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地区叶用芥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1
作者 赵俊婕 李永威 +1 位作者 王建科 万正杰 《长江蔬菜》 2024年第2期37-39,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杭州地区栽培的叶用芥菜新品种,开展6个叶用芥菜品种华芥2号、华芥3号、华芥4号、华芥8号、华芥10号、鄞雪18的比较试验,调查它们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产量及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华芥4号、华芥8号在抗性、产量、品质等方... 为筛选出适宜杭州地区栽培的叶用芥菜新品种,开展6个叶用芥菜品种华芥2号、华芥3号、华芥4号、华芥8号、华芥10号、鄞雪18的比较试验,调查它们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产量及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华芥4号、华芥8号在抗性、产量、品质等方面表现优良,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华芥4号 华芥8号 品种比较
下载PDF
杭州地区秋甘蓝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王建科 胡立军 +2 位作者 李水凤 唐佳珣 朱奇云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0期62-66,共5页
甘蓝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其栽培难度相对较低,但栽培过程中极易受到连作障碍及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出现产量、品质大幅下降的问题,甚至存在绝收风险。杭州地区秋甘蓝应具有较强的耐热和抗寒性、抗病性,以及适应性广等特点。甘蓝高产不仅对... 甘蓝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其栽培难度相对较低,但栽培过程中极易受到连作障碍及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出现产量、品质大幅下降的问题,甚至存在绝收风险。杭州地区秋甘蓝应具有较强的耐热和抗寒性、抗病性,以及适应性广等特点。甘蓝高产不仅对品种有要求,还对土壤栽培环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有相应要求。从制定科学的农作制度、土壤条件、品种选择、集约化育苗、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7个方面介绍了杭州秋甘蓝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甘蓝 高产 栽培技术 杭州地区
下载PDF
迷你南瓜新优品种在杭州市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朱侃 王建科 +3 位作者 夏晓燕 郎均英 陈顺丽 蒋柱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5期79-82,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杭州市种植的迷你南瓜新优品种,引进了惠优1号贝贝南瓜、贝栗十号南瓜、新西兰板栗南瓜、利农4号贝贝南瓜、橄榄贵族南瓜、杂交法系南瓜、SN小南瓜1号、SN小南瓜2号、SN小南瓜3号、阿郎黑贝、栗荣二号、栗荣三号、锦栗南瓜... 为筛选出适合杭州市种植的迷你南瓜新优品种,引进了惠优1号贝贝南瓜、贝栗十号南瓜、新西兰板栗南瓜、利农4号贝贝南瓜、橄榄贵族南瓜、杂交法系南瓜、SN小南瓜1号、SN小南瓜2号、SN小南瓜3号、阿郎黑贝、栗荣二号、栗荣三号、锦栗南瓜、黑锦栗南瓜、先优贝贝南瓜、翠栗318、翠栗5号、翠栗6号、乾德美贝、晶栗南瓜、圆盘F_(1)、黑栗南瓜、小福星、橄榄贝贝二号、长香栗2号、长香栗1号、中型贝贝2号、迷你京红栗、绿铃2号、绿铃1号、黑栗南瓜、贝贝三号和红丰栗33个迷你南瓜新优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翠栗6号、红丰栗、SN小南瓜3号这3个品种植株长势较强、雌花节率高、连续坐果力强、口感好,单瓜重分别为655、815、620 g,产量分别为36043.5、29287.5、30382.5 kg/hm^(2),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杭州地区春季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南瓜 新优品种 生育期 产量 引种表现
下载PDF
茎用莴苣—鲜食玉米—结球甘蓝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4
作者 颜韶兵 胡立军 +2 位作者 葛常青 俞斌 黄凯美 《中国种业》 2024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浙江省杭州市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生产习惯,发展茎用莴苣—鲜食玉米—结球甘蓝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结合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实现周年高效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每667m~2总产值约2.11万元,纯收入约1.45万元。现总结介绍该... 浙江省杭州市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生产习惯,发展茎用莴苣—鲜食玉米—结球甘蓝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结合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实现周年高效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每667m~2总产值约2.11万元,纯收入约1.45万元。现总结介绍该项技术中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技术要点,为同一生态区域农作物高效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鲜食玉米 结球甘蓝 周年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生物降解膜在春大白菜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5
作者 胡立军 唐佳珣 +2 位作者 王建科 李水凤 许楚楚 《长江蔬菜》 2024年第8期64-67,共4页
