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铬和硒对玫瑰无须鱼巴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家会 张永忠 +2 位作者 张培玉 黄勇 许恒龙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71-174,共4页
采用玫瑰无须鱼巴的水生毒性试验法对Pb2 + 、Cr6+ 、Se6+ 3种金属离子的生物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3种金属离子对玫瑰无须鱼巴均有较高的毒性 ,有明显的时效性、剂量依赖性和毒性差异 ,且有不同的作用特点。Pb2 + 离子对玫瑰... 采用玫瑰无须鱼巴的水生毒性试验法对Pb2 + 、Cr6+ 、Se6+ 3种金属离子的生物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3种金属离子对玫瑰无须鱼巴均有较高的毒性 ,有明显的时效性、剂量依赖性和毒性差异 ,且有不同的作用特点。Pb2 + 离子对玫瑰无须鱼巴的毒性最低 ,其最高存活质量浓度为 10 0mg/L ,最低全部死亡质量浓度为 2 0 0mg/L ;Cr6+ 离子的毒性次之 ,最高存活质量浓度为 2 0mg/L ,最低全部死亡质量浓度为 2 0 0mg/L ;Se6+ 离子的毒性最高 ,最高存活质量浓度为 2 0mg/L ,最低全部死亡质量浓度为 12 0mg/L。随着 3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升高 ,玫瑰无须鱼巴的死亡率逐渐升高 ,就同一离子浓度而言 ,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玫瑰无须鱼巴的死亡率逐渐升高 ,均无性别差异。用直线内切法分别得到 3种金属离子不同时间对玫瑰无须鱼巴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 (LC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无须鲃 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 金属离子
下载PDF
东北针叶林与阔叶林乔灌草组成特征及碳汇功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文杰 王凯 +4 位作者 王媛媛 温慧 于景华 王庆贵 韩士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2-67,共16页
【目的】针叶林和阔叶林构成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森林的主体,科学区分二者林分特征和碳汇功能差异预期助力基于林型差异的精准林分管理和多样性保护。【方法】本文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为研究对象,共调查野外1275块乔木样地(针叶林... 【目的】针叶林和阔叶林构成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森林的主体,科学区分二者林分特征和碳汇功能差异预期助力基于林型差异的精准林分管理和多样性保护。【方法】本文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为研究对象,共调查野外1275块乔木样地(针叶林698块,阔叶林577块),详细记录植物科、属、种、乔灌草植株大小与密度、地理位置(经纬度、海拔、坡向、坡位、坡度),计算优势种相对多度、多样性特征、地上碳储量,并以树种耐逆境特征与耐分解特征为基础,评价生物量碳汇功能的稳定性。【结果】(1)针叶林共有植物479种,隶属于79科228属,阔叶林共有植物546种,隶属于81科,255属。针、阔叶林乔、灌、草优势种变化明显,以乔木种类差异最大:针叶林以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更多,而阔叶林以白桦、山杨和蒙古栎等多度更高。针叶林灌木以越橘和绣线菊为主,较阔叶林高1.6~2.3倍。整体来看乔木多达90%指标针阔叶林差异显著,而灌木为65%,草本为35%。(2)针叶林树更高更粗,较阔叶林高1.5 m、胸径粗2.4 cm,但密度较阔叶林低15%;灌木高度与盖度林分间差异不明显,针叶林草本植物高度较矮、但密度更高。(3)针叶林的碳储量、耐分解稳定性显著高于阔叶林,分别高25.54%和43.24%,但环境稳定较阔叶林低8%(P<0.05)。相比阔叶林,禾本科在针叶林重要性从7.5%增加10.2%。相比而言,同期林业普查碳储量数据可能低估林分生物量碳密度35%左右。(4)与历史数据相比,针、阔叶林乔木高度均降低数米,林分密度高700~1000株/hm^(2),重要林下资源植物减少明显,保守估计森林层厚度年降低量10 cm以上,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值得警惕。(5)与邻国俄罗斯相比,我国森林珍贵的常绿松类、云杉和冷杉树种占比很低,而落叶松和杨桦占比过大,生物量碳储量与俄罗斯最低质量森林相当。【结论】本研究基于大量野外样方调查对东北森林带核心区域针、阔叶林乔灌草植物组成、个体大小与碳汇功能的差异进行了细致刻画,并与历史数据和邻国俄罗斯数据进行了比较。相关结果为东北地区的森林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建议深入开展林分树种组成变化的长期生态学意义与生态风险管控研究,加强基于林分差异的精准管理,并继续加强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林 阔叶林 植物组成 地上碳储量 碳稳定性 历史数据 俄罗斯森林
下载PDF
不同饵料密度下BDE-47和DBDPE联合作用对褶皱臂尾轮虫生殖力和存活力的影响
3
作者 刘春辰 刘雯雯 +4 位作者 刘文婧 高梦绮 高澍嘉 李思琦 王仁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76,共10页
针对如今随着阻燃剂的更新换代,使得汇入海洋环境中的阻燃剂组分构成更加多样,造成的潜在危害更加复杂这一问题,本项目以四溴联苯醚(BDE-47)和十溴二苯乙烷(DBDPE)分别作为旧型和新型溴系阻燃剂代表,以海洋浮游动物-褶皱臂尾轮虫为对象... 针对如今随着阻燃剂的更新换代,使得汇入海洋环境中的阻燃剂组分构成更加多样,造成的潜在危害更加复杂这一问题,本项目以四溴联苯醚(BDE-47)和十溴二苯乙烷(DBDPE)分别作为旧型和新型溴系阻燃剂代表,以海洋浮游动物-褶皱臂尾轮虫为对象,探究不同密度饵料藻培养下,BDE-47和DBDPE的联合作用对轮虫生殖力和存活力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BDE-47和DBDPE作用均可导致轮虫的产幼数的降低,生殖期和存活时间的缩短,且BDE-47表现出更强的毒性效应。BDE-47和DBDPE联合作用时,对饱食轮虫的生殖期、产幼数和存活期表现为拮抗作用或相加作用,而对饥饿轮虫表现为协同作用。本项目为准确评价溴系阻燃剂更迭造成的潜在风险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十溴二苯乙烷 褶皱臂尾轮虫 联合作用 生殖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