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溪井水位地震响应范围初探
1
作者 唐光伟 贾东旭 +1 位作者 佟薇 吴宝东 《防灾减灾学报》 2014年第4期27-36,共10页
本溪井对应地震的水位响应可分为震前响应(水位异常)和震时、震后响应(震后效应)两种。自1999年以来,本溪井多次记录到了对应典型地震较为明显的水位响应变化,最远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S8.7地震,震中距为4990km,一般来讲,地震... 本溪井对应地震的水位响应可分为震前响应(水位异常)和震时、震后响应(震后效应)两种。自1999年以来,本溪井多次记录到了对应典型地震较为明显的水位响应变化,最远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S8.7地震,震中距为4990km,一般来讲,地震的震级越大,震中距越小,本溪井水位响应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溪井 地下流体 异常 水位 地热 流量
下载PDF
本溪地区地震灾害背景浅析
2
作者 贾东旭 吴宝东 唐光伟 《防灾减灾学报》 2015年第2期51-57,共7页
本溪市位于辽东半岛北端。处于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东延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的交接部位,属太子河凹陷带,这两种构造体系在区内复合、交接,奠定了本溪地区的基本构造轮廓,本文主要总结了本溪市区及二县地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地震... 本溪市位于辽东半岛北端。处于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东延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的交接部位,属太子河凹陷带,这两种构造体系在区内复合、交接,奠定了本溪地区的基本构造轮廓,本文主要总结了本溪市区及二县地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地震活动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质 背景
下载PDF
南投-花莲M_S7.6和岫岩-海城M_S5.4地震前后本溪井水位的异常变化
3
作者 唐光伟 《东北地震研究》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总结了台湾南投-花莲MS7 6地震(1999 9 21)和岫岩-海城MS5 4地震(1999 11 29)前后本溪井水位的异常变化情况。认为此次台湾强震群活动导致辽宁地区地壳应变及应力场发生明显改变,是发生岫岩5 4级地震的重要起因。
关键词 南投-花莲 地震 岫岩-海城 本溪井 水位异常 台湾省 地壳应变 应力场
下载PDF
辽宁地区中等地震活动增强与后续最大震级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凤娟 乔艳芬 +2 位作者 贾晓东 王亮 王帅 《东北地震研究》 2008年第2期18-23,共6页
本文定义了描述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的三个参量E、T和R,通过对辽宁地区13次ML≥5.0地震的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辽西-辽蒙交界、营-海-岫和辽南及两侧海域地区主震震级对E、T、R的回归方程并与实际震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地震活动增... 本文定义了描述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的三个参量E、T和R,通过对辽宁地区13次ML≥5.0地震的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辽西-辽蒙交界、营-海-岫和辽南及两侧海域地区主震震级对E、T、R的回归方程并与实际震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地震活动增强参量E、T、R与未来主震震级间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在震级预测上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地区 中等地震 参量 回归方程
下载PDF
辽宁省应急流动测震台网技术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石岩 孟繁强 +1 位作者 尤权民 贾东旭 《东北地震研究》 2008年第3期51-55,共5页
本文介绍了辽宁省应急流动测震台网的构成以及供电模式、系统集成、数据传输等内容。
关键词 地震应急 流动观测 测震台网
下载PDF
辽宁数字测震台网建设成果与工程效益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岩 王学成 +3 位作者 宋绪友 孟繁强 贾东旭 王辉 《东北地震研究》 2009年第1期47-52,共6页
本文介绍了"十五"辽宁数字测震台网的基本情况、建设过程,以及台网建成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等。
关键词 测震台网 数字化
下载PDF
超巨大地震发生前后的重要地震活动
7
作者 小山顺二 都筑基博 贾东旭 《世界地震译丛》 2015年第2期87-104,共18页
