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契丹族人的饮茶、茶事与政治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洪军
胡玉涵
《饮食文化研究》
2006年第2期97-110,共14页
契丹族是一个长期生活于东北“土河”(老哈河)与“潢河”(西拉沐伦河)流域的古老民族。登国三年(388)始与中原王朝交往,七世纪末至八世纪中,通过来唐学习的酋长子弟或质子、和藩公主及侍女以及朝觐朝贡的使臣,将饮茶风习传入...
契丹族是一个长期生活于东北“土河”(老哈河)与“潢河”(西拉沐伦河)流域的古老民族。登国三年(388)始与中原王朝交往,七世纪末至八世纪中,通过来唐学习的酋长子弟或质子、和藩公主及侍女以及朝觐朝贡的使臣,将饮茶风习传入契丹;八世纪中至十世纪中,饮茶风习已在契丹各阶层中广泛传播;十世纪后期至1125年,饮茶已成为契丹族的生活习俗,且影响到其社会政治与民俗。其茶叶来源,初则通过馈赠、使臣与和藩公主带入;晚唐五代时,主要是通过朝贡馈赠、中原王朝进献、边境贸易、越海贸易、私人茶商以及战争掠夺;北宋时,其茶叶来源主要通过宋辽边境榷场、私人茶商贸易与宋朝的馈赠。其饮茶方式受中原地区影响,晚唐五代,以“煮茶”为主;北宋逐渐变为“点茶”为主;传入契丹的茶叶虽不乏一些名品,而主要仍是通过贸易获得江淮、两浙、荆楚之地所产的一般片茶与散茶;北宋后期,一些建州茶叶名品,亦通过榷场、私人茶商与海路输入契丹。同时,饮茶作为一种礼仪已渗透于契丹族人的宗教信仰、政治礼仪与民俗中,且形成自身的饮食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族
饮茶风习
礼仪风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契丹族人的饮茶、茶事与政治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洪军
胡玉涵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曲阜师范大学
孔子
文化
学院
专门史
硕士
研究生
出处
《饮食文化研究》
2006年第2期97-110,共14页
文摘
契丹族是一个长期生活于东北“土河”(老哈河)与“潢河”(西拉沐伦河)流域的古老民族。登国三年(388)始与中原王朝交往,七世纪末至八世纪中,通过来唐学习的酋长子弟或质子、和藩公主及侍女以及朝觐朝贡的使臣,将饮茶风习传入契丹;八世纪中至十世纪中,饮茶风习已在契丹各阶层中广泛传播;十世纪后期至1125年,饮茶已成为契丹族的生活习俗,且影响到其社会政治与民俗。其茶叶来源,初则通过馈赠、使臣与和藩公主带入;晚唐五代时,主要是通过朝贡馈赠、中原王朝进献、边境贸易、越海贸易、私人茶商以及战争掠夺;北宋时,其茶叶来源主要通过宋辽边境榷场、私人茶商贸易与宋朝的馈赠。其饮茶方式受中原地区影响,晚唐五代,以“煮茶”为主;北宋逐渐变为“点茶”为主;传入契丹的茶叶虽不乏一些名品,而主要仍是通过贸易获得江淮、两浙、荆楚之地所产的一般片茶与散茶;北宋后期,一些建州茶叶名品,亦通过榷场、私人茶商与海路输入契丹。同时,饮茶作为一种礼仪已渗透于契丹族人的宗教信仰、政治礼仪与民俗中,且形成自身的饮食文化传统。
关键词
契丹族
饮茶风习
礼仪风俗
Keywords
the clan of Qidan
the custom of taking tea
the custom of rite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契丹族人的饮茶、茶事与政治
王洪军
胡玉涵
《饮食文化研究》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