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腺腺瘤16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1
作者 周宾 岳冰 +1 位作者 徐瑞 陈光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腺腺瘤(pyloric gland adenoma,PG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6例PGA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epsinogenⅠ、p53、MUC6、MUC5AC、CgA、Syn、CD56、Ki67、CDX-2、MUC2、β-catenin、CD1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 目的探讨幽门腺腺瘤(pyloric gland adenoma,PG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6例PGA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epsinogenⅠ、p53、MUC6、MUC5AC、CgA、Syn、CD56、Ki67、CDX-2、MUC2、β-catenin、CD1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6例PGA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8岁(范围26~81岁)。肿瘤平均最大径1.3 cm(范围0.2~4 cm)。肿瘤位于胃6例(胃体3例和胃底3例),十二指肠3例,胆囊7例。低级别PGA 7例,镜下见幽门腺样腺管紧密排列,内衬单层立方至低柱状细胞,核圆形、卵圆形,位于基底侧,核仁不明显,胞质透明或嗜酸性,呈毛玻璃样外观,细胞缺乏黏液帽;高级别PGA 1例,镜下见腺体结构紊乱、细胞核拥挤、核极向消失;其余8例混合低级别和高级别成分。5例发现鳞状桑葚样化生。根据免疫表型特点,16例中混合型(MUC5AC+,MUC6+)8例,纯幽门型(MUC5AC-,MUC6+)8例,未发现小凹优势型(MUC5AC+,MUC6-)。结论PGA是消化系统少见肿瘤,具有特征性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因其有向恶性转化的风险,需提高警惕,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腺腺瘤 十二指肠 胆囊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黏液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孙东瑾 焦娟 +1 位作者 曹志星 郑巧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黏液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真皮层内,呈腺管状、筛状或实体状排列的肿瘤细胞漂浮于黏液湖中。例2少许腺管外周可见肌上皮细胞包绕。部分肿瘤细胞...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黏液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真皮层内,呈腺管状、筛状或实体状排列的肿瘤细胞漂浮于黏液湖中。例2少许腺管外周可见肌上皮细胞包绕。部分肿瘤细胞呈靴钉样排列于巢团周,内部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异形明显,可见核仁及较多核分裂。例2 P63、细胞角蛋白(CK)5/6及钙调蛋白(calponin)阳性,例3散在表达calponin。例2及例4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高表达。4例均表达大疱病液蛋白(GCDFP)-15、乳珠蛋白(mammoglobin)、GATA结合蛋白(GATA)-3、CK7、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MUC1及MUC2。例1多次复发。结论:原发性皮肤黏液癌较为罕见,好发于眼周。肌上皮标志物阳性提示原位病变的存在,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液癌 原发性 肌上皮细胞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降钙素原对于早期泌尿系感染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华福 叶啸 +2 位作者 邱广富 任大宏 谢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对比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降钙素原(PLT)对于早期泌尿系感染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疑为细菌感染患者共75例,根据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分为两组,通过对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尿常规及PLT进行统计学差异和ROC曲... 目的对比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降钙素原(PLT)对于早期泌尿系感染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疑为细菌感染患者共75例,根据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分为两组,通过对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尿常规及PLT进行统计学差异和ROC曲线分析,评价T淋巴细胞亚群和PLT对诊断早期泌尿系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两组PLT和尿白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和PLT诊断泌尿系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664、0.681及0.496,特异度分别为61.8%、58.8%、58.8%及79.4%,灵敏度分别为61.0%、63.4%、68.3%及17.1%。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包括CD3+、CD4+及CD8+对于诊断泌尿系感染较PLT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较PLT对于早期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帮助临床预防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泌尿系感染 降钙素原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评估肝细胞癌Ki-67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学东 陈敏 +2 位作者 刘秀娟 于向荣 王玲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观察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肝细胞癌(HCC)Ki-67表达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0例病理确诊为原发性HCC的患者,按照Ki-67表达指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Ki-67表达指数>10%)... 目的观察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肝细胞癌(HCC)Ki-67表达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0例病理确诊为原发性HCC的患者,按照Ki-67表达指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Ki-67表达指数>10%)组(n=23)和低表达(Ki-67表达指数≤10%)组(n=17),测量并比较2组病灶R2^(*)值、脂肪分数(FF)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R2^(*)值、FF及ADC评估HCC的Ki-67表达情况的效能。结果高表达组HCC的R2^(*)值高于低表达组(P<0.001),ADC低于低表达组(P=0.006),而组间F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以25.88 s^(-1)为R2^(*)值的截断值,其鉴别HCC Ki-67高、低表达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60.90%、94.10%及0.867;以0.83×10^(-3) mm^(2)/s为ADC的截断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94.10%、39.10%及0.703;以0.33为R2^(*)值联合ADC的截断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94.10%、69.60%及0.870,且其AUC高于单一ADC的AUC(Z=1.988,P=0.047)。