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分析——杭州临安双溪口水库为例
1
作者 雷勇 章宇 赵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020-0023,共4页
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如杭州临安双溪口水库,是一项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工程项目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本研究围绕双溪口水库的边坡开挖和支护技术展开,深入探讨了在多变地质条... 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如杭州临安双溪口水库,是一项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工程项目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本研究围绕双溪口水库的边坡开挖和支护技术展开,深入探讨了在多变地质条件下如何有效实施边坡稳定措施,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来提升支护结构的可靠性。通过实例分析,本文揭示了在复杂环境中进行边坡管理和控制的先进方法,并提出了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程效率的策略,旨在为未来类似水利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边坡开挖支护技术 施工
下载PDF
基于洪水管理理念的防汛应急管理实践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为例
2
作者 俞嘉庆 俞哲农 汪飞鹏 《中国减灾》 2021年第17期54-57,共4页
洪水管理是在人们认识洪水规律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人与洪水的联系,承担适当风险,强化洪水调度的行为,是考虑防灾的同时利用洪水资源属性的一种治水理念。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受台风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旱涝灾害交替发生,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 洪水管理是在人们认识洪水规律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人与洪水的联系,承担适当风险,强化洪水调度的行为,是考虑防灾的同时利用洪水资源属性的一种治水理念。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受台风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旱涝灾害交替发生,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洪水管理为理念,谈谈对水利工作的认识,探索本区今后防汛治水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管理 洪水调度 治水理念 防汛应急 洪水规律 旱涝灾害 管理理念 生命财产安全
下载PDF
临安区水利项目审批平台数字助手设计
3
作者 吴水丰 唐治 +1 位作者 秦根泉 苏晓林 《中国科技信息》 2023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浙江省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全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头戏,提供数字化工具、打造数字化共享平台,开发数据分析工具模块等,有助于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全国几轮行政审批权的下放,基层水利项... 浙江省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全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头戏,提供数字化工具、打造数字化共享平台,开发数据分析工具模块等,有助于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全国几轮行政审批权的下放,基层水利项目行政审批事项数量明显增多,水利行业的迅猛发展和施工工艺迭代更新,层出不穷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加基层水利局承接下放审批权的难度。基层水利行政审批事项规范管理改革就承担了重大的现实意义,符合人民群众的既得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水利行业 水利项目 数字化转型 基层水利 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据分析工具 行政审批权
下载PDF
临安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与经验
4
作者 陶承 赵阳 +4 位作者 韦英梅 凌前江 张永娥 罗安民 汤立群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3期57-59,共3页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临安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美丽幸福新临安为目标,科学开展水土流失系统治理,全面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构建了政府重视、规划引领、保护优先、系统治理、产业融合“五位一体...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临安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美丽幸福新临安为目标,科学开展水土流失系统治理,全面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构建了政府重视、规划引领、保护优先、系统治理、产业融合“五位一体”的水土保持工作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成效 临安区
下载PDF
