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雪娇 孙玲 +5 位作者 戴美珍 章卫国 章鸯 潘映秋 吴志强 石卫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ex chromosomal aneuploidies,SCA)产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62名传统产前筛查高中危孕妇及高龄孕妇等采集外周血,抽提胎儿游离DNA,在Hiseq2000上应用大规模并行技术进行测序...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ex chromosomal aneuploidies,SCA)产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62名传统产前筛查高中危孕妇及高龄孕妇等采集外周血,抽提胎儿游离DNA,在Hiseq2000上应用大规模并行技术进行测序。对测序高危的孕妇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在3362份样本中筛查出性染色体异常10例,筛查的阳性率为0.30%。2例无法追踪,其余8例的产前诊断结果:4例XO高危中3例确诊为嵌合体(分别为X、XXX及dup(Y)(q12q11.1)×2的嵌合体)和1例诊断为正常核型;3例XXY高危中2例被确诊和1例诊断为正常核型;1例XXX被确诊。无创产前基因检测SCA的准确率为6/8(75%)(若排除2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结果和胎儿嵌合体核型不一致的样本,准确率为50%)。羊水中胎儿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出率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开展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孕妇血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筛查胎儿SCA是可行的,但需进一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游离DNA 性染色体 非整倍体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两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假阳性病例的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雪娇 戴美珍 +4 位作者 石卫武 潘映秋 章卫国 章鸯 吴志强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781,共4页
目的分析2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假阳性病例,为患者提供精确的染色体诊断结果。方法应用传统细胞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及大规模并行基因组测序技术(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 目的分析2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假阳性病例,为患者提供精确的染色体诊断结果。方法应用传统细胞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及大规模并行基因组测序技术(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MPS)对2例无创基因检测分别提示XO(+++)和T18(1/20)XO(+)的胎儿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例1的无创基因检测结果提示为x0(+++),经羊水细胞传统核型分析、胎盘FISH检测及胎儿组织MPS检测后确诊为胎盘特异性嵌合的超雌综合征嵌合体,核型为47,XXX/46,XX。例2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结果提示为T18(1/20)XO(+),经脐带血核型分析、MPS、FISH检测后确诊为特纳综合征,核型为45,X[48]/46,X,der(x)del(x)(p11.21)del(x)(q13.3)[62]。结论无创基因检测对于胎儿性染色体及18三体高危存在假阳性,提示在产前诊断中应合理联合应用各种不同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技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游离DNA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18三体 大规模并行基因组测序 荧光原位 杂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