传统的地膜覆盖方式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因此使用降解膜替代传统地膜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以大白菜为材料进行全生物降解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降解膜与传统地膜均未对大白菜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不良影响;相比不... 传统的地膜覆盖方式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因此使用降解膜替代传统地膜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以大白菜为材料进行全生物降解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降解膜与传统地膜均未对大白菜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不良影响;相比不覆盖地膜处理,覆盖地膜能缩短大白菜的生育期并提高产量,其中,以全生物降解膜S6处理表现较为突出,具有适宜的降解期,增产效果也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全生物降解膜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不同生物降解膜在春甘蓝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6
作者 王建科 胡立军 +2 位作者 陈永锋 李水凤 许楚楚 《蔬菜》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了提高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可控性能及规模化应用性价比,通过技术验证和产品遴选,采用9种全生物降解膜及2种普通PE膜为材料,开展春甘蓝覆膜试验,分析了不同地膜对甘蓝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降解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降解地... 为了提高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可控性能及规模化应用性价比,通过技术验证和产品遴选,采用9种全生物降解膜及2种普通PE膜为材料,开展春甘蓝覆膜试验,分析了不同地膜对甘蓝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降解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降解地膜覆盖效果与普通地膜基本一致,且对甘蓝生长和产量无不良影响,可满足甘蓝覆膜栽培需求;与不覆膜相比较,覆盖地膜可使甘蓝生育期提前3~6 d,其中结球紧实期均提前6 d,产量均显著提高,可增产38.92%~52.72%。全生物降解膜上海黑8(黑色,厚度8μm)表现较为突出,具有适宜的降解期,增产效果(增产率47.47%)也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甘蓝 全生物降解膜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粮经轮作模式下的早稻品种筛选试验
7
作者 唐佳珣 胡立军 +2 位作者 毛光锋 王建科 王军伟 《种子科技》 2024年第5期15-17,22,共4页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产出,本试验通过对8个早稻品种进行比较并综合分析性状,筛选出中组18、舜达135、嘉育25、中组53和嘉早丰18为适合在杭州萧山农业开发区不同粮经轮作栽培搭配的早稻品种,为促进新型种植模式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数...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产出,本试验通过对8个早稻品种进行比较并综合分析性状,筛选出中组18、舜达135、嘉育25、中组53和嘉早丰18为适合在杭州萧山农业开发区不同粮经轮作栽培搭配的早稻品种,为促进新型种植模式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经结合 轮作模式 品种筛选 早稻品种
下载PDF
杭州地区红菜薹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胡立军 赵俊婕 +2 位作者 王建科 万正杰 徐跃进 《长江蔬菜》 2019年第22期54-56,共3页
为丰富杭州地区特色功能蔬菜的品种类型,引进11个红菜薹品种(系)在杭州萧山区进行秋季露地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菜薹新品种HX-6综合表现最优,品质最佳、早熟性好、产量中上、抗病性较好,是杭州地区秋季栽培较为理想的品种;HX-4... 为丰富杭州地区特色功能蔬菜的品种类型,引进11个红菜薹品种(系)在杭州萧山区进行秋季露地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菜薹新品种HX-6综合表现最优,品质最佳、早熟性好、产量中上、抗病性较好,是杭州地区秋季栽培较为理想的品种;HX-4和HX-5生长势中等,抽薹较早,综合品质佳,抗病性较好,亦可在本地区扩大试验示范,少量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地区 红菜薹 新品种 比较试验
下载PDF
浙江省瓜菜栽培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技术要点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美华 王华英 +4 位作者 胡立军 邵伟强 周佳燕 李水凤 李志坤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124-1128,共5页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近年来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技术试验示范应用概况,集成总结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瓜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要点,分析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并总结提炼了杭州市萧山区甘蓝类蔬菜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的...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近年来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技术试验示范应用概况,集成总结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瓜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要点,分析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并总结提炼了杭州市萧山区甘蓝类蔬菜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覆盖技术 瓜菜