临安南苕溪流域综合治理思路及布局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维 王晓欣 叶龙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年第8期9-12,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流域内的防洪、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水文化景观的需求也逐渐增长。文章秉承"十九大"生态文明核心要义,探索南苕溪流域综合治理方案,挖掘水文化,生态优先、以需分区;践行绿色发展,引入绿水廊道的概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流域内的防洪、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水文化景观的需求也逐渐增长。文章秉承"十九大"生态文明核心要义,探索南苕溪流域综合治理方案,挖掘水文化,生态优先、以需分区;践行绿色发展,引入绿水廊道的概念,以线连点,建设特色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苕溪 综合治理 绿水廊道
下载PDF
南方山区城市防洪规划要点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官云飞 陈竽舟 +2 位作者 赖东亮 叶林 吴德成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第12期25-29,共5页
山区城市河流坡陡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在特定地形与气候影响下,遭遇暴雨洪水时容易出现灾害。采用一维恒定非均匀流计算方法为主,并在概化模型中采用多种经验公式计算复核反映桥梁的壅水情况。以杭州市临安区城市防洪规划为例,对临安区... 山区城市河流坡陡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在特定地形与气候影响下,遭遇暴雨洪水时容易出现灾害。采用一维恒定非均匀流计算方法为主,并在概化模型中采用多种经验公式计算复核反映桥梁的壅水情况。以杭州市临安区城市防洪规划为例,对临安区防洪现状及存在问题、防洪分区及规划标准、规划工程总体布局及非工程措施等规划要点进行分析探讨。相关成果可为山区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山区城市 防洪规划 临安区
下载PDF
区县涉水项目审批平台水文复核数字助手研发
7
作者 苏晓林 秦根泉 +2 位作者 吴水丰 唐治 张建峰 《水利信息化》 2023年第5期90-96,共7页
针对区县涉水项目审批中水文复核计算传统方式短板制约日渐突出的问题,以杭州市临安区涉水项目审批平台为试点,设计并开发区县级涉水项目审批数字助手。针对地区特点进行计算方法提炼和参数取值,系统化集成区域内碎片化存在的水文复核... 针对区县涉水项目审批中水文复核计算传统方式短板制约日渐突出的问题,以杭州市临安区涉水项目审批平台为试点,设计并开发区县级涉水项目审批数字助手。针对地区特点进行计算方法提炼和参数取值,系统化集成区域内碎片化存在的水文复核计算内容,构建设计暴雨、设计洪水、水库调洪演算、设计水位、建筑物超高、涉河桥梁分析共6个水文复核计算模型工具,以规范化的流程辅助审批人员快速进行复核计算。各模块采用微服务架构进行组合集成,通过人性化界面进行复核操作引导,设置关键参数的取值调整、结果展示、报告生成等功能,实现审批复核的全程留痕,助力解决复核计算效率不佳、设计成果准确性难评判的问题,为涉水工程防洪安全审批提供专业化、智能化的应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项目 审批平台 水文计算 复核计算 数字助手 模型平台
下载PDF
基于水量平衡法测算灌区单位面积灌溉净用水量
8
作者 俞嘉庆 韩霄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1044-1045,1053,共3页
为准确获得灌区单位面积的灌溉净用水量,结合水量平衡法,以杭州市富阳区渔山畈灌区为实例,选择单季稻作为参考作物,过滤获取灌区单季稻全生育期的降水量、温度、风速等基础数据进行测算。经计算,灌区单季稻全生育期的蒸腾蒸发量为997.20... 为准确获得灌区单位面积的灌溉净用水量,结合水量平衡法,以杭州市富阳区渔山畈灌区为实例,选择单季稻作为参考作物,过滤获取灌区单季稻全生育期的降水量、温度、风速等基础数据进行测算。经计算,灌区单季稻全生育期的蒸腾蒸发量为997.20 mm,有效降水量为525.57 mm,地下水补给量为0,土壤计划湿润层储水变化量为-13.74 mm,灌区灌溉净用水量为483.37 mm,667 m 2灌溉净用水量折算为322.25 m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法 灌溉净用水量 单季稻 灌区
下载PDF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探究
9
作者 俞哲农 余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4期100-100,102,共2页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水利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具体实施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务必要的做好项目管理,强化对安全与质量方面管理的力度,进一步规范施工工序,...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水利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具体实施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务必要的做好项目管理,强化对安全与质量方面管理的力度,进一步规范施工工序,推动施工项目管理稳步提升,从而来确保水利工程质量,进而来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发挥出来。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施工 项目管理
下载PDF
多约束下县域可用水量核定方法研究
10
作者 凌前江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10期118-119,139,共3页
新时期高质量绿色发展阶段下,为破解当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与挑战,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明确可用水量内涵,引入多约束理论,文章从当前行政管理实际出发,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明确可用水量受能力、管理、生态等多重约束... 新时期高质量绿色发展阶段下,为破解当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与挑战,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明确可用水量内涵,引入多约束理论,文章从当前行政管理实际出发,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明确可用水量受能力、管理、生态等多重约束的内涵,提出多重约束县域可用水量计算方法。通过在临安区实践分析,得出该县域2025年可用水量为2.37亿m^(3),影响其可用水量的因素主要是杭州市下达的用水总量控制红线。成果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约束 县域 能力 管理 生态 可用水量
