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死亡调控机制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宇辰 徐忆苏 +5 位作者 许馨文 唐晶晶 周俊臻 张清 李强 蒋建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7期1279-1282,共4页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其中利用铁死亡治疗乳腺癌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铁死亡是一种受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的...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其中利用铁死亡治疗乳腺癌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铁死亡是一种受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铁死亡与乳腺癌的发展密切相关,诱导铁死亡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降低其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增强其对放疗的敏感性。因此,诱导乳腺癌发生铁死亡是一种具有潜力和价值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铁死亡 调控 治疗
下载PDF
脂肪酸合成酶在乳腺癌治疗抵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谢钰德 李志升 +2 位作者 李圆 王宁霞 曲少华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19-524,共6页
癌细胞通过调节代谢方式以提供大量的ATP和生物分子,来满足细胞生长、分裂和生存的需要.近年来,癌细胞中脂质代谢的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脂肪酸不仅是膜基质的主要成分,也是ATP和次级信使的主要来源.乳腺癌细胞的脂质代谢受Warb... 癌细胞通过调节代谢方式以提供大量的ATP和生物分子,来满足细胞生长、分裂和生存的需要.近年来,癌细胞中脂质代谢的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脂肪酸不仅是膜基质的主要成分,也是ATP和次级信使的主要来源.乳腺癌细胞的脂质代谢受Warburg效应的调控,癌细胞合成大量脂肪酸并促进其生成膜磷脂来进行信号传导和癌细胞的日常代谢.脂肪酸合成酶FASN是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关键酶,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FASN过表达可促进乳腺癌细胞对治疗的抵抗.本综述中,我们重点介绍FASN诱导乳腺癌全身系统治疗抵抗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展望靶向抑制FASN为乳腺癌治疗增敏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脂肪酸合成酶 治疗抵抗 耐药机制
下载PDF
麦默通微创技术在B超探及乳腺病灶切除及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何伟丽 庞钊 +4 位作者 吕荣钊 蒋光愉 黄信 洪嘉凡 王宁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技术在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并结合我科临床对麦默通微创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适应症进行总结。方法:应用麦默通微创切除活检术前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292例,共计1 055个肿物。结果:B超探视下...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技术在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并结合我科临床对麦默通微创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适应症进行总结。方法:应用麦默通微创切除活检术前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292例,共计1 055个肿物。结果:B超探视下肿物完整切除,切除肿物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纤维腺瘤686个,乳腺腺病253个,乳腺囊肿病64个,导管内乳头状瘤39个,乳腺癌12个,低级不典型增生1个。术后出现皮下血肿1例,均无感染、皮肤破溃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8%。结论:麦默通微创技术可作为B超探及的乳腺良性占位切除手术的首选方式,并可作为亚临床乳腺癌的活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旋微创技术 B超 乳腺占位性病变 适应症
下载PDF
肠道菌群和瘤内菌群失调在肝细胞癌免疫逃逸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相乐阳 古建仪 +4 位作者 周俊臻 沈威鹏 张清 曹明溶 蒋建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的系统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逐渐跻身一线治疗方案。即使目前各个指南均推荐一线使用的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其对HC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等指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部分原因在于大量...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的系统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逐渐跻身一线治疗方案。即使目前各个指南均推荐一线使用的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其对HC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等指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部分原因在于大量HCC患者对免疫治疗有原发性耐药,导致肿瘤免疫逃逸。肿瘤免疫逃逸与肿瘤微环境因素和肿瘤内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CC患者广泛存在菌群失调,包括肠道菌群失调及瘤内菌群丰度的改变,前者可能通过脂多糖、菌群代谢产物(如次级胆汁酸和短链脂肪酸)或自身的结构蛋白等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后者可能在HCC细胞或免疫细胞内直接参与基因表观遗传学水平表达和物质代谢的调控,进而改变HCC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肿瘤微环境,诱导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引起HCC细胞免疫逃逸。