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对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程海峰 赵振民 +5 位作者 杨庆民 平玉杰 丁瑞 文红壮 李博科 王磊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857-860,共4页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对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索拉非尼和静脉滴注IL-2治疗。治疗组先行局麻下冷冻消融治疗,2周后...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对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索拉非尼和静脉滴注IL-2治疗。治疗组先行局麻下冷冻消融治疗,2周后给予索拉菲尼和IL-2治疗。疗程均为4周。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blot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IFN-γ、TNF-α、IL-4、IL-6水平及IFN-γ/IL-4比值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IFN-γ、TNF-α、IL-4、IL-6 mRNA和蛋白表达及IFN-γ/IL-4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及IFN-γ/IL-4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IL-6 mRNA和蛋白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 mRNA和蛋白表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能够明显升高患者外周血IFN-γ、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及IFN-γ/IL-4比值,降低IL-6 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消融 索拉非尼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晚期转移性肾癌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程海峰 赵振民 +5 位作者 杨庆民 平玉杰 丁瑞 文红壮 李博科 王磊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581-583,586,共4页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索拉非尼和静脉滴注IL-2治疗。治疗组先行局麻下冷...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索拉非尼和静脉滴注IL-2治疗。治疗组先行局麻下冷冻消融治疗,2周后给予索拉菲尼和IL-2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3.33%和82.22%,观察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77.78%、95.5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51.11%、80.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56%、4.4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消融 索拉非尼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晚期转移性肾癌 疗效
下载PDF
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对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海峰 赵振民 +5 位作者 杨庆民 平玉杰 丁瑞 文红壮 李博科 王磊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白介素(IL-2)对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索拉非尼和静脉滴注IL-2治疗。治疗组先行局麻下冷冻消融治...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白介素(IL-2)对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索拉非尼和静脉滴注IL-2治疗。治疗组先行局麻下冷冻消融治疗,2周后给予索拉菲尼和IL-2治疗。疗程均为4周。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甲胎蛋白(AFP)、H亚基铁蛋白(HF)、癌胚抗原(CEA)、CA199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CD_(19)^+、CD_(16)^+_(56)^+)、NK细胞、Treg细胞比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外周血Ig A、Ig G、Ig M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AFP、HF、CEA、CA199、CD_3^+、CD_4^+、CD_8^+、CD_4^+/CD_8^+、CD_(19)^+、CD_(16)^+_(56)^+、NK细胞、Treg细胞比例、Ig A、Ig G、Ig 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CD_(19)^+、CD_(16)^+_(56)^+、NK细胞比例、Ig A、Ig G、Ig M较治疗前显著升高,AFP、HF、CEA、CA199、CD_8^+、Treg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晚期转移性肾癌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消融 索拉非尼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晚期转移性肾癌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杜建军 王园园 +3 位作者 郭雄飞 陈永芳 杨庆民 刘涛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8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开腹组(n=54)和腹腔镜组(n=54)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程、总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8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开腹组(n=54)和腹腔镜组(n=54)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程、总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差异,记录其术前24 h(T_0)、术后即刻(T_1)、术后24 h(T_2)、术后72 h(T_3)等时间点应激指标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年存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在平均术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2)T_1-T_2时,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皮质醇、肾上腺素、血糖、C反应蛋白等应激指标均较T0时显著提升(P<0.05),CD3+、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则较T_0时显著降低(P<0.05);其中腹腔镜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开腹组(P<0.05);(3)两组患者在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显著低于开腹组的14.8%(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恢复期短、预后良好等优势,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轻微且免疫功能不良影响较小,安全性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结肠癌 围术期 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建军 王园园 +3 位作者 郭雄飞 陈永芳 杨庆民 刘涛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方法对直肠癌术后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病例为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医院择期直肠癌手术患者87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47例)和开腹组(40例),记录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检测术前及术后1 d、3 d...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方法对直肠癌术后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病例为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医院择期直肠癌手术患者87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47例)和开腹组(40例),记录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检测术前及术后1 d、3 d静息能量消耗情况;测定术前及术后3 d、9 d炎性因子变化;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电话或门诊随访3年,记录1年、3年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1 d、3 d静息能量消耗显著低于开腹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 d、9 d 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开腹组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静息能量消耗影响小,有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但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炎性因子 静息能量消耗 远期效果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治疗裸鼠肾癌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程海峰 赵振民 +5 位作者 杨庆民 平玉杰 丁瑞 文红壮 李博科 王磊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630-1633,共4页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治疗裸鼠肾癌移植瘤的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肾癌Renca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共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冷冻消融组、索拉非尼组、IL-2组、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接种4周后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组...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治疗裸鼠肾癌移植瘤的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肾癌Renca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共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冷冻消融组、索拉非尼组、IL-2组、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接种4周后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组织,比较5组肿瘤组织瘤重,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检测5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5组血清VEGF、VEGFR-2、HIF-1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5组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R-2、HIF-1α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联合治疗组肿瘤重量、血清VEGF、VEGFR-2、HIF-1α、水平、癌组织VEGF、VEGFR-2、HIF-1α蛋白表达及MVD低于其他4组,抑瘤率、肿瘤细胞凋亡率、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高于其他4组,生存时间长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消融联合索拉非尼和IL-2治疗能够通过抗血管生成、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裸鼠肾癌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消融 索拉非尼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肾癌模型裸鼠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庆民 郭雄飞 张如录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3286-3287,共2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肿瘤术后的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时间关系。