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肖红卫(综述) 王素伟(审校)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5期3046-3048,共3页
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DVT)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血管内壁受损、静脉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DVT主要发生在下肢,且根据创伤和手术的不同,发生率也不相同,高危因素如年龄、肥胖、骨折、手术及人工材... 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DVT)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血管内壁受损、静脉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DVT主要发生在下肢,且根据创伤和手术的不同,发生率也不相同,高危因素如年龄、肥胖、骨折、手术及人工材料的植入等。临床可表现为无明显症状或肢体肿胀、疼痛、肌肉牵拉痛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肢体肿胀,远期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DVT的常见并发症,严重的导致生命危险。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日益受到骨科医生的重视,因此,熟悉DVT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提高对其认识,有利于预防和降低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肢体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卫 张应鹏 +1 位作者 钟波 王素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缺血再灌注肢体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月龄相当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A、B、C、D、E5组,A组为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B组、C组分别于阻断血流前30min股动脉注射参附注射液10mL/kg、20mL/kg;D组和E组分别于再...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缺血再灌注肢体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月龄相当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A、B、C、D、E5组,A组为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B组、C组分别于阻断血流前30min股动脉注射参附注射液10mL/kg、20mL/kg;D组和E组分别于再灌注后立即股动脉注射参附注射液10mL/kg、20mL/kg。5组动物均在股动静脉阻断前后1h及再灌注后1h、2h分别从股静脉采集血样,测定血浆中肌酸磷酸激酶(CPK)、谷草转氨酶(GOT)的含量以及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各治疗组中SOD活性明显高于IR组,MDA、CPK、GOT水平则明显低于IR组。但B组和C组之间有明显差异。而B、C组与D、E组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肢体具有保护作用,但术前给药、剂量20mL/kg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再灌注损伤 四肢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肌酸激酶
下载PDF
双侧与单侧穿刺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观察
3
作者 陈有生 王素伟 肖红卫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608-609,共2页
目的 比较双侧穿刺与单侧穿刺等离子刀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 经CT或MRI确诊为包容性突出、纤维环未见明显破裂的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双侧穿刺(A组)... 目的 比较双侧穿刺与单侧穿刺等离子刀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 经CT或MRI确诊为包容性突出、纤维环未见明显破裂的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双侧穿刺(A组)与单侧穿刺(B组)等离子刀汽化髓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腰椎JOA评分.结果 两组共8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2个月,平均16.2个月.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及B组JOA评分分别为(25.02±2.93)分和(23.15±3.11)分,均明显高于术前(t=24.014,18.251,均P=0.000).术后随访时A组评分高于B组(t=2.649,P=0.006).结论 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优于单侧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等离子刀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