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密度TiB2/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内耗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文貌 许征兵 +3 位作者 上官琪 许灵艳 何娟 曾建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6,共4页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显微组织和内耗性能的TiB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K2TiF6和KBF4混合盐放热反应(LSM)法制备了TiB2/铝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内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显微组织和内耗性能的TiB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K2TiF6和KBF4混合盐放热反应(LSM)法制备了TiB2/铝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内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SM法制备的TiB2/铝基复合材料密度低于3.5 g.cm-3,原位生成的TiB2增强相细小且分布均匀,复合材料具备较好的内耗性能(内耗值为6.65×10-3左右),是一种低密度高内耗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铝基复合材料 低密度 内耗
下载PDF
铝酸酯偶联剂改性硅藻土对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詹锋 陈南春 +1 位作者 黄斌 陆声添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61,共5页
采用铝酸酯偶联剂对硅藻土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聚氯乙烯/硅藻土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高温热重分析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及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分析对比了硅藻土改性前后对聚氯乙烯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铝酸酯偶联剂对硅藻土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聚氯乙烯/硅藻土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高温热重分析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及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分析对比了硅藻土改性前后对聚氯乙烯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表面改性后可提高聚氯乙烯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维氏硬度,分别提高了20.1%、4.7%和23.5%,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有所下降;铝酸酯偶联剂对聚氯乙烯具有辅助热稳定作用;硅藻土表面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均随温度的升高表现出先下降后又上升的变化趋势,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了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铝酸酯偶联剂 硅藻土 改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微合金化对Al-7%Si合金组织与时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宋亮 范鹏 +2 位作者 邹勇志 许征兵 曾建民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9-672,共4页
采用硬度测量、金相观察,并结合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方法,研究了Mg、Ti、Zr、Sn等元素微合金化对Al-7%Si合金的显微组织、性能和时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微合金化可以显著改变Al-Si显微组织的形貌,使合金的组织均匀、细小。微合... 采用硬度测量、金相观察,并结合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方法,研究了Mg、Ti、Zr、Sn等元素微合金化对Al-7%Si合金的显微组织、性能和时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微合金化可以显著改变Al-Si显微组织的形貌,使合金的组织均匀、细小。微合金化后Al-Si合金的铸态硬度提高,但在T6处理后,添加Sn使得合金硬度降低;Al-7Si-0.55Mg合金时效的最佳工艺为175℃保温160~210 min,此时起增强作用的可能是GPⅡ区和β'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 微合金化 时效行为
下载PDF
铝酸酯机械化学法接枝GCC增强PVC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詹锋 陈南春 +2 位作者 黄斌 吴志能 祝骞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6,共4页
运用球磨法,以重质碳酸钙(GCC)为原料,加入铝酸酯偶联剂(ACA)进行机械化学接枝改性,并采用不同质量配比的GCC和改性重质碳酸钙(MGCC)增强聚氯乙烯(PVC)。对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其表面改性特征,并对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运用球磨法,以重质碳酸钙(GCC)为原料,加入铝酸酯偶联剂(ACA)进行机械化学接枝改性,并采用不同质量配比的GCC和改性重质碳酸钙(MGCC)增强聚氯乙烯(PVC)。对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其表面改性特征,并对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CA在GCC粒子表面发生了一定的化学键合作用;改性后的MGCC粒子中无团聚,分散性明显提高;当用量为10份时,MGCC对PVC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其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7.97%,5.91%,5.11%和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铝酸酯偶联剂 重质碳酸钙 改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Al-Zn-In系牺牲阳极合金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航 许征兵 曾建民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7-1341,共5页
铝合金是理想的阳极材料,但需要添加合金元素和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来提高其活性。综述了常见添加元素和热处理对Al-Zn-In阳极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其活化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特殊用途的阳极材料。最后对高性能Al-Zn-In牺牲阳极的研究进行... 铝合金是理想的阳极材料,但需要添加合金元素和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来提高其活性。综述了常见添加元素和热处理对Al-Zn-In阳极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其活化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特殊用途的阳极材料。最后对高性能Al-Zn-In牺牲阳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In牺牲阳极 合金元素 热处理 活化机理