2011年东北近海MW9.0巨大逆冲地震发生后,在整个日本列岛观测到数千个内陆和火山地震,这些地震并不仅限于发生在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岸近海的余震区内。这提醒我们评估地震活动时思路要更宽,要去掉前震-主震-余震活动仅限于特定地震有限余... 2011年东北近海MW9.0巨大逆冲地震发生后,在整个日本列岛观测到数千个内陆和火山地震,这些地震并不仅限于发生在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岸近海的余震区内。这提醒我们评估地震活动时思路要更宽,要去掉前震-主震-余震活动仅限于特定地震有限余震区内的普通想法。在最近的100年中,全球发生了几个巨大逆冲断层地震。根据我们的地震发生区在沿倾向双段(ADDS)和沿走向单段(ASSS)之间明显不同的新假设,我们研究了地震前后的重要地震事件。总体来说,沿倾向双段巨大逆冲断层的一些重要余震(大于MW7.5)发生于板块外侧隆起区及其附近(Ⅰ类),其中有些是倾滑正断层作用,有些是俯冲海洋板块内具有正断层分量的走滑断层作用。这些板块外侧隆起区的地震被认为是受巨大逆冲断层板块耦合作用减弱,引起的海洋板块下降板片的板片拉力控制。此外,有些沿余震区内板块边界和类似余震区扩展到相应巨大逆冲断层的地震也很重要(Ⅱ类)。另一方面,沿走向单段的余震发生在相同余震区及其附近,而且重要的或灾难性的板块外侧隆起区地震很稀少。已知沿倾向双段和沿走向单段的巨大逆冲断层也有一些大(不重要)的内陆地震。所有这些结果均不取决于俯冲几何形状是否是斜向的还是正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逆冲断层地震 沿倾向双段 沿走向单段 重要余震 外侧隆起区 地震
下载PDF
2011年M_W9.0东北近海地震高滑动片区周围的前兆地震活动
8
作者 T. Sato S. Hiratsuka +4 位作者 J. Mori 佟薇 彭利媚 宫静芝 吕春来 《世界地震译丛》 2014年第3期10-23,共14页
根据1923年以来的日本气象厅地震目录,参考以被低滑动区隔开形成两个高滑动(≥20m)片区为特征的滑动分布,研究了2011年MW9.0东北近海地震之前的地震活动。北高滑动片区的滑动峰值位于海沟附近,而南高滑动片区的滑动峰值位于主震震中东南... 根据1923年以来的日本气象厅地震目录,参考以被低滑动区隔开形成两个高滑动(≥20m)片区为特征的滑动分布,研究了2011年MW9.0东北近海地震之前的地震活动。北高滑动片区的滑动峰值位于海沟附近,而南高滑动片区的滑动峰值位于主震震中东南约40km处,距海沟约70km。据估计,主震时首先使南高滑动片区发生破裂,然后扩展到更大的邻近地区,包括北高滑动片区。主震之前两天开始的前震活动的震中分布在北高滑动片区的西缘,此处过去90年曾发生过其他比较强烈的活动,例如1981年地震。根据这两个高滑动片区周围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图我们推断,2011年东北近海地震是由前震活动触发的,因为前震活动中持续增加的应力可以抵消南高滑动片区的强度,此处之前已经由于2003年以来的一系列周边大地震而变得足够脆弱了。其他主要活动,比如1981年地震,并没有触发如此巨大的地震,主要是之前类似的应力条件还没有具备。南高滑动片区峰值周围形成的环状地震活动图像表明存在极强的片区,这些片区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并没有由于周围发生大地震而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图 近海地震 滑动区 东北 前兆 前震活动 应力条件 日本气象厅
下载PDF
本溪新井地下流体数字化监测设备避雷方法的探讨
9
作者 唐光伟 贾东旭 《防灾减灾学报》 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
由于本溪新井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刚投入运行时经常遭受雷害侵袭,对其遭受雷害侵袭过程和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新井房建设时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启用后效果显著。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建设独立完善的避雷系统,地网接地电阻值≤... 由于本溪新井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刚投入运行时经常遭受雷害侵袭,对其遭受雷害侵袭过程和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新井房建设时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启用后效果显著。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建设独立完善的避雷系统,地网接地电阻值≤1Ω,楼顶设避雷带;井房与主楼仪器室间采用光缆通讯;数采机柜尽量与井口接近,减少雷电来袭时的电位差;还有最关键的,就是仪器探头屏蔽线要与地网做等电位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流体 避雷 接地电阻 本溪新井
下载PDF
本溪井水位固体潮畸变的研究
10
作者 贾东旭 唐光伟 《防灾减灾学报》 2015年第3期55-60,共6页
某些大震前本溪井水位会出现固体潮畸变现象,其出现时间与地震前驱波十分相似。多在震前一个星期以内,而其形态和到时也较为清晰。本文分析探讨了水位固体潮畸变的形态与特点、与震前水位趋势性异常及同震阶跃现象的关系,引起水位固体... 某些大震前本溪井水位会出现固体潮畸变现象,其出现时间与地震前驱波十分相似。多在震前一个星期以内,而其形态和到时也较为清晰。本文分析探讨了水位固体潮畸变的形态与特点、与震前水位趋势性异常及同震阶跃现象的关系,引起水位固体潮畸变的其它干扰因素排除方法,并对进一步利用多井震前固体潮畸变资料进行震前定位的可行性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固体潮 畸变
