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小球疾病患者尿沉渣足细胞分子podocin和podocalyxin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宜 朱斌 +6 位作者 朱晓玲 钟森 朱彩凤 程晓霞 鲁盈 汤绚丽 胡云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8期690-694,共5页
目的:以ELISA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podocin,podocalyxin排泌并观察其与不同肾小球疾病的关系。方法:共收集我院自2010年5月~8月以来行肾活检证实为肾小球疾病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以ELISA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分子podocin,podocalyxin... 目的:以ELISA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podocin,podocalyxin排泌并观察其与不同肾小球疾病的关系。方法:共收集我院自2010年5月~8月以来行肾活检证实为肾小球疾病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以ELISA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分子podocin,podocalyxin。结果:共40个患者,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8.27±16.33)岁,增殖性肾小球疾病患者19例:IgA肾病10例,新月体性肾炎2例,IgM肾病2例,Ⅳ(A/G)型狼疮性肾炎5例;非增殖性肾小球疾病患者19例:微小病变型(MCD)5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8例,膜性肾病(MN)6例,另原发性肾淀粉样变性2例,对照健康自愿者10例。尿podocin分子排泌在正常对照组最低,在增殖性肾小球疾病和非增殖性肾小球疾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性肾小球疾病尿podocin排泌高于肾淀粉样变性患者(P<0.05)。新月体肾炎的尿podocin排泌显著高于其他肾小球疾病(P<0.05),后依次FSGS,IgA肾病,狼疮性肾炎,MN,IgM肾病,MCD;尿沉渣podocalyxin排泌在正常对照组最低,而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和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月体肾炎尿podocalyxin排泄量最高,其后依次为FSGS,IgA肾病,MN,狼疮性肾炎,MCD,IgM肾病,以肾淀粉样变性最低。尿podocalyxin与podocin呈正相关,尿podocin与血C3呈负相关。结论:ELISA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分子检测可对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肾病理类型提供参考,以正常人尿podocin,podocalyxin排泌最少,增殖性肾小球疾病和非增殖性肾小球疾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月体性肾炎尿沉渣podocin及Podocalyxin高于其他疾病患者,FSGS患者的尿沉渣podocin及Podocalyxin排泌量也较多,肾淀粉样变性患者的尿沉渣podocin及Podocalyxin最低,血清C3与尿podocin的排泌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沉渣 足细胞 PODOCIN PODOCALYXIN 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肾炎 ELISA
下载PDF
防己黄芪汤加减干预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洪宇 揭乐琴 +2 位作者 王永钧 汤绚丽 朱晓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11期958-962,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阿霉素肾病(AIN)大鼠的作用机制及防己黄芪汤加减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防己黄芪汤+雷公藤组(A组)及防己黄芪汤-甘草+雷公藤组(B组)。造模予阿霉... 目的:观察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阿霉素肾病(AIN)大鼠的作用机制及防己黄芪汤加减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防己黄芪汤+雷公藤组(A组)及防己黄芪汤-甘草+雷公藤组(B组)。造模予阿霉素(ADR)6.5mg/k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正常对照予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注射后2周24h尿蛋白>100mg为肾病模型成立。治疗A、B组分别予防己黄芪汤+雷公藤及防己黄芪汤-甘草+雷公藤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第1、2、8周测24h尿蛋白定量,实验4、8周时留血,取肾,检测血生化,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测肾组织中MCP-1表达水平。结果:1)素造模后2周,各造模组24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说明阿霉素单次尾静脉注射6.5mg/kg可成功制备MCNS模型;2)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MCP-1表达情况,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P-1明显上调,两个中药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MCP-1表达下调,A、B组之间比较MC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阿霉素肾病大鼠存在MCP-1mRNA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异常,MCP-1表达的增加可能是阿霉素肾病蛋白尿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本研究中去除组方中的甘草对防己黄芪汤加减疗效无明显影响;3)临床上应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病可能是通过降低蛋白尿、改善肾病理、抑制MCP-1的表达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黄芪汤加减 阿霉素肾病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复方积雪草2号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电镜形态及Neph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洪宇 王永钧 +1 位作者 吴文斌 朱晓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8期664-667,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积雪草2号对IgA肾病(IgAN)大鼠肾组织病理电镜及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合免疫法制造IgAN大鼠模型,分设正常对照、模型、模型+缬沙坦、模型+复方积雪草2号高剂量、模型+复方积雪草2号中剂量、模型+复方积雪草2号低剂量... 