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连发金属夹治疗急性结肠穿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薄志远 万伟 +6 位作者 郑晓 吴叶晨 陆蕊 王田田 时百明 张晨 胡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评估内镜下新型连发金属夹治疗急性结肠穿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头巴马猪行全身麻醉,每头猪在内镜下用电刀做2个1.5~2.0cm的结肠全层穿孔,分别采用单发金属夹、连发金属夹闭合穿孔,记录每次施夹的操作时间及效果。术后饲... 目的评估内镜下新型连发金属夹治疗急性结肠穿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头巴马猪行全身麻醉,每头猪在内镜下用电刀做2个1.5~2.0cm的结肠全层穿孔,分别采用单发金属夹、连发金属夹闭合穿孔,记录每次施夹的操作时间及效果。术后饲养观察动物一般状况,检测各项生理指标。于术后第7天处死,先行内镜观察肠壁切口愈合和金属夹残留情况,再剖腹探查腹腔感染和穿孔愈合情况,最后切取穿孔段结肠及周围一部分正常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对比分析上述指标的观测结果。结果3头巴马猪肠穿孔模型均成功建立,2组各3个穿孔均成功闭合。连发夹组平均耗时少于单发夹组(54.0 s比91.9S,P〈O.001),施夹成功率低于单发夹组[62.5%(15/24)比14/16,P=0.17]。所有动物术后存活,无明显感染和出血征象。5个穿孔完全愈合,另外1个(连发夹组)愈合不完全。结论内镜下应用新型连发金属夹治疗急性结肠穿孔安全、有效,较之单发金属夹具有省时优势,但性能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肠穿孔 内镜下闭合术 金属夹
原文传递
消化内镜下新型双极电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动物实验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丹萍 刘元顺 +6 位作者 李焱冬 陈圣森 俞江平 阮荣蔚 李鹏 茹敏涛 王实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1-347,共7页
目的探讨一款消化内镜下新型双极电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新型双极电刀与传统单极电刀对肌肉组织热损伤区域的差异。离体动物实验分析二者对猪胃壁的纵向热损伤距离。活体动物实验比较二... 目的探讨一款消化内镜下新型双极电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新型双极电刀与传统单极电刀对肌肉组织热损伤区域的差异。离体动物实验分析二者对猪胃壁的纵向热损伤距离。活体动物实验比较二者行猪消化道黏膜下剥离术的整块切除率、切割效率等指标。结果有限元模型表明,排除个体差异、手术操作因素的影响后,单极刀对肌肉组织热损伤区域的长、宽、深分别为双极刀的1.08倍、1.12倍和1.23倍。离体动物实验表明,相同功率下通电1 s,双极刀对猪胃壁的的纵向热损伤距离为(433.25±42.58)μm,小于单极刀的(898.03±111.59)μm(t=6.740,P=0.003)。活体动物实验中,两种电刀系统的黏膜整块切除率均是100.0%。双极刀的切割创面为(229.58±185.29)mm2,所用切割时间为(164.37±96.27)s,单极刀的切割创面为(209.70±167.35)mm2,所用切割时间为(162.65±69.97)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新型双极电刀在模拟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安全有效,尚需临床消化道手术的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双极刀 单极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