下载PDF
与1999年伊兹米特M_W7.4地震相联系的应力旋转和应力恢复
11
作者 M.Ickrath M.Bohnhoff +4 位作者 F.Bulut G.Dresen 佟薇(译) 杜微(译) 唐光伟(译) 《世界地震译丛》 2013年第5期85-91,共7页
在地震周期中,应力场的局部旋转也许可以作为表征各个断层段物理性质的一个指标。本文我们主要研究1999年土耳其西北部伊兹米特MW7.4地震的震前、两个月的余震期和震后阶段。使用震源机制数据的汇编资料,我们研究了应力场取向的时空变... 在地震周期中,应力场的局部旋转也许可以作为表征各个断层段物理性质的一个指标。本文我们主要研究1999年土耳其西北部伊兹米特MW7.4地震的震前、两个月的余震期和震后阶段。使用震源机制数据的汇编资料,我们研究了应力场取向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沿各个断层段存在明显变化。尽管伊兹米特主震前及其后两个月的余震序列反映出稳定的走滑状态,然而在阿克亚泽盆地之下余震期的早期主要为东西向扩张。在两个月的余震期中,我们发现主震期间有从走滑性质转换到正断层作用的明显变化,之后发生系统的回转,回到主震前的应力状态。这一应力回转首先开始于阿克亚泽盆地,产生了≤3m的同震滑动缺失,然后向东传播到87天后发生迪兹杰MW7.1地震的卡拉代雷和迪兹杰断层。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地震周期中的应力场旋转时空变化是地震构造背景变化的一个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地震周期 地震动力学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构造 转换断层
下载PDF
传说松代震群是因岩浆挤入引发的
12
作者 脇田 宏 郭晓燕 王帅 《世界地震译丛》 2008年第3期51-56,共6页
关键词 震群 地球内部 流体 岩浆 断层活动性 断层活动度 氦气 地震活动 震源区 氦同位素 活动期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氡浓度 传说
下载PDF
伪劣的抗震计算
13
作者 伯野元彦 肖立萍 +1 位作者 牛峰 王帅 《世界地震译丛》 2007年第4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抗震计算 社会发展 自由竞争 美国式
下载PDF
数字化测氡脱气装置的安装与调试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光伟 贾东旭 +3 位作者 宋贤志 吴宝东 魏学峰 王洪刚 《东北地震研究》 2007年第1期78-83,共6页
本文介绍了安装数字化测氡装置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在安装数字化测氡仪时对其它观测手段干扰问题的解决;2.进入脱气装置水流量不稳定问题的处理;3.防止脱气筒内虹吸现象产生的方法。
关键词 数字化测氡 虹吸现象 脱气装置 水位 安装与调试
下载PDF
在预警系统中识别多重事件的贝叶斯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A.Liu M.Yamada +1 位作者 贾东旭 吕春来 《世界地震译丛》 2014年第5期20-33,共14页
2011年日本东北地震(MW9.0)发生之后出现了大量余震,使得在主震后的第一个月内发布了70次预警信息。在这些警报中,有不可忽视的部分(63%)都是虚报,其中最大的预期地震烈度被高估了至少两个烈度或更大。这些错误大部分可归因于多个同时... 2011年日本东北地震(MW9.0)发生之后出现了大量余震,使得在主震后的第一个月内发布了70次预警信息。在这些警报中,有不可忽视的部分(63%)都是虚报,其中最大的预期地震烈度被高估了至少两个烈度或更大。这些错误大部分可归因于多个同时发生的余震,而这些余震通常发生在主震之后较短时间及较长距离内。基于考虑在任何给定时间内出现一个以上事件几率的贝叶斯公式,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区分多个同时发生地震的新颖似然函数,其中使用的是振幅信息。同时,我们还使用了序贯蒙特卡罗探试法,这种方法的复杂性随事件个数呈线性增长关系。我们还进一步实施了质点滤波,并用东北地震后的余震记录在经验上验证了其性能。初步的实例研究表明,这个方法在对发生时间相近的多个地震事件进行区分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事件 贝叶斯方法 预警系统 地震烈度 多重 识别 发生时间 贝叶斯公式
下载PDF
盘—井水氡异常与辽宁及邻区中强震关系
16
作者 吴宝东 贾东旭 +1 位作者 佟薇 唐光伟 《防灾减灾学报》 2019年第2期20-26,共7页
通过对盘一井水氡异常与辽宁及邻区中强震关系的研究,发现该井点映震效果较好,尤其在唐山及营海老震区的ML≥5.0级地震前有明显的高值异常显示,88%的地震发生在异常出现后的15个月内。辽宁内陆地区的地震多发生在异常结束后的4.4个月内... 通过对盘一井水氡异常与辽宁及邻区中强震关系的研究,发现该井点映震效果较好,尤其在唐山及营海老震区的ML≥5.0级地震前有明显的高值异常显示,88%的地震发生在异常出现后的15个月内。辽宁内陆地区的地震多发生在异常结束后的4.4个月内,但唐山等邻区的地震多发生在高值异常持续期间。对应地震的震级与盘一井异常持续时间成反比,与异常最大幅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一井 水氡 异常 中强震 震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