目的:观察复方积雪草2号对IgA肾病(IgAN)大鼠肾组织病理电镜及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合免疫法制造IgAN大鼠模型,分设正常对照、模型、模型+缬沙坦、模型+复方积雪草2号高剂量、模型+复方积雪草2号中剂量、模型+复方积雪草2号低剂量6组。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及肾组织Nephrin表达的变化。结果:(1)造模各组大鼠尿蛋白、镜下红细胞增多;免疫荧光镜下造模各组肾小球系膜区有不同程度IgA荧光,提示造模成功;(2)电镜下模型组系膜细胞增生,基质明显增多、有足突融合;而各治疗组足突融合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3)免疫组化法检测Nephrin显示模型组几乎没有阳性表达;RT-PCR显示模型组NephrinmRNA表达明显弱于正常组和其他各治疗组(P<0.01)。结论:(1)Nephrin的下降可能是IgAN足细胞损伤、产生蛋白尿的病理机制之一;(2)Nephrin可能是复方积雪草2号、缬沙坦发挥肾小球足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积雪草2号 IGA肾病 肾病理 NEPHRIN
下载PDF
不典型膜性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良云 翟晓玲 +1 位作者 裘怡 程晓霞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1642-1645,173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典型膜性肾病(AM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以助于鉴别诊断。方法选取临床资料完整、初发初治AMN患者79例(AMN组),IMN患者134例(IM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学检... 目的比较不典型膜性肾病(AM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以助于鉴别诊断。方法选取临床资料完整、初发初治AMN患者79例(AMN组),IMN患者134例(IM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与IMN组比较,AMN组患者年龄较小、肾病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体重、BMI及高血压、急性肾损伤、血栓和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MN组比较,AMN组患者尿RBC、24h尿蛋白定量、尿NAG、血清D-二聚体较高,血清白蛋白较低(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TC、TG、血尿酸、Cr、ANA阳性率、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IgG、IgA、IgM、C3、C4、CRP、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肾小球硬化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MN组患者肾小管间质急性、慢性病变均较重(均P<0.05)。AMN组患者肾组织IgA、IgM、C4、C1q、IgG1、IgG2、IgG3阳性率均高于IMN组(均P<0.05),IgG4、PLA2R阳性率均低于IMN组(均P<0.05)。AMN患者在系膜区、基底膜部位比IMN患者更易出现电子致密物沉积(P<0.05)。结论 AMN患者在临床特征和病理改变上均与IMN存在差异,提示AMN的发病机制及疾病预后可能不同于I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膜性肾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血液透析动脉中层钙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日红 陆美华 陈洪宇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7期433-437,共5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随着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成为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钙化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理表现,血管钙化导致的死亡率约占终末期肾脏病总病死率的30%左右。受多...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随着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成为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钙化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理表现,血管钙化导致的死亡率约占终末期肾脏病总病死率的30%左右。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血管钙化在透析或非透析的CKD患者中普遍存在。血管壁的内膜和中层都可以发生血管钙化,中层钙化是CKD的特征性表现。血管壁中层钙化是以羟基磷灰石晶体钙沿着动脉中层弥漫沉积于整个血管壁为特征,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吸引钙磷沉积的主动过程。血管钙化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相关器官受累后出现的症状,包括主动脉弓钙化、血管通路钙化、简易血管钙化评分、腹主动脉钙化、心瓣膜钙化、冠状动脉钙化等。内膜钙化与缺血性心脏病相关;而中层钙化与动脉僵硬、收缩期高血压以及左心室肥厚相关。两类钙化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心血管事件。血管钙化的诊断方法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超声检查。各种检查各有优势,X线检查费用低廉,对不透光异物存留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CT能清晰的显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能进行三维成像;MRI主要用于发现出血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管应用方面作用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脉中层钙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