下载PDF
水库调度优化在洪水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潘朝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024-0027,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水库优化调度在洪水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水库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通过精准调整水库的淹没区、冲淤平衡和出水波形,显著提升了水库的防洪效率。研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了传统水库调度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水库优化调度在洪水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水库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通过精准调整水库的淹没区、冲淤平衡和出水波形,显著提升了水库的防洪效率。研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了传统水库调度策略与优化调度策略在洪水防治中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调度策略在降低下游洪峰流量、减少淹没面积以及延长洪峰到达时间等方面均展现出了明显优势。此外,本文还结合我国洪水防治的实际情况,为水库调度优化及其在洪水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具体的政策建议。这一研究不仅为我国实施水库优化调度策略、提高洪水防治能力提供了实践参考,也为全球洪水防治研究贡献了新知识和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调度优化 洪水防治 遗传算法 洪峰流量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保护的水库水质保护运行管理策略研究
12
作者 潘朝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0029-0032,共4页
本文着眼于水库的运营和管理,探索维护水质的手段和策略。水库的水质状况也在研究之列,广泛使用PH值、氨氮、硝态氮、磷酸盐、高锰酸盐等衡量水质的要点。对现在的水库的运行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暴露了它的问题和短板。为了... 本文着眼于水库的运营和管理,探索维护水质的手段和策略。水库的水质状况也在研究之列,广泛使用PH值、氨氮、硝态氮、磷酸盐、高锰酸盐等衡量水质的要点。对现在的水库的运行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暴露了它的问题和短板。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一套关注水质保护的运行管理策略,包含建立健全的水源保护制度,强化水库水质的监测,优化调度计划,培养参与观念等。实施这些策略将为维护水库的水质做出积极贡献,也将对水库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带来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运行管理 水质保护 水源保护机制 水质监测
下载PDF
最高温超标条件下拱坝二期冷却优化研究
13
作者 卜飞翔 罗志祥 +2 位作者 王晓欣 王子健 强晟 《陕西水利》 2024年第6期156-159,共4页
混凝土的最高温是拱坝各项温控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浇筑块的历史最高温越高,越容易产生危害性裂缝。由于气候变化或施工经济技术水平,有些拱坝工程实际施工中会出现最高温超标的情况。为研究这种情况下的二期冷却方法,以某在建拱坝为依... 混凝土的最高温是拱坝各项温控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浇筑块的历史最高温越高,越容易产生危害性裂缝。由于气候变化或施工经济技术水平,有些拱坝工程实际施工中会出现最高温超标的情况。为研究这种情况下的二期冷却方法,以某在建拱坝为依托,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比分析在不同二期冷却方案下坝体的温度以及应力情况。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最高温超标情况下,二冷前进行长时间缓慢一冷、及早开展二期冷却、减小二冷期间温降幅度、降低温降速率、增加第三期冷却、形成合理的温度梯度有利于控制坝体拉应力。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拱坝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拱坝 最高温超标 二期冷却 温控防裂 仿真计算
下载PDF
“边浇边灌”快速施工条件下拱坝温控防裂研究
14
作者 余志华 罗志祥 +2 位作者 卜飞翔 王子健 强晟 《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1期70-73,78,共5页
混凝土拱坝建设周期较长,温控要求严格;但有时为缩短工期,会采用“边浇边灌”方式,即上部浇筑新坝块的同时,下部老坝块进行灌浆封拱。由此产生的难题是上部一期冷却和下部二期冷却同步进行,温度梯度控制难度更大。为研究此工况下合理的... 混凝土拱坝建设周期较长,温控要求严格;但有时为缩短工期,会采用“边浇边灌”方式,即上部浇筑新坝块的同时,下部老坝块进行灌浆封拱。由此产生的难题是上部一期冷却和下部二期冷却同步进行,温度梯度控制难度更大。为研究此工况下合理的温控方法,以在建拱坝为依托,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比分析浇完再灌方案和不同边浇边灌方案下坝体的温度及应力情况。结果表明,边浇边灌工况需要更为严格且精细的温控措施才能确保拱坝防裂安全,通过采用长时间缓慢的一期冷却、尽早开展缓慢的二期冷却、增设第三期冷却形成合理的温度梯度,以及加强表面保温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坝体拉应力。研究结果适用于拱坝快速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拱坝 快速施工 二期冷却 温控防裂 仿真计算
