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叶紫珠苯丙素类衍生物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孟令杰 覃芳敏 +3 位作者 袁红娥 程淼 邹惠亮 周光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1-875,共5页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层析等色谱技术,从大叶紫珠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苯丙素类衍生物。通过波谱分析并与文献数据对照方法,将其分别鉴定为蛇菰宁(1)、(7R,8S)-脱氢松柏醇-8,5'-脱氢松柏醛-9-O-...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层析等色谱技术,从大叶紫珠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苯丙素类衍生物。通过波谱分析并与文献数据对照方法,将其分别鉴定为蛇菰宁(1)、(7R,8S)-脱氢松柏醇-8,5'-脱氢松柏醛-9-O-β-D-吡喃葡萄糖苷(2)、连翘苷B(3)、alyssonoside(4)、天人草甙B(5)、阿克苷(6)、马蒂罗苷(7)、异阿克苷(8)、车前草甙C(9)和异马蒂罗苷(10)。其中,化合物3-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鞭草科 大叶紫珠 苯丙素类衍生物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积雪草酸改善小鼠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清霞 叶开和 +4 位作者 王婧茹 叶春玲 黄仪 张晓琦 叶文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三萜化合物积雪草酸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观察药物对其分化的影响。地塞米松诱导...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三萜化合物积雪草酸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观察药物对其分化的影响。地塞米松诱导建立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药物干预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量;比色法检测游离脂肪酸浓度;ELISA法检测脂联素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积雪草酸在10~100μmol/L时能显著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但明显抑制其分化(P<0.05或P<0.01);在30和100μmol/L时,无论是基础状态还是胰岛素刺激状态,均能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葡萄糖的消耗,减少游离脂肪酸的产生(P<0.05);其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脂联素分泌和PPARγ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但能显著下调PTP1B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积雪草酸能显著改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葡萄糖的消耗和减少游离脂肪酸的产生,其机制可能是其下调胰岛素信号转导的负性调节因子PTP1B的表达,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三萜化合物 积雪草酸 3T3-L1前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下载PDF
黄连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陈亮 王磊 +2 位作者 张庆文 张声源 叶文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41-1244,共4页
目的:对黄连中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包括7个木脂素,3个简单苯丙素,2个黄酮,1个酚酸... 目的:对黄连中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包括7个木脂素,3个简单苯丙素,2个黄酮,1个酚酸,分别为erythr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ether(1),thre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ether(2),(+)-松脂醇[(+)-pinoresinol,3],(+)-5'-甲氧基松脂素[(+)-medioresinol,4],(+)-落叶松树脂醇[(+)-lar-iciresinol,5],(+)-5'-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5'-methoxylariciresinol,6],(+)-异落叶松树脂醇[(+)-isolariciresinol,7],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8),阿魏酸(ferulic acid,9),Z-咖啡酸硬脂醇酯(Z-octadecyl caffeate,10),鼠李素(rhamnetin,11),汉黄芩素(wogonin,12),香草酸(vanillic acid,13)。结论:化合物1,2,4,6,10~13为首次从黄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化学成分 木脂素 黄酮
原文传递
地骨皮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孟令杰 刘百联 +1 位作者 张英 周光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139-2142,共4页
目的研究地骨皮Lycii Cortex(root bark of Lycium chin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多种色谱学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地骨皮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 目的研究地骨皮Lycii Cortex(root bark of Lycium chin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多种色谱学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地骨皮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N-对羟基香豆酰酪胺(1)、反式-N-阿魏酰酪胺(2)、二氢咖啡酰酪胺(3)、芹菜素(4)、阿魏酸(5)、对羟基香豆酸(6)、3-羟基-1-(4-羟基苯基)-丙基-1-酮(7)、3,4-二羟基苯丙酸(8)、3,4-二羟基苯丙酸甲酯(9)、对羟基苯甲酸(10)、4-甲氧基水杨酸(11)、烟酸(12)。结论化合物8和9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6、11及12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骨皮 反式-N-对羟基香豆酰酪胺 反式-N-阿魏酰酪胺 芹菜素 阿魏酸
原文传递
番石榴叶总三萜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匡乔婷 赵晶晶 +5 位作者 叶春玲 王静茹 叶开和 张晓琦 王英 叶文才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番石榴叶总三萜(TTPGL)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模型组,番石榴叶总三萜低、中... 目的:探讨番石榴叶总三萜(TTPGL)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模型组,番石榴叶总三萜低、中、高剂量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另取12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6 w。取血清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另取肾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切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升高;肾脏病理形态学显示:肾小球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腔变窄,基底膜增厚,肾小球肿大、肾小囊变窄,肾小管水肿等。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TTPGL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P<0.01或P<0.05);同时,TTPGL给药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肾脏病理形态学损伤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番石榴叶总三萜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并对糖尿病肾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总三萜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川山橙枝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建 杨婷婷 +3 位作者 李国强 王文靖 张晓琦 叶文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90-1393,共4页