HCC患者Ki-67表达与病灶R2^(*)值呈高度正相关(r=0.84,P<0.001),与ADC呈中度负相关(r=-0.62,P<0.001)。结论MR IDEAL-IQ和DWI可有效评估HCC Ki-67表达;R2^(*)值联合ADC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KI-67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肿瘤中MMP-9、TIM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赵旭 聂奇伟 +2 位作者 周宾 赵丹 张敏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0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原广州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并有完整病例资料和病理材料的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0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原广州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并有完整病例资料和病理材料的15例肾上腺皮质癌(腺癌组)、4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腺瘤组)及10例正常肾上腺患者组织(正常组)中MMP-9及TIMP-1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腺瘤组比较,腺癌组的MMP-9阳性表达率升高,而TIMP-1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腺瘤组中,MMP-9与TIMP-1无相关性(r=-0.149,P=0.279),但在腺癌组中,MMP-9与TIMP-1呈显著负相关(r=-0.577,P=0.024)。在腺瘤组及腺癌组中,TIMP-1和MMP-9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长径均无相关性(均P>0.05);在腺癌组中,TIMP-1和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TNM分期均有相关性(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或Ⅲ~Ⅳ期患者较无淋巴结转移或Ⅰ~Ⅱ期患者的MMP-9阳性表达率更高,而TIMP-1阳性表达率更低(均P<0.05)。结论MMP-9和TIMP-1在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差异性表达,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一个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判定肾上腺皮质肿瘤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TIMP-1
原文传递
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相关指标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华福 叶啸 +2 位作者 邱广富 任大宏 谢群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研究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以及相关指标改变,希望为临床提高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6-03-2017-04在我科住院的31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作为尿脓毒血症组,29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作... 目的:研究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以及相关指标改变,希望为临床提高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6-03-2017-04在我科住院的31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作为尿脓毒血症组,29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作为SIRS组,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3组第一时间血象、降钙素原、淋巴细胞亚群、凝血酶时间以及相关评分等进行测定和比较,全部病例于入院治疗后、使用抗菌药物前的24h内测定。结果:CD4、降钙素原、CD3、淋巴细胞在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效能方面相似,其中敏感度最高的为CD3(截断值728,敏感度69.0%);特异性最高的为降钙素原(截断值2.54,特异性82.8%);最优诊断是CD3&CD4,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0%和72.4%。SIRS组和尿脓毒血症组与APACHEⅡ评分均有相关性的是CD比值、红细胞、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结论: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对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降钙素原,同时发现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在间接反映尿源性脓毒血症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尿源性脓毒血症 血常规 凝血指标 APACHEⅡ评分
原文传递
早期泌尿系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华福 叶啸 +2 位作者 邱广富 任达宏 谢群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泌尿系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以帮助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纳入2016年3~12月我院收治97例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26例,通过对各组外周血白细胞、中段尿白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和尿培养进行统计学差异以及ROC... 目的:探讨早期泌尿系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以帮助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纳入2016年3~12月我院收治97例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26例,通过对各组外周血白细胞、中段尿白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和尿培养进行统计学差异以及ROC曲线分析,评价T淋巴细胞亚群对诊断早期泌尿系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根据外周血白细胞、中段尿白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以及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为4组,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对于泌尿系感染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D4+细胞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达到90%和80%。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对于早期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可以帮助临床预防术后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泌尿系感染 尿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