刺激4h,TDSCs未发生重新排列.4%拉力强度下MMP-1基因表达为0.090±0.007,与0%的0.247±0.032比较显著降低(P <0.05);COX-2基因表达为0.005±0.001,与0%的0.005±0.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拉力强度比较,8%拉力强度下MMP-1和COX-2基因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分别为0.168±0.040和0.007±0.001,而0%分别为0.134±0.075和0.006±0.003)(P>0.05).10%拉力强度下MMP-1和COX-2基因表达较0%拉力强度比较差异均显著升高(10%分别为0.047±0.003和0.496±0.036,而0%分别为0.011±0.003和0.005±0.003)(P<0.05).蛋白表达与基因表达相一致,与0%拉力强度比较,4%拉力强度下COX-2和MMP-1蛋白表达均降低,8%拉力强度下COX-2和MMP-1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10%拉力强度下COX-2蛋白表达升高,MMP-1有微弱升高.结论 不同强度单轴拉力引起炎性因子的表达不同,低强度拉力降低炎性因子表达,高强度拉力升高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炎症 单轴拉力
原文传递
自体椎板关节突柱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万标林 梁伟国 +3 位作者 王斌 周子强 吴劲风 陈志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4-967,共4页
[目的]通过与同种异体+自体骨融合比较,探讨术中整块切除椎板关节突裁制柱状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0月~2011年11月采用术中整块切除椎板关节突裁制柱状植骨块与同种异体+自体骨融合治疗的6... [目的]通过与同种异体+自体骨融合比较,探讨术中整块切除椎板关节突裁制柱状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0月~2011年11月采用术中整块切除椎板关节突裁制柱状植骨块与同种异体+自体骨融合治疗的62例腰椎退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椎弓根螺钉固定与自体柱状骨融合,自体柱状骨组)28例,B组(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同种异体+自体骨融合,同种异体+自体骨组)34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住院天数、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等的差异。通过JOA评分、术后1年融合率等指标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0~35个月,平均26.3个月。A组与B组手术材料费和住院总费用比较有差异(P<0.05),A组比B组少;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住院天数、术后1年融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比较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未见明显并发症,B组术后有2例伤口周围红肿、白细胞升高及1例脑脊液漏。[结论]通过与同种异体骨+自体骨融合比较,术中整块切除椎板关节突裁制柱状椎体间植骨块作为植骨材料,植骨融合界面大,椎间融合率高,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方便、经济和实用的临床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骨融合 柱状自体骨移植 同种异体骨移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