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6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学班本科教育深度服务中学一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卓越人才国学班”为例
1
作者 赵满海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5年第12期36-38,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内许多高校开办了国学班。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自2012年创办“卓越人才国学班”,至今已经招收过三届学生。截至目前,第一届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已经全部完成,逐渐进入考研、...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内许多高校开办了国学班。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自2012年创办“卓越人才国学班”,至今已经招收过三届学生。截至目前,第一届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已经全部完成,逐渐进入考研、就业的关键环节,第四届国学班即将诞生。笔者试从国学班的办班宗旨、办学理念、办学措施、办班的经验教训等方面,谈谈国学班本科教育深度服务中学一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阜师范大学 卓越人才 历史文化 本科教育 国学 学院 实践 教学
原文传递
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以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月”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阳 姚妍君 尹军宗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200-201,共2页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方式。高校肩负着文化育人的使命,需在弘扬优秀文化的实践中勇立潮头,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校准航向。曲阜师范大学"孔子...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方式。高校肩负着文化育人的使命,需在弘扬优秀文化的实践中勇立潮头,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校准航向。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月"以推广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努力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成长成才 “孔子文化月”
下载PDF
山东曲阜孔林面积流变及其历史意涵
3
作者 孟维腾 吴佩林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曲阜孔林为孔子及其后世子孙所葬之陵园,其面积是不断变化的。孔子逝后至北魏时期,孔林面积变化不大。北魏至宋元时期,孔林的面积有所增扩。明清两代,一方面鼎革之变造成了林地迷失,另一方面孔林在乡绅与朝廷的主导下得以继续扩展。从... 曲阜孔林为孔子及其后世子孙所葬之陵园,其面积是不断变化的。孔子逝后至北魏时期,孔林面积变化不大。北魏至宋元时期,孔林的面积有所增扩。明清两代,一方面鼎革之变造成了林地迷失,另一方面孔林在乡绅与朝廷的主导下得以继续扩展。从曲阜孔林面积的流变可以看出孔氏家族的兴衰历程,王朝国家对儒学的态度,孔林逐渐成为国家表达尊孔崇儒的理想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阜孔林 面积流变 孔氏宗族 历史意涵
下载PDF
以“两个结合”引领文化“两创”开辟新境界
4
作者 金刚 张昕如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彰显了“两个结合”与文化“两创”的密切联系,为在新的起点上以“两个结合”引领文化“两创”开辟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两创”开辟新境界,关键在于把“两创”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彰显了“两个结合”与文化“两创”的密切联系,为在新的起点上以“两个结合”引领文化“两创”开辟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两创”开辟新境界,关键在于把“两创”与“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紧密结合。新时代,推进“两个结合”必然能够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和“强化文化赋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领文化“两创”提质增效,进入新境界。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契合融通理念进行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统的挖掘阐扬;二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重特质进行更客观更理性更科学的宣传彰显;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兼通人才进行更有力更高效更广泛的教育培养;四是对“两个结合”自身的内在统一性和相互包容性特点进行更及时更通俗更贴切的剖析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文化“两创” 新境界
下载PDF
山东省内近代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建设研究
5
作者 滕超 《河北画报》 2024年第6期11-13,共3页
工业遗产是我国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作为工业强省,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了大量工业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遗址遗迹,还包括相关档案等文献资源。其中,遗址遗迹主要围绕济南和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分布,涵盖交通运输业... 工业遗产是我国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作为工业强省,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了大量工业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遗址遗迹,还包括相关档案等文献资源。其中,遗址遗迹主要围绕济南和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分布,涵盖交通运输业、煤矿业,以及制丝、食品等轻工业。鲁西南地区作为传统老工业区,亦有许多工业文化遗址。就文献资源而言,目前部分工业文化档案得到了开发与利用,例如中兴公司、胶济铁路、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等历史档案,但仍处于初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收集与挖掘。总之,目前山东省内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建设以区域分布为主,具有阶段性、类型多样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址 文化遗产 山东省
下载PDF
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发展的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京传 刘以慧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国际孔子文化节 可持续发展问题 经验 曲阜 旅游节庆 节庆活动 市场吸引力 程序化
下载PDF
在动态视野中凝练旅游节庆的主题——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庆余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7期9-11,共3页