下载PDF
不同全生物降解膜在甘蓝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立军 陈永锋 +3 位作者 唐佳珣 赵俊婕 李水凤 许楚楚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2575-2577,共3页
以10种生物降解膜(分别标记为S1、S2、S3、S4、S5、S6、S7、S8、S9和S10)和普通地膜(PE1和PE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地膜的降解时间及对甘蓝生育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降解地膜覆盖效果与普通地膜基本一致,且对甘蓝... 以10种生物降解膜(分别标记为S1、S2、S3、S4、S5、S6、S7、S8、S9和S10)和普通地膜(PE1和PE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地膜的降解时间及对甘蓝生育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降解地膜覆盖效果与普通地膜基本一致,且对甘蓝长势和产量无不良影响,可满足甘蓝覆膜栽培需要;覆盖地膜与不盖膜比较,覆盖地膜可使甘蓝生育期提前、产量提高。覆盖降解地膜产量与普通地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全生物降解膜 产量
下载PDF
蚕豆双绿5号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真 张彭达 +1 位作者 应必鹏 唐佳珣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944-945,共2页
双绿5号系浙江勿忘农种业集团科研中心选育的专用大粒型鲜食蚕豆品种。该品种食味品质优良,成熟集中性好,鲜食采摘期长,籽粒老化转色慢,豆色美观。鲜豆荚和鲜豆粒的综合商品性均符合出口标准。2006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认定委员会... 双绿5号系浙江勿忘农种业集团科研中心选育的专用大粒型鲜食蚕豆品种。该品种食味品质优良,成熟集中性好,鲜食采摘期长,籽粒老化转色慢,豆色美观。鲜豆荚和鲜豆粒的综合商品性均符合出口标准。2006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认定委员会认定。根据种子高产示范方的生产实践,总结出适期播种、免耕栽培、合理密植、控苗促发、看苗施肥、病虫草防控、种子收晒、入库贮藏等优质高产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绿5号 蚕豆 栽培
下载PDF
适合稻虾共育种植的晚稻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佳珣 毛光锋 +2 位作者 袁世荣 孔祎昕 王欢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975-1976,2000,共3页
以水稻与小龙虾共育为目标,对13个晚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杭州虾稻田种植的杂交晚稻品种为甬优7850,常规晚稻品种为嘉67、浙粳100和南粳9108。
关键词 稻虾共育 晚稻品种 杭州
下载PDF
鲜食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佳珣 毛光锋 +1 位作者 胡立军 许岩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1437-1440,共4页
为增加品种可选性,筛选出适合杭州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本研究通过比较15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口感等指标,综合分析筛选出科甜4号和BM380甜玉米品种,美玉27、彩甜糯168糯玉米品种,这4个品种均表现出... 为增加品种可选性,筛选出适合杭州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本研究通过比较15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口感等指标,综合分析筛选出科甜4号和BM380甜玉米品种,美玉27、彩甜糯168糯玉米品种,这4个品种均表现出丰产性好、抗倒伏、品质优、有特色、适应性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在杭州地区增加种植面积,也为浙江省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新品种 品种筛选 适应性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早稻品种“中组18”的产量影响及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光锋 王军伟 +2 位作者 唐佳珣 王加杰 温先礼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37-40,共4页
为促进“中组18”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特研究和探索了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中组18”的产量影响及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移栽种植的适宜播种期在3月20日—3月30日之间,移栽期在4月中下旬。在移栽行... 为促进“中组18”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特研究和探索了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中组18”的产量影响及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移栽种植的适宜播种期在3月20日—3月30日之间,移栽期在4月中下旬。在移栽行距固定为25 cm的情况下,移栽时适宜的株距为12~14cm,但在早插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株距到16 cm。该品种宜遵循“施足基肥、重施分蘖肥、适施穗肥”的施肥原则进行施肥,且建议在抽穗灌浆期结合病虫防治喷施叶面肥,以提高千粒重。该品种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需注意及时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组18 播种期 种植密度 产量 萧山区
下载PDF
不同温度、空气湿度及保存方式对番茄花粉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丽 朱碧云 邵伟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2024-2025,2032,共3页