本文对HCC患者中菌群失调的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肠道菌群和瘤内菌群两方面对HCC免疫逃逸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究HCC患者菌群与免疫治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逃逸 肿瘤微环境 菌群失调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蛋白Bcl-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黄信 张清 +4 位作者 吕荣钊 何伟丽 唐芬 洪嘉凡 王宁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价值.结果:Bcl-2的表达与ER、PR...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价值.结果:Bcl-2的表达与ER、PR呈正相关,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脉管癌栓等不良预后因素呈负相关;Bcl-2在绝经前女性低表达,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高表达,当Bcl-2高表达时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低.结论:Bcl-2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对内分泌治疗敏感,为临床更准确的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CL-2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肿瘤出芽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曲少华 张杰 +4 位作者 张伟 黄炎华 张清 王宁霞 吕荣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00-1904,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出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78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及肿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乳腺癌组织病理切片中肿瘤... 目的:研究肿瘤出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78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及肿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乳腺癌组织病理切片中肿瘤出芽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X^2检验分析肿瘤出芽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TILs的关系,Log-rank检验分析肿瘤出芽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高肿瘤出芽组患者淋巴结阳性数目多、组织性分级高、脉管癌栓更多;肿瘤出芽数较多的患者TILs的水平较低,而肿瘤出芽数较少的患者TILs水平较高;高肿瘤出芽患者比低肿瘤出芽患者预后较差。结论:乳腺癌肿瘤出芽水平与恶性程度高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肿瘤出芽水平与TILs水平呈负相关,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出芽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FOXA1和BRCA1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蒋光愉 李红 +1 位作者 何伟丽 王宁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研究三阴型和非三阴型乳腺癌中叉头框蛋白A1(FOXA1)、BRCA1蛋白、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意义。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癌的标本113例,根据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的表达情况... 目的:研究三阴型和非三阴型乳腺癌中叉头框蛋白A1(FOXA1)、BRCA1蛋白、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意义。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癌的标本113例,根据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的表达情况分为三阴型(A组)、luminal型(B组)及HER-2过表达型(C组)乳腺癌。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组样本FOXA1、BRCA1、P53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FOXA1总的阳性表达率为63.7%(72/113),A组阳性表达率为45.2%(19/42),B组为88.0%(44/50),C组为42.9%(9/21),FOXA1在3组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1);BRCA1总的阳性表达率为47.8%(54/113),A组阳性表达率为66.7%(28/42),B组为44.0%(22/50),C组为19.0%(4/21),BRCA1在3组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1);FOXA1阳性表达率在Ⅰ~Ⅱ期临床分期和组织学1~2级中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FOXA1阳性表达率与P53、VEGF表达和复发率呈负相关(P<0.05);BRCA1阳性表达率在Ⅲ期临床分期和组织学3级中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BRCA1阳性表达率与P53、VEGF表达和复发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FOXA1和BRCA1在乳腺癌中表达存在差异。BRCA1可作为三阴型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叉头框蛋白A1 BRCA1蛋白 预后
下载PDF