"旅游节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看似"老生常谈",但确是永恒的话题。2011年9月30日,《中国旅游报》曾推出"旅游节庆的国际化打造"高端对话栏目,其中,"旅游节庆越是有特色,越是民族的,越容易走向国际","旅游节庆的国际化,要实现视... "旅游节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看似"老生常谈",但确是永恒的话题。2011年9月30日,《中国旅游报》曾推出"旅游节庆的国际化打造"高端对话栏目,其中,"旅游节庆越是有特色,越是民族的,越容易走向国际","旅游节庆的国际化,要实现视野国际化、思维国际化、心态国际化"等观点颇具启发。成功的旅游节庆要同时兼顾"文化底蕴"的本土化与"运作视野、服务标准和发展方向"的国际化。而节庆主题策划的好坏程度,是决定其举办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凡是已举办多年的旅游节庆,其承办方和主办方为了每一届都能够推陈出新,往往是绞尽脑汁地酝酿和策划主题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孔子文化节 旅游节庆 中国旅游 曲阜 凝练 动态 主题策划 国际化
下载PDF
泰山地区历史文化论纲 被引量:2
8
作者 万昌华 文景刚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0-66,共7页
泰山地区文化底蕴丰厚,曾数次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大放异彩。它们是:新石器时期,泰山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是当时全国发展水平最高的文化类型;春秋时期,泰山肥城衡鱼村的左丘明提出和发展了"新民本思想";秦代,泰山南麓... 泰山地区文化底蕴丰厚,曾数次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大放异彩。它们是:新石器时期,泰山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是当时全国发展水平最高的文化类型;春秋时期,泰山肥城衡鱼村的左丘明提出和发展了"新民本思想";秦代,泰山南麓的儒家杰出代表人物淳于越敢于坚持孔孟的朴素联邦制政治主张并曾影响了秦始皇的全国思想文化政策;隋唐时期,泰山地区佛教大繁荣;宋代,泰山的书院文化开启了宋明理学;元代,泰山地区曾是当时全国性杂剧中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新民本思想 朴素联邦制 泰山书院 东平元杂剧
下载PDF
“文化大革命”初期曲阜的“破四旧”运动及其影响--兼论红卫兵与当地民众的行为、心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先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127,共8页
曲阜的"破四旧"运动始于1966年8月,止于1967年初。运动之初,当地干部组织群众努力把"破四旧"运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力保"三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遭破坏。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升级和北... 曲阜的"破四旧"运动始于1966年8月,止于1967年初。运动之初,当地干部组织群众努力把"破四旧"运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力保"三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遭破坏。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升级和北师大"井冈山战斗团"等外地红卫兵组织的介入,"破四旧"最终演变成一场"造孔家店的反"的灾难性破坏运动。曲阜"破四旧"运动的开展,不仅未能"移风易俗"、"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反而严重地破坏了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给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等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初期 曲阜 “破四旧”运动
下载PDF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建阳 《文教资料》 2012年第5期107-108,共2页
作者对大学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原因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调研和思考,为更系统地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大学传统文化教育 困境 原因 解决措施
下载PDF
从曲阜碑刻看历史上的尊孔活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凡港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4-98,共5页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一直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对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因此故,历代统治者对孔子尊崇备至,尊儒、崇圣、祭孔活动愈演愈烈,这充分体现在曲阜的碑刻中。
关键词 曲阜 碑刻 尊孔
下载PDF
论三代的宗教文化与历史观念
12
作者 李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2,共6页
上古三代时期,人类文化经历了由巫觋文化向祭祀文化、再向礼乐文化的转型和过渡。由原始的巫觋文化到文明社会初期(夏殷)的祭祀文化的过渡,对历史观念的重要影响在于开启了"上古神话历史化"之端倪。殷周之际,祭祀文化向礼乐... 上古三代时期,人类文化经历了由巫觋文化向祭祀文化、再向礼乐文化的转型和过渡。由原始的巫觋文化到文明社会初期(夏殷)的祭祀文化的过渡,对历史观念的重要影响在于开启了"上古神话历史化"之端倪。殷周之际,祭祀文化向礼乐文化转型,与原始氏族阶段的神灵史观和夏殷时期纯粹的神意史观截然不同的以"敬德"、"保民"为基本内涵的天命史观逐渐形成。这种具有忧患意识特征的历史观,是人类历史意识增强和历史理性觉醒的表现;而在这种背景下更加深入的神话历史化,也促使人们从现世的"人"自身的角度总结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来看,它促进了"殷鉴"思想——中国史鉴传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 宗教文化 历史观念 天命史观 神话历史化
下载PDF
“文化大革命”后期曲阜的“批林批孔”运动及其影响--兼论当地民众的思想态度
13
作者 李先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110,共9页
1974年初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在曲阜开展后,当地大多数干部群众对运动持消极应付的思想态度。对此,曲阜县委领导被迫充当"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双重角色,通过组织动员和媒体宣传等方式来推动这场运动的开展... 1974年初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在曲阜开展后,当地大多数干部群众对运动持消极应付的思想态度。对此,曲阜县委领导被迫充当"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双重角色,通过组织动员和媒体宣传等方式来推动这场运动的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给曲阜的经济、文化等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未能改变人们初始的消极态度。运动在曲阜所取得的政治效果与江青等人所预期的目标相差甚远,甚至是截然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后期 曲阜 “批林批孔”运动 影响
下载PDF
曲阜乡村文化的百年变革及其启示
14
作者 李先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3-58,共6页
20世纪上半叶,曲阜乡村延续了旧有的文化传统,存在于乡村文化中的仍是援礼于法、融法于俗的浑然天成的礼俗秩序。1949–1978年的30年间,一系列国家建构的制度性变革和组织重构深刻地影响着曲阜乡村社会的文化变迁,但由于生成现代文化的... 20世纪上半叶,曲阜乡村延续了旧有的文化传统,存在于乡村文化中的仍是援礼于法、融法于俗的浑然天成的礼俗秩序。1949–1978年的30年间,一系列国家建构的制度性变革和组织重构深刻地影响着曲阜乡村社会的文化变迁,但由于生成现代文化的经济基础没有根本变化,因而曲阜乡村文化传统特别是其价值层面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曲阜乡村文化从器物层面到观念层面都开始面临着全新的转型。曲阜乡村文化百年流变的启示是:乡村文化的转型不能割裂传统与现代;乡村文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文化的各级层面"均衡"着力;内生性变迁与外生性变迁的有机结合是推动乡村文化转型的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阜 乡村文化 百年变革
下载PDF
