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漏诊的非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1例
1
作者 张华国 方海燕 +1 位作者 吴佳阳 钟兴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7期1381-1382,共2页
1资料患者女性,28岁,发现右乳肿物半月余入院。查体:右乳头凹陷,右乳房触及团块状肿块,质韧,无明显边界。钼靶:右乳头后方腺体团块致密,内结构显示欠佳,未见明确结节及肿块影,见图A,钼靶BI-RADS 0类。超声:右乳腺体弥漫性增厚,厚约27mm... 1资料患者女性,28岁,发现右乳肿物半月余入院。查体:右乳头凹陷,右乳房触及团块状肿块,质韧,无明显边界。钼靶:右乳头后方腺体团块致密,内结构显示欠佳,未见明确结节及肿块影,见图A,钼靶BI-RADS 0类。超声:右乳腺体弥漫性增厚,厚约27mm,结构紊乱,未见明确肿块,见图B,超声BI-RADS 0类,建议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癌 乳腺癌 影像诊断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8
2
作者 汪飞 邱麟 +2 位作者 佘国荣 沈思 刘斯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共31例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并发症而接受髋关节翻修术患者,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31例次中,术后诊断股骨头脱位4例次,X线平片表现为股骨头位于髋臼外;无...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共31例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并发症而接受髋关节翻修术患者,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31例次中,术后诊断股骨头脱位4例次,X线平片表现为股骨头位于髋臼外;无菌性松动22例次,X线表现为假体周围2~30mm的透亮带,其中,假体周围慢性肉芽肿性炎CT/MRI表现为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块;感染4例次,X线表现为假体周围2~4mm的轮廓与假体形态不一致的透亮带,MRI表现为感染区软组织肿胀,见环形强化病灶;异位骨化1例次,X线表现为髋臼假体周围软组织大量骨化影。结论假体周围透亮带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松动最重要的X线表现,CT/MRI有助于区分无菌性松动中的假体慢性肉芽肿性炎、以鉴别感染性和无菌性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松动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骨和累及骨的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2
3
作者 蔡香然 孟悛非 +1 位作者 陈应明 刘斯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骨和累及骨的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s)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7例中6例有X线检查、2例有CT检查、4例有MR检查,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X线片上均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2例病变区存在骨质硬化,5... 目的探讨骨和累及骨的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s)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7例中6例有X线检查、2例有CT检查、4例有MR检查,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X线片上均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2例病变区存在骨质硬化,5例合并软组织肿块,均未见骨膜反应。2例CT像上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合并软组织肿块形成,软组织内未见钙化或骨化。MRI检查4例中有3例病变在T1WI呈中等信号,1例在T1WI呈低信号,4例在T2WI上均呈中、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均合并软组织肿块,其中3例有囊变坏死区。结论影像学上骨内病变呈溶骨性破坏,可伴有病变区的骨质硬化而一般无骨膜反应,并伴有较大软组织肿块者应考虑到pPNETs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影像学
下载PDF
甲型H_1N_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3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友鹏 史长征 +1 位作者 梁旭竞 马洪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4-616,共3页
目的:总结3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表现和胸部影像学特点,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入院时的呼吸道表现特点和胸部影像学动态变化。结果:3例男性患者,均有慢性基础病和吸烟史,发热持续1周以上,... 目的:总结3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表现和胸部影像学特点,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入院时的呼吸道表现特点和胸部影像学动态变化。结果:3例男性患者,均有慢性基础病和吸烟史,发热持续1周以上,伴有咳嗽、咳痰、胸闷及气促等,但无咽痛和流涕症状。可有紫绀,咽部充血,双下肺散在湿啰音等表现。3例患者胸部X线和CT平扫检查显示双肺下野斑片状、云絮状、磨玻璃样或网格状高密度影等特征性表现,后期出现纤维化改变,双肺正常组织呈过度充气状态。结论:根据肺部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可做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间质性肺炎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对儿童孤独症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志超 王莹 +1 位作者 陈卓铭 邱麟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10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MRS、DTI、T2及3D T1多模态影像对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CA)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213例CA患者,均用3T MR及头线圈行轴位T1、T2、Flair、DWI、3D TOF、DTI及MRS扫描。全扫为A组... 目的探讨MRS、DTI、T2及3D T1多模态影像对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CA)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213例CA患者,均用3T MR及头线圈行轴位T1、T2、Flair、DWI、3D TOF、DTI及MRS扫描。全扫为A组,T1、T2、DTI及MRS构成B组。对比分析各序列病灶检出率、两组检查成功率及评估价值一致性。结果213例CA患者在常规序列T1、T2、T2-flair、DWI、MRA及功能序列DTI MRS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6%、21%、22%、0.9%、0.4%、77.9%,病灶检出率差异分析全部序列及常规与功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T2与T2-flair及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6);检查成功率A、B两组分别为61%、100%,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专家评估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5),A、B两组分别为170、182。结论MRS、DTI、T2及3D T1多模态影像检查速度快,具有形态和功能影像信息,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对CA病情评估,可为其治疗前后干预提供可循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儿童孤独症 评估
