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俄罗斯联邦检察院法主要内容及其启示
- 1
-
-
作者
李生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司法协助处
-
出处
《人民检察》
2023年第12期61-67,共7页
-
文摘
俄罗斯联邦检察院法以检察机关的职权和检察机关行使职权的保障两部分为核心内容,其中检察机关的职权主要包括执法监督、对遵守人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规定的监督等11个方面,检察机关行使检察监督职权的保障分为法律保障、财政和信息技术保障、检察人员的人身和财产保护及其物质和社会保障。俄罗斯联邦检察制度独具特色,对我国检察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俄罗斯联邦检察院法
职权
保障
启示
-
分类号
DF8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当好检察机关涉外法治工作的积极推动者和建设者
- 2
-
-
作者
刘志远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
出处
《人民检察》
2024年第2期42-42,共1页
-
文摘
2024年全国检察长会议强调“,要加强检察机关涉外法治工作”。各级检察机关要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牢固树立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积极参与和推动检察机关涉外法治工作。涉外法治工作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以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对外工作目标任务、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检察长会议的重点部署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外事工作和涉外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要求,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守正创新、巩固深化、落实提升,在更高站位、更广领域。
-
关键词
政法工作会议
检察机关
法治思维
外事工作
法治工作
前瞻性思考
高站位
政治责任感
-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统筹推进高素质涉外检察人才培养
- 3
-
-
作者
刘志远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24年第21期3-5,共3页
-
文摘
涉外法治人才和队伍作为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源头性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相关要求,为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根本遵循。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对涉外检察人才的旺盛需求,深刻把握高素质涉外检察人才标准,深刻把握涉外检察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路径,统筹推进高素质涉外检察人才培养。
-
关键词
涉外检察人才
司法协助
一体化
-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
题名论澳大利亚检察官的职权与职业保障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李新
季美君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0-182,共13页
-
文摘
检察官是检察权行使的主体。世界各国赋予检察官职权的大小与该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宪政制度和司法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是促进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条件。澳大利亚检察官的主要职权为提起公诉权,但不同级别的检察官可行使的权力大小不同,其在职业保障方面的特色为高职位的终身制与高工资高福利待遇,而这也是世界上主要国家在检察官职业保障方面的共同特点。我国当前的检察改革,应以我国国情及传统习惯为基础,遵循司法权的发展规律,合理配置检察权,适当提高检察官的福利待遇,以促进检察队伍的精英化、专业化,增强检察官的职业自豪感与荣誉感。
-
关键词
检察官
职权
职业保障
改革建议
-
Keywords
prosecutors
prosecuting powers
occupational security
proposals of reform
-
分类号
D961.1
[政治法律—法学]
DD916.3
[政治法律]
-
-
题名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阮丹生
潘新艳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中国法学会学术交流中心
-
出处
《人民检察》
2023年第12期22-24,共3页
-
基金
2022年度中国法学会课题《涉外法治与刑事司法协助》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拓展执法司法合作纳入双边多边关系建设的重要议题,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①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作为国家之间执法司法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打击跨国(境)犯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国家主权
司法效能
多边关系
集体学习
执法司法
涉外
坚决维护
-
分类号
D997.9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检察职能与涉外法治建设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阮丹生
曹华
张宏峰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办公室
-
出处
《人民检察》
2023年第9期25-31,共7页
-
基金
2022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检察职能与涉外法治建设》(GJ2022B1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工作。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与精髓所在。涉外法治工作与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密切相关,涉外法治建设对于我国国家整体利益具有重大、长远和战略意义。涉外法治建设进程离不开检察机关的参与和发挥作用。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助力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以务实国际检察交流与合作参与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
关键词
涉外法治
检察职能
刑事司法协助
国家利益
-
分类号
DF8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检察机关刑事司法协助完善与发展
被引量:2
- 7
-
-
作者
阮丹生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
出处
《人民检察》
2021年第23期61-67,共7页
-
基金
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中外检察机关刑事司法协助实务比较研究》(GJ2020B20)
2020年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检察国际合作策略和准则研究》(GJY2020B0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检察机关职能贯穿刑事司法协助始终,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应当研究借鉴域外刑事司法协助机制等方面有益经验,将刑事司法协助置于国家外交大格局中,巩固发展与上合组织、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司法合作,按照国家利益权衡、平等互惠、双重犯罪等原则,在自行补充侦查、完善证据审查、统一证据标准、相互承认和执行判决等方面,就如何发挥检察职能提出新的思考。
-
关键词
刑事司法协助
策略
原则
路径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检察机关办理刑事司法协助案件的着力点和原则
- 8
-
-
作者
阮丹生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
出处
《人民检察》
2021年第21期174-177,共4页
-
