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孟晶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2期175-176,共2页
目的研究调查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诊断结果的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放射线胸片在临床治疗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对100... 目的研究调查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诊断结果的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放射线胸片在临床治疗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对100例临床患者进行诊断,100例患者全部确诊为肺结核患者,肺中部和肺上部为肺结核患者的主要发病部位,病灶类型包括:6例胸膜增厚粘连,7例纤维索条影;12例结节斑点影;10例钙化影;16例网状影;20例空洞影;27例斑片浸润影;存在2例误诊。结论在肺结核的诊断中,放射线片诊断结果能明显提高诊断正确率,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放射线胸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放射线和CT对肺段隔离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孟晶晶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11期1184-1185,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放射线和CT对肺段隔离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某院2016-06—2017-06接诊的肺段隔离症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放射线和CT进行检查诊断,观察比较诊断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检... 目的探讨研究放射线和CT对肺段隔离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某院2016-06—2017-06接诊的肺段隔离症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放射线和CT进行检查诊断,观察比较诊断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检查的检出率为95.00%,略高于X线平片检查的90.00%,两种检查方法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结果提示所有患者肺内肿块均表现为异常密度灶,主要分布在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占比为32.5%;其他病灶分布位置不同,表现各不相同,但均可清晰反映病灶组织的内部密度和边缘情况,以及与正常肺部组织的相互关系情况。结论与放射线检查结果相比,CT对肺段隔离症疾病的检查诊断能够更加清晰的反映肺部组织病变情况,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和准确度,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线 CT 肺段隔离症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放射诊断中环枕关节近距离投照的应用
3
作者 赵连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6期138-138,共1页
目的 对放射诊断中环枕关节近距离投照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30例确诊患者的张口近距离环枕关节投照的胶片图像质量,将他们归为观察组,并且分析其放射诊断的准确率,与此同时,再选取30例患者的普通X线投照胶片的图像质量,把他们作... 目的 对放射诊断中环枕关节近距离投照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30例确诊患者的张口近距离环枕关节投照的胶片图像质量,将他们归为观察组,并且分析其放射诊断的准确率,与此同时,再选取30例患者的普通X线投照胶片的图像质量,把他们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张口近距离环枕关节投照的胶片图像质量要远远好于普通X线投照胶片的图像质量,其X线诊断准确率也要比对照组的高很多。将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发现他们之间具有很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近距离X线投照可以对环枕关节摄片的图像质量起到很明显的增强作用,还能让环枕关节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加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诊断 环枕关节 近距离投照
下载PDF
气管粘液嵌塞的放射诊断分析
4
作者 刘桂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对支气管黏液嵌塞临床表现进行探讨,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接受后前位高千伏胸片的患者共30例。其中,接受胸部的CT扫描的有15例,接受HRCT(高分辨率CT)扫描的有4例。咯出粘液栓患者有22例;经手术的病理证实,肺癌合并支气管粘... 目的:对支气管黏液嵌塞临床表现进行探讨,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接受后前位高千伏胸片的患者共30例。其中,接受胸部的CT扫描的有15例,接受HRCT(高分辨率CT)扫描的有4例。咯出粘液栓患者有22例;经手术的病理证实,肺癌合并支气管粘液嵌塞患者5例;粘液栓通过支气管镜取出的患者1例。结果:X线平片上,支气管粘液栓多数呈树枝状(20/30),仅1例出现肺不张现象。支气管粘液嵌塞据CT显示多数也都是树枝状(9/15)。支气管粘液栓在X线和CT片上的显著特点为主轴同支气管走向相同,方向都是指向肺门,伴随着支气管的扩张。结论:X线平片与CT扫描结合是一种支气管粘液嵌塞发现与诊断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黏液嵌塞 X线和CT片 扫描结合 诊断显像
下载PDF
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对跟骨骨折的诊断能效分析
5
作者 王超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对跟骨骨折的诊断能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77例疑似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均开展X线检查及MSCT三维重组扫描检查.检查结果的分析均由医院2名经验丰富的...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对跟骨骨折的诊断能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77例疑似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均开展X线检查及MSCT三维重组扫描检查.检查结果的分析均由医院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通过双盲法完成.分析不同诊断方法应用于跟骨骨折中的诊断效能.此外,比较不同诊断方法评估骨折程度、位移情况以及关节受累情况的效能.结果:X线检查共检出跟骨骨折113例,其中漏诊35例,误诊7例.MSCT三维重组扫描共检出跟骨骨折141例,其中漏诊0例,误诊0例.以临床结合辅助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跟骨骨折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高于X线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单线骨折、粉碎性骨折、碎片位移及关节受累的准确率均高于X线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对跟骨骨折的诊断能效较高,具有较为理想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组扫描 诊断能效 X线检查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 被引量:13
6
作者 叶明 韩耀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危疾病之一,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1岁以内的意外死亡病例中40%为呼吸道异物所致,由于支气管异物很难自行咳出、儿童病史采集的特殊性及支气管异物并发症相对危险,迅速准确的定性及定位诊断可明显降低...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危疾病之一,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1岁以内的意外死亡病例中40%为呼吸道异物所致,由于支气管异物很难自行咳出、儿童病史采集的特殊性及支气管异物并发症相对危险,迅速准确的定性及定位诊断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气管 支气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儿童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韩家兴 张成军 刘桂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作为肝硬化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作为肝炎组;另选取同...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作为肝硬化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作为肝炎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3组人员均行IVIM-DWI检查,比较3组人员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表观弥散系数(ADC)。按Child-Pugh分级,将肝硬化患者分成A级、B级、C级组,比较3级患者f、D、D*与ADC值,利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各参数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以Child-Pugh B级、C级视为肝功能损害加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参数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加重的评估价值。结果:肝硬化组、肝炎组患者D*、f、ADC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且肝硬化组患者D*、f、ADC值较肝炎组明显下降(P<0.05),3组人员D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级、B级患者D*、f、ADC值较C级患者明显增高,且A级患者上述参数均高于B级(P<0.05),A、B、C3级人员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D值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无相关性(r=0.181,P=0.124),而D*、f、ADC值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583、-0.611、-0.587,均P=0.000)。ROC曲线提示,D*、f、ADC值及三者联合评估肝功能损害加重的AUC分别为0.745、0.755、0.764、0.892。结论:IVIM-DWI检测可明确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D*、f、ADC值,对其肝功能状态进行评价,3者与肝功能分级均有相关性,有望成为预测肝损害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肝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X线下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韩耀华 杨振江 +2 位作者 国世刚 胡志 周泉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5-728,共4页