下载PDF
优化影像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志超 刘申柱 +1 位作者 潘思金 黄立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7-642,共6页
目的:分析优化影像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到医院后至开始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时间(DNT)的影响。方法:抽样法选取2019年6至12月实行常规影像检查的100例AIS患者作为A组,将2020年1至8月采用优化影... 目的:分析优化影像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到医院后至开始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时间(DNT)的影响。方法:抽样法选取2019年6至12月实行常规影像检查的100例AIS患者作为A组,将2020年1至8月采用优化影像检查100例AIS患者为B组。对比分析这两组AIS患者抵达CT室至完成检查时间、从发病至给予rt-PA用药时间(ONT)、DNT及治疗3个月后预后不好率、病死率及溶栓无效率等指标。结果:(1)二组治疗前患者影像检查及溶栓时间指标比较,其患者抵达CT室至完成检查时间、DNT、ONT A组分别为(13.69±3.25)分、(53.20±6.03)分、(167.73±12.5)分均高于B组(8.22±1.10)分、(31.25±2.25)分、(153.50±8.50)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组治疗后效果指标比较,其预后不好率、病死率及溶栓无效率A组分别为50%、10%、48%均高于B组25%、2%、3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影像检查模式可缩短DNT时间,避免延误治疗,改善AIS静脉溶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预后 检查模式
下载PDF
综合医院护士的日间过度嗜睡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萍 骆春柳 潘集阳 《广州医药》 2020年第4期104-109,共6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中国华南地区一间大型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中护士日间过度嗜睡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了1102名在职护士要求他们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自我报告问卷,其中包括人口学资料采集、生活习惯(BMI、小睡习惯...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中国华南地区一间大型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中护士日间过度嗜睡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了1102名在职护士要求他们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自我报告问卷,其中包括人口学资料采集、生活习惯(BMI、小睡习惯、打鼾等)、失眠、抑郁、焦虑、MEQ分型、倒班、工作兴趣等与工作及睡眠相关的特征。了解EDS在被试人群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048名护士有效的完成了问卷(应答率为95.1%)。其中169名(16.1%)护士存在日间过度嗜睡(EDS)。抑郁症状(校正后的OR值=2.24,95%的可信区间1.51~3.31)、焦虑症状(1.65;1.02~2.67)、失眠(2.29;1.56~3.36)、倒班工作(1.98;1.03~3.83)和对工作的低兴趣(1.74;1.01~2.99)是E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日间过度嗜睡(EDS)在华南地区的综合医疗机构中的青年护士群体中普遍存在。EDS的发生可能与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失眠、倒班工作和对工作的低兴趣存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过度嗜睡 综合医院护士 抑郁 焦虑 倒班工作
下载PDF
MRS影像学特征在抑郁症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邓慧怡 徐伊 +2 位作者 史长征 郑周丽 吴赤蓬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905-2908,共4页
目的 建立基于~1H-MRS影像学特征的抑郁症判别函数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在抑郁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MRI和~1H-MRS检测33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0例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的大脑特定部位,同时... 目的 建立基于~1H-MRS影像学特征的抑郁症判别函数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在抑郁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MRI和~1H-MRS检测33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0例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的大脑特定部位,同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程度的评估。采用Fisher逐步判别法建立判别诊断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判别效果。结果 抑郁症组MRI检测结果未见结构异常,~1H-MRS结果显示其右前额叶Cr值,两侧海马NAA值、Cr值和Cho值以及两侧基底节NA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her逐步判别分析得到含有左海马Cr值和左基底节NAA值两个变量的判别函数模型。回顾性误判法和交叉核实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正确率均为83%;ROC曲线下面积达0.834。结论 基于~1H-MRS影像学特征的抑郁症判别函数模型对抑郁症的临床辅助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1H-MRS FISHER判别分析 海马 基底节
下载PDF