真空辅助活检术与空心针穿刺活检术对乳腺疾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琴琴 陈青山 +5 位作者 张清 吕荣钊 何伟丽 黄信 唐芬 王宁霞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评价真空辅助活检术(vacuum-assisted biopsy,VAB)与空心针穿刺活检术(core needle biopsy,CNB)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并收集有关VAB与CNB对乳腺疾病诊断的相... 目的评价真空辅助活检术(vacuum-assisted biopsy,VAB)与空心针穿刺活检术(core needle biopsy,CNB)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并收集有关VAB与CNB对乳腺疾病诊断的相关文献,按预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应指标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临床研究,包括1 741例患者。Meta分析表明,相较于CNB组,VAB组对乳腺肿瘤活检的诊断敏感性较高(P=0.003),漏诊率较低(P=0.0005),诊断低估率较低(P=0.0006);两组诊断的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结论对于乳腺疾病的活检VAB较CNB有更高的敏感性及更低的漏诊率和低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诊断 活组织检查 细针 活组织检查/方法 乳腺疾病/病理学 META分析
下载PDF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9
作者 何伟丽 王宁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0-552,共3页
个体化治疗将成为乳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以生物学差异为划分依据的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已从高分子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其相关因子包括ER、PR、HER2基因、p53基因、Ki-67蛋白... 个体化治疗将成为乳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以生物学差异为划分依据的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已从高分子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其相关因子包括ER、PR、HER2基因、p53基因、Ki-67蛋白表达等,这些生物学指标不但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复发等密切相关,而且对乳腺癌的治疗有指导性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分型 生物学基础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人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信 蒋光愉 +5 位作者 李虹 庞钊 吕荣钊 张清 何伟丽 王宁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意义。结果:GATA3的低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意义。结果:GATA3的低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肿瘤高组织学分级、脉管癌栓、p53基因突变等表示预后较差的指标相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在全部乳腺癌组织中GATA3阳性表达率为56.4%,GATA3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68.4%,高于非luminal型乳腺癌(32.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乳腺癌组织中术后复发风险中危组GATA3阳性率高于复发风险高危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水平与组织的分化水平及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相关,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患者的预后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GATA3转录因子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伟丽 练会招 +1 位作者 翟贺宁 王宁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98-1601,共4页
目的探讨分子分型、肿瘤直径、淋巴结情况、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等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新辅助化疗的44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分子分型、肿瘤直径、淋巴结情况、Ki-67表达与新辅助化疗临... 目的探讨分子分型、肿瘤直径、淋巴结情况、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等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新辅助化疗的44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分子分型、肿瘤直径、淋巴结情况、Ki-67表达与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44例乳腺癌患者病灶影像学评价完全缓解率为6.0%,部分缓解率为54.8%,总缓解率为61.3%,疾病进展率为9.0%,疾病稳定率为29.5%,无效率为38.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子分型、肿瘤直径及Ki-67表达情况均与疗效相关,而淋巴结情况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分子分型、肿瘤直径、Ki-67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参考指标,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可作为其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分子分型 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下载PDF
恩度联合紫杉醇对三阴型乳腺癌移植瘤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荣钊 赵璐瑜 +4 位作者 李伟 翁泽平 黄信 王宁霞 潘运龙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8-523,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人三阴型乳腺癌在裸鼠模型中血管正常化后对紫杉醇的反应,探讨其疗效是否优于紫杉醇.方法:将人三阴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种植于BALB/c-nu雌裸鼠右下腹部皮下,随机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8只移植瘤荷鼠分成4组,每组7只,A组,... 目的:通过观察人三阴型乳腺癌在裸鼠模型中血管正常化后对紫杉醇的反应,探讨其疗效是否优于紫杉醇.