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SR在茶树品种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姚明哲 黄海涛 +1 位作者 余继忠 陈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ISSR是最近发展的一种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已在植物种质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其在茶树品种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利用筛选出的8个ISSR引物对六个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99条... ISSR是最近发展的一种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已在植物种质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其在茶树品种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利用筛选出的8个ISSR引物对六个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99条带,多态性平均为79.6%。由两个ISSR引物TRI22和TRI30扩增的指纹图谱可清楚区分六个不同品种,利用特殊ISSR标记的存在或缺失以及不同标记组合也可以鉴别不同品种。根据Nei-Li系数将六个品种聚为两类,茂绿、翠峰、青峰、迎霜和劲峰五个品种聚为一类,龙井43单独聚成一类,聚类分析证实了它们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ISSR作为一种信息量高、重演性好的分子标记,应用于茶树品种鉴别和亲缘关系分析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ISSR 分子鉴别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茶树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海涛 余继忠 倪伯荣 《茶叶》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综述了茶树自然多倍体选育,茶树多倍体育种技术和鉴定技术等的研究进展,并对茶树多倍体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茶树 多倍体 化学诱导 离体诱导
下载PDF
基于GC-MS对中茗66和龙井43的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韦康 王丽鸳 +3 位作者 余继忠 郑旭霞 阮丽 成浩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9-45,共7页
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结合专家感官评审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比较了茶树品种龙井43与中茗66的香气感官和成分差异,以期找到影响龙井茶香的关键成分。感官评审结果表明,中茗66香气明显优于龙井43。GC... 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结合专家感官评审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比较了茶树品种龙井43与中茗66的香气感官和成分差异,以期找到影响龙井茶香的关键成分。感官评审结果表明,中茗66香气明显优于龙井43。GC-MS共鉴定出65种主要香气成分,其中醇类、碳氢化合物、酯类是主要香气成分。龙井43的醇类化合物质量分数较高,特别是香叶醇(22.03%)、β-芳樟醇(17.89%)、反-芳樟醇氧化物(5.84%)、顺-芳樟醇氧化物(4.52%)等,这些物质主要呈花香,可能是龙井43微有花香的原因。而中茗66的酯类物质质量分数较高,特别是己酸叶醇酯(7.53%)和丁酸叶醇酯(6.08%)。另外,中茗66中正辛醇(3.39%)、香茅醇(1.42%)、吲哚(1.21%)的质量分数也明显高于龙井43。这些物质可能与中茗66香气较好有关,相关研究可为龙井茶高香品种的选育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香气成分 气质联用 龙井43
下载PDF
金占芭花开璀璨 舞姿交融茶更香——老挝茶产业考察记 被引量:1
4
作者 权启爱 陈叙达 +1 位作者 郑旭霞 王晓云 《中国茶叶》 2018年第12期55-61,共7页
老挝是一个古茶树分布广阔,种茶历史悠久的国家,但由于种植和加工技术落后,产业发展缓慢。近几年,老挝金占芭茶业有限公司挺进老挝茶产业,加速了老挝茶产业的发展。该公司所生产的古树红茶、绿茶和酸茶等产品,风格独特,品质优异。
关键词 老挝 考察 古茶树 古树茶
下载PDF
沉痛悼念我的丈夫时霖先生
5
作者 高菊儿 《茶叶》 201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钱时霖先生,浙江安吉人,1934年10月1日出生,茶树栽培专家,茶文化专家,著名茶诗人,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因患胃癌医治无效,于2013年3月25日在余杭逝世,享年80岁。病魔缠身九月。医治无效离世时霖一生工作认真,踏实肯干,艰苦... 钱时霖先生,浙江安吉人,1934年10月1日出生,茶树栽培专家,茶文化专家,著名茶诗人,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因患胃癌医治无效,于2013年3月25日在余杭逝世,享年80岁。病魔缠身九月。医治无效离世时霖一生工作认真,踏实肯干,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人诚恳,助人为乐。在家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但他平时不注意自己身体保养,日日埋头苦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栽培 茶文化 农艺师 专家 医治
下载PDF
颗粒形绿茶的关键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郭丽 余方林 +4 位作者 林智 郭敏明 张悦 朱荫 彭群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93,共4页
采用机采叶加工颗粒形绿茶,是实现绿茶机采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机采鲜叶的采摘标准、杀青温度、二青时间和做形温度等对颗粒形绿茶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颗粒形绿茶适制的机采叶标准为一芽二三叶,优化的关... 采用机采叶加工颗粒形绿茶,是实现绿茶机采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机采鲜叶的采摘标准、杀青温度、二青时间和做形温度等对颗粒形绿茶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颗粒形绿茶适制的机采叶标准为一芽二三叶,优化的关键工艺参数分别是杀青温度200~210℃、炒二青时间15 min、做形与定形温度160~170℃。此工艺加工的颗粒形绿茶外形品质较好,香气清高,滋味清醇,能达到优质绿茶的品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叶 颗粒形绿茶 品质 加工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