基于影像学和血清学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较好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微血管浸润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泳欣 张水兴 +4 位作者 肖学红 黄晓星 杨昂 唐秉航 卢扬柏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18-525,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基于影像学和血清学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肝癌微血管浸润(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切除或肝移植的54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315例肝癌MVI患者,年龄53.2... 目的探讨术前基于影像学和血清学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肝癌微血管浸润(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切除或肝移植的54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315例肝癌MVI患者,年龄53.2±11.5岁,肿瘤最大直径3.7~7.0 cm。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采取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查出能预测MVI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预测HCC中MVI的列线图模型,利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MVI(+)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月(95%CI:8.1~17.9),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6%、38.5%和30.9%(P<0.05);MVI(-)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7月(95%CI:32.7~61.3),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9%、62.3%和38.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更大的肿瘤体积、突破肝外生长、缺乏或不完整假包膜、存在动脉期瘤周强化以及术前过高的球蛋白值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最终模型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为0.859-0.930,准确性为85.1%,敏感度为85.9%,特异性为84.1%。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病理结果MVI(+)/MVI(-)概率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构建的列线图及预测模型能较好地术前预测MVI(+)的概率,可以根据MVI发生的风险调整HCC的治疗计划,以优化生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浸润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肝纤维化的影像学定量技术进展评述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孟杰 肖泽宇 +1 位作者 梁建业 罗良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4期249-255,244,共7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干预,有助于延缓其发展甚至逆转病程。目前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检,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分期,但穿刺活检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取样误差及一系...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干预,有助于延缓其发展甚至逆转病程。目前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检,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分期,但穿刺活检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取样误差及一系列潜在并发症。近年来,分子影像定量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在肿瘤成像等领域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其在肝纤维化定量检测中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回顾目前主流分子影像成像方法在肝纤维化定量诊断中的应用,对其优缺点进行概述,以加深临床工作者对这些检查手段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分子影像 定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骨盆骨折的X线平片与CT影像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祝华强 刘斯润 +2 位作者 邱剑 罗东梅 周德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1年第1期83-90,共8页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特点并探讨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620例同时有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的骨盆骨折影像资料,比较检出率,分析漏诊因素。结果:620例共有骨盆骨折1036处及关节脱位/分离38处,其中髂骨骨折255处,髋臼骨...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特点并探讨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620例同时有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的骨盆骨折影像资料,比较检出率,分析漏诊因素。结果:620例共有骨盆骨折1036处及关节脱位/分离38处,其中髂骨骨折255处,髋臼骨折226处,骶尾骨骨折99处,耻骨上下支骨折341处,坐骨骨折115处,髋关节及骶髂关节脱位20处,耻骨联合分离18例。X线片共漏诊169处小骨折,1处髋关节后脱位,5处骶髂关节脱位、3处耻骨联合轻度分离。X线的骨折诊断检出率为83.7%,脱位诊断检出率为76.3%;其中226处髋臼骨折X线、SSD分别漏诊61处、20处,X线、SSD骨折诊断检出率分别为73.0%、91.2%。99处骶尾骨骨折X线平片与SSD分别漏诊48、11处;检出率分别为56.0%、89.9%。经χ2检验,骨盆骨折的X线平片与CT检查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D与常规螺旋CT和/或MPR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骨折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检查;螺旋CT结合MPR、SSD可更好地显示骨折及其周围情况,术前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案、手术入路及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可提供正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5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春晖 章锦秀 周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0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与治疗转归。方法 150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中合并有心、脑血管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基础疾病者114例(76.0%),...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与治疗转归。方法 150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中合并有心、脑血管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基础疾病者114例(76.0%),具有发热及白细胞升高分别为53例(35.3%)及39例(26.0%);有呼吸道症状者125例(83.3%)。影像学检查胸片检查132例,漏诊34例(25.8%);CT检查89例,100%阳性发现;107例(71.3%)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小斑片状模糊阴影呈小叶性肺炎改变;98例(65.3%)为两侧肺炎。治疗病程平均37.4 d,5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较多合并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较重;影像学检查胸部平片有漏诊存在,CT是重要的补充检查,多为小叶性肺炎,两肺发病多见;该病治疗疗程较长,部分病例预后不良,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人 基础疾病 影像学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预后不良预警模型构建
