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罗蒂哲学看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华兴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5-78,82,共5页
本文认为罗蒂哲学的基本立场并不是一味地“消解”、“破坏”,而是在“消解”的同时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消解系统哲学是为了建设教化哲学、后哲学文化;消解强理性是为了倡扬弱理性;消解非历史的真理是为了坚持彻底的历史主义立场...
本文认为罗蒂哲学的基本立场并不是一味地“消解”、“破坏”,而是在“消解”的同时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消解系统哲学是为了建设教化哲学、后哲学文化;消解强理性是为了倡扬弱理性;消解非历史的真理是为了坚持彻底的历史主义立场;消解大写的人是为了呼唤出小写的人,让现实的人的生活具有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从罗蒂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理论并不是完全消极的、无意义的,相反,它对于消解传统哲学和文化的虚假死根、对于开辟哲学和其它文化发展的新空间、对于现实世界的文化交往和人类积极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理论
教化哲学
后哲学文化
非历史主义
系统哲学
客观性
传统哲学
弱的理性
传统形而上学
历史主义态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当代中国伦理精神的重建
2
作者
陈华兴
《现代哲学》
1997年第1期19-23,共5页
关键词
伦理精神
当代中国
性的人
传统理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
伦理意义
“人”
弱的理性
感性
抽象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必然性实现的可能性途径探索——论人的教化
3
作者
陈华兴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38-42,共5页
历史必然性的实现问题,一直是历史哲学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应该是人的教化。人的教化过程即是内化、精神化和主体化的过程,教化的实质在于个体通过社会实践,使外在的必然性成为个体内在的自觉精神,从而使主体的精神不断完善,主...
历史必然性的实现问题,一直是历史哲学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应该是人的教化。人的教化过程即是内化、精神化和主体化的过程,教化的实质在于个体通过社会实践,使外在的必然性成为个体内在的自觉精神,从而使主体的精神不断完善,主体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主体的活动不断趋近“自由自觉的活动”,由此,历史必然性不断得以彰显和实现。把人的教化作为历史必然性实现的途径,对于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必然性
人的教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罗蒂哲学看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华兴
机构
杭州大学政治理论部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5-78,82,共5页
文摘
本文认为罗蒂哲学的基本立场并不是一味地“消解”、“破坏”,而是在“消解”的同时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消解系统哲学是为了建设教化哲学、后哲学文化;消解强理性是为了倡扬弱理性;消解非历史的真理是为了坚持彻底的历史主义立场;消解大写的人是为了呼唤出小写的人,让现实的人的生活具有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从罗蒂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理论并不是完全消极的、无意义的,相反,它对于消解传统哲学和文化的虚假死根、对于开辟哲学和其它文化发展的新空间、对于现实世界的文化交往和人类积极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理论
教化哲学
后哲学文化
非历史主义
系统哲学
客观性
传统哲学
弱的理性
传统形而上学
历史主义态度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当代中国伦理精神的重建
2
作者
陈华兴
机构
杭州大学政治理论部
出处
《现代哲学》
1997年第1期19-23,共5页
关键词
伦理精神
当代中国
性的人
传统理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
伦理意义
“人”
弱的理性
感性
抽象性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必然性实现的可能性途径探索——论人的教化
3
作者
陈华兴
机构
杭州大学政治理论部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38-42,共5页
文摘
历史必然性的实现问题,一直是历史哲学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应该是人的教化。人的教化过程即是内化、精神化和主体化的过程,教化的实质在于个体通过社会实践,使外在的必然性成为个体内在的自觉精神,从而使主体的精神不断完善,主体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主体的活动不断趋近“自由自觉的活动”,由此,历史必然性不断得以彰显和实现。把人的教化作为历史必然性实现的途径,对于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历史必然性
人的教化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罗蒂哲学看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意义
陈华兴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当代中国伦理精神的重建
陈华兴
《现代哲学》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历史必然性实现的可能性途径探索——论人的教化
陈华兴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