下载PDF
度汛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分析及监管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哲农 汪飞鹏 +1 位作者 郑健 俞嘉庆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3期61-66,共6页
以汛前汛期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为例,简要介绍监督检查工作依据和工作内容,梳理汇总12个在建水利工程排查巡查发现的度汛安全隐患问题及产生原因,项目涉及2区4县。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建议。
关键词 水旱灾害防御 汛前汛期 隐患排查 监管
下载PDF
山洪灾害感知数据集成规范的研究与实践
16
作者 唐治 郑斌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3年第6期152-155,共4页
浙江省山地占全省陆域面积70%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充沛降雨导致山洪灾害频发,极大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考虑当前山洪灾害建设尚无统一感知体系、传感器分类和通信协议标准,以及对于多元异构数据入仓和数据分布式共享尚无完善可... 浙江省山地占全省陆域面积70%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充沛降雨导致山洪灾害频发,极大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考虑当前山洪灾害建设尚无统一感知体系、传感器分类和通信协议标准,以及对于多元异构数据入仓和数据分布式共享尚无完善可靠解决方案,急需研究针对山洪灾害的感知数据采集和集成规范。本研究主要从感知体系规范、数据传输协议标准制定以数据共享机制方面提出规范,从而解决水利数据可用性不高、共享程度不够、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为全省水利数据采集、传输和共享服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感知数据 规范
下载PDF
某工程施工期坝体预留缺口临时度汛安全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敏芬 候晓红 王子健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第1期190-192,219,共4页
文章针对双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导流受施工进度严重滞后的影响,设计施工导流方案和度汛标准发生变化。在综合考虑水文、挡水高程、水力等因素下,优选坝体预留缺口作为超标准洪水泄水通道,采取检测监测、数据分析等方法,... 文章针对双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导流受施工进度严重滞后的影响,设计施工导流方案和度汛标准发生变化。在综合考虑水文、挡水高程、水力等因素下,优选坝体预留缺口作为超标准洪水泄水通道,采取检测监测、数据分析等方法,用实例表明坝体预留缺口过水安全可靠,保障了工程安全度汛和关键线路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体预留缺口 安全评估 双溪口水利枢纽工程
下载PDF
英公水库除险加固后电站报废重建工程布置
18
作者 余志华 汪飞鹏 方文忠 《小水电》 2023年第2期40-42,共3页
水库除险加固后,为保证水库电站的安全运行,会对原水库电站更新改造或者报废重建,以发挥最大效益;由此需要考虑的是对老电站进行安全评价,并进行更新改造和报废重建方案比较,选择最优方案。为研究这种情况下的最优工程布置,以英公水库... 水库除险加固后,为保证水库电站的安全运行,会对原水库电站更新改造或者报废重建,以发挥最大效益;由此需要考虑的是对老电站进行安全评价,并进行更新改造和报废重建方案比较,选择最优方案。为研究这种情况下的最优工程布置,以英公水库除险加固后电站重建为依托,进行工程布置和经济效益比较,形成合理的工程方案布置,以求取得最大发电效益。图2幅,表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除险加固 电站报废重建 安全 效益 工程布置
下载PDF
中型水库坝后式电站技改相关问题探讨--以里畈水库二级电站为例
19
作者 何正华 《小水电》 2021年第1期82-84,共3页
电站运行多年后,需要进行更新改造;对于坝后式电站,可结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行技术改造或报废重建。以里畈水库坝后左岸二级电站的技术改造工作为例,就技改中设计、施工准备、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碰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表1个。
关键词 水电站 技术改造 施工组织 安全鉴定
下载PDF
山洪灾害感知数据集成规范的研究与实践
20
作者 唐治 杨勇 别华斌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2年第8期66-69,共4页
浙江省山地占全省陆域面积70%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充沛降雨导致山洪灾害频发,极大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考虑当前山洪灾害建设尚无统一感知体系、传感器分类和通信协议标准,以及对于多元异构数据入仓和数据分布式共享尚无完善可... 浙江省山地占全省陆域面积70%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充沛降雨导致山洪灾害频发,极大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考虑当前山洪灾害建设尚无统一感知体系、传感器分类和通信协议标准,以及对于多元异构数据入仓和数据分布式共享尚无完善可靠解决方案,急需研究针对山洪灾害的感知数据采集和集成规范。从感知体系规范、数据传输协议标准制定以数据共享机制方面提出规范,从而解决了水利数据可用性不高、共享程度不够、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为全省水利数据采集、传输和共享服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感知数据 规范 数据集成 感知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