方法选择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172例,随机分成A、B、C和D组4组,每组43例,分别于手术后12、24、36和48 h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其中A组、B组和C组为试验组,D组为对... 目的研究胃肠道肿瘤术后的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时间关系。方法选择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172例,随机分成A、B、C和D组4组,每组43例,分别于手术后12、24、36和48 h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其中A组、B组和C组为试验组,D组为对照组。比较4组术后的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的时间及腹部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与D组相比,A组、B组和C组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缩短,肛门排气时间缩短,但是A组和B组腹胀腹痛的发生率升高(P<0.05),而C组未见明显升高(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12 h可以行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但是考虑到严重的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应行36 h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开始时间,加快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根治手术 起始时间
下载PDF
阑尾腺癌1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铁英 张洪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2-442,共1页
关键词 阑尾腺癌 误诊 鉴别诊断 诊断 罕见病
下载PDF
固本化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宏乐 龙志芳 +6 位作者 朱士奎 王贵辰 高社光 郑金海 赵铁英 康日新 陈金鹏 《河北中医》 2008年第10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观察固本化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2例采用固本化积汤(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配合化疗(NP或VP方案,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 目的观察固本化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2例采用固本化积汤(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配合化疗(NP或VP方案,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对照组92例单纯予化疗,方法同治疗组。观察2组瘤体大小变化、生活质量、体质量、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瘤体变化有效率28.4%,对照组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卡氏评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体质量与本组治疗前及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预后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固本化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中药疗法
下载PDF
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永申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0期131-131,共1页
目的对传统修补疝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实施腹股沟疝的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 目的对传统修补疝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实施腹股沟疝的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少,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较为理想,具有操作简单、利于术后康复等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修补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永申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6期160-160,共1页
目的观察对腹股沟疝患者行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县医院普外科择取42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患者采取常规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21例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 目的观察对腹股沟疝患者行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县医院普外科择取42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患者采取常规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21例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早,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来说,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以使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效果
下载PDF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申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3期144-144,共1页
目的对比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县医院普外科择取5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保守组26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手术组26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临... 目的对比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县医院普外科择取5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保守组26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手术组26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手术组为96.15%,保守组为69.23%,研究组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临床价值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腹腔内引流治愈长期胰瘘
13
作者 王贵堂 张剑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上腹部钝挫伤 腔内引流 胰瘘 治愈 外伤性肠破裂 病历记载 住院治疗 腹部剧痛 游离气体 胸腹透视
下载PDF
胃平滑肌瘤引起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14
作者 王贵堂 张剑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24期94-94,共1页
男患,53岁,1周前无明显的诱因始有黑便,日1次量不多,近2日加重,日2~3次,仅感乏力。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无高烧寒战及黄疸,无腹痛腹胀,无烧心反酸,既往无肝炎病史,也无胃病史。于6小时前入本院内科治疗,静脉输液并应用止血药... 男患,53岁,1周前无明显的诱因始有黑便,日1次量不多,近2日加重,日2~3次,仅感乏力。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无高烧寒战及黄疸,无腹痛腹胀,无烧心反酸,既往无肝炎病史,也无胃病史。于6小时前入本院内科治疗,静脉输液并应用止血药物。5小时后突然呕血1次量约1000ml,并出现心慌、气短、大汗,脉搏126次/分,血压60/4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瘤 消化道大出血 自觉症状 内科治疗 止血药物 静脉输液 病史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根治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雄飞 杜建军 +3 位作者 王园园 陈永芳 杨庆民 刘涛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根治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50例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根治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50例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91±0.34)cm、(2.98±1.12)d及(1.75±0.63)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促甲状腺激素(TSH)、外周血血糖(BG)、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4%及6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术较传统腹腔镜治疗直肠癌能显著降低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缩短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远期生存率也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单孔腹腔镜根治术 应激反应 生存率
下载PDF
直肠内注气CT用于直肠癌临床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16
作者 刘金祥 刘文山 +2 位作者 李红梅 杨生 王洪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5年第02Z期77-77,共1页
目的探讨直肠内注气CT用于直肠癌临床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直肠癌确诊患者65例.所有患者给予直肠内注气CT检查,比较该影像学检查诊断分期与实际临床分期的差异.结果:直肠内注气CT直肠癌诊... 目的探讨直肠内注气CT用于直肠癌临床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直肠癌确诊患者65例.所有患者给予直肠内注气CT检查,比较该影像学检查诊断分期与实际临床分期的差异.结果:直肠内注气CT直肠癌诊断全部确诊,诊断特异度100%,诊断错误率4例(6.15%).病理诊断直肠癌A、B、C、D四期与直肠内注气CT诊断四期分别为11例和10例,8例和9例,29例和30例,17例和16例,分别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内注气CT在直肠癌临床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内注气CT 直肠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