下载PDF
机械化学改性重质碳酸钙增强高密度聚乙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南春 詹锋 +2 位作者 张椿英 张小虎 杨利姣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9-23,共5页
以重质碳酸钙为补强填料,运用碳酸钙质量分数为1.5%铝酸酯偶联剂进行机械化学改性;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添加不同质量配比改性碳酸钙制成复合材料.进行红外和电镜表面改性特征分析;用摩擦磨损试验评价复合材料干摩擦条件下摩擦性能;... 以重质碳酸钙为补强填料,运用碳酸钙质量分数为1.5%铝酸酯偶联剂进行机械化学改性;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添加不同质量配比改性碳酸钙制成复合材料.进行红外和电镜表面改性特征分析;用摩擦磨损试验评价复合材料干摩擦条件下摩擦性能;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分析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铝酸酯偶联剂在碳酸钙粒子表面发生了一定的键合作用,改性后碳酸钙颗粒分散性明显提高;随改性碳酸钙用量提高,复合材料磨耗量和摩擦功减小,抗摩擦性能提高;在用量为8phr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4.46%,2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重质碳酸钙 HDPE
下载PDF
锌焙砂渣硫脲法浸银工艺条件研究
7
作者 杨利姣 谌斯 +3 位作者 陈南春 高军 郎耀秀 刘显妙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13年第2期34-36,共3页
研究了锌焙砂渣硫脲法浸银的过程中,机械活化时间、硫酸浓度、固液比、硫脲浓度、Fe3+浓度等工艺条件对银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锌焙砂渣中银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机械活化60min.硫酸浓度15g... 研究了锌焙砂渣硫脲法浸银的过程中,机械活化时间、硫酸浓度、固液比、硫脲浓度、Fe3+浓度等工艺条件对银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锌焙砂渣中银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机械活化60min.硫酸浓度15g·L-1,硫脲浓度15g·L-1,硫酸铁浓度6g·L-1,液固比6:1;在室温下浸出4h,银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焙砂渣 硫脲 浸银 工艺条件
下载PDF
锌渣氧粉两段浸出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谌斯 杨利姣 +4 位作者 陈南春 高军 刘显妙 周翠澎 朱晓岗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2-315,共4页
研究了以两段浸出工艺从含铟锌渣氧粉中浸出铟。试验主要考察了两段酸性浸出中,硫酸初始质量浓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温度、机械活化时间、氧化剂用量等对铟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性浸出对铟有明显的富集作用,机械活... 研究了以两段浸出工艺从含铟锌渣氧粉中浸出铟。试验主要考察了两段酸性浸出中,硫酸初始质量浓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温度、机械活化时间、氧化剂用量等对铟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性浸出对铟有明显的富集作用,机械活化可以强化铟的浸出,常压氧化对铟的强化浸出效果不明显;在硫酸初始质量浓度300g/L、浸出时间3h、液固体积质量比3∶1、温度85℃、机械活化60min的最佳条件下,铟浸出率为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渣氧粉 中性浸出 酸性浸出
下载PDF
工程机械用轴销失效分析及工艺改进 被引量:8
9
作者 上官琪 许征兵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1-1502,共2页
对某型号工程机械的轴销失效件进行了检验,并进行了金相、成分分析,针对目前的工艺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经工艺改进后生产的轴销断裂失效率下降了80%,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 轴销 断裂 失效分析
下载PDF
工程机械车桥齿轮失效分析及工艺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德 上官琪 许征兵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3,119,共4页
对某型号工程机械的车桥齿轮失效件进行了检验,针对目前的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失效件进行了宏观断口观察、成分化学检验、表面和心部组织的检验,根据分析和检验结果,对车桥齿轮的热处理工艺过程进行了调整与控制,有效降... 对某型号工程机械的车桥齿轮失效件进行了检验,针对目前的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失效件进行了宏观断口观察、成分化学检验、表面和心部组织的检验,根据分析和检验结果,对车桥齿轮的热处理工艺过程进行了调整与控制,有效降低了车桥齿轮失效率,满足客户使用要求,可为国内同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齿轮 失效分析 工艺改进
下载PDF
工程机械用轴座失效分析及工艺改进
11
作者 上官琪 许征兵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09-1310,共2页
对某型号工程机械轴座的失效件进行了检验,并进行了金相、成分分析,针对目前的工艺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轴座 断裂 失效分析
下载PDF
高岭土制备β-sialon粉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南春 梁桂彰 徐丰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113-116,共4页
以南宁维罗高岭土为原料,分别利用精细化高岭土和原矿作原料,采用碳热法,在1450℃经氮化合成一定质量分数β-sialon粉体。对氮化工艺过程和合成产品的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精细化高岭土和原矿均可生成一定质量分数β-sialon粉体... 以南宁维罗高岭土为原料,分别利用精细化高岭土和原矿作原料,采用碳热法,在1450℃经氮化合成一定质量分数β-sialon粉体。对氮化工艺过程和合成产品的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精细化高岭土和原矿均可生成一定质量分数β-sialon粉体;以不同原料合成的产品中,杂相铝硅酸盐含量有明显不同;添加适量Fe_2O_3可抑制铝硅酸盐含量。用精细化处理的高岭土为原料,N_2平均流量为112.5L/min时,合成的β-sialon粉体含量高,产品中的铝硅酸盐、莫来石和β-sialon的质量比为1:0.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β-simon 碳热法 氮化合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