方法:将人三阴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种植于BALB/c-nu雌裸鼠右下腹部皮下,随机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8只移植瘤荷鼠分成4组,每组7只,A组,每天每次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质量分数10 mg/kg),连续17 d;B组,每天每次腹腔注射恩度(质量分数10 mg/kg),连续17 d;C组,第6、12天腹腔注射紫杉醇(质量分数10 mg/kg),余同A组;D组,第6、12天腹腔注射紫杉醇(质量分数10 mg/kg),余同B组.测量移植瘤的长径和短径,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D组移植瘤体积小于A组、B组(P<0.05),C组移植瘤体积小于A组及B组(P<0.05),D组和C组移植瘤体积无差别(P=0.436).B组、C组、D组的抑瘤率分别是14.61%、39.08%、54.79%.解剖各组荷鼠未见远处转移病灶.病理检查微血管密度,D组<C组=B组<A组.Ki67,D组与C组<A组与B组,D组与C组无差别(P=0.649).结论:使用恩度后在时间窗内联合紫杉醇有明显抑瘤作用,但疗效未优于紫杉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血管正常化 恩度 紫杉醇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7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信 王宁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0-163,184,共5页
目的:探讨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例,共78例,根据最终石蜡病理结果分为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分别... 目的:探讨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例,共78例,根据最终石蜡病理结果分为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分别对其首发症状、合并疾病、诊断方法、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1)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周围型乳头状瘤的首发症状在构成比上有显著性差异,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首发症状以乳头血性溢液或乳晕旁结节多见,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首发症状不明显,常因体检发现而就诊(P<0.05);(2)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常单独发病,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常与纤维腺瘤、腺病、不典型增生等病变合存在(P<0.05);(3)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以手术区段切除为主,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以超声引导下微创切除为主,两者间手术方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超声及钼靶检查对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均无明显特异性,术中冰冻对诊断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准确性优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往往需石蜡病理及免疫组化等相关检查明确.结论:(1)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常以乳头溢液或乳晕旁结节为首发症状,且常独立存在,区段切除是其常见手术方式;(2)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首发症状不明显,常因超声提示乳房肿物而就诊,且常与乳腺囊肿病、纤维腺瘤及不典型增生等合并存在,目前常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率低.(3)超声及钼靶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率较低,乳管镜检查在诊断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临床特征 手术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模型裸鼠血管正常化后对紫杉醇的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荣钊 赵璐瑜 +5 位作者 史长征 李伟 翁泽平 黄信 王宁霞 潘运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9-1824,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模型裸鼠血管正常化后对紫杉醇的反应,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与紫杉醇在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内联用是否优于紫杉醇单用并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 目的:通过观察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模型裸鼠血管正常化后对紫杉醇的反应,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与紫杉醇在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内联用是否优于紫杉醇单用并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早期评估化疗的作用。方法:将人TNBC细胞株MDA-MB-231种植于36只BALB/c-nu雌性裸小鼠的右下腹部皮下,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重组人内皮抑素治疗组、紫杉醇治疗组及人内皮抑素联用紫杉醇治疗组),每组有7只完成实验。重组人内皮抑素于实验开始时给药,连续使用17 d,紫杉醇于实验第6天和第12天分别给药,所有用药均为腹腔注射,用量均为10 mg·kg^(-1)·d^(-1)。治疗前1 d及注射实验试剂后5、11、17 d进行MRI扫描,所有荷瘤鼠均在最后一次MRI扫描后颈椎脱位处死,切下瘤体,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Ki67表达。结果:第17天,联用组移植瘤体积小于模型组及重组人内皮抑素治疗组(P<0.05),但与紫杉醇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11天,紫杉醇治疗组的慢弥散系数大于模型组,联用组慢弥散系数大于重组人内皮抑素治疗组(P<0.05)。解剖各组荷瘤鼠未见远处转移病灶。HE染色显示4组肿瘤外周均有明显坏死,且药物治疗组坏死程度均高于模型组。药物治疗组的MVD均小于模型组,且药物联用组均小于药物单用组(P<0.05)。药物联用组Ki67表达较重组人内皮抑素组明显降低,但与紫杉醇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内,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紫杉醇化疗对TNBC移植瘤虽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疗效未优于紫杉醇;慢弥散系数可以早期预测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血管正常化 内皮抑素 紫杉醇 化疗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综合消肿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1例的护理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丽桃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4-474,共1页