文摘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在刑事司法协助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审查起诉环节,也体现在刑事调查、侦查、起诉、审判监督、执行等诉讼阶段和违法所得没收等程序中。在办理这些案件时应把国家利益权衡原则作为首要原则,兼顾平等互惠和双重犯罪等原则,在国际形势大局中明确司法协助的策略,切实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维护我国国家和公民的利益。
-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司法协助
原则
策略
-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美国法律域外适用的司法实践及启示
- 9
-
-
作者
刘志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
出处
《人民检察》
2024年第9期68-72,共5页
-
文摘
在涉外法治建设方面,如何妥善应对美国运用法律手段损害中国国家、企业、公民利益是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美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反域外效力推定或无域外效力推定原则,但在分析具体案件时,法院需要首先审查拟适用的法律条文本身是否明确规定了域外适用效力,如果相关法条没有规定域外适用效力,就需要判断相关法条的国内适用效力,能否以该法律的关注点作为连接,将案件作为美国域内案件审理。同时,在审理案件时,法院必须考虑美国法适用的正当程序要求,以保证被告的合法权利。美国法律域外适用的实践历史悠久,形成了成熟的、不断发展的体系,对我国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
关键词
美国法律
域外适用
分析体系
正当程序
-
分类号
D9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运用与深化
- 10
-
-
作者
张辉
时延安
曹华
王勇
刘倩
郑志恒
-
机构
《人民检察》
-
出处
《人民检察》
2024年第23期29-36,共8页
-
文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深入理解并规范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工作,促进检察机关高质效办理相关案件,本刊特邀请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敬请关注。
-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检察机关
法治实施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
法治建设
法律法规体系
执法司法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
-
-
题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体系之反思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李新
吴乐乐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4年第9期3-5,共3页
-
文摘
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方面是一次新的突破,借鉴并吸纳了大量实践探索成果.从根本上确立了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区别对待、重在保护”的原则。然而,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对任何法律的修改就不可能完美无缺。即便是特别成功的制定法,经过一定的时间也会出现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针对此,本期专题选取一些代表性的检察院,对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刑罚体系
《刑事诉讼法》
反思
刑事司法制度
实践探索
社会发展
司法实践
-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延长审查起诉期限问题研究
被引量:6
- 12
-
-
作者
李新
余响铃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6-60,共5页
-
文摘
审查起诉期限是刑事诉讼效率的保证,非重大、复杂案件延长期限或者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换取时间等方式,不仅不符合法律的规定,还可能造成羁押期限过长等问题,正确认识期限设定对于保证刑罚及时性、公正性和程序正当性的意义,从法律规范、制度建设、内部监督和法治思维养成等方面加以改进,切实保证刑事诉讼法的正确实施。
-
关键词
审查起诉
补充侦查
期间
延长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刑事法中“家庭成员”之界定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李新
余响铃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3-56,共4页
-
文摘
我国司法解释中使用的"家庭成员""近亲属""有共同家庭生活关系的人员"等不同表述,导致实践中如何界定相关概念并准确定罪量刑产生争议。正确处理该争议,应当从遵循我国传统习俗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尊重社会发展的现状和促进法律适用统一的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同时,借鉴域外刑法以及相关规范,合理把握上述概念的关系:"家庭成员"包含但是不限于"近亲属",但是也不能认为包括整个家族成员。"有共同家庭生活的人员"不应当仅从血缘、亲属关系考虑,而更应从共同生活、抚养、寄居的实际进行考虑。
-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家庭成员
近亲属
司法解释
-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退回补充侦查与冤假错案防范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李新
余响铃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
文摘
退回补充侦查是刑事诉讼中补充完善证据、促进公正执法、强化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是防范冤假错案的一道安全阀。作为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运用较多、行使较为充分的权力,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必须切实规范退回补充侦查的内容、方式,强化对侦查机关补充证据的监督,防范因退查致使嫌疑人羁押期限过长,保证刑事诉讼更加有效、规范运行。
-
关键词
退回补充侦查
冤假错案
法律监督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人权保障视野下的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探析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李新
彭辉
王莉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河南省荥阳市人民检察院
-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7-30,共4页
-
文摘
实践中,将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合二为一的做法导致超期羁押与久拖不决现象普遍。羁押期限不等于办案期限,办案期限一般长于羁押期限,应当实现二者的分离,同时,在羁押制度中应引入比例原则。通过相关的立法完善,明确司法机关违反期限规定应承担的后果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害人遭遇违规办案时的救济途径。
-
关键词
羁押期限
办案期限
违规办案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未成年人犯罪少捕、慎诉的实现路径
- 16
-
-
作者
李新
吴乐乐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3年第20期30-32,共3页
-
文摘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有别于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方针、原则和政策.《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体现在检察工作中,就是要做到依法少捕、慎诉.其中规定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以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就体现了少捕、慎诉的原则和精神.下文以某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实施这两项制度来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犯罪的少捕、慎诉.
-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刑事诉讼法》
羁押必要性审查
未成年人犯罪
少年人犯罪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