13
作者 林志超 潘思金 +1 位作者 谢玉龙 黄立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的预后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其不良预警模型为其并发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56例AIS患者,4.5 h内均行静脉溶栓及用药后1 h内进行DWI检查,治疗3个月后按MRS评分结果分为82例预后不良组(&g...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的预后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其不良预警模型为其并发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56例AIS患者,4.5 h内均行静脉溶栓及用药后1 h内进行DWI检查,治疗3个月后按MRS评分结果分为82例预后不良组(>2分)和174例预后良好组(≤2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影响因素,构建其预警模型及使用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效能。结果:低DWI-ASPECTS和高NIHSS评分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显示,当NIHSS≥5分、DWI-ASPECTS<8分、NIHSS≥5分且DWI-ASPECTS<8分时,对静脉溶栓预后不良预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及阴性率分别为92%、47%、45%、92%,79%、80%、65%、89%,93%、73%、69%、9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IS静脉溶栓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是高基线NIHSS评分和低基线DWI-ASPECTS评分,联合构建其预后不良预警模型有助于防治静脉溶栓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NIHSS DWI-ASPECTS 预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MR图像的深度学习预测乳腺癌脉管浸润状态
14
作者 张慈慈 程相宜 +3 位作者 熊玉超 欧志强 钟敏之 步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86-88,共3页
目的 基于MRI图像的深度学习技术预测乳腺癌脉管浸润状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病理证实457例乳腺癌患者的MMRI图像(FS-T2WI)。根据病理结果将脉管浸润分为阳性和阴性,将患者按9:1随机分为训练集(... 目的 基于MRI图像的深度学习技术预测乳腺癌脉管浸润状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病理证实457例乳腺癌患者的MMRI图像(FS-T2WI)。根据病理结果将脉管浸润分为阳性和阴性,将患者按9:1随机分为训练集(n=411)及验证集(n=46)。训练集采用深度学习中的2D VanillaCNN和ResNet10、3DResNet10算法训练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评价其效能。结果457例患者中,脉管浸润阴性304例,阳性153例。基于FS-T2WI序列的2D VanillaCNN和ResNet10、3D ResNet10算法模型预测脉管浸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0.77、0.69;基于DCE序列的2D VanillaCN N和ResN et 10、3D ResNet1 0算法模型预测脉管浸润的AUC值分别为0.76、0.72、0.80。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有效预测乳腺癌脉管浸润状态,且DCE-T1C序列的预测效能优于FS-T2WI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脉管浸润 MRI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再程放疗联合CDK4/6抑制剂治疗儿童复发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的真实世界研究
15
作者 赖名耀 李少群 +7 位作者 李娟 胡清军 周江芬 艾茹玉 黄丽君 苏一博 于晓军 蔡林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0-445,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复发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DIPG)再程放疗的疗效,初步探讨再程放疗同步联合瑞博西尼对DIPG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肿瘤科接受... 目的分析儿童复发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DIPG)再程放疗的疗效,初步探讨再程放疗同步联合瑞博西尼对DIPG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肿瘤科接受再程放疗联合(或不联合)瑞博西尼治疗的复发DIPG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肿瘤化疗药物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4.0版,评价再程放疗联合瑞博西尼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儿生存时间,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再程放疗联合或不联合瑞博西尼患儿的生存情况差异。结果共纳入18例DIPG患儿,男5例、女13例,中位年龄7.0岁,其中7例采用再程放疗同步瑞博西尼治疗。首程放疗与再程放疗的中位间隔时间为9.0个月。再程放疗后64.3%(9/14)肢体乏力、62.5%(5/8)言语不清、50%(3/6)行走不稳症状改善。再程放疗后77.8%(14/18)的患儿肿瘤体积缩小。18例患儿再程放疗后中位生存期为4.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8.6个月。再程放疗联合瑞博西尼组与未联合瑞博西尼组的总中位生存期(17.2个月比18.9个月)、再程放疗后中位生存期(6.2个月比5.4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14、0.390)。7例接受瑞博西尼同步治疗的患儿中,3例(42.9%)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分别为CTCAE 1、2、3级。结论再程放疗可改善儿童复发DIPG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同步瑞博西尼治疗并不能改善患儿生存时间,且增加治疗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 再程放疗 瑞博西尼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电针刺激“曲池”和“足三里”对大鼠脑梗死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2
16