研究不同温度、空气湿度及不同保存方式对番茄花粉活力的影响,以番茄钱江金珠的父本花粉为材料,采用TTC染色法进行番茄花粉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4个温度梯度上,15~25℃是较好的制种环境,特别是20~25℃效果最好,当温度超过30℃时,由于... 研究不同温度、空气湿度及不同保存方式对番茄花粉活力的影响,以番茄钱江金珠的父本花粉为材料,采用TTC染色法进行番茄花粉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4个温度梯度上,15~25℃是较好的制种环境,特别是20~25℃效果最好,当温度超过30℃时,由于父本花粉活力的下降,制种产量将受到影响;在4个空气湿度梯度上,花粉活力都普遍在83.9%及以上,基本能满足实际制种的需要;在5个保存方式上,室内常温及冷藏柜保存方式只能保持5 d左右的花粉活力,冷冻柜、常温除湿柜、玻璃器皿+干燥剂保存方式在20 d时还能保存93.9%~97.2%的活力,特别是冷冻柜储存能保持60 d,此保存方式最有利于保存番茄花粉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TTC染色法 温度 空气湿度 保存方式 花粉活力
下载PDF
嘉优中科3号作连作晚稻栽培密度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光锋 唐佳珣 +1 位作者 孔祎昕 胡立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315-1316,1325,共3页
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作连作晚稻机插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7月5日播种,最适合行距为25 cm,株距10~18 cm皆可,早播早栽前提下可采用18 cm株距;如行距为30 cm,株距10~14 cm较为合适,考虑到生产用工成本及栽插效率,最适株距为14 cm。行... 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作连作晚稻机插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7月5日播种,最适合行距为25 cm,株距10~18 cm皆可,早播早栽前提下可采用18 cm株距;如行距为30 cm,株距10~14 cm较为合适,考虑到生产用工成本及栽插效率,最适株距为14 cm。行株距为25 cm×14 cm时,最适合每丛栽插本数为6本,其次为3、4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优中科3号 籼粳杂交稻 连作栽培 密度 杭州
下载PDF
大棚甜瓜菇渣有机基质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小央 唐佳珣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1653-1655,共3页
介绍菇渣有机基质大棚甜瓜无土栽培中,基质的制作方法、基质栽培槽的建造、滴灌的水分管理,以及基质的重复利用等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大棚甜瓜菇渣有机基质栽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关键词 大棚甜瓜 菇渣有机基质 滴灌
下载PDF
双绿5号蚕豆单花强制自交提纯技术研究
18
作者 戈加欣 张真 +2 位作者 张彭达 应必鹏 唐佳珣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20,共2页
为了探索蚕豆品种新的提纯技术,开展了透明胶带套袋法和夹花法2种单花强制自交方法的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蚕豆单花强制自交采用透明胶带套袋法和夹花法,品种提纯保纯的质量稳定,精准度高,能有效缩短提纯年限,提高工效。
关键词 蚕豆 双绿5号 强制自交 提纯技术
下载PDF
缓(控)释肥在早稻中组18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19
作者 温先礼 毛光锋 +2 位作者 王军伟 唐佳珣 谢陈瑜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9期4-6,共3页
为探索缓(控)释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选取4种缓(控)释肥和1种常规复合肥在早稻品种中组18生产上开展了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总量同等的情况下,早稻中组18施用缓(控)释肥有提高成穗率、增加穗数、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的作... 为探索缓(控)释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选取4种缓(控)释肥和1种常规复合肥在早稻品种中组18生产上开展了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总量同等的情况下,早稻中组18施用缓(控)释肥有提高成穗率、增加穗数、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的作用,但与施用常规肥料相比增产效果不明显,而且缓(控)释肥的成本较常规复合肥高,不建议在早稻上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中组18 缓(控)释肥 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叶面肥在连作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简报
20
作者 王军伟 毛光锋 +1 位作者 孔祎昕 唐佳珣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3期83-84,共2页
为筛选出对连作晚稻增产提质效果较好的叶面肥,于2019年进行了8种叶面肥在连作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连作晚稻穗期,喷施这8种叶面肥均有增大穗型、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的作用,且这8种叶面肥均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 为筛选出对连作晚稻增产提质效果较好的叶面肥,于2019年进行了8种叶面肥在连作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连作晚稻穗期,喷施这8种叶面肥均有增大穗型、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的作用,且这8种叶面肥均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以真打粮、好施得、磷酸二氢钾、植物动力2003+、诺普丰的增产效果较好,较清水对照的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叶面肥 经济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