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的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乳腺癌术后生存者中继发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高达10%~30%[1]。患者常需忍受由此带来的功能障碍、外... 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的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乳腺癌术后生存者中继发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高达10%~30%[1]。患者常需忍受由此带来的功能障碍、外观异常,严重者甚至导致残疾。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晚期可形成象皮肿并导致残疾,患者生活和活动受限,常伴有频发蜂窝组织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术后患肢 象皮肿 功能锻炼 患侧上肢 蜂窝组织炎 功能障碍 绷带包扎 皮温 淋巴回流
下载PDF
脂肪溶解液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解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清 张琴琴 +1 位作者 黄信 王宁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溶解液预处理在解剖乳腺癌腋窝淋巴组织标本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影响解剖结果的因素.方法: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56例,实验组80例,予脂肪溶解液浸泡15~20 min后进行解剖,对照组76例按照传统方法解剖.比较两组在解剖淋... 目的:探讨脂肪溶解液预处理在解剖乳腺癌腋窝淋巴组织标本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影响解剖结果的因素.方法: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56例,实验组80例,予脂肪溶解液浸泡15~20 min后进行解剖,对照组76例按照传统方法解剖.比较两组在解剖淋巴结的数目及解剖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年龄、肥胖及淋巴结分期等因素对解剖结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解剖淋巴结的数目(23.69)明显多于对照组(18.56),解剖时间(19.83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24.15 min).分层分析发现年龄和淋巴结的转移数目对两组间淋巴结解剖结果的差异无影响;肥胖对解剖结果的差异影响较大,特别是肥胖患者两组间检出淋巴结数目的差值(7.12)显著高于非肥胖患者(3.67).结论:脂肪溶解液处理腋窝淋巴结可增加腋窝淋巴结解剖的数目,降低解剖难度,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此方法的解剖效果与年龄及淋巴结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脂肪溶解液
下载PDF
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治疗感染性乳腺癌1例
17
作者 黄信 吕荣钊 +4 位作者 庞钊 何伟丽 洪嘉凡 唐芬 王宁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866-1866,共1页
患者,女,73岁,因左乳腺癌术后5年,出现右乳肿物4年于2011年2月11日入院。体格检查:右乳见多个溃烂点及破溃口,最大的破溃口大小约6cm×4cm,各破溃口流出大量恶臭,褐色脓血样液体,触诊可及巨大实性肿块,占据外上2/3腺体... 患者,女,73岁,因左乳腺癌术后5年,出现右乳肿物4年于2011年2月11日入院。体格检查:右乳见多个溃烂点及破溃口,最大的破溃口大小约6cm×4cm,各破溃口流出大量恶臭,褐色脓血样液体,触诊可及巨大实性肿块,占据外上2/3腺体,活动度差。CT提示“右侧乳腺癌,可能轻度侵犯胸壁肌肉”;取肿物活检病理回报为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系统治疗 感染性 愈合 负压 肿物活检 右侧乳腺癌 体格检查
下载PDF
多中心性并巨大包块乳腺导管内癌误诊为叶状囊肉瘤1例
18
作者 庞钊 黄信 +1 位作者 吕荣钊 王宁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72-2072,共1页
患者女,47岁,2012年4月18日因“体检发现双乳多发肿物6年余”入院。其6年余前无意中触及左乳内上方一光滑、活动包块,于当地医院行乳腺B超检查提示为“双乳多发实性占位,考虑纤维腺瘤可能性大”,遂对病情未予重视及治疗,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癌 叶状囊肉瘤 多中心性 包块 误诊 实性占位 B超检查 纤维腺瘤
下载PDF
乳腺癌并两处原发罕见肿瘤1例
19
作者 黄信 吕荣钊 +1 位作者 庞钊 王宁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651-2651,共1页
患者女,41岁,因“发现左乳肿块半月余”于2010年8月16日入院。查体:左乳12点钟距乳头1cm处可及一大小约1cm×1cm包块,质偏硬,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外院B超及我院钼靶检查均提示乳腺癌可能。
关键词 乳腺癌 罕见肿瘤 左乳肿块 钼靶检查 活动度
下载PDF
类器官模型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圆 何伟丽 +1 位作者 王宁霞 曲少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11-1915,共5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1]。乳腺癌是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第2代测序技术证实,在93个编码蛋白质的乳腺癌基因中携带可能的驱动突变...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1]。乳腺癌是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第2代测序技术证实,在93个编码蛋白质的乳腺癌基因中携带可能的驱动突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类器官 肿瘤模型 个体化治疗 药物筛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