作者 宿宝贵 潘三强 +3 位作者 吕来清 郑发武 唐福星 刘斯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脑缺血大鼠脑梗死面积和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为探讨针刺治病疗效和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用MRI、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电针后,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及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及...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脑缺血大鼠脑梗死面积和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为探讨针刺治病疗效和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用MRI、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电针后,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及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MRI显示电针组大鼠的梗死区面积比对照组的明显缩小(P<0·01);光学显微镜下,电针1d组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的缺血性损伤与对照组1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7d与对照组7d相比,细胞损伤程度和受损细胞数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子显微镜下,电针组缺血边缘区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如腺粒体的肿胀、嵴的破坏及核蛋白体变性程度均比对照组轻。结论电针穴位刺激能减小脑梗死面积并对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脑梗死面积 超微结构 形态学观察 大鼠
下载PDF
低剂量胸部CT对肺癌筛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7
作者 胡钰 方进 +2 位作者 邓达标 梁敏杰 周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肺癌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早发现、早诊治可明显改善预后。目前,随着MSCT硬件及软件的发展,关于低剂量CT(LDCT)扫描筛查肺癌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肺部具有较高的自然对比,且通过调整CT机扫描参数、优化成像方式,可在尽可能降低辐射... 肺癌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早发现、早诊治可明显改善预后。目前,随着MSCT硬件及软件的发展,关于低剂量CT(LDCT)扫描筛查肺癌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肺部具有较高的自然对比,且通过调整CT机扫描参数、优化成像方式,可在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满足影像诊断需要的图像,提高肺部结节的检出率。除扫描相关因素的影响,结节本身的大小、密度、分布也是影响检出率的因素。本文对LDCT在肺癌筛查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筛查
下载PDF
脑fMRI观察电针神门及三阴交穴治疗失眠机制 被引量:49
18
作者 周全 杨大艳 +3 位作者 崔晓 杨侃荣 李洁 赵仓焕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利用fMRI技术探讨电针神门、三阴交穴治疗失眠的机制。方法对7名失眠患者(失眠组)及6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无任何刺激状态下行静息扫描、电针刺激双侧神门和三阴交穴下行BOLD-fMRI扫描,观察两组受试者的激活脑功能区。采... 目的利用fMRI技术探讨电针神门、三阴交穴治疗失眠的机制。方法对7名失眠患者(失眠组)及6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无任何刺激状态下行静息扫描、电针刺激双侧神门和三阴交穴下行BOLD-fMRI扫描,观察两组受试者的激活脑功能区。采用SPM基本模式中的单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均可见脑岛(BA13)明显激活。但在失眠组,右侧丘脑腹前核、右侧壳核、左内侧苍白球、左侧中央前回(BA9)、双侧尾状核头部被特异性地激活。结论电针神门、三阴交穴治疗失眠的机制可能是电针刺激激活了丘脑腹前核、尾状核、壳核、内侧苍白球、丘脑网状核以及其他睡眠中枢,整合传入和传出的信息,调节睡眠;并可通过不同的通路调畅情志,舒缓压力,达到助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磁共振成像 入睡和睡眠障碍 神门穴 三阴交穴 机制
下载PDF
DWI和DTI对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9
作者 沈思 王昊 +2 位作者 汪飞 邱麟 刘斯润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判别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可行性。方法:青年志愿者40例(均无腰痛和腰椎部畸形、外伤、手术病史),行腰1(L1)~骶1(S1)椎间盘DWI和DTI扫描,生成表观弥散系数(ADC)和部分各项异性(...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判别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可行性。方法:青年志愿者40例(均无腰痛和腰椎部畸形、外伤、手术病史),行腰1(L1)~骶1(S1)椎间盘DWI和DTI扫描,生成表观弥散系数(ADC)和部分各项异性(FA)伪彩图。在腰1/2(L1/2)~腰5/骶1(L5/S1)的各个椎间盘髓核内放置5点感兴趣区(ROI),测量ADC值和FA值。分析并比较腰椎间盘髓核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部分各项异性(FA)值差异。结果:ADC值和FA值在同一椎间盘内的不同区域或不同椎间盘平面内的对应区域存在差异(P<0.05);椎间盘平均ADC值与解剖部位相关,腰4/5(L4/5)和L5/S1椎间盘ADC值明显增高(P<0.05);FA值在不同椎间盘平面内的对应区域,随解剖部位位置的降低有升高的趋势,L5/S1椎间盘FA值升高最明显(P<0.05)。结论:ADC值和FA值能体现椎间盘水分子弥散能力的变化,量化反映椎间盘退变早期髓核的生化状态。DWI和DTI技术可以对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并有助于理解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加权 弥散张量 腰椎间盘 退变
下载PDF
MRI弥散张量成像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洁 史长征 +2 位作者 王永安 罗良平 吴何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2例PCa和31例BPH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列腺... 目的:初步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2例PCa和31例BPH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列腺DTI扫描,并通过AW4.2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分析PCa癌灶、BPH增生结节、正常中央带及外周带的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变化特点,并绘制DTI参数图及纤维追踪图。结果:PCa、BPH、正常中央带及外周带的FA值依次降低,分别为(0.417±0.096)、(0.247±0.027)、(0.189±0.013)和(0.158±0.032),四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PCa、BPH、正常中央带及正常外周带的ADC值依次增高,分别为(1.166±0.248)×10-3mm2/s、(1.832±0.476)×10-3mm2/s、(2.027±0.135)×10-3mm2/s和(2.295±0.210)×10-3mm2/s,四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DTI能够提供前列腺的组织微观结构信息,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