目的研究阐述非手术无创性X线下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新方法,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93例粘连性小肠不全梗阻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9例实施X线下松解小肠粘连,还纳肠袢间疝等方法,对照组44例实施住院保守治疗,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 目的研究阐述非手术无创性X线下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新方法,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93例粘连性小肠不全梗阻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9例实施X线下松解小肠粘连,还纳肠袢间疝等方法,对照组44例实施住院保守治疗,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病程、X线表现等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49例,治愈40例,治愈率81.6%,平均住院0.3 d,治疗平均用时3.3 h;对照组44例,治愈37例,治愈率84.1%,平均住院时间7.636 d,治疗平均用时183.26 h;结论X线下小肠粘连松解术、肠袢间疝还纳术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的效果优于住院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连 肠梗阻 放射摄影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灌注参数与子宫肌瘤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桂华 张成军 刁金辉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灌注参数与子宫肌瘤病理分型间的关系,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手术病理确诊的4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型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灌注参数与子宫肌瘤病理分型间的关系,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手术病理确诊的4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型不同分为普通型组25例、细胞型组14例、退变型组8例。比较三组术前DCE-MRI定量灌注参数的差异。评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血管间隙容积分数(V_(e))、血浆灌注量(F_(p))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参数在子宫肌瘤不同病理分型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V_(e)、V_(p)、PS和F_(p)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型组V_(e)、V_(p)、PS和F_(p)显著高于普通型组和退变型组,而普通型组上述参数均高于退变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_(p)和V_(p)在细胞型子宫肌瘤诊断中的效能均高于V_(p)。结论DCE-MRI定量灌注参数能够作为鉴别子宫肌瘤患者病理分型的指标,其中V_(p)、F_(p)在细胞型子宫肌瘤诊断中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定量灌注 子宫肌瘤 病理学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0
作者 姚丽萍 《黑龙江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1130-1131,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就诊的10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螺旋CT征象。结果:肋骨骨折发生率排首位,共45例,膈肌损伤发生率最低,为3例。结论:多排螺旋CT平扫对急性胸...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就诊的10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螺旋CT征象。结果:肋骨骨折发生率排首位,共45例,膈肌损伤发生率最低,为3例。结论:多排螺旋CT平扫对急性胸腹部损伤具有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及时、正确判断病情,挽救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腹部创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平扫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50例结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连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期172-172,共1页
目的对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50例高度疑似或内镜活检证实为结肠癌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统计诊断的结果,并将其与手术之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例患者... 目的对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50例高度疑似或内镜活检证实为结肠癌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统计诊断的结果,并将其与手术之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1期患者有15例,2期患者有12例,3期患者有8例,4期患者有12例,其中误诊2例,漏诊1例。经过手术确认50例患者中结肠癌患有48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3.75%。结论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的降低检查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并发症和过敏反应,同时能够显著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因此这种检查方法在结肠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气管内神经鞘瘤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文利 韩耀华 赵艳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内神经鞘瘤 病例报告 CT检查 X线检查 支气管镜
下载PDF
胸部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晶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5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挑选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ASP),依据结果分为对照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重度肺... 目的探讨胸部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挑选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ASP),依据结果分为对照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对比各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D-二聚体、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CT中的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结果对比Pa CO2,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明显比对照组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轻度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都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CT对肺动脉高压进行筛查时,主肺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与降主动脉直径对比值可作为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宸溪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16期78-80,84,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资料,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比对48例患者多层螺旋CT表现,汇总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比较患者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资料,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比对48例患者多层螺旋CT表现,汇总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比较患者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经多层螺旋CT诊断,6例(12.50%)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4例(50.00%)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12例(25.00%)坏疽性阑尾炎以及6例(12.50%)化脓性阑尾炎;临床病理诊断,8例(16.6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1例(43.75%)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13例(27.08%)坏疽性阑尾炎以及6例(12.50%)化脓性阑尾炎。经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97.92%(47/48),敏感性100.00%(48/48),特异性100.00%(48/48)。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图像清晰、高分辨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等优势,明显提升了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医师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参考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急性阑尾炎 诊断
