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GB1/RAGE信号通路调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丽莉 廖雪 +1 位作者 谢衬梨 陈芳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5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HMGB1/RAGE信号通路对体外Treg细胞增殖和炎性调节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Treg细胞,分别将si-HMGB1、si-RAG1、si-con转染至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外周血提取的Treg细胞,分别记作si-HMGB1组、si-RAG1组、si-co... 目的探讨HMGB1/RAGE信号通路对体外Treg细胞增殖和炎性调节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Treg细胞,分别将si-HMGB1、si-RAG1、si-con转染至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外周血提取的Treg细胞,分别记作si-HMGB1组、si-RAG1组、si-con组,同时将人外周血Treg细胞进行炎性诱导。RT-qPCR与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HMGB1 mRNA、RAGE mRNA及蛋白表达量及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IL-10、TGF-β炎性因子含量;免疫荧光观察RAGE、HMGB1在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支气管扩张症组外周血Treg细胞HMGB1 mRNA、RAGE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i-con组相比,si-HMGB1组、si-RAGE组人外周血Treg细胞增殖数量显著增多(P<0.05);相较于si-con组,si-HMGB1组、si-RAGE组人外周血Treg细胞血清中IL-10、TGF-β炎性因子含量增加(P<0.05)。结论沉默HMGB1信号可增强Treg细胞增殖及IL-10、TGF-β炎症因子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HMGB1/RAGE通路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支气管扩张症
下载PDF
外排泵抑制剂CCCP对阿奇霉素外排阳性耐药痤疮丙酸杆菌的影响
2
作者 毛海婵 杨丽玲 +5 位作者 曾文军 李明 郑武娟 陈剑钊 袁绍辉 阮建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5-762,共8页
目的 挖掘痤疮丙酸杆菌外排泵耐药相关基因及通路。方法 对阿奇霉素外排表型阳性的耐药痤疮丙酸杆菌,使用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处理,分别提取处理前后的痤疮丙酸杆菌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基因本体(GO)、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目的 挖掘痤疮丙酸杆菌外排泵耐药相关基因及通路。方法 对阿奇霉素外排表型阳性的耐药痤疮丙酸杆菌,使用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处理,分别提取处理前后的痤疮丙酸杆菌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基因本体(GO)、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 转录组测序中共发现755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下调表达427条(56.56%),在GO数据库中注释到250个,在KEGG数据库中注释到182个,上调表达的基因有328条(43.44%),在GO数据库中注释到266个,在KEGG数据库中注释到236个。KEGG分析中下调表达基因富集最显著的通路为ABC转运蛋白通路,此通路共55个基因,差异表达基因含有27个,其中下调的前十个基因为:gtsC、ngcF、cycB、cebF、ngcE、gtsB、gtsA、oppB、oppA、ecfT。结论 CCCP对阿奇霉素外排阳性耐药痤疮丙酸杆菌的影响,主要以下调基因表达为主,且下调表达基因中以ABC转运蛋白通路最为显著,推测痤疮丙酸杆菌外排泵耐药与该通路及相关基因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丙酸杆菌 转录组测序 外排泵 CCCP
下载PDF
倒置性毛囊角化病28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3
作者 毛海婵 郑炘凯 +5 位作者 郑小娟 胡云峰 谢明 邓列华 徐瑾 阮建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倒置性毛囊角化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8例组织病理确诊为倒置性毛囊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28例倒置性毛囊角化病,男18例,女10例,男女比1.8∶1,发病年龄18~80岁,平均(44.50&... 目的探讨倒置性毛囊角化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8例组织病理确诊为倒置性毛囊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28例倒置性毛囊角化病,男18例,女10例,男女比1.8∶1,发病年龄18~80岁,平均(44.50±17.29)岁。患者皮损均为单发,头面部19例,以面颊部居多;四肢5例;躯干4例。临床表现为宽基底或带蒂,表面粗糙呈乳头状瘤样或半球形增生性肿物,多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以向内向外增生为主,依据病变组织增生特征可分为5种类型:乳头状瘤/疣样13例、角化棘皮瘤样4例、实性结节型9例、囊肿型和色素型各1例。病变边界清晰,外周为数层基底样细胞,向内为鳞状细胞,部分鳞状细胞呈同心圆排列成鳞状漩涡,伴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无细胞异型性及核分裂象。结论倒置性毛囊角化病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组织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瘤/疣样和实性结节型为主,病变以基底样细胞、鳞状细胞增生性肿物,有鳞状漩涡,无细胞异型性为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角化病 倒置性 临床病理
下载PDF
改良浮针松解枕下肌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崔超伟 高有安 +3 位作者 李春霞 周映虹 胡桂兴 卢贵财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9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运用改良浮针松解枕下肌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将临床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浮针治疗。分别记录2组在... 目的:观察运用改良浮针松解枕下肌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将临床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浮针治疗。分别记录2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的眩晕障碍评分(DHI),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其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DH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组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眩晕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眩晕减缓程度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后2周及治疗4周后,2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运用改良浮针松解枕下肌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获得肯定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枕下肌群 浮针 经颅多普勒 眩晕障碍评分
原文传递
肌内效贴技术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崔超伟 李春霞 +3 位作者 周映虹 梁璐 郭家威 卢贵财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0期22-24,共3页
目的:评定运用肌内效贴技术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中医康复科和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训练,... 目的:评定运用肌内效贴技术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中医康复科和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运用肌内效贴技术及针刀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肩痛VAS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2周、4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FAM评分、CM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组治疗后的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肌内效贴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痛 卒中后 肌内效贴 针刀 VAS评分 FAM评分 CMS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