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国高校《体育史》教材建设研讨会在杭州大学召开 |
|
《体育学刊》
CAS
|
1996 |
0 |
|
2
|
高师体育系(科)学生的学校体育工作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
丛湖平
李寅生
燕琳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5
|
|
3
|
如何提高体育系科学生田径裁判工作能力 |
蒋惠珍
|
《山东体育科技》
|
1998 |
6
|
|
4
|
模糊数学在体育系学生的教学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
丛湖平
李寅生
张家钜
|
《湖北体育科技》
|
1987 |
0 |
|
5
|
体育系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
周永平
郑隆榆
|
《浙江体育科学》
|
1996 |
0 |
|
6
|
体育系学生田径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
沈国琴
|
《四川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7
|
体育运动后备人才试点中学培养目标的定位 |
黄一飞
金钦昌
翁焕明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8
|
|
8
|
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初期发展阶段的基本动因初探 |
凌平
施芳芳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1996 |
16
|
|
9
|
德国统一前后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和展望 |
凌平
李寅生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1993 |
4
|
|
10
|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思考 |
凌平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1998 |
19
|
|
11
|
中西近现代体育发展过程的比较研究 |
凌平
卢芬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1995 |
4
|
|
12
|
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过程特征 |
凌平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1998 |
15
|
|
13
|
联邦德国体育管理体制及其特征 |
李寅生
凌平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14
|
试论体育的科学分类 |
凌平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8
|
|
15
|
试论我国体育健身市场初期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
施芳芳
凌平
|
《体育学刊》
CAS
|
1995 |
2
|
|
16
|
试论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
丛湖平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5
|
|
17
|
我国体育师资队伍四十年发展论略 |
赵諓华
林可
姜建华
|
《浙江体育科学》
|
1990 |
4
|
|
18
|
联邦德国体育俱乐部的结构特点 |
凌平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19
|
休闲体育与生活质量 |
魏薇
|
《浙江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
1997 |
31
|
|
20
|
立志挽文弱——从几首诗看我国近代体育教育家徐一冰先生的爱国豪情 |
郑志林
赵善性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198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