下载PDF
动脉韧带钙化——生理性钙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明 单云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3期6-7,共2页
目的分析动脉韧带钙化(CLA)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正确认识的意义。方法对1000例动脉韧带钙化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分析,按年龄分组,40岁以下每10岁为一组,分为4组,50~59岁为一组。比较各年龄组CLA的发生率及主动脉钙化情况。结果动... 目的分析动脉韧带钙化(CLA)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正确认识的意义。方法对1000例动脉韧带钙化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分析,按年龄分组,40岁以下每10岁为一组,分为4组,50~59岁为一组。比较各年龄组CLA的发生率及主动脉钙化情况。结果动脉韧带钙化总发生率为12.90%,各年龄组CLA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仅30~39岁和50~59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韧带钙化属于生理性钙化,无病理学意义,需正确区分动脉韧带钙化与主动脉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韧带钙化 体层摄影术 分析
下载PDF
“无梗阻空回肠换位征”X线下复位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耀华 李文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7,共2页
一般认为“空间肠换位征”是发自肠系膜根部的完全性小肠扭转所致的绞窄性小肠梗阻的可靠征象,但是,我们在胃肠道造影检查工作中,常遇到有“空回肠换位”X线征象,没有小肠梗阻X线表现,也无小肠梗阻症状的病例,我们称之为“无梗阻... 一般认为“空间肠换位征”是发自肠系膜根部的完全性小肠扭转所致的绞窄性小肠梗阻的可靠征象,但是,我们在胃肠道造影检查工作中,常遇到有“空回肠换位”X线征象,没有小肠梗阻X线表现,也无小肠梗阻症状的病例,我们称之为“无梗阻空回肠换位征”。我们时这种现象的成因做了探讨,并进行了X线下复位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临睐效果观将我们收集的具有完整临眯、影像资料的24个病例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连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4期183-183,共1页
目的深入探究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120例作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全部患者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 目的深入探究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120例作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全部患者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范围11~77岁;病程1 h^12 d。结果全组120例患者150条韧带,多韧带损伤30例,单韧带损伤90例;前交叉韧带54例,后交叉韧带30例,外侧副韧带26例,内侧副韧带40例。95例手术患者中MRI正确诊断出92例,检出率为96.8%。结论 MRI能明确诊断膝关节韧带的损伤,正确判断损伤性质,是无创性的外伤检查方式,可作为常规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损伤 膝关节 MRI表现 临床价值
下载PDF
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检查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中的效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瑶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5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CT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4例疑似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144例疑似缺血性卒中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目的:探讨CT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4例疑似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144例疑似缺血性卒中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P和CTA检查,观察DSA、CTP和CTA检查诊断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P、CTA单项检查与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卒中的效能(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144例疑似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阳性122例,阴性22例;CTP联合CTA检查诊断缺血性卒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两者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P、CTA单项与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卒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联合CTA检查诊断缺血性卒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CTP和CTA单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CT全脑灌注 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 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准确度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X线、CT、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刁金辉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4期6-9,23,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疾病特点,对比分析X线、CT、MRI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疾病患者80例。均采取X线、CT、MRI进行诊断,分别作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比较早期... 目的:分析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疾病特点,对比分析X线、CT、MRI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疾病患者80例。均采取X线、CT、MRI进行诊断,分别作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比较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经X线、CT、MRI诊断后的不同分期诊断符合率情况。结果:组间诊断符合率方面,观察3组Ⅰ期诊断符合率、总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观察1组、观察2组(P<0.05),且观察2组诊断符合率高于观察1组(P<0.05)。结论:X线、CT、MRI用于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疾病均有诊断价值,就整体诊断效能比较,MRI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X线,是优选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疾病分期 诊断符合率
下载PDF
CT在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丽萍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CT在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结肠癌致肠梗阻1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检查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将应用X线片检查;观察组患者将应用CT检查。对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CT在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结肠癌致肠梗阻1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检查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将应用X线片检查;观察组患者将应用CT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征象与病因检出概率、诊断符合概率及并发症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盲肠扩张、结肠梗阻表现、缺血型结肠炎等间接征象及正常肠管和狭窄段交界处改变、狭窄段与侵犯周围组织、粘连等直接征象诊断概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因检出概率(100.00%)、诊断符合概率(94.55%)与总并发症检出概率(29.09%)均比对照组(14.55%、63.64%与10.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在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X线片 CT 征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