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诗经》的情感体验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建国
-
机构
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57-61,共5页
-
文摘
(诗经)的情感体验总体上呈现为由普遍的原始宗教情感体验向现实的道德情感体验转化,其结果直接成为我国后世文学乃至文化的情感心理基础。
-
关键词
《诗经》研究
原始宗教情感体验
道德
情感体验
转化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自我小说”与“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 2
-
-
作者
孙丽玲
-
机构
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62-66,共5页
-
文摘
“自我小说”与“乡土小说’嘟是活跃于二十年代中国文坛的小说流派,它们各自以对中国现代社会独特的人生体验、情感模式、文化意识和艺术创新,丰富和发展了新文学的诸多元素,并都以自己的创作成就奠定了抒情文学和乡土文学的表现形态,对叨世纪中国文学的流向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小说流派
“自我小说”
“乡土小说”
人生体验
情感模式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托尔斯泰的美学观
- 3
-
-
作者
杨正先
-
机构
曲靖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昆明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44-50,共7页
-
文摘
托尔斯泰的美学观如其世界观一样,是极其复杂的。19世纪80年代他站在俄国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以道德作为衡量和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审视了欧洲文学艺术领域及其历来被推崇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也包括他本人的创作,进行大量的否定。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告诫艺术家要“深入到一般人的生活中去”。托尔斯泰认为真正的艺术必须创新,创新主要是用新的艺术技巧表现生活中的新东西,和颓废派艺术家只是在形式上的标新立异有本质区别。托尔斯泰强调艺术必然具有感染力,并把感染力的大小归结为艺术家的真诚程度。作家强调“以情动人”是正确的,但这里过分强调感情有损于作品的认识价值。
-
关键词
托尔斯泰
美学观
矛盾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