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类案类判长效工作机制(上)
- 1
-
-
作者
韩德强
崔胜东
-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刑事行政审判研究部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行政审判专业委员会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审监庭(审管办、研究室)
-
出处
《人民法治》
2020年第19期40-44,共5页
-
基金
最高人民法院2018-2019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生态环境司法保障与类案类判智能系统建设研究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2018FAL019。
-
文摘
对普通公众而言,辨别司法裁判是否违法有客观W难,但辨别“同案不同判”的结果在直观上却一清二楚,故“同案不同判”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随着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力度加大,针对案件裁判信息进行的交流、比较日益频繁,社会公众对法律适用及裁判尺度不统一问题的关注度更H益提升,并成为强烈的社会司法诉求。而无论是最高人民法院,还是基层法院,如何更好促进法律适用统一也历来是审判工作重点,并已制定各种工作机制加以应对。
-
关键词
基层法院
司法裁判
同案不同判
最高人民法院
裁判尺度
长效工作机制
法律适用统一
关注度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类案类判长效工作机制(下)
- 2
-
-
作者
韩德强
崔胜东
-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刑事行政审判研究部
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会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行政审判专业委员会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审监庭
-
出处
《人民法治》
2020年第20期40-43,共4页
-
基金
最高人民法院2018-2019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生态环境司法保障与类案类判智能系统建设研究课题成果。
-
文摘
(接上期本刊40页)建立以法律适用统一为目标导向的类案类判长效工作机制完善案例指导制度、进行类案类判规则研究、统一类案裁判尺度,都是为了推进法律适用的统一和完整,维护司法权威和公信力,推进国家法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法治建设仍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有关制度建构及实施细则的完善仍在持续。
-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案例指导制度
长效工作机制
司法权威
制度建构
渐进过程
目标导向
实施细则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类案类判检索智能系统建设探究
- 3
-
-
作者
韩德强
陆丽琪
刘赞荣
-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刑事行政审判研究部
福建省屏南县人民法院
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
-
出处
《人民法治》
2020年第20期44-47,共4页
-
文摘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科技对于司法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高,推进司法改革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而类案类判智能系统的衍生正是当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司法领域的重要实践,也是建设智慧法院的必然趋势。美国大法官本杰明·卡多佐曾说,“如果有一组案件所涉及的要点相同,那么各方当事人就会期望有同样的决定”。其本意指普通法系国家的遵循先例原则,在我国称之为类案类判。
-
关键词
普通法系国家
司法领域
司法改革
遵循先例原则
人工智能
智能系统
大数据
深度融合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