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效能
- 1
-
-
作者
华辉煌
许振星
沈叶楠
-
机构
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肺综合病区
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7期3427-3431,共5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1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女性的一般资料。患者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将120例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26例)和非心肌梗死组(9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心肌梗死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进行赋值用以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心肌梗死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有吸烟史、心肌梗死家族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依次为(25.57±3.83)kg/m^(2)、5例、6例、7例、14例,与非心肌梗死组的(23.23±3.48)kg/m^(2)、6例、5例、10例、22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8,P=0.003;t=4.037,P=0.044;t=10.008,P=0.001;t=5.446,P=0.019;t=8.987,P=0.002);心肌梗死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分别为(8.29±1.24)mmol/L、(4.83±0.72)mmol/L、(17.46±2.61)fl、(19.75±2.96)%,均高于非心肌梗死组的(3.76±0.56)mmol/L、(2.22±0.33)mmol/L、(6.63±0.99)fl、(7.58±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09、26.628、32.834、32.461,均P=0.000),且心肌梗死组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分别为(41.31±6.19)pmol/L、(1.30±0.19)μg/L、(2.19±0.32)μg/L,低于非心肌梗死组的(335.29±50.29)pmol/L、(8.64±1.29)μg/L、(6.33±0.9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56、28.840、22.048,均P=0.000);经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BMI(P=0.027,OR=1.706)、合并糖尿病(P=0.016,OR=4.059)、高血压(P=0.014,OR=3.025)、TC(P=0.000,OR=4.121)、LDL-C(P=0.008,OR=14.820)、MPV(P=0.014,OR=1.390)、E_(2)(P=0.000,OR=1.019)、LH(P=0.006,OR=1.844)及FSH(P=0.004,OR=3.755)水平是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心肌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由ROC曲线分析,经构建风险评估模型AUC值最高,为0.996,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15%、92.30%。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心肌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BMI、合并糖尿病、高血压、TC、LDL-C、MPV、E_(2)、LH、FSH水平,在临床上应对相关危险因素予以有效控制,给予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同时,将上述9种指标联合检测在评估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心肌梗死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