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克雷伯杆菌致皮肤溃疡1例
1
作者 邓天勤 谢雨莉 +1 位作者 陈衍青 阮建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A01期192-193,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因反复右前臂溃疡1年余于2013年9月14日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前臂丘疹,未予以重视,皮损逐渐增大,顶部开始糜烂,皮损范围扩大并出现表皮坏死、溃疡,溃疡处有触痛。曾外用药物(具体不详)...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因反复右前臂溃疡1年余于2013年9月14日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前臂丘疹,未予以重视,皮损逐渐增大,顶部开始糜烂,皮损范围扩大并出现表皮坏死、溃疡,溃疡处有触痛。曾外用药物(具体不详),皮损有所好转,但易反复发作。起病以来,无畏寒发热、关节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杆菌 皮肤溃疡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展帮乐 阮建波 +2 位作者 朱和玲 张霞 周湧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了解两种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8年5-6月50例生殖器疱疹高危人群,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及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统计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50例高危人群中... 目的:了解两种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8年5-6月50例生殖器疱疹高危人群,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及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统计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50例高危人群中: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单纯疱疹IgM阳性12例,阳性率24.00%,其中1型IgM阳性4例,阳性率8.00%,2型IgM阳性8例,阳性率16.00%;酶联免疫方法检测IgM阳性4例,阳性率8.00%,其中1型IgM阳性2例,阳性率4.00%,2型IgM阳性2例,阳性率4.00%。化学发光免疫法IgM阳性检测率高于酶联免疫法(2=8,P<0.05)。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HSVIgM、HSV-1型IgM、HSV-2型IgM的结果相对酶联免疫法的特异度分别为82.61%、95.83%、87.50%,灵敏度均为100%。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生殖器疱疹高危人群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高于酶联免疫法,且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
下载PDF
东莞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丽玲 唐慧菁 +3 位作者 郑武娟 毛海婵 李明 阮建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02-1010,共9页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耐药的基因分布情况,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鉴定痤疮丙酸杆菌后经药敏实验选取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53株(单一耐药13株,多重耐药40株)和敏感菌株4...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耐药的基因分布情况,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鉴定痤疮丙酸杆菌后经药敏实验选取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53株(单一耐药13株,多重耐药40株)和敏感菌株4株,进行全基因组鸟枪法重测序,与痤疮丙酸杆菌标准株ATCC 6919进行对照,分析本地区痤疮丙酸杆菌中耐药基因情况。结果敏感菌株均无23S rRNA基因点突变或携带ermX耐药基因;单一耐药(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均无携带ermX耐药基因,但3株对克拉霉素低、中度耐药的菌株在23S rRNA基因287、555、287\514位点存在突变;40株多重耐药菌株中,12株23S rRNA基因发生2058点突变(10株由A→G突变,2株由A→T突变),26株携带ermX耐药基因,且携带ermX耐药基因与发生2058点突变的菌株不存在交叉重叠,剩余2株未发现点突变或携带ermX耐药基因。结论东莞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多重耐药的主要基因型为携带ermX耐药基因(65%)和23S rRNA基因2058点突变(30%)。此外,观察到23S rRNA其他位点突变,不排除与耐药相关,如287点突变可能与克拉霉素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丙酸杆菌 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 23S rRNA ermX
下载PDF
东莞虎门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变化分析
4
作者 郑小娟 阮建波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3期145-147,共3页
目的了解东莞虎门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2015年及2018年暨南大学附属东莞医院50074例支原体感染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50074份患者标本... 目的了解东莞虎门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2015年及2018年暨南大学附属东莞医院50074例支原体感染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50074份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标本22511份,总检出率为44.96%;不同年份支原体总检出率、解脲脲原体(Uu)检出率、人型支原体(Mh)检出率、Uu+Mh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支原体感染以单纯Uu感染为主,其次为Uu+Mh感染、Mh感染。22511例阳性标本中女性20177份,男性2334份,女性总检出率高于男性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不同年份支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送检的阳性标本中年龄主要集中于21~30岁,以女性居多。2011年、2015年和2018年四环素类药物药敏结果显示,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5.59%、3.50%和3.20%,米诺环素耐药率分别为4.89%、2.60%和1.20%,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东莞虎门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对四环素药物耐药率低,可作为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四环素类 耐药性 泌尿生殖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