对川山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采用硅胶柱、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了14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11-hydroxytabersonine(1)、venalstonidine(2),sandine(3),齐墩果酸(4),熊果酸(5),... 对川山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采用硅胶柱、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了14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11-hydroxytabersonine(1)、venalstonidine(2),sandine(3),齐墩果酸(4),熊果酸(5),白桦脂醇(6),(+)松脂醇(7),(-)丁香脂素(8),8-羟基-松脂素(9),(-)-latifolin(10),甲基条叶蓟素(11),马钱素(12),对苯二甲酸二丁酯(13),β-谷甾醇(14),其中化合物4~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山橙 化学成分 生物碱 木脂素
原文传递
大叶紫珠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7
7
作者 孟令杰 覃芳敏 +5 位作者 袁红娥 刘百联 邹惠亮 程淼 张英 周光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层析色谱技术,从大叶紫珠70%乙醇(体积分数)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并与文献数据对照方法,将其分别鉴定为7-O-乙基愈创木基甘油(1)、松柏醛(2)、胡萝卜苷(3)、3,12...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层析色谱技术,从大叶紫珠70%乙醇(体积分数)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并与文献数据对照方法,将其分别鉴定为7-O-乙基愈创木基甘油(1)、松柏醛(2)、胡萝卜苷(3)、3,12-O-β-D-二吡喃葡萄糖苷-11,16-二羟基松香醇-8,11,13-三烯(4)、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2α,3α,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6)、2α,3β,23,29-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7)、阿江榄仁树葡糖苷Ⅱ(8)、2α,3β,23,29-四羟基-12-烯-齐墩果酸-28-O-β-D葡萄糖苷(9)、悬钩子皂苷R1(10).其中,除化合物2和5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鞭草科 大叶紫珠 化学成分 松柏醛
下载PDF
药用真菌竹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殷志琦 陈占利 +2 位作者 张健 叶文才 赵守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8-1013,共6页
利用各种现代色谱方法从药用真菌竹黄菌Shiaria Bambusicola子座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纯化1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它们的结构为竹红菌甲素(1),竹红菌乙素(2),竹红菌丙素(3),hypomycin A(4),麦角甾醇(5),麦角... 利用各种现代色谱方法从药用真菌竹黄菌Shiaria Bambusicola子座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纯化1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它们的结构为竹红菌甲素(1),竹红菌乙素(2),竹红菌丙素(3),hypomycin A(4),麦角甾醇(5),麦角甾醇过氧化物(6),(22E,24R)-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9(11),22-三烯-3β-醇(7),麦角甾-7,24(28)-二烯-3β-醇(8),(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9),(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O-棕榈酸酯(10),(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6-O-棕榈酸酯(11),棕榈酸-α-单甘油酯(12),棕榈酸-α,α'-甘油二酯(13),甘露醇(14)。其中化合物7~13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黄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川山橙枝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建 杨婷婷 +3 位作者 李国强 王文靖 张晓琦 叶文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48-1551,共4页
对川山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采用硅胶柱、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了14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11-hydroxytabersonine(1),venalstonidine(2),sandine(3),齐墩果酸(4),熊果酸(5),白... 对川山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采用硅胶柱、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了14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11-hydroxytabersonine(1),venalstonidine(2),sandine(3),齐墩果酸(4),熊果酸(5),白桦脂醇(6),(+)松脂醇(7),(-)丁香脂素(8),8-羟基-松脂素(9),(-)-latifolin(10),甲基条叶蓟素(11),马钱素(12),对苯二甲酸二丁酯(13),β-谷甾醇(14),其中化合物4~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山橙 化学成分 生物碱 木脂素
原文传递
阔叶十大功劳总生物碱提取及小檗碱含量测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先强 田丹妹 +3 位作者 余林健 许荣煌 唐金山 姚志红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建立阔叶十大功劳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立提取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采用HPLC-UVD法,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各含0.1%甲... 目的建立阔叶十大功劳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立提取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采用HPLC-UVD法,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各含0.1%甲酸)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45 nm,测定小檗碱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质量6倍量的80%乙醇、提取4次、每次2 h;小檗碱在36.00~486.0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0.53%。结论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回收率较高、稳定且重复性好;所建立的测定小檗碱含量的HPLC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十大功劳 总生物碱 提取工艺 小檗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