山东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论纲——以鲁南地区为例
15
作者 刘伟 王京传 《山东电大学报》 2010年第1期31-32,共2页
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山东境内的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数量和质量在国内都是非常突出的,但如何将本区域内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以便尽可能地挖掘其中的潜力,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如果能够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产品类型、产品层次等方... 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山东境内的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数量和质量在国内都是非常突出的,但如何将本区域内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以便尽可能地挖掘其中的潜力,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如果能够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产品类型、产品层次等方面建构起系统有效的整合开发机制,实现区域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和升级转型,打造以旅游为龙头的区域文化产业,必将推动本区域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历史文化名人 旅游资源 开发 整合 鲁南
下载PDF
从曲阜碑刻看历史上的尊孔活动
16
作者 孟凡港 《华夏文化》 2009年第1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尊孔活动 碑刻 历史 曲阜 儒家思想 统治者 孔子 故里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变迁的历史逻辑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启云 李先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2期46-50,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式微是不争的事实,而健康的公共文化生活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乡村发展的重要纽带,如何再造乡村文化的公共性是乡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题。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变动,是由国家力量、市场机制与乡村...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式微是不争的事实,而健康的公共文化生活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乡村发展的重要纽带,如何再造乡村文化的公共性是乡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题。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变动,是由国家力量、市场机制与乡村精英三种力量互融的结果,它们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把握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基本向度,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系统,增强拓展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社会源动力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重构、秩序重建和社区整合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乡村公共文化生活 逻辑与启示
下载PDF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洞见”与“不见”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启云 李先明 《阴山学刊》 2018年第3期43-46,84,共5页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是近年来新文化史渐为走俏背景下"以小见大"重构五四新文化形象的一次尝试。该书"洞见"迭出,首先,作者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展现了"五四运动"复杂性及偶然性;其次,通过人的主体...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是近年来新文化史渐为走俏背景下"以小见大"重构五四新文化形象的一次尝试。该书"洞见"迭出,首先,作者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展现了"五四运动"复杂性及偶然性;其次,通过人的主体性的凸显,回溯新文化运动历史有活力的有趣的一面;同时,透过对当事人的观念心态的远焦近距描摹,建构饱满丰富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形象。但该书因立意公众史学传播,历史鲜活有趣之余难免缺乏一定的历史严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新文化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之主题选取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泽琼 吕厚轩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8期42-46,共5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是联结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素养的有效纽带。在跨学科学习的主题选择上,要锚定目标,以历史课程标准为起点;整合素材,以历史学科教材为起点;挖掘资源,以区域乡土资源为焦点;多方沟通,以其他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是联结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素养的有效纽带。在跨学科学习的主题选择上,要锚定目标,以历史课程标准为起点;整合素材,以历史学科教材为起点;挖掘资源,以区域乡土资源为焦点;多方沟通,以其他学科知识为通点;关注学情,以学生经验体验为基点。如此,以点带面,协同一体,共同聚焦于跨学科主题的选择。面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境与挑战,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系统谋划和设计实施,最终服务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跨学科主题学习 主题选取
下载PDF
从郑和下西洋看历史中“和”“礼”文化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20
作者 董龙梅 成积春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7-100,共4页
明王朝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是以儒家"和"与"礼"外交理念为理论基础制定的,郑和下西洋是明王朝外交政策的成功实践。在郑和下西洋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明朝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为宗旨,以建立和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 明王朝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是以儒家"和"与"礼"外交理念为理论基础制定的,郑和下西洋是明王朝外交政策的成功实践。在郑和下西洋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明朝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为宗旨,以建立和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为使命,"宣德化而柔远人",郑和七下西洋出色的完成了和平友好的使命,塑造了明王朝和平友好、以礼待人、慎战修睦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郑和 儒家文化 “和”与“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