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SAP伴腹腔高压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邓会标 朱涛 周道扬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857-858,共2页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SAP)伴腹腔高压(IA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SAP合并IA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肠内营养(EN)方式分为延迟肠内营养组(DEN组)42例和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45例。所有患者在A...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SAP)伴腹腔高压(IA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SAP合并IA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肠内营养(EN)方式分为延迟肠内营养组(DEN组)42例和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45例。所有患者在A.ICU前〈2周每天行APACHEII评分及常规监测腹腔压力(1AP),比较两组患者IAP差异及分析IAP与APACHE评分相关性;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7、10、14d的IAP(除DEN组第4天IAP略有升高外)均进行性下降,但从第10天开始,与DEN组比较,EEN组IAP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合并IAH患者IAP与APACHEII评分平均值成正相关性(r=0.712,P〈0.05);EEN组患者胰腺感染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CRRT使用率、机械通气率、ICU病死率及住ICU时间均显著低于DEN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更早更快的降低重症胰腺炎伴腹腔高压患者的腹腔压力,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延迟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高压 预后
下载PDF
D-二聚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邓会标 朱涛 周道扬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年第6期626-628,642,共4页
目的评价血浆D-二聚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9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入ICU即刻和24 h血浆D-二聚体水平、24 h APACHEⅡ评分、ICU时间、住院总时间、胰腺感染率、外科手术率等... 目的评价血浆D-二聚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9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入ICU即刻和24 h血浆D-二聚体水平、24 h APACHEⅡ评分、ICU时间、住院总时间、胰腺感染率、外科手术率等。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D-二聚体和APACHEⅡ评分预后评价的准确性,分析入ICU 24 h血浆D-二聚体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入ICU时CRP、IAH、24 h APACHEⅡ评分及住ICU时间、住院总时间、胰腺感染率、外科手术率均高于存活组患者(t分别=6.57、7.34、4.38、11.56、9.61,χ2分别=7.36、8.21,P均<0.05)。死亡组患者入ICU即刻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入ICU 24 h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t分别=7.86、9.37,P均<0.05)。入ICU即刻血浆D-二聚体、入ICU 24 h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24 h APACHEⅡ评分预后评价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5、0.86和0.92。入ICU 24 h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24 h APACHEⅡ评分成正相关性(r=0.78,P<0.05)。结论动态监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入ICU 24